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的价值的共享探

2015-09-22 08: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些年,国人已普遍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育人价值。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尊重其历史性,并抱以理性的批判思维重新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无友不如己者”的传统道德语句所蕴含的价值逻辑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对“无友不如己者”价值逻辑进行重构,对于我们如何准确地把握传统道德箴言的深刻意蕴,推陈出新地加以批判地、创造性地继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德语句 传统文化 功利主义 时代价值
  近几年,“读经热”已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很多中小学要求学生习读《 论语 》《 弟子规 》等经典著作,部分家长也非常注重孩子在传统文化下的熏陶。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并借此教育后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教育中,儒家学说一枝独秀,并在某种意义上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之魂。自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创私学布衣授徒以来,德育在儒家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并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而又颇具中国特色的德育观,它支配着中国的教育长达两千多年。但是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儒家文化受到批判。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儒家文化没人敢提,甚至连整个传统文化都差点被连根拔起。改革开放三十余载,在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大碰撞、大融合之际,国人也渐渐清醒,重新拾起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传统文化。
  国人这一“抛”一“拾”,前后近百年。如今的“拾”不应是彻底地、盲目地拾。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 我们应借鉴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传统文化批判性地继承。作为活在当下的国人,其批判的立足点应建立在所处时代的价值体系上。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两条腿,如果想要跑得快,这两条腿都应得到相同的发展,不然,别说奔跑,恐怕连站立都成问题。而在民族精神中,最根本的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及其价值逻辑
  如今国人重新意识到传统经典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但要真正“拾”起它,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恐怕就要困难得多。这个难点就在于,人们如何对这些传统经典著作进行更好的注解,让其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而发挥其巨大的育人潜质,本质就是赋予它与时代相符的价值取向。如果国人盲目地“拾”起它,而忽略其历史性,很可能适得其反。《 论语 》是传统经典著作中的代表之作,本文就以《 论语 》中的道德语句——“无友不如己者”为例,反思其中的价值意蕴。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 论语·学而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许多人将“无友不如己者”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或“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主张此说者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势力最大。例如,朱熹《 论语集注 》[2]、皇侃《 论语义疏 》[3]、杨伯峻《 论语译注 》[4] 等皆持此说;此外还有鲍思陶《 论语 》[5]、钱穆《 论语新解 》[6]、金良年《 论语译注 》[7]、赵杏根《 论语新解 》[8]、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 论语通译 》[9],等等。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这种交友准则,初看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中国有句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表示人的志向和追求,人的本性是向上的,是要力争优于同类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这与这种交友观念很符合。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别差异性的。那么这种差异性又是怎样来决定“谁不如谁”的呢?恐怕每个人都有一把衡量他人的尺子,关键在于是什么来代表这把尺子的刻度。有的人发现某人学问比自己厉害,于是就想跟其交朋友;有的人发现某人的品德优于自己,于是也想与其交朋友;如此等等,大家都想跟优于自己的人交朋友,从而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推出相同的理论:如果别人不如我,那么我就不会与之交往。当衡量别人的尺子显示被丈量者明显不如自己时,则立刻与之划清界线,不再交往。因为在被衡量者身上发现没什么可利用的,所以就放弃了与之交往的行为。
  如此,可以把“无友不如己者”的价值逻辑概括为: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从而帮扶自己;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而拖累自己。进而推而广之则为:交优于自己的朋友——自己从中受益;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自己从中受损。如果再进一步进行抽象的话,就可以获得一种最简单的道德生活原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这种价值逻辑具有比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对交友行为的利益结果预期,成为刺激或约束人们交友的主要原因。然而,这种激励或约束是否有效果呢?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在何种情况下会失去其有效性呢?
  二、“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价值逻辑的缺陷与现实挑战
  现实中,如果按照这个交友逻辑,可能问题会接踵而至。
  1.“无友不如己者”的逻辑悖论
  “交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受益。那么孔子、司马迁、苏轼等一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与谁交朋友了。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总理做朋友,总理只能跟主席做朋友,那么主席岂不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10]“无友不如己者”嘛!
  社会上还有很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人,其中有许多人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 非,希望出去后能重新融入社会。可是等到他们出去后,却发现自己很难恢复正常的生活了,因为他们没法交到朋友。绝大部分人觉得他们根本不如自己,所以也不会与之交朋友。“无友不如己者”嘛!如果孔子也是这么解释自己这句话,那么他就是一个势利小人了,何来“仁爱”?
其实这种注解最致命的症结在于不合常人交友的思维逻辑与实际情形。《 群书治要 》引《 中论 》云:“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慎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11] 如一定要坚持优于我然后才与之为友,而优于我的人却不与我为友。这是交友双方换位思考之后的必然结果。如果作为自己所要交朋友的另一方也像自己这样坚持“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怎么去交朋友呢?照这样人与人之间都无法建立正常的朋友关系,我们又何以建立和谐社会?这无疑是这一注解中的最大悖论。
  2.功利化的交友观
  “无友不如己者”的逻辑悖论可能使我们很难交到朋友,当然这只是一个单纯逻辑推理。其实“无友不如己者”最大的现实挑战来源于自身的功利主义色彩。
  假设甲发现乙在品德方面优于自己,于是甲主动与乙交往,并建立了朋友关系,日后甲也的确在乙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个假设符合“无友不如己者”的交友思路和价值取向。因为乙在品德方面有让甲值得学习和利用的地方,所以甲就产生了与乙交往的动机。那么,乙身上的“品德”就成为了甲乙朋友关系的桥梁。但人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哪天乙身上的品德丧失了或者不如甲了,那么连接甲乙朋友关系的桥梁就会轰然倒塌,甲乙的朋友关系也会就此终结,甲离开乙,因为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了。
  如果把以上假设推而广之,则不难发现:以此交友理论培育出来的人,很可能是一群没有感情、唯利是图的小人。你有利用价值就与你为友,你落魄时就与你划清界线。它只教会了人们相互利用,没法教会人们互相敬重、互相帮扶。更不可能教会人们在遇难时应当相濡以沫、共度难关,因为它的价值取向是对外索取,而没有对外奉献。
  现实社会中就有很多真实的例子。如“高富帅”的公子哥,他们有身高、有钱、有样貌,无疑成为了部分人群攀爬富贵的最好目标。在他们的每次交往中,可能都充满了利用、欺骗、献媚等不为人知的手段,为的是从中获得满足自身的利益。有一天,这些“高富帅”落魄了,人们就会发现真正与之保持朋友关系的人寥寥无几,那些酒肉朋友早已不知去向。走掉的这些人可能暗语道:“‘无友不如己者’嘛!”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的价值逻辑岂不与“有奶便是娘”“墙头草、风吹两头倒”“树倒猢狲散”等贬义俗语的价值逻辑相同。这种本让国人唾弃的价值观念,还要用以教导国人,岂不闹天下之大笑话。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其中诚信友爱,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显而易见,“无友不如己者”的价值取向有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更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不应该带着功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朋友关系很可能是因为相互的价值而建立,但其中的价值并不是朋友关系的所有,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因素。
  三、“无友不如己者”传统道德语句价值逻辑的重构
  我们不可否认,朋友之间建立之初可能存在利益因素,它是唯一因素吗?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为何又有“士为知己者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等形容朋友关系的词语,而这种友情中却没有了利益的影子。什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朋友呢?
  对于人类交友行为来说,只有满足了以下几个条件,才可能被看成是“朋友”:第一,相互肯定;第二,相互尊重;第三,相互帮扶。从这里可以得出,朋友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属性。单纯地站在个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又怎能建立“朋友”这种属于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关系呢?
  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理解“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深刻意蕴呢?“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段话可以理解为三层意思:第一,要自重、尊重自己;第二,要尊重他人;第三,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闻过则改。三层意思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无友不如己者”,则是强调学习友人长处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地向友人学习,这正是“尊重他人”。而“尊重他人”这层意思,在这段话中起着桥梁的关键性作用:自尊,尊重自己建立信心;尊人,就是需要具备谦虚好学之心;而改过,则是自尊与尊人的结果。倘若将“无友不如己者”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与孔子一贯尊人的谦逊品格是格格不入的。[12]《 论语·子张 》篇中,子张驳正子夏门人曲解孔子语义的一段话,亦可以佐证以上观点。其云:“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此段话中“君子”便是指他的老师孔子。
  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应该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就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人不如己。人各有各的长处,我们应当善于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短处。这也应了孔子的另一句经典话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应当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世界。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 朋友,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互相肯定和尊重,进而建立朋友关系。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去帮助他,让他能够战胜困难;当朋友落寞时,我们会去引导他,让他获得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因为,这种朋友关系是牢固的、是有感情的,是真正的朋友,而有别于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伪友谊。建立互帮互助、全体人民平等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重新构建后的“无友不如己者”的价值逻辑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
  孟子曰:“尽信《 书 》,则不如无《 书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在尊重古人和其历史性的基础上,重新赋予其与时代相符的价值逻辑。切勿囫囵吞枣,盲目地全面接受,更应该抱着理性的批判思维去吸收传统文化,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参考文献 :
  [1][德]卡尔·马克思,[德]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3]皇侃.论语义疏[M].上海:中华书局,200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9.
  [5]鲍思陶.论语[M].武汉:崇文书局,2008.
  [6]钱穆.论语新解[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赵杏根.论语新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9]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10]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魏征.群书治要考译[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12]李金坤.《 论语·学而 》“无友不如己者”之正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6-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