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

2015-07-10 0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价值取向 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其就业和职业发展。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具有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职业价值的评价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发展,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轻自主创业等特点。影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因素很多,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教育,对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其就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职业的社会声望和从业要求的变化,人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教育与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既带来许多机遇,也带来了非常的挑战,尤其对高职学生。尽管从近年来的就业率来看,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要好于本科院校学生,但高职学生的总体就业情况以及从业的稳定性等方面还不尽人意,高职毕业生相对较差的职业稳定性,成为许多用人单位在选用高职毕业生时最为担心的事情。究其原因,这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
  职业价值取向反映了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它既是确定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态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定向器”,也是其选择职业行为方式的“调节器”,因此,职业价值取向对个人的择业、职业稳定性及工作的高成就具有较大影响。综合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偏强
  有些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和用人单位需求了解不多,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多数偏重于选择经济收入高、福利优和个人发展空间大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地区,以经济收入的多少、职业之社会声望的高低作为衡量职业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WwW.lw881.com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夕基本到中心城市寻找工作,企求谋取薪高而又稳定的职业或单位。除了难以参加国家公务员应聘外,一部分高职学生愿意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也加入进了事业单位、高薪企业的应聘队伍行列。
  (二)职业评价存在盲目性,自我认知欠缺
  一些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评价,并没有出于对该职业以及自身是否适合该职业的正确认知,而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往往以家长、周围同学的评价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选择,既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又较少考虑该工作是否适合自身发展。从作者调查的资料看,有近25%的学生说不清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几乎有45%的学生不能明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更有高达60%的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业或哪些职业比较适合自己。这与山西人才市场组织的调查资料所显示的“只有60%的人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而另外的40%则表示不清楚”这一结论基本一致。显然,不少高职学生选择哪些职业或何种专业的学习,其目标尚不明确。
  (三)评价基点倾向于自我,忽视社会需求
  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评价时,比较多地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或追求的目标,他们往往以该职业能否给自己带来荣耀或地位,能否体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否满足自己的个人兴趣,或者能否满足家长对自己的期望等,形成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实惠为标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择业价值取向,而对职业所应有的社会性含义(如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等)则考虑相对较少。对职业价值评价的角度错位,从而导致他们在职业价值的取向以及未来择业过程中定位不准,把握不住各种机遇,最终错过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四)对自主创业存在偏见,创业热情不足
  从对高职学生关于“自主创业还是单位就业”的调查资料看,有高达56%的人选择了单位就业,而事实上最终选择单位就业的还远大于这一数据,不少学生认为自主创业的价值总不如单位就业的价值,自主创业是找不到单位就业后的无奈之举。少数学生虽有创业意愿,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心理准备不足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意愿。根据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单位就业签约率来看,基本达到98%左右,有的学校则更高,事实上,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外贸经济、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创业,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优劣也不是一定非得根据就业单位接收率的高低来衡量。
  二、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个人因素
  高职学生既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又具有当前一般大学生的愿望与要求以及相应的心理特点,如主体意识较强,主张“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实惠”,带有比较多的功利色彩。因此,在择业观上他们希望出人头地,谋求与大学生相“匹配”的职位与获得好的待遇,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发挥和较高物质待遇的职位,否则会觉得人前抬不起头,这就导致他们职业选择高期望、功利色彩浓以及对到艰苦地区工作、从事社会声望低(主要表现为“社会地位”不高、报酬少而又辛苦等)职业认可度低的倾向。至于自主创业因缺乏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和对自主创业存在的偏见,从而使许多高职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自信、避而远之。
  (二)社会环境因素
  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能上大学的人数比之过去有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大学生的总量还是不多,因此,人们对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过去相比改变并不大,如果某大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被认为是“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不高”,就会招致来自于其身边人的各种议论。职业待遇的高低和工作单位的好坏成了衡量大学生价值的尺度。况且,高职生今后的各种个人生活(如恋爱、住房、子女读书等)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然,“一个人的职业好坏与其社会地位的高低相关”这一社会传统观念至今尚未根本性的改变,这种传统的社会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制约了当今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价值取向。
  (三)学生家庭因素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就学所支付的学费相对要多,对高职生家庭来说,承担了高额费用之后,希望今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特别是对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学生,绝大多数父母更是把自己的全部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孩子毕业后能获得一份报酬优厚、单位层次较高而风险又较小的工作,能够在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发展,而不希望子女平平庸庸,否则会觉得在别人面前丧失脸面。家庭的经济情况、家长的价值观与对子女的高企望等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

  (四)学校教育因素
  分析比较我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建设都非常重视,然而,不少学校对学生如何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度还存有缺位现象,强化了专业教学而轻视了职业意识的培育、强化了学业考试而轻视了社会实践的锻炼、强化了单位择业的教育而轻视了自主创业素质的培养等等。有些学校还存在着对学生职业价值的指导工作重视不够,指导方法不多,甚至价值偏离等问题,从而使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存在片面、单一、失真甚至盲目的问题。

  三、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对策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自我定位和今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人尽其才,对缓解因片面的择业观所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有一定作用。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在开展教育时应该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以科学的方法教育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人”的原则,把此项工作列入高职教育与管理的全过程。
  (一)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职业规划是个人在分析和测定决定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基础上,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一些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错位,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有直接关系。据宁波大红鹰学院的调查,有63%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计划。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有关讲座,让每位学生主动、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科学安排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大一学生,重点帮助他们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对大二学生,则指导其近距离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准确定位职业生涯目标;对大三学生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加强就业形势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度
  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要求的了解不足,是其职业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高职学生主要的生活范围局限于大学校园,对社会和就业环境的认识不深、了解不多,因此,学校应指导高职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途径,帮助他们对目前所处的就业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真切地感受来自社会的要求和自身的欠缺。如我校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办“就业领航”讲座,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向学生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迅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需求等问题。此外,学校要积极给学生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如各种职业的需求与岗位要求,社会对职业的评价以及职业的发展趋势等),既使学生对当前就业环境及有关职业的从业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主动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开展职业观教育,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
  职业观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主导着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它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在当前价值多元时代,个人的职业观也有着多元性,无论是追求物质,还是追求精神;是考虑当前,还是着眼长远;是看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还是崇尚社会责任的担负等,皆可有无,但如果一个人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尤其是不顾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自身的素质,片面追求所谓的好单位、好工作,必然会把自己推到难就业的境地。高职学生一方面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往往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缺乏对职业深层价值的判断。为此,学校必须强化以“增强社会责任、正确评价社会职业、合符社会发展要求”为核心的职业观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各种职业的价值,牢固确立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观念;其次教育学生增强社会责任,让学生树立起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再次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能辩证地、全面地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朝哪个方向发展,适合干什么工作,树立“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的长远眼光和抱负。
  (四)强化职业素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本领
  职业素养是个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高职教育除了传授职业工作技巧外,还应向学生传授职业世界中核心的职业素养,如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些职业素养就容易适应各种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实现职业变更。当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高职毕业生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水平置于专业技能之前,而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也受到用人单位几乎与专业基础技能持平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要系统综合规划,并且要充分运用各类成功的榜样予以示范,如组织已毕业的学生给在校学生谈职业感想。同时可以结合相应的活动加以强化,如我校文秘专业结合“国际秘书节”活动对学生从活动的策划、活动组织中的分工与团队合作、工作中的无私付出与耐心细致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锻炼,提高学生办文、办会、办事等各方面的职业素养。正如学生们在活动感言中所写的那样: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承办一个出色的会议,仅靠个人的付出是不够的。肯干事更要会干事,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做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更好地和别人合作……”
  (五)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与国外学生的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显得非常薄弱。这既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不尽人意、创业的政策环境不够完善、创业的市场环境不够成熟有关,但又与学校创业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有直接联系。因此,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必须作为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培养自主创业意识,使他们从进入大学校门起就树立创业理想,并为这个理想的实现作不懈努力。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协调、工作热情足、主动性强,并善于根据新形势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三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工作复杂而艰巨,要求创业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四是培养独特的创业素质,如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等,让他们能够在思想上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领导与协调协作能力及交流沟通与社会交往等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