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已经成功“逆袭”,超越了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在高职院校高就业率的背后,高职院校女生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女生就业一直比较困难,与男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女生在就业机会、就业选择范围与薪资待遇等方面都与男生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有越来越严峻的趋势。
一、高职院校理工类女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理工毕业生就业行业的特点决定女生就业困难。理工类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装备制造行业,其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强和经常需要倒班加班等特点,需要从事该行业的员工具有强大的体力、精力和耐力,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男性职工的体能优势,由于男女同学生理上的差异,从岗位适应与企业长远发展前景上考虑,稳定性与男生相比较差,自然而然会减少女大学生的招收指标。
(2)生理特点使女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同时是她们结婚生育的年龄段,生育哺乳期的存在使得劳动时间出现断裂带。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要求用人单位要承担女性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且与男性相比,女性退休年龄早,工作时间短,预期寿命长,需要领取更多的退休金,众多企业为了自己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索性在招聘过程中就将女性拒之门外。
(3)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高职理工类女生大多注重理论学习,学习成绩较好的较多,但大多数女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操作训练重视不够,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弱,而且在系统思维能力、基本专业能力上不如男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同专业男生有明显差异,在熟悉适应岗位方面,用人单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成本。
(4)就业期望值过高。高职理工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一线的产业工人(即“蓝领”),在薪资待遇方面高于一般工人比本科生又要低,大多数理工女生就业心理期望值也较高,喜欢轻松、稳定、舒适和离家近的工作,对工作待遇、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都很挑剔,并且不愿将就。
(5)受传统观念影响,独立意识不强。在高校,许多女大学生深受来自家庭的“男主外女主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求职择业时给自己定下以家庭为主、事业为辅的目标,导致自身竞争和发展意识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人生一些重要转折点如就业时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以致错失很多就业的良机。大多数女生还是希望得到来自学校、老师和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提携,独立意识比较欠缺。
二、解决高职理工类女生就业难的对策
(1)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招收女生就业。解决高职理工类女生就业难的问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除了要坚决贯彻执行我国有关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对女生就业保障常效监督机制,增强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对于招聘高职女生就业的企业,应给予相关税收减免、技术扶持等政策方面的奖励措施。对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明显性别歧视的,要有明确的惩罚标准。同时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健全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女性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成本,为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针对用人单位顾虑最多的女性职工生育哺乳期的费用问题,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措施,这个费用建议或者由社会保险来承担或者建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能让用人单位来独自承担。
(3)扬长避短,凸显女性优势。理工类高职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一些重工业的生产企业劳动强度较大,经常倒班加班,需要良好的体力、精力、耐力,不太适合女生,但与男生相比,同专业的女生不仅掌握一般的专业技术常识,而且还具有女性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因而要根据自身条件,如身高、反应速度等来选择企业,如工业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电子生产企业的生产线等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4)大力开展针对高职理工女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高职理工院校应对女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探讨原因并寻找对策,要有差别地开设发挥理工女生特长的课程,重视理工女生的实践教学,特别注重提高女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开展对女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依据理工类女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对女生就业理念、求职技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女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女性应自立自强,提高独立意识。在现代社会,女性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要拥有自己的事业,从而具备独立的人格,实现经济的独立。在就业择业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努力迈出的那一步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勇于打破束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和挑战,努力把握每次就业机会,争取早日择业成功。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高职理工类女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团结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