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探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关系

2015-07-09 08: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源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观点,论述了在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对等和映射关系,即同构关系:在共时性表现为“互释”和“互融”,在历时性表现为“互动”、“互补”和“同步”。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同构关系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的存在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源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又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用社会实践指导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组成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实现不同的教育功能。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具有其组成分子所不具有的新的综合质,这种综合质就是系统的整体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组成教学体系的整体,是教学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分,在一个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系统内,彼此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保持相互开放、信息互动。教学体系本身不是封闭系统,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开放系统,以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是开放性子系统。开放性系统的外部特征是存在输入和输出,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内部特点是不断破坏自身旧的组分和不断组建新的组分,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wWw.133229.coM在功能的意义上,教学体系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联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联系,使体系内部组分变化与信息的输入、输出统一起来;在结构的意义上,开放性是在有保障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体系,真正实现分工协作。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协调、互动发展。教学体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改变,呈现动态性变化,即要随人才培养需求、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进行动态性调整,在不断变化中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同时,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服从整体教学体系目标,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互动发展。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对等的和映射的,其有效运作和有序运行源于内部多个因素的协调互动及整合,用同构一词能够贴切地说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共时性同构和历时性同构。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时性同构
  
  在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时无刻不保持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共时性同构。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时性同构首先表现为“互释”。实践验证理论。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和应用所学理论,体现为实践可以解释理论。但是,并不是所有理论都要通过实践教学验证或解释,只有那些不能清晰解释或有必要感性体验的理论知识,才需要实验教学验证,以提升教学效率。
  实践解释理论,同时理论也解释实践。首先,实践教学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实践之前,需用相关理论加以审视,检验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其次,与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活动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实践活动之间,需要用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权衡或评价,以确定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可行的、合理的。最后,对于实践教学的结果和成果,即是否达到了实践目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结论等,需要以理论教学进行审视和解释。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时性同构还表现为“互融”。理论教学中必然存在实践教学因素,而实践教学中必然存在理论教学因素,它们在教学中表现为“互融”的关系,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容比较贴切。
  在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相互融通的。首先,从内容上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有对实践或现实情况的阐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理论背景的描述。其次,从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可避免地利用演示、观察或体验等教学手段,又需要学生通过操作、作业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实验前实验规程、方法等要依据理论来拟定,实验中学生要依据相关理论处理遇到的问题,实验后学生要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这一系列实践环节都离不开理论教学的指导。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历时性同构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时性同构,表

现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点”意义上的映射关系,即“互释、互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还表现在“时段”意义上的映射关系——历时性同构。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历时性同构首先表现为“互动”。教学体系应遵循黑格尔所说的螺旋上升的永续循环发展的原则,是社会与教学互动发展的结果。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发展表现为历时性同构,即表现为教学实践中意义关系、权重关系和规则关系。意义关系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共同基础和最终指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享时间和空间资源,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其内容比例和权重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分裂的,这就需要一种规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何关系都不是强加的,而是在一种统一的互为基础的规则上建立起来的。这三个关系决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互动”发展的关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历时性同构还表现为“互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是由他们有共同指向、功能部分交叉的性质决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完成总体目标的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各自的功能,但功能不是通过排他性方式实现的,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交叉互补的方式实现的。首先,理论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教学验证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其中有些是理论教学能够自身解决的,也有些是些理论教学本身做不到的,所以理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实践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本身就是“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实践过程需要理论进行补充,也需要通过再认识的过程去补充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是以“互释”作为前提的,“互补”与“互释”都要遵循经济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在教学功能交叉的部分中合理取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配备比例,充分利用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资源。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历时性同构也表现为“同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释”、“互融”和“互补”的关系,决定他们历时需要“同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具有内容、层次和进度属性,这三个方面在实施或变化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需要同步和相互依赖。修改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修订实践教学内容。改变理论教学层次的同时也要改变实践、实验的层次,理论教学进度决定实践教学进度,反之亦然。否则,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的验证、融合和补充,理论知识容易成为脱离实际的“教条”,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亦是如此。
  
  四、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两者构成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他们具有同构关系,这种同构关系决定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有整体观、组合观和经济观。
  整体观是指不能孤立看待和处理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在教学改革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发生变化,都是相互影响的,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各自的问题,会破坏教学体系的整体性,使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例如,理论教学计划的修订,应该同时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组合观是指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过程中,追求期望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在设计教学计划,建设师资队伍,编写大纲、教材和编制实验项目等工作中,要有一揽子组合方案,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理论课教师要同时兼任“互释性”实验课程实验教师;教学计划安排时。考虑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同步”对应关系等。事实上,不能单独评价和分析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因为教学效果是一种综合体。
  经济观是指配置理论教学的比例或权重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追求效果和效率时考虑合理配置时间和空间资源。首先,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学时和学分是有限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一种排他性安排,又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交叉互补性,在课程安排时要有一定的取舍,不能为了强调实践教学而加大学生的学时和学分的总量,避免内容重复。另外,实验课程需要实验条件和实验室资源,而且实验手段多种多样,实验室也有各种类型,如分为模拟实验室和场景实验室等等。进行现实场景的模拟一般要有较大的投入,所以要避免形式上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实验室建设真正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追求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当前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在整体观、组合观和经济观的思想指导下,才能真正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