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大学慕课发展中的问题和策略的创新

2015-07-28 18: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何为慕课,作为一个新型名词给很多人带来了疑问。慕课是对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缩写为MOOC的音译。它是近几年来由国外引进的新型授课模式,具体表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很短,仅仅在6年的时间内就发展壮大起来,深受教育界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慕课本身的诸多优点,而且是因为作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符合开放理念的新的存在,更能够为教育的繁荣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慕课为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一、慕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
  “开放”一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成为一大热门词汇。经济发展需要开放,文化的交流需要开放,教育的开展更加需要融入开放的元素。慕课最初在国外的著名高等院校诸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得到运用。我国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是2013年之后才开始发展慕课的,之后又有许多的知名大学纷纷加入慕课团体。也就是说,慕课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13年,因此,我国将2013年定为慕课元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对慕课的应用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我们从中获得的利益却是不菲的。为了扩大中国高等院校在国际教育界的影响力,中国的许多高校加大联合,努力将中文课程纳入到慕课平台当中,努力将高水平的中文课程呈献给更多学生,促进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学习机会,努力使中国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富于个性。
  二、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一)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慕课的优点是面对的学生规模比较庞大,学生人数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一优点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众所周知,人数较少的教学,管理起来不仅方便,而且教学质量也有所保证,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面面俱到。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大约都在100人以下,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人数更是少,少则几个人,多也就二三十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正是慕课所欠缺的。虽然,慕课面对此缺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习交流或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辅助性的进行分析和评定,但是收效不尽如人意,无法更好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仍需得到改善。
  (二)知识创新不能得到发展
  学生要学会创新,要具备创新精神,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有创新的意念和行动,而且需要提供给学生能够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交流、自由沟通,将彼此的观点串联起来,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要求学生之间的思想应该有所异,学生的观点应该有特点。只有不同,才能为创新提供导火线,相同的观点就很难涌现创新的火花。在慕课教学中,学生更愿意选择知名导师、教授的课程,更容易倾向具有教育影响力的大师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集结于大师、名师的“家庭”之中,而那些支持较少、名声较低的教师则往往无人拜访。这就极易导致学术界的“死水”状态,使学术思想变得单一、枯燥,很难实现知识的再创新。
  (三)学术诚信受到威胁
  做学问就应该将诚信放在首位。作弊、抄袭、替考等不讲诚信的行为一直是我们极力反感和喝止的行为。轻则只是受到批评教育,重则有可能丧失学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慕课的普及过程中,因为不能实现面对面教学,使得申请课程的学生与实际上课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种缺乏监督的弊病引发了替学、抄袭现象的发生。有些学生取得的学分、获得的学位证书并不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要想完全杜绝慕课教学的诚信缺失,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技术作支撑,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双管齐下,再经过长时间的有效执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慕课教学中的诚信问题。
  三、结语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和优点,也不能忽视事物的短处和不足。慕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们欣慰于其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潜在的问题。通过本文对慕课发展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慕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能不顾一切地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不作本土化处理。我们应该正视慕课的不足,将这些不足化为动力,为慕课在大学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30-34.
  [2]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5.
  作者简介:
  王艺寰(1984- ),女,辽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