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如何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2015-08-25 09: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众所周知,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一堂课,也就是要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具体规划,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要改变过去教师备课及施教过程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效率低的局面。它反映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侧重于学情分析、导学,着眼于研究和考虑怎样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精髓。同样,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取决于地理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在系统中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系统结构。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一般为: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分析学生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地理教学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和学习评价→修改完善。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首先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不是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和加工,建构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应尽量让知识化,问题层次化,并能结合学生自身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例如在教学《世界人口分布》时,教师先不直接让学生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而是先进行一系列的设问:①同学们认为气候寒冷干燥、炎热潮湿和温暖湿润的三种气候相比较,哪一类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②同学们认为是地形平坦的地方还是地形崎岖的地方更适合人类居住?③在同一个城市里,城区和郊区相比较,哪里的人口更为稠密?通过以上设问,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人口的分布不但受到自然环境还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再让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归纳出世界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方是受什么自然因素的影响。
  其次,要把学生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时,始终要以一切教学活动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来安徘教学活动。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②要让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规律,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
  此外,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缺点,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化,从而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加工、变化,通过新的形成反映出来,如叙述比较性内容可变化成图表、图解等形式,规律性的内容可总结成曲线图、口诀等,深奥、抽象的内容可通过直观教具等形式形象地反映。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对板图、板画使用的设计,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的语言,它可以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单明了化,它便于提示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给学生全新的认识和感觉,也扩大了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中,最为核心的是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它是对前几个流程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首先要设计如何导入新课,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不同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复习导入、演练导入、“生活”导入、直接导入、设疑导入等。复习导入设计主要用在所学的新知识跟前面以有知识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教学中,例如在学生学习长江的知识后,老师可以问学生:长江的长度、源头、(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开发和治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那黄河的情况呢?从而引出“黄河”的教学。如天气与气候、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农业这些内容教学的导入,就可以采用“生活”导入。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学生熟知和亲身体验的事物跟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联系。
  其次教师要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设计,做到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②层次清楚,及时反馈。③教学同步,讲练结合。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的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不能忽视最后一个问题,即“教学得怎么样”。这是教学设计中的反馈——调控环节。其任务是预测、测量及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获取详实的信息。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调控设计,可采用如下方式:形成性测试、小组讨论、个别提问、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以此查明事实,并作出价值判断,还要特别重视评价信息的反馈,并以此来调整,修改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或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给予帮助。
  课堂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具有整体性。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果我们每位地理教师都能认真、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就一定能使全面提升地理课堂教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