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意识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学生则是必须服从于老师。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说”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古代的私塾先生到现在的部分教师,都觉得教师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学生像老师手中的木偶。老师要求学生读几篇课文,抄几遍生字,学生照办。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课堂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青少年,他们和我们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应像亲人,朋友一样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使学生感觉到我们既是他的良师又是他的益友。
2 教师应善于用微笑和赞美对待你的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作为教师的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赞许,表扬。对于差生而言,教师的赞美也会点燃他们自尊的火花,使他们重新立起自尊心。教师的一笑,一言一行,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错误的批评都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悦,不满,甚至怨恨,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导致教育的失败。有时教师的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天才。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教师要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用微笑去鼓励;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更要用微笑送去宽容。当然,微笑和赞美学生也要有度,既不要千金难买,也不要一文不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赞美功能。我们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学生每听到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语,都会美滋滋地不亦乐乎。学生总是喜欢经常微笑和赞美自己的老师,而不是经常批评责备自己的老师。
3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个性品质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基础。师德是教育的动力和源泉。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为师就是要诚实,守礼,率先示范,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多半采取训斥压服的方式,往往情绪不稳定,张口大骂,甚至为所欲为,不尊重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畏惧又反感,抵触情绪很大。作为一名老师。在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完善自己良好的个性修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自己的良好个性品质展现给学生,比如,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包容,弯腰拣地上的一张纸,伸手扶正带歪了的桌椅,向学生温情的一笑,用手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教师以自己高洁的情怀,儒雅的举止,绵密的情思与学生产生情感的碰撞,让自己的教育像露珠一样渗进学生思想根系,使学生喜欢听从老师的教诲,富有个性魅力的老师才能与学生成为真诚的知心朋友。
4 应不断充实自己,具有深渊的知识
学生总是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知识渊博的老师会满足学生的期望。因为学生总想从老师那儿学到永远也学不完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曾经有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滴水,那么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并注入新的内涵。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而是要面向未来,不能用陈旧的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而是要用创新的意识和观点去改变新时代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想复杂,教师要有更广的知识面,更丰富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崇拜你。
中国有句俗话:若要人敬你,先要己敬人。各行各业是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是如此。一个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是不可能承担好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的。只有热衷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当好学生成长之基石。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确实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了。也许你的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胜过数次千遍的训导,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