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探究学生品德心理促进高校德育管理

2015-07-10 08: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品德心理高校德育管理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wwW.133229.COm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王道俊等的著作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白先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是施教传道者,处于主导地位和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则处于受教的客体地位,同时又发挥着受教修养的主体作用。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道德陶练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自我”,自我扮演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承担着施教传道者和受教修养者的双重责任。
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主要条件是道德教育,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品德是在他们自己的活动的基础上,能动地接受社会、学校教育,主动进行自身内部的调节,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和发展的。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