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文化;批判;重构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一、引言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场所,教育是“文化的别名”,这在过去,无论东西方国家,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建国后的三十年间,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更是主流文化传承之所。然而,一种文化—大众文化,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起,不仅重塑了中国文化景观,而且使“教育是文化过程”的命题受到挑战。这是因为大众文化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广泛渗透进学校之中,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而言,它不能只是成为当代“一切文化的过程”,从育人意义上,它还必须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
二、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概念的厘定与关系的界说
(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概念的厘定与关系的界说
文化批判就是依据一定价值标准和立场,对文化进行全面地梳理、考察、分析和反思,辨证地进行否定性消解和肯定性、建设性、构成性评判,从而规范与引导人们的文化观念与文化实践,推动文化向更加健全、合理、优化的方向发展和形态转化。wWw.133229.cOM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批判是要对文化存在的缺陷及其负面影响进行反对与拒斥,但不是用政治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依据道德的规范去对文化进行判断;而是依据文化学理与规范对文化进行价值上的评判。无疑文化批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维度展开。
恰如日本学者池上嘉彦所言,人是“从事构造化活动的动物”。并且在更佳功能的追求中对原有和现存结构不断解构和重新构造与建构,“人类不但要认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去设计结构和使用结构,能不断地用理性眼光发现现有结构的缺陷和不足,有意识地拆解原有结构,重建新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重构。文化重构就是在文化批判的基础上,去拆解原结构,创造新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系,因而文化重构说到底也就是一种价值重构。
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就它们的区别而言,一是内涵不同;二是功能各有侧重。文化批判的特定意蕴为评判,重在对既往与现实文化进行理性清理,在思维闭限与价值取向范畴内为新文化诞生扫清道路。文化重构是文化模式的铸造、文化类型的规整、文化内涵与质量的提升。文化重构是在扬弃基础上的新文化诞生过程。简而言之,文化批判侧重于反思、扬弃、超越、破坏,文化重构侧重于建设、积累、吸取、创造、发展。
它们二者又有密切联系。首先表现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其次表现为文化批判是文化重构的必要前提与理论先导。文化重构是文化批判的逻辑延伸和必然结果,是对既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理性超越,是对文化批判思想资料的吸收重组和对现实文化构件的系统锻铸;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文化批判本身既是文化重构特殊表现,而文化重构则是一种现实的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概念的厘定与关系的界说
大众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基本理念及其关系同样适用于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具体的讲就是:大众文化批判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立场,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全面地梳理、分析、考察和反思,辨证地进行否定性消解和肯定性、建设性、构成性评价,从而规范与引导人们的文化观念与文化实践,以推动大众文化更为合理、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大众文化重构是指在大众文化批判的基础上的重新建构,即对大众文化模式的铸造、类型的规整和内涵与质量的提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和理论先导,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延伸和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批判属于文化批判的范畴。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任何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后,均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其负面效应和局限性也会如影随形、相伴而生。这在作为新生事物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上得到显明体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无疑对普及、活跃、繁荣文化和实现文化共享,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和转变大众价值观念,促进民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及其畸形发展,对社会生活与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上。本文所要论及的大众文化批判,就是在对大众文化梳理、考察、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之维,以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参照标准,在对大众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发展给予基本肯定和对其正面效应与推动作用予以充分认可的前提下,侧重剖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大众文化对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探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高等学校教育在大众文化重构中的可能、条件和路径。
三、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原因分析
(一)大众丈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硫离
高等学校文化是指以教师和教材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精英(高雅)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向“成人文化”过渡的学生文化及体现二者关系的文化之总称。高等学校文化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受教育”的成长过程,是一种育人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供大众消遣娱乐的商品文化。这就决定了两种文化间的不可避免的疏离。
首先,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表现在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上。高等学校文化是育人文化,其最高价值目的与理想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力求使人无限趋于完美。因此它总是以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源。而大众文化则是供人消遣娱乐的商品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用麦克唐纳的话讲就是,“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其最高目的就是人们口袋中的钱,即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其次,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表现在组织与整合程度上。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功能在育人,因而高等学校文化为达到育人目的而在从宏观到徽观诸层面都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具体表现为高等学校文化的层次性、序列性、协作性、融合性和较强的整合性。“因为学校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拒斥,对符合者则予以接受、裹扬,如此使得学校的文化及其成果大多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支配下完成的。而大众文化则往往呈现非秩序化状态,散乱、离心、无序甚至相互冲突是其突出表现,是一种离散型文化。
再次,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表现在积淀程度上。高等学校文化是经选择、发展、凝聚、沉淀的,具有历史深度和精神厚度的文化。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选作教育教学内容的文化是人类千百年来已有文化成果的提炼和概括,是人类文化的经典和精华;同时还表现为教师与学生通过教育过程传承文化、改造文化与创造文化的无限循环来继续积淀着文化。而大众文化因过分注重商业利润而只顾迎合即时当下的生理刺傲与感官需求,在文化的营养成分的积淀程度上与高等学校文化相比甚是浅薄。
最后,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还表现在如下一些文化特点上:(1)高等学校文化由于其育人的目的性,它必须萝自身担负起“使人成为人”的使命,因而,具有较强的责任性;而大众文化为了使大众获得娱乐和消遣,就大众怎样高兴就怎样来,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具有明显的放任性特征。(2)高等学校文化因其“育人”追求的约束与导引—让人生成为“文化人”,追求文化对人的关怀,而具有鲜明的文化自律性;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与市场运营机制,则决定了其更多地为外在的商业利润所控制,呈他律性。(3)高等学校文化以“使人成人”为己任,它必须有助于人的体魄健康、健全发展,有助于人的精神提升,使人的理想成为现实而再生新的理想……,因而具有生成性;而大众文化的商品特性决定了它以消费者是否愿意消费为尺度而具消费性。(4)教育要培养与提升人的审美情操与境界,高等学校文化故具审美性;而大众文化则更关注的是娱乐层面,更具娱乐性。
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有着如上种种疏离,而大学生又往往受大众文化和高等学校文化的同时影响,所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而出现障碍。
(二)大众文化对高等学校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就高等学校教育所需的文化生态环境而言,其最低限度应不能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违背、相冲突,阻碍教育目的的实现。高等学校教育所需的文化生态环境应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因而需要形成和谐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一种有利于使人成为人的文化生态环境。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是因为“转型往往表现为对习惯运行轨道的偏离或社会已有各种稳定结构体系和秩序的突破,然而,并非所有的偏离和突破都是进步和合理的,在破旧的同时,新的未必就那么容易形成,夹杂在中间的也许是混乱、无序和基本规范的缺少;人的生命活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广度释放出来,但并非都是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并存的还有贪婪、邪恶和荒唐。如此的社会转型现实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如此良芳不齐、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各种积极、健康、发展、进步的文化与各种消极、不健康、萎缩、倒退的文化,甚至各种贪婪、荒唐、低劣、狠琐、邪恶、罪恶的无文化和反文化的“文化”相互矛盾、冲突的共存局面。特别是那些负面文化和一些文化的负面现象,对人,特别对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消极影响,这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上体现地尤为显明。它不仅以外在于学校的社会存在方式作用于学校,与高等学校文化影响产生诸多的“不一致、矛盾和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它又渗透到学校内部,造成学校内部文化的复杂生态。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影响大学生的发展。
(三)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似是而非的知识传播,容易造成大学生认知结构混乱,形成错误的知识观念;第二,过多的暴力内容宣扬,容易诱发大学生的侵犯性、攻击性行为甚至暴力犯罪行为;第三,大众文化中到处充斥泛滥的性爱与色情信息,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使大学生形成畸形性意识,诱发性恶习,甚至导致性犯罪行为;第四,文化对感官刺激和表面通俗性的过分追求,容易造成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感性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第五,过多过长时1.7.沉浸于影视、电脑而少人际交流,容易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和孤僻怪异的畸形人格;第六.大众文化的封闭性、模式化、平面化、单面性与霸权性等,容易造成大学生智力萎缩。
四、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
高等学校教育何以可能承担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使命?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说到底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担负重构大众文化的重任。但这不能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无所作为的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通过的建议《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在论述到“学校在促进文化方面的地位”时指出:“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并对21世纪的挑战作出回应,学校必须面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成为一个富有成果的对话场所...一[(s)(esoo)叶澜教授也指出:“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s)(nm0)那么,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条件与路径究竟怎样认识呢?
(一)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成为可能
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作这样的概述:在农业经济时代,高等学校教育游离于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在工业经济社会,高等学校教育处在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的边上;在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learningsociety),高等学校教育处在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的中心。正因如此,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才可表述为: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核心;以人为本位。
既然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如此重要的变化,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就不应仅仅是对社会的变化做出反应,因而高等学校教育就不仅仅是适应社会,还应超越社会。教育是适应与超越的有机统一,没有积极的适应,教育就无法存在;没有理性的超越,仅仅成为各种社会趋势的追随者,那么就失去了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的本性。对社会的积极适应和超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社会(包括文化)的批判与重构。
(二)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是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的新的文化使命
随着社会的现代发展,文化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由封闭、政治主导性的单一文化转向开放、经济主导性的多元文化。正是由于这一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才有了大众文化;在开放的背景下才有了我国学校教育功能新的变化。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新变化,可以表述为继承功能、传播功能、选择功能和创新功能。
首先是文化继承功能—这一传统的但也应有新内涵的功能。通过学校教育将先人所创造的文化让新生一代掌握,是我们学校教育基本的文化功能。它既是由文化的超社会机体特性所决定的,更是由人之为人的特性—人是文化遗传物—所决定的。除此之外,对大学生来说,对既有文化的模仿、承续也是一种继承。成人世界所创造的文化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既有的文化。
其次是文化传播功能,它是由文化的特性之一—群体共享的意义体系—所决定的。它是主要通过课堂来进行的,其内容主要是主流文化。除此之外,在大众文化影响到大学生、校园内也涌动着大众文化潮时,学校内的文化传播便有了新的变化:过去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的一对多的主流文化传播。现在又有了学生个体或群体间的大众文化传播。
再次是文化选择功能,高等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赋予它更大的文化选择的使命。学校自产生以来,虽然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核心功能并没有变,那就是育人。为此,学校教育不仅仅要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在文化多元的现代,它还要承担文化选择的使命。不如此,它就难以真正完成育人的任务。
在此,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个是所谓的教育的负功能问题,一个是学校设立的基本原则问题。功能(function,又译职能)在汉语里,它指的是有成效的、有益的或应有的作用。既言“功能”,就客观上承认了它的积极的价值定位,因而它不应有负功能。或许,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理想之处,校园的文化环境也不理想,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忘记设立学校的基本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将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传递下去,并以此培养出既能使受教育者个体健全发展,又能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否则的话,学校这一社会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进学校接受教育而仅仅在社会里生活,一个人也会长大成人的。
当社会的文化不再单一,当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的大众文化渗透进校园的时候,负有育人使命的高等学校教育理所当然的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选择那些与育人功能有益的文化完成育人的使命。
最后是文化创新功能,即文化的再生产。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更为突出。创新在相当意义上意味着对既有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文化创新是以对既有文化的批判与重构为前提的。没有对既有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创新。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
既然学校的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其文化传播功能、选择功能和创新功能的强化,那么学校教育就不再是单一的“正统意识形态”的传输,而且要重视大众文化的存在,并对它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发展负有新的使命。
(三)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成为可能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和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由此目标所决定,高等学校文化应有如下特殊规定性:高等学校文化必须是经选择的优秀的有助于人性完善、理智发达、人格养成之文化。
这种文化,是一种有助于健全体魄的文化;是一种能够开启智慧的文化;是一种有助于健康情感养成和道德情操提高和完善的文化;是“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反应与变化的主体、民主主义的促进者、世界的公民、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的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和能够促进而非阻碍或(和)有损于人全面、和谐、自由发展和完美个性形成的文化。只有这样的高等学校文化才会培养出理想的新人:“须有积极主动(包括学习和参与、适应与创造)的人生态度、有效地认识发展变化着的内外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内外世界的实践能力,个人行为的自主调节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意识,崇高的人格力量和能与他人成功协作的个性魅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社会、他人、自然形成理性和发展性的相互关系,才能与复杂、开放、变化的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做出积极的社会贡献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四)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列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封闭性是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它与社会间的隔阂,使得它只能在深宅大院、荒庙古寺或茂林深处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在这种条件下,高等学校教育不可能对社会的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现代教育则是开放的,并且是与社会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在开放的条件下,商等学校教育走向了社会,社会也走进了高等学校。
社会走进高等学校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中的大众文化不经选择地进人校园,或者说,高等学校本身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场所。它的传人,一方面给高等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参与到大众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条件。回避,或一味地加以拒绝是没有可能对大众文化的重构发挥作用的,重要的是参与,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有可能在大众文化的重构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减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者和消费者,并且是很大的一个群体。与此同时他们又是我们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这样,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进行一定的“文化提升”,提高他们的大众文化批判能力,实际上就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重构。大众文化的特性—世俗性、平面化和娱乐性—便决定了它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学生。由成年和老年人的“守成”特点所决定,他们对大众文化往往是采取“守望”而不是“参与”的态度,而大学生则是参与其中。大众文化的重要消费群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学校构成成分的主体、家庭成员的“特殊”人物,其存在具有广泛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以他们为媒介,我们的大众文化重构便有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高等学校教育不仅应该而且能够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斌予的“新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