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从对美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分析探索教育国际化的

2015-09-29 0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中国为加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做好出国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将其视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服务于国家外交大战略的高度。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也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10年9月适时制定了新的《留学中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确定到2020年,接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以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显然,这种迅猛发展势头为我们按照新的思维方式和国标规范对来华外国留学生教育进行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教育部确定50万来华留学生这一总体规模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2009年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总数已达23.8万余人。对比“50万人”的目标,未来11年,来华留学生规模将翻一番,每年增加约7%。由于“计划”首次明确把在全国中小学就读的外国小留学生也包括在内,根据近年的发展趋势,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似乎并不大。而“计划”中规定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要达到15万人(2009年为93450人)将是任务的关键和难点。
    笔者认为,在关注规模效应的同时,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改革来华留学生教育体制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中国高等教育。同时,也应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的类别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生源结构、国别结构等构成比例。
    一、存在问题
    (一)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统计标准与国际不接轨
    为应对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中国鼓励高等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多的外国学生争相来中国留学,中国已从一个留学生输出国转变为留学生的主要接受国之一。
    
    从表1中可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并不相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2008年接受来华留学生51038人,位列全球招收外国留学生数量排行榜第12位。而我国政府公布的同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则高达223499人。根据这个数字,中国2008年的排名可大幅度上升至第5位。显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国留学生的定义、标准以及统计的方法与我国并不相同。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原主编本·维尔代夫斯基(Ben Wildavsky)的研究解释了这一区别。本·维尔代夫斯基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留学生的统计数据只包括注册一年以上学习的留学生[1],这与美国的统计方法类似。鉴于美国采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类似的统计方式,本文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方法,以更好地比较中、美两国接受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情况的图表(见表2与图1)①。
    表2将中、美两国对各自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进行了分类与定义。美国将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分别归纳为外国留学生、外国学者和英语强化班学生三大类;而中国的分类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学历生和非学历生两大类,同时又将非学历生细分为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四小类。从两国对来本国留学的各类学生和学者的定义表述中,大致可作如下判断:①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中国的学历留学生;②美国的外国学者≈中国的高级进修生与普通进修生;③美国的英语强化班学生≈中国的语言进修生与短期留学生。
    (二)中美两国接收外国留学生规模、结构与对比
    根据以上的分类,可以较为客观地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各自接收外国留学生和学者的规模、结构与差距等数据(见图1)②。
    
    图1 中美两国接收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情况比较(2009年)
    图1列出了中美两国公布的各自接收外国留学生与学者的最新数据。美国列出的数据包含2009-2010学年在美国学习和进修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中国列出的数据则是2009年度在中国学习和进修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数量。
    美国2009-2010学年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总数为863687人,中国2009年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总数为238814人,后者为前者的27.7%。美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是690923人,中国的学历生是93450人,后者为前者的13.5%。美国接收的外国学者是115098人,中国接收的高级进修生与普通进修生共为7995人,后者为前者的6.9%。美国接收的英语强化班学生是57666人,中国接收的语言进修生与短期留学生共为134736人,后者远远超过前者,是前者的2.3倍。详细数据分析与对比,见表3③。
    
    在中美两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和学者的各自构成比例方面,表3数据显示两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美国的正规外国留学生占本国留学生总数的80%,而中国相对应的外国学历生占本国留学生总数的39.1%;美国的外国学者占13.3%,中国相对应的高级进修生与普通进修生仅占3.4%;美国的英语强化班学生仅占6.7%,而中国相对应的语言进修生与短期留学生却高达56.4%。除在语言强化班指标上大幅度低于中国外,美国在接收外国留学生与学者的大部分指标,包括总体规模、各类别规模及构成比例均高于中国,尤其是在注册的长期外国留学生和高端的外国学者两个指标上。
    二、美国学生来华学习的现状与障碍
    (一)美国学生来华学习的现状
    如今美国在其经济规模、科学研究和开发领域、高等教育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均领先于全球,尤其是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使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出较高质量的人才。如果可以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并攻读学位,将对其他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也更容易达到“计划”中设定的使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更加均衡合理的要求。从国际关系的深层次和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考虑,如能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攻读学位,将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国家利益产生效益。因此本文选取美国作为研究的对象。
    由于美国的国家制度与高等教育体制有异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因此必须超越传统思维,以创新的思维探索一条更有效吸引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新途径。
    
    图2 美国来华留学生增长趋势及与韩国来华留学生和日本来华留学生的比较(1995-2009)
    从图2中可看到,1995年-2009年的15年期间,除了2003年的非典时期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外,美国来华留学生人 数均在持续增长,2009年美国来华留学生达到18650人,是1995年的13倍多[2][3][4]。更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美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韩国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第二的国家。这一发展趋势是由中美双方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的。从中方来看,主要是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经济体系导致国力增强后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等因素的结果;从美方来看,主要是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美国政府与民间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中国已成为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第五大留学目的地国,前四位是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总统于2009年11月提出美国将在未来4年送10万名美国青年到中国留学,该计划的实施会将美国学生来华留学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美国来华留学生的类别结构与层次结构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如图3显示,2009年美国来华非学历留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2%,而学历留学生比重却仅有8%,不仅低于大多数国家的来华学历留学生比例,也远低于各国的平均水平39.2%④。
    
    图3 2009年美国来华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类别比重
    
    图4 2009年美国来华非学历留学生层次构成比重(%)
    美国来华留学生中类别构成不平衡的问题同样体现在比例最大的美国来华非学历留学生的层次结构上。图4显示,2009年美国来华非学历留学生的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各自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72%、6.70%、39.40%和53.20%⑤。美国来华的高级进修生与普通进修生相加仅占美国非学历留学生的7.4%,而相对较低层次的美国来华语言进修生与短期留学生相加的比重却高达92.6%。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政府公布的统计中均未列入正规留学生行列的美国来华非学历留学生和被美国政府单独列为语言进修性质的来华留学生的比重竟然都高达92%以上。这种情况与中美两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两国相互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的规模和广度以及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美国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尚不相符。在中国的留学期限从几周到一个暑期或不到一个学期的美国来华短期语言进修生称为“游学”、“访学”似乎更恰当。虽然在近年中美两国的总体贸易额方面,中国一直保持顺差,而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相对于中国学生赴美国留学绝大部分就读专业课程、进行学位教育的情况,美方显然赢取了较大的顺差,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二)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障碍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解决三个主要障碍:语言问题、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留学费用问题。
    1.语言问题
    语言障碍可能仅为暂时性问题。近年来,为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国官方制定了一系列法案和计划,明确把中文列为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语言”,资助和培养中文教学人员,使美国主流社会学习中文成为了一种趋势。据统计,2007年已有2400多所美国高中已经或者即将开设中文课程,约有6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有7万名大学生注册学习汉语。至2011年4月,全美已有1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州开设了中小学孔子课堂⑥。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增设了中文考试,而美国大学理事会也于2007年正式开设AP(大学先修科目)中文考试科目。美国联邦教育部计划在2015年前有5%的中学生学习汉语(约75万人)。汉语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成为美国第三大通用语言。而中国政府也采取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协助和满足美国民众学习中文的热潮。近年来,中方派遣了数量众多的志愿者教师赴美国从事汉语教学和培训工作,编写和提供了大量中文教材。落户美国的孔子学院全球最多,达80多所。在中、美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将来,美国留学生的语言问题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2010-2011年,在对美国200多所大学中1000多名正在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和在100余所中国大学中正在留学的300多名美国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中美两国政府的努力成效显著。
    图5是2010年初对在美国大学选修中文的美国学生所作的调查中回收的921份问卷结果。从对图5的分析中可看出,在听、说、读、写四个项目中,绝大部分学生处于初级水平阶段(四项平均占到45.75%),其次是中级水平阶段(四项平均占到36.7%),而达到高级水平阶段的比例仅9.5%(四项平均占到16.5%)。
    
    图5 目前在美国大学选修中文的学生中文水平
    
    图6 目前正在中国大学中留学的美国学生的中文水平
    
    图7 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质量对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影响
    
    图8 中国接受调研的大学中美国留学生所学专业分布比例(%)
    在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对正在中国大学中留学的美国学生所作的同样调查中,笔者发现其语言水平有明显进步。图6显示,在听、说、读、写四个项目中,绝大部分学生已提升至中级水平阶段(四项平均占到40.75%),虽然初级水平阶段仍占到第二位,但所占比例已明显减少(四项平均降到35.25%),与此相对照的是,达到高级水平阶段的比例明显增加(四项平均占到16.5%)。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尤其是决定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是认真的,加之来到中国后的语言环境的改善更是有助于他们中文水平的提高。由此,可以推测美国学生的语言问题是暂时的,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2.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
    前文提及美国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和短期语言进修生的比重都高达92%以上,美国来华留学生在类别结构与层次结构上突出的不平衡问题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根据我们对国内二十余所接收美国留学生相对较多的大学的调研,美国来华的学历生和半年及以上的进修生基本上集中在汉语、经济与管理、文学、中医、中美关系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中国政治与经济有关的具有明显目的性与功用性的学科,而中国大学总体上缺少对美国学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尤其在基础性、前沿性及新兴学科更是与美国大学有相当的差距。在我们对中国大学负责管理国际留学生的领导、正在美国大学中选修中文的美国学生、正在中国大学中留学的美国学生所作的三份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均将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质量列为影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之一(见图7)。
    无论是目前尚在美国大学选修中文的美国学生,还是目前已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均有约1/4的人将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质量列为影响其来华留学 的第一障碍,而列为第二和第三障碍的人数比例分别在1/3以上。针对这一问题,82.60%的中国大学负责国际留学生的管理人员认为教学质量是第一障碍。这一统计上的对比可从图8的内容得到解释。美国留学生对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质量的评定主要根据自己所修专业确定,而美国留学生在中国大学中选修的基本都是与中国语言、文学、中医、文化等中国的强势学科以及与中国特殊国情有关的经济与管理专业,因此他们对这些大学课程与教学给予一定的认可。尽管这样,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对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质量不满意。相对而言,中国大学负责国际留学生的管理人员是从学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受访学校中没有美国留学生在中国大学(大部分受访学校是顶尖的“985”院校和“211”院校)的工科和理科专业中学习,因此,他们将提高中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质量视为提高美国来华留学生比例的紧迫任务。
    上述中国大学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大学对中国大学的学分互认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弱了美国学生来华进行长期留学的动力。
    3.留学费用问题
    从长远来看,留学费用问题是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最主要障碍。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学生似乎应该不存在因经济问题而无法出国留学的问题。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义务教育实施阶段持续到高中为止。美国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政府负担一切费用,包括学费、书费、交通费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到免费或补助的午餐。但在美国上大学的费用则全部由学生及其家庭来承担,费用从1.5美元到5.5万美元不等。近年因金融危机导致了大学学费的迅猛上涨。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秋季学期平均有280万学生注册接受高等教育,但只有约40%的本科生能够在6年内毕业,而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中,只有20%的学生能在3年内毕业,还有许多人没有获得学位或证书就离开学校[5]。这主要是源于学生的财务状况。
    由于国情和观念的不同,大多数美国人都是提前消费,家庭储蓄很少,加上大学学费是税后支出,所以很少有美国人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学费,更难于负担出国留学的费用。美国高等教育法还规定,只要学生被大学录取,美国联邦教育部有以补助和贷款等方式资助其上学的义务,但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经联邦教育部授权和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大学,以确保学生获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进入这些大学的学生就有资格申请联邦政府的各项助学金、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学分能得到其他院校的承认,毕业后其文凭也得到用人单位的承认。这一政策也同样适用于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审核合格的外国大学中就学的美国学生。由此就导引出中心问题:即中国大学如何利用美国政府的经费招收更多美国留学生,以及该政策的实行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国家利益的影响。
    想要探索一条更有效吸引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新途径,应该从美国政府的大学财务资助体系寻找突破口,据此解决更多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留学费用问题。鉴此,首先对美国政府的大学财务资助体系进行简单介绍。
    需要财务资助的美国大学生每年都必须根据父母缴税与家庭经济状况,填写一份联邦助学金免费申请表(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 FAFSA),美国联邦教育部再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来计算出学生家庭能负担的部分(Expected Family Contribution, EFC),学校的费用减去这个部分,就是联邦教育部资助的金额。所以,这种资助方式又叫“财务需要资助”(Need Based Financial Aid)。
    学生提交了联邦助学金免费申请表(FAFSA)后,学校在审核分析申请表的资料后,对学生家庭人数、家庭收入、在校子女人数、不动产及其他资产(如股票、债券、银行存款)按不同比例计入。例如,在扣除家庭基本生活开支后,算出来的预计家庭应付额(Expected Family Contribution, EFC),也就是政府认为学生家庭能付得起的费用金额,再与要上大学的费用相比较得出需要资助的金额。其公式为:需要资助的金额(Need)=大学费用(Costs)-预计家庭应付额(EFC)。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2011-2012学年的费用为54464美元,根据某一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算出预计该家庭应付额(EFC)是6170美元,据此得出该学生需要资助的金额为48288美元。再扣除所获得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三项资助相加的总额19628美元,该学生可再申请包括上述的柏根斯贷款、有补贴的史丹佛直接贷款、无补贴的史丹佛直接贷款、家长直接贷款总额为28666美元的各种联邦助学贷款⑦(详见表4)。
    
    中国于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如果说“教育国际化”的浅层目标反映了传统的以教育制度复制与借鉴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那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吸引、分享、整合和配置包括学生、师资、技术、资金等优质教育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开放,则应该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实行教育国际化所追求的深层目标。
    近年来中国为履行WTO的有关义务,逐步开放了自费留学中介服务、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合作办学、在全球聘请优秀教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标准、出入境就业服务、教育咨询服务、境内外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仪器与设备全球采购等领域。这些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吸引、分享、整合和配置教育资源的新的形式和做法,已为我们探讨利用美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招收美国学生来华留学提供了启示。事实上,2010学年全球有479所大学获得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认证资质,有22717名美国学生前往这些获认可的国外大学留学,支付给这些大学的联邦助学贷款总额约高达近3亿美元。这些获得美国联邦教育部资质的外国大学分布在全世界各洲,主要在欧洲和美洲:如欧洲有305所、美洲有113所、大洋洲有43所、亚洲有15所、非洲有3所(见表5)⑧。目前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只有香港两所大学在近期获得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资质认证(香港两所大学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⑨。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经认可的国外学校留学的美国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有一项重要的规定:即只资助正规(regular)学生。对于正规学生的定义有两点:一是学习期限必 须在1年以上;二是必须以攻读学位、证书或其他得到该校认可的文凭为目标。规定特别强调不包括如各类短期学习、进修和交流,或只为取得学分的美国学生。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正规学生的定义有助于更多学历生来中国留学,这与中国政府希望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攻读学历的目标完全相吻合。美、中两国政府在对美国学历生来华留学的“推”与“拉”的过程中高度配合、目标一致,而美国学生的态度和意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三、美国学生的态度和意见
    2010年初至2011年初,笔者对美国200余所大学中1000余名正在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和在100余所中国大学中正在留学的300多名美国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其涉及来华留学的费用、问题与愿望的结果反映如下。
    对尚在美国大学选修汉语的美国学生问及“假如你前往中国留学,你期望如何资助你自己”的问题时(要求在提供的选项中选择不超过两项),有67.9%回答依靠申请学校的奖学金;而认为申请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可能性不大,有54.2%和16.1%的学生分别选择自费和向私营机构贷款(两者相加高达70.3%,如果加上其他选项中指明由家长资助的形式,比例会更高)(见图9)。
    
    而对于类似“你如何负担你目前在中国的留学费用”问题,高达69.3%的学生回答是通过自费方式支付在华留学的费用,如果加上向私营机构贷款和由家长资助的形式,三者相加的比例将高达85%以上(见图10)。
    
    图10 目前正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途径
    图9和图10调查中反映的一个共同现象是:由于缺少资助渠道,无论是目前尚在美国大学选修汉语的美国学生,还是目前已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其所期望和已采用的资助方式主要是自费。如果前者还分别有67.9%和和36.7%的学生希望能申请学校奖学金和政府奖学金,那么后者中——即来华留学的学生——真正能获得上述两种奖学金资助的比例就分别降至26.7%和26.4%。
    对于影响来华留学的最主要障碍,上述两类美国学生在列出的中文水平、经济因素、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文化、学分和学位的转换和认可、以及其他等障碍中,按其重要性依次选择的三个因素见图11。从回收的约900份问卷中可以看到,其最重要的三个障碍依次为经济因素、学分与学位转换与认可、中文水平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为第一障碍,遥遥领先,占到回收问卷的46.4%(近一半)。当然,有关对学分与学位的转换与认可、中文水平也是受访学生担忧的前二、三位。
    
    图11 正在美国大学选修汉语的美国学生认为影响赴中国留学的最主要障碍
    已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提出的最重要的三个障碍依次为经济因素、学分与学位转换与认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学分与学位转换与认可仍列为第一和第二障碍,而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因素上升为第三位(见图12)。
    
    图12 正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认为影响来华留学的最主障碍
    为进一步确认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第一障碍,笔者采用非此即彼的问卷对美国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因素成为影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最主要因素(见图13)。
    
    图13 经济因素影响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调查
    最后,为证实这一调查结果,另一份问卷进一步向美国学生提出“如果美国政府容许你利用联邦助学贷款支付你的留学费用,对你是否有吸引力”的问题。图14和图15分别反映,受访的两类美国学生的态度高度相似:两者对这个问题表明“愿意”的均高达半数以上,如果加上“可能愿意”的学生,均分别高达约73%和74.4%。相比之下,表明“不愿意”的只有8%左右;17%左右的学生选择“不发表意见”。最后2%左右选择“其它”的学生在其说明中大部分表明自己或者不具备条件申请联邦助学贷款,或者不想申请贷款,没有提及“愿意”或“不愿意”的选项。
    
    四、建议
    (一)扩大外国留学生来华的规模
    这一方面是指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取决于我国教育对于外国学生的吸引力。教育质量如何、教育回报如何,这是留学生在选择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们有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的机会。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假设加大宣传、招生力度、增加奖学金等,留学生数量就会显著提升。完善包括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十分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说,留学中国需要的不仅是“计划”与发展规模,而更应是“市场机制”,即建立包括留学生教育在内的现代大学制度。
    (二)留学生统计的标准和规定方面能考虑与国际接轨
    建立科学、真实、客观并与国际标准相兼容的数据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发展基础工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了解我国目前在接收外国留学生与学者来华学习的真实现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希望,今后有更多相关人士能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以完善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学习的政策和环境。
    (三)利用美国政府的经费招收更多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目前国内为吸引美国学生来华留学而推出的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提供更高的资助,二是降低入学标准。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今后4年内将派送10万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计划后,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美国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额度和名额。据美国国务院透露,中国政府将通过各种项目提供2万个奖学金名额。而美国政府将不会为实施该计划出资,必须靠向民间机构筹款。美国国务院负责10万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计划的主任卡萝拉·麦吉弗特(Carola McGiffert)女士表示,目前美国政府仅筹到总费用的10%款项,其余的资金如何筹集尚不可知。
    从以上情况看,我国应该从习惯于提供更多奖学金和降低入学标准的传统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制度层面上寻找突破口,探寻长远的解决办法。据上述研究,笔者建议,通过允许和鼓励中国大学申请美国联邦教育部外国大学资质的方式,使美国留学生将学生贷款带到中国支付其留学费用,从而使中国大学利用美国政府的经费招收更多的美国留学生。这既能使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也能达到中美两国互利共赢的目的。
    (四)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协助有意愿的中国大学申请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资质
    经过对中美两国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研究、对美国留学生的调查以及对香 港两所大学在内的全球约500所已获得美国联邦教育部资质认证的大学调研,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这种模式在法理上符合中美两国的有关法律;二是这种模式在政策上与中美两国政府的目的完全合拍;三是这种模式在实践层面上更反映了广大美国学生的真实需求;最后剩下的只是运作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利用美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招收更多美国留学生的途径在国内尚鲜为人知。而美国的这一政策对全球所有国家开放,这就为中国大学提供了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在政策上作适当地调整,则有可能每年增加几十亿至上百亿的经济收益。
    鉴于此,笔者建议,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和认可下,专门设立一个机构,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协助有条件和有意愿的中国大学申请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认证;并在认证申请成功后,代理其项目的运行、管理、培训、咨询及与美国教育部的沟通。这种专业和高效的运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和提高中国大学的国际声誉与经济效益,也会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学的管理水平,更有助于促使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实质性改革和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五)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收费标准
    1.参照国际惯例,规范来华留学生的学费标准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均对外国留学生收取高于本国或本联盟国家学生的学费。例如,美国各州立大学均对包括外国学生在内的外州学生收取高于本州学生1倍甚至2倍的学费;而欧盟则规定,非欧盟国家的学生前往欧盟国家留学,须支付高于留学目的国学生的学费标准。有人可能会质疑提高学费会影响招生,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与此同时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的名额和额度,将大部分增收的学费再反馈给外国留学生,这个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调整收费标准,促使美国学生能将其助学贷款带来中国支付其留学费用
    美国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时,美国联邦教育部先要审核其家庭经济状况并据此确定学生家庭能负担的部分。然而,中国大学制定的外国本科留学生的收费标准约为每年4万元人民币(约6300美元,其中包括学费、医疗、住宿费、伙食费等)。如按照这一标准,美国联邦教育部会认定绝大部分美国家庭可以负担,而没资格获取助学贷款。这就使中国大学利用美国政府的经费招收更多的美国留学生的目的将无法转化为现实。
    3.改变观念,正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属性
    自从WTO把教育服务列入贸易范畴以后,即在世界范围内确认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属性,为留学生招生的市场运作方式确立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依据。既然是一种服务贸易,就应该接受其属性并学会市场规则中的运作方式,这是不需回避的事实。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属性和运作方式的认识还仅限于学术交流的属性,相对缺乏适应市场规则的方式和手段。
    事实上,留学生教育是教育与贸易的结合体,外国留学生在大学里所受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范畴的内容,是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来进行的,教育质量永远是吸引留学生的品牌力量。但是,外国留学生选择进入大学前的状态则是市场化的状态,大学作为教育“产品”的提供者,学生则是购买教育“产品”的潜在客户,大学与潜在的留学生之间构成了市场要素。因此,具体到来华美国留学生的问题,必须摆脱习惯思维和做法,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惯例改革我们的留学生收费标准,以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
    编者注:文中图5、图6部分项目的百分数之和并非100%,经与原文作者沟通,缘于数据在四舍五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不影响总体结论。
    注释:
    ①资料来源:参照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Open Doors Report 2010”文件及对该机构主管人员的访谈: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布的《2009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有关表述。
    ②资料来源:引自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Open Doors Report 2010”:根据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布的《2009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计算整理。
    ③资料来源:根据图1中的数据计算整理。
    ④⑤根据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布的《2009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计算整理。
    ⑥参考刘延东2011年4月14日在第四届全美中文大会开幕式(美国旧金山)上的致辞——“推广汉语教学,促进中美教育文化交流”。
    ⑦表中所列大学费用是针对非本州的学生,居住在加州本州的学生的大学费用大约便宜2万美元。
    ⑧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资料整理统计。
    ⑨括号内的数字是指已被美国联邦教育部审核具备资格申请的国外大学数目(2010学年总数达354所)。由于自2010年7月1日起,面向在国外大学学习的美国学生申请的助学贷款“联邦家庭教育贷款”(Federal Family Education Loan, FFEL)项目名称改为“威廉·D.福特联邦直接贷款”(William D. Ford Federal Direct Loan, Direct Loan)项目,要求所有获得资质的国外大学必须重新履行转换手续。由于这些国外大学尚未完成规定的程序,故处于暂时搁置状态。如一旦这些国外大学完成相关手续,总数将高达833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