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扬弃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授课模式,引入一种新的授课理念,本文主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例,来体现“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会议精神。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教育创新;教育改革
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教师营造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心、手、脑并用, 教、学、做结合,以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群。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实践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决策、师生互动,来更深入透彻的掌握知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二、 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遵循其发展规律:一,适应外部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条件。二,适应大学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高等教育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千人一面”,就是“高分低能”,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书记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故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 大学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上课状态,部分学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机,当然这种情况跟基础不牢有关系。但教育界始终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因此,学生上课状态欠佳,知识获取率不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即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法,如果只是一味“灌入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将厌倦课堂学习。因此,要想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三、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1)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本文在实践中主要运用了角色扮演法和小组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小组教学法就是利用分组后各小组成员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方法。
2)实践
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小组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两种方法的穿插结合来授课。
活动:以“at the restaurant”《饭店》为例,
① 分组。教师先把一个班学生分成5组,并由每组学生选出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相关事宜。
② 布置任务。要求每组学生做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幻灯片,形式不限。任务完成时间:下次课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③ 计划阶段。每组学生讨论并做出计划,以及实施计划的解决方法。
④ 做出决策。
⑤ 产品制造。动手实践过程中,各成员集思广益,把最满意的创意融入作品中。
⑥ 产品展示。各组分别推荐一名成员上台展示。例如:作品1:英文版的中国四大菜系,图声并茂,色彩艳丽,边放映边讲解,引人入胜。作品2:运用角色扮演法,6位小组成员分成几个角色,顾客、侍者、老板,依次出场来诠释西餐礼仪,表演到位,幽默风趣。作品3:幻灯片展示英文版西餐食物,并加入了一段西餐就餐视频,并要求其他组的成员来找出视频中不合规范处。这样就使整个班级的学生互动起来了,气氛达到高潮。
⑦ 评估。要求学生给其他各个组评分,评选出最优组。但最重要的是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使下一次的任务完成得更出色。教师做最后的总评估。
四、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1) 实现了教学中的转变
① 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② 由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任务为中心。
③ 由课堂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中心。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创意,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创意的人。
3) 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同时,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应学会表达,学会协调,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等。
4) 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行动导向教学法主张,自由讨论、主动思考、集思广益,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和思考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答案,始终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五、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在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学习辅导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
1) 提前准备工作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去设计一堂课,搜集大量的案例以组织有效的教学项目,这个项目要能体现所学的知识,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具有艺术鉴赏性。
2) 解释说明工作任务
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注意语言的简练与精准,体现语言的魅力与艺术,久而久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的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3) 关注各个小组
在各小组工作时,教师要担当好“引导者”这一角色,当小组成员有疑问时,积极给各小组提供意见,调节冲突。关注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动态,并注意过程中所出现的亮点和问题,以便下次完善。
4) 做好评估
学生任务完成后,最后由教师来进行评估,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激励”的原则来进行评估,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创意,而是要积极鼓励作品中的闪光点,找出其中的不足,以使下
一次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
六、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1) 学生不适应问题。
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法,突然贯穿行动导向法,可能会不习惯、不适应。不知道自己应该主动做什么。因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引导和明确的指令,比如布置清晰明确的任务书,将学习流程、组织方法等明确示意给学生,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2) 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下来。 “大学的生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唤醒他们潜在的人的本质。”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
七、 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引进的一种实效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关键能力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创新。但行动导向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扬弃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来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使学生更快捷、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1.
[2] 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
[3] 鲁轩.《理论与实践并重 技术与人文融通》[N].中国教育报; 2005
[4]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72.
[5] 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