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研究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5-07-08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已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们要重视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专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现在的中专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就承受着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而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不少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身心发展扭曲变形,经常会遇到小问题而出现大麻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长达五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后认为,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显得尤其重要。
  
  一、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
  
  不少中专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低下等问题。在家长和初中老师劝说下进入卫生职校后,他们更是如此,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明显,部分同学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一旦遇到学习困难,则动力不再存在,接着出现一种学习的焦虑现象:他们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从而导致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针对此问题,教师应热爱尊重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观。wWw.133229.cOm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若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只不过是一种什么容器,把一定的知识技能灌进去,那么,这样的看法当然不会促进他对学生的爱。相反,只有当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才会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我经常采取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由于我尊重理解学生,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独立意识的人,一个个未来的能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消除了厌学情绪,学得更主动了。
  
  二、个性情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而情绪情感恰恰又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但在内心和现实间恰好存在矛盾。因此很多学生在矛盾心理作用下会出现诸多的个性情感心理问题,诸如: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整天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或者逃避于现实,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或者对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一旦遇到挫折,轻则退缩,重则怀有戒心和敌意。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有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心理性格,这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
  疏通学生个性情感,消除自卑自贱心理,倡导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社会”的主人和班级“社会”的公民,只有当学生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公民权利,才能真正唤起和激发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创造精神作为班级管理目标。用成立墙报小组、通讯报道小组,招募“志愿者”参加班级的每一项活动的方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担任成功的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集体中受到教育,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同时,提倡合作和适度竞争,和谐人际关系,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关心别人。
 三、自我心理问题及对策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中部分人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所以自卑自贱心理严重。同时,受家庭生活影响,独

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现象严重,到学校后被打破,所以心理上难以承受,往往通过逆反言行来满足自我,却很少去考虑别人,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面对此问题,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在教育方法上给予指导。由于家长们工作忙,我经常采用电访、写纸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改变家访时单一的“报忧不报喜”的现象,及时汇报学生在校进步和退步的情况,让家长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打破学生认为“找家长就是犯错误“的思维定势。同时我还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子女的方法,强调对待孩子要“严格”而不是“凶狠”,因为在“凶狠”的管制下只会使孩子暂时地被动服从,而不是长久地主动改错。在家长会上,我还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学习和品德要求,让家长夸夸自己的孩子,让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介绍经验,提倡家长间合作,交流教育方法。通过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制订教育方法,及时表扬,坚持不懈,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很好的矫正。
  众所周知,中专学生往往是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问题生,同时也是心理上的问题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所以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复杂,需要进行特别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釜底抽薪”比“扬汤止沸”的效果要更理想。
  
  参考文献:
  [1]刘焕明.浅议中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观察,2009-34
  [2]王美凡.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7 -7
  [3]李国华,王玉霞等.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5-03
  [4]许银华.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22
  [5]李霞.浅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