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翻转课堂”的教学革命的价值和意义

2015-07-15 1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翻转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它是课堂内容的永久存档,是学生用于复习的最佳媒体,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最佳手段。
  一、新文明呼唤课堂教学革命
  2012年美国新联盟媒体《地平线年度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影响教育的六项新兴技术: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应用,基于游戏的学习,学习分析,基于手势的计算以及物联网。
  截至2011年10月底,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移动手机用户占全国总人口的70%,手机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个人信息中心。借助移动设备,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从而拓展、丰富和强化课堂内的教学。2012年《地平线年度报告》中指出平板电脑的应用又是一场颠覆纸质教科书的革命。目前,超过200 000款iPad的应用软件极大地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影响着我们的教育。
  各种移动设备的兴起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拥有智能终端的人群将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一种新的文明正在诞生,我们进入了移动时代,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的产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必然,时代呼唤着人文的、个性的、多元化的课堂。
  二、新理念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后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思想从原先的“以教师为本”逐渐向“以学生为本”转变,但我们的课堂仍然是教师“循循善诱”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文本”中,看似“精彩”的课堂其实是“跟着教师学”的思想在作祟。为了彻底颠覆传统的教学体系,彰显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改革呼唤一种新理念的产生,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先学”强调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为“课堂教学”建构了一个前置性平台,这样的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学定教”又进一步强调了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要依据学生的学,要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改变了我们的课堂结构。新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前部分课(课内学生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重点问题的研讨与深化以及学生的当堂训练)、后部分课(布置预习任务与指导)和课外学生预习。
  三、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型课堂模式已经施行了三年,我们的课堂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先学”形同虚设
  教师方面:导学案的设计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课前没有时间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教学失去针对性。学生方面:先学单的完成率不高,学生的思考力度不大,经常敷衍了事,课堂交流失去意义。
  (二)“后教”流于形式
  由于先学单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很多教师仍然不放心学生,把先学单当成习题进行校对、讲评,按照自己的流程传授知识,无法“还学于生”。
  (三)“交流”只说不听
  有些课堂看上去很“活跃”,小组交流很“热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发言的学生只代表本人的意见,没有去综合小组的意见,合作学习停留在形式层面。
  (四)“反馈”只是作业
  由于教师课前无法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中,教师无法超越学生自学水平,设计出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或更有效的训练,将反馈拓展的过程变成书面作业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明确指出:学生真正需要教师的帮助,是在他们做功课遇到问题的时候。因此,我们要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要让学生学会确定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从目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体现出它的优点,这给很多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扰。而“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新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则是主动的研究者;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是“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则是“课前学习+课堂研究”;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是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是针对问题展开研究;传统课堂技术应用多为教学内容的展示,翻转课堂技术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反思;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多为纸质测试,而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是多维度、多形式。由此看出,“翻转课堂”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课堂。
  四、新技能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将课堂讲授的知识传播数字化,便于学生在家预习自学,教师也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习的“辅导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一个知识后,再往下学,这需要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打造轻松的高效课堂:
  (一)设计微课程
  “翻转课堂” 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改变学习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所以,教师须预先录制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把观看视频学习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便于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也可以上传分享资源,甚至可以直接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教师在创建视频时要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编写学习单
  学习单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介绍微课程资源,提出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习的基本问题,完善知识体系的框架性问题以及一些拓展性问题,还可以是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和趣味性的活动。学习单的设计必须能实时反馈学生的信息 ,清晰呈现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帮助教师为学生度身定制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安排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 要求课堂有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根据学习反馈实时调整教学,全面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当学生在课外在线完成作业时,教师就能实时统计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课堂的主要时间就能留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练习。教师可以成立一些有相同疑问的学习组,并适时介入学生的活动与交流,为协作小组举行小型讲座,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生间的互动及学习效果,包括学生创建的学习内容,独立思考的过程,探究交流的活动,以及基于学习内容的拓展学习等。
  总之,“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它创设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营造了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氛围,建立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课堂,它是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汪琼.中国大学MOOC(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DB/OL].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72001#/info.
  [2] 黎加厚.时代变化与中小学课堂的结构性变化[J/OL].(2012-12-31).http://www.xzbu.com/9/view-3836960.htm.
  [3] 陆志平.数字化学习现状与展望[Z].南通:江苏省数字化学习专家组,201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