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2015-07-10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职业价值取向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编制了《20q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深人调查和研究,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意愿、择业标准、就业指导”等方面,调查样本来自2006届部分本科毕业生,涉及8个二级学院、21个本科专业、2313人,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力求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动态,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1.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价值。wWw.lw881.com①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正在日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渴求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清晰的了解,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主张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2.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注重自我价值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将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37.6%的毕业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其次为“工作地点”20.10jo,“薪酬和福利”1:3.9a/o。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现实,首要考虑的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利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渐转向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实现型”和以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型”,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常处于自我的主观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最常见的表现为职业理想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的矛盾;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政府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4.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在就业期望值方面,不少同学定位过高,在薪水方面,31.2%的同学要求月薪200(〕元以上,在就业单位意向上,部分同学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上,一味追求待遇好、收人高、地方好,这种就业期望值也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往往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在目标追求上,偏重实际利益的获取。
5.职业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随着以“市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有关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洽谈会签订就业协议;参加社会上的人才交流活动来落实就业去向;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老师的推荐和自荐,主动上门到单位去寻找工作岗位;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就业信息网站上进行网上择业;采取先学习深造而后就业的策略;自主创业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大背景下,影响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文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家庭等五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多元j隆、竞争性、自主性等特点所带来的自主意识,竟争观念都已渗透到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并从各个层面深入影响和渗透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促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短期化趋势,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方式多元化,择业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使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变得多样化。
2.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人,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传入我国,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土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往往表现出其多元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一方面外来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庸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体系也随之乘虚而入,影响、渗透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当中开始滋长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逐眼前的个人利益,淡漠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行为选择取向。
3,高等教育改革因素。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仍固守传统的自我认知和心态,从而导致择业时期望值普遍偏高。此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新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择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求稳,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同时,在无奈之余,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利益,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错误思想。

4.高校因素。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重担,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都是强调一元的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排除、压抑与主流价值相背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对高校这种传统的德育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并通过学校德育以外的各种形式如大众媒体、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传统的德育模式和内容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和模式也相对滞后,常常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而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相对欠缺。
s.家庭因素.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职业评价、言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一些父母重期望轻培养,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传统观念灌输给子女,从而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也深受其所属的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从众倾向。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取向的方法
1.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典论宣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就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来讲,主要是应积极创建正面社会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应坚决支持,大力弘扬。此外,社会和高校应该积极宣传和渲染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因素,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挖掘往届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过程中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
2.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化具有教化、塑造、认同与整合、积累与遗传等功能。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必然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和折射,因此,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在大学生中加强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教育,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弓i导大学生自觉地抵制庸俗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将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个人和社会双赢。为此,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个人与社会统一,以社会为本;坚持义与利统一,以义统利;坚持艰苦创业与物质需要满足相统一。
3.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的主阵地。(1)通过“两课”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高校应始终注重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培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两课”教育,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培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之既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有积极的择业意识,又有合理的择业方式;既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又确保社会价值的实现。(2)结合专业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应该突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行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丰富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及健康的就业心态。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强化服务功能,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择业方法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择业知识和择业技巧,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就业期望值,走出择业误区,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务实择业。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压力,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4)启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咨询活动。高校应该从学生人校起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学校可以举办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课程、进行个性化指导咨询等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s)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弘扬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佗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除了舆论宜传、文化熏陶、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配合引导和鼓励面向西部、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能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积极引导作用的配套机制,从而从机制上给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以正确的导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