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
2015-09-28 08: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开展大学生基本思想、价值观念现状的调查研究,客观分析把握学生群体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倾向,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意义重大。为此,课题组于2012年6-7月在河北省保定市具有代表性的四所独立学院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和认同情况、大学生对价值取向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情况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7份,有效率为95.65%。调查涉及不同学科类别、年级、学校与家庭背景的学生,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一、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许多学生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奉献精神、诚信意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态度,崇尚科学和知识,渴望成才。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如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了解”的仅占21.6%;能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大学生仅占46.49%,这说明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亟待加强;也有极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生价值的迷茫、理想信念的模糊、自律性不够等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势必会使这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
(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
1.进一步加强理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理论教育主阵地作用
高校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马克思理论课教室队伍,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培育机制;尊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规律,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的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重视通过在学生中举办“名师讲堂”、组建理论研究类社团、建立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等途径。
2.以业余党校为抓手,增强培训吸引力,充分发挥校院党校的作用
校院党课培训要明确重点,注重培训和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业余党校在培训形式上采用集中授课、学生自学、观看影像资料、参观学习、小组讨论、结业考核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关工委老干部、老教授的政治优势、知识和经验优势及时间和空间优势,聘请一批思想坚定、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为党校学员授课,以老同志们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帮助学员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3.引导组建学生理论学习组织,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组织,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交流、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习组织负责人以及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学习组织活动层次,丰富学生组织活动内涵,创建服务型学习组织。
(二)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通过调研反映出大学生普遍认可度较高的教育途径依次为树先进典型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读书活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班级团体活动等。因此,更多的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
1.积极开展各项评优和树立先进典型活动,发挥示范作用
积极开展各类评奖、评优活动,注重平时在普通学生、学生党员中挖掘先进典型,通过集中对学生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和学习,引导大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促进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外在理论形态内化为他们的自觉意识。
2.努力加强党课及理论课堂教学实效,营造良好学风
通过建立学生理论课学习监督体系、加强学生课程学习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等举措,探索促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组织学生评估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达到通过学生评估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为学生建立学习诚信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大学期间学习情况,提高学生诚信意识;组织和引导学生创建政治理论知识兴趣学习小组,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知识,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理论研究。
3.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创新内容和形式
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实际,更新实践活动内容,如改进专业实习、增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高校通过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分散进行与集中组织相结合,扩大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的覆盖面,增长活动时间。
4.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深化读书效果
领导、老师带头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引导大学生阅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书籍,鼓励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读书活动成为经常性的学习习惯。不断探索同学们乐于接受的读书方式,比如班集体组织对选定的书目进行讲读、讨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研讨的能力等。
5.引导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积极性,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基础上的学生群众组织,发挥其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将自我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探索在加强主题教育等显性途径的同时,将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等开辟为自我教育的隐性途径;大力弘扬正气,使学校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使学生在思想主流的引导下由自发到自觉地加强自我教育。
6.对校园内各种不良现象进行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对学生在校园内出现的不良现象要进行疏导、教育,同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辅导员要找相关学生谈话,建立定期的谈话、交流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
大学生行为规范,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优秀学风班、文明宿舍等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辅导员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大学生成长规律,不但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情感上感动学生。
7.搞好班级和党团支部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实效
班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知识竞赛、辩论赛,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党团支部定期组织集体学习活动,讨论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学习党的最新精神、政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容;开展党员“一助一”活动,即通过学生党员与“学习困难”同学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