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如何合理设计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2015-12-17 10: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依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来进行,是探究式教学中尤为关键的一环。本文意在阐明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要优化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良好的、阶梯式的问题呈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职专政治;课堂问题;针对性;趣味性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针对性强,目的明确。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来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潜心研究提问的内容与形式,要突出本课的重点,设计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画龙点睛,有利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中,如果设计的问题流于形式,偏离教学重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那么这堂课注定是失败的。在讲授高一《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时,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脉络,了解交往礼仪的得当与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以交往礼仪为核心设计下面问题: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有哪些?3.如何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4.怎样践行交往礼仪规范?这些问题及从整体上梳理了本课的知识脉络,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自然渴望按着老师设计的问题探寻本课的知识内容,并应用于实践。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设计具有趣味性,贴近生活,新颖别致的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问题的设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至关重要。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已成为“枯燥无味,理论教条”的代名词,当我们走进中职的政治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氛围常而有之,作为任课教师,此时如果不能通过精彩的故事,活泼的游戏,恰当的比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讲述《交往礼仪应在和谐人际关系》这一课时,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呈现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有哪些要求,会显得空洞乏味,学生不愿接受。这时我会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这节课首先让我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一下小测试”1.我不愿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2.我不愿与其他人交流。3.我不愿与任何人有目光接触。4.路上遇见老师,我总是千方百计的回避。每道题都是三个备选答案,a.是,b.不一定。C.不是,选 a得1分,选b得2分,选 c得3分 ,将所得分数相加,交待得分说明,教师接着陈述,通过测试我们对自己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很自然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要善于诱导。

   启发性是探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之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这样会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机智灵活根据特殊情况,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不能不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生搬硬套的使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要启发疏导式提问,适应变化的课堂巧妙的设计问题。在讲《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这一课时,我会这样提问:你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怎么样?你最近与同学发生矛盾了吗?你是怎样处理的?你为什么这样处理?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行为怎样看?你发现身边有那些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行为习惯?我们怎么办?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已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四、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是要具有时代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政治学科的特色决定其与社会生活,国家大事密切相连,因此在教学问题的展开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设置的问题要有时代特色,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在讲述《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这一课时,播放汶川大地震时《新闻联播》里关于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的一段新闻:他在北川的妈妈,女儿,奶奶,外婆等10位亲人同时遇难,仍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日夜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通过真实的故事展开问题讨论,1.蒋敏身上体现怎样的职业道德?2,她在痛失亲人家庭时,仍坚守工作岗位靠的是什么精神?3,爱岗敬业对事业的发展有何意义?从鲜活的事例中理解掌握知识,从热点事例中探究问题。

   五、任课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问题时,要考虑到照顾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同学。

   老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问题的难易梯度,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选择提问对象,兼顾全局,这样可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踊跃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回答每一个问题,在课堂实践中任课教师时常担心成绩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耽误时间,从而忽略了大部分弱势群体,使得这部分学生没有了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对教师的提问漠然置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梯度,提问时照顾全体,提问的问题要深浅适中,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采用艺术的语言:“请某某同学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是否有补充,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你的观点”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有位数学家说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有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才能设计出精美的问题,才能使你的课堂上升为平等温馨的,散发着灵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版

   【2】董小平,课堂公平:蕴涵,缺失与构建 辽宁教育研究 200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