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原因
论文摘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处于正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真实性数据和参考性意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是社会职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影响着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认真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的问卷,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一学校随机抽取400人,共计2000人,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和访问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7%。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教育者找到合理的对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尺度。wWW.133229.COM”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在择业时注重知识与创业,“官本位”在逐渐淡化。在“你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问卷中,“去外企或者合资企业”占28.25%、“自己创业”20.18%、“从事金融贸易”19.26%、“做公务员"13.12%、“到教育科研机构”13.01%,“其他”6.18%。调查显示,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还凸显大学生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并且大学生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过,大学生择业观念中功利性色彩也很明显。在“你愿意在内地还是沿海就业”问卷中,55%的大学生选择了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的外企成为47的大学生的首选。在“你愿意在农村就业还是城市”问卷中,77.4%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农村。在“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5.10%)、“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等,明显看出,“福利待遇好”(29.99%)比“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更容易决定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大学生希望物质与精神并存,实际与理想兼得,这种务实的观念从总体上来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背后所隐藏的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也不可忽视。从问卷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趋向于物质条件安逸舒适、收入丰厚的地区和岗位,从而使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2.大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诚信危机凸显。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很强烈的竞争意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问就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有的提早准备,了解市场“行情”,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有的则主动学习求职知识和技巧,并灵活应用;还有的甚至从低年级开始就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将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自身弱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分别是“没有工作经验”(32.15%)、“知识能力储备不足”(24.37%)、“英语不够好”22.85%)、“自我定位不够准确”(13.63%)、“其他”(7.0%)。过去许多大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如何去求职,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也就是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平时的就业准备,即择业的基础。如今,不少大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但同时,大学生在诚信意识方面还认识不够。大学生认为,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个人品质为“勇于创新”(28.11%)、“乐于参与竞争”(20.12%)、“合作”(16.88%)、“踏实”(17.89%)、“诚信”(12.01%)、“好交际”(4.99%)。在大学生看来,诚信绝不是竞争中绝对需要的品质,这说明他们虽然具有竞争意识,但其实并不了解竞争的真正实质。同时,许多大学生改变了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爱一行,干一行”。在“工作一年后你会选择跳槽吗”问卷中,73.1%的大学生认为一年换一份工作应该比较适合自身职业的发展,因而选择了“非常会选择”,而“不会选择跳槽”的只有13.2%。与之相反,社会上被调查单位90%不赞同频繁跳槽,认为频繁跳槽的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差。
3.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但责任危机凸显。调查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注意能否发挥个人的才能,这是与他们择业动机中突出自我发展,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在上述“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首选“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位居“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等项前列。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个人抱负,才能提高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通过自我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还明显表现出矛盾性。他们既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情感,却又普遍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问卷中,“非常同意”20.75%,“同意”55.27%,“中立”20.11%,“不同意”3.44%。在“你愿意选择贫困地区的单位吗”问卷中,“非常愿意”(9.3),“愿意”(13.9%),“中立”(40.5%),“不愿意”(24%),“其他”(12.3%)。大学生赞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问的利益,但在对待自我和他人、自我和集体的时候又容易将自我放大,从而忽视他人与集体对自我的意义,不愿意去做艰苦的工作。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原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了良好的机制,也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觉醒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价交换观念等等;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就是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同时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市场化。大学生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比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必然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产生见利忘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利己主义价值追求,使得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的物化倾向必然会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出现与马克思主义要求的价值观不同的偏离。这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严峻挑战。造成这种偏离的因素恰恰又是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引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氛围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深层原因。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变得广泛而深刻,而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斗争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激烈。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心灵,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资源;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品格,比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西方文化中本身所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生虽然处于“象牙塔”里,却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少大学生面对大量的外来信息,来不及思考便接受了具有流行特色的趣味标准和外在引导,进而导致其判断能力的弱化,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独立批判、否定的能力,从而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同时,理想化的职业价值观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大多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实际上是以现实要求为出发点,以个体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的基本标准,他们讲实效重现实,其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带有的功利性,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少了一些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3.教育的错位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其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在教育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时,大家多用“前途教育”鼓励大学生。当然,这种“前途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种思想教育的功利性太露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了急功近利的青年川”。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我们长期奉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严重忽视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单薄的,渠道是较为单一的,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内容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影响,难以抵挡社会多渠道影响的诱惑力。
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市场的影响,高校过于看重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往往受市场“指挥棒”的影响,过分注重对大学生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轻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再加上社会上不完善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这些都不能不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冲击。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代,是真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有通过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内容、新趋向,才能不断摸索出新的更好的对策,才能与时俱进、扎扎实实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其实是民族的重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正确认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