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关于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策略——行动导向教学法

2016-11-10 1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行动导向教学,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性质和教学目标就与之无异,非常符合其宗旨,所以,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就如一股热风,刮到了高职学校的校园里,为大众所接受并推崇。基于行动导向,进行教学改革,让高职金融学迸发出它的活力,成为学生前行路上的推动力。


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经济科学,主要包括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供求、国际金融等内容。该课程能使学生对金融活动有个总的了解,初步建立起金融学的基础本理论框架,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


一、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金融学教学中,基于行动导向教学这种授课方式可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行动导向”这一理念最初源于德国,随后进入了我国,并被高职学校积极引用,成为了教育教学中一项备受推崇的教学理念,为大多数老师所喜爱,并应用到了实际课堂上。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任务导向,老师作为引导者,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分工合作,引进一些行业规范以及职业操守,将实践运用到其中,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这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有所不同,它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实际应用价值。在高职金融学中会将行动导向教学奉为基础性理念,基于此进行教学改革,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创新,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而言,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行动导向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一般还是老师的理论教学比较多,课堂重点可能还是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相对应的实践应用方面花费的时间就要少一些。这都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心还是在书本上,老师们都会以教材为中心,跟学生讲的最多的依旧是源于书本的那些理论内容。而且,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也比较有限,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师们开设实践教学的要求,毕竟实践教学需要的辅助工具真的不少,学校暂时很难在这些方面都能给予想要的一切资源。如果要在校外进行实践教学那就更困难了,必须要和当地的一些相关单位取得合作,给学生提供那样的实习机会,这一过程难度系数太大,要考虑到的问题太多,所以一时间也很难做到。受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高职学校金融学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实践教学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实在不利于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


(二)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大家都懂,老师明白,学生自己也知道,然而即便如此,真正能够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中的却没有几人。在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们不喜欢学习,他们厌恶课堂,厌恶老师的喋喋不休,就像是孙悟空害怕唐僧的紧箍咒一样。这样的学生,又怎能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呢?在金融学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逃课的大有人在,考试不及格的比比皆是,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即便老师再怎么认真备课,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即便为学生的学习考虑得再多,也不过是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所谓的行动导向法,若是没有学生的配合,若是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那这一理念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起不到实际作用。对于金融学,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学,都是要在老师的逼迫下才能勉强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这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会遗祸千年后期的学习、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更别说是踏入社会以后的工作了,也会受这种思想认知的荼毒。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而言,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实训项目缺乏真实性和系统性


因为是在高职学校教育中,金融学又属于经济界的一项重点,所以对它的教学,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即便范围扩大了,也还是在校园内,经常开展的就是一些实训项目了。这些所谓的实训锻炼,所谓的实践项目,通常都是采用模拟方式,借助于实训相关的软件进行,根本不会还原到现实中,不会有真实的环境和角色。这是受现实条件的约束,受一些传统方式的影响,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融入到真实中,全凭模拟,仅靠一些虚幻出来的情境,学生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会是最客观全面的。这样一来,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实训的真正效果,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也不是极有价值的。再者,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金融学教学而言,在安排实训课程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不够重视,也许是因为客观原因,安排一般都是比较混乱的,没有系统化的流程,这样的实训项目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大大不利,更别说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了。不够真实、不够系统化,如此一来,实训项目很难起到它的预料作用,形同虚设,不过是浪费时间之举罢了。实训项目缺乏真实性和系统性,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对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设计学习情境


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既然是要基于行动导向,那么首先就要明确行动导向教育的相关内容。要知道这一理念要求的学习情境是建立在学习任务基础上的,必须要老师设计出具体的环境和情形,而不仅是靠口头描述,因为即便老师说得再多,对于学生而言终究还是处于听的状态。所以必须要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要在那样的氛围下,对学习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就是指老师要设计学习情境,要给予学生那样的课堂环境,这一设计要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评价标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对老师的精心设计能看懂。只有老师敢于创新,改革传统课程教学内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学习情境,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毕竟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金融学来说,也只有做到了这点,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创新,才会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奉献出最大的价值。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设计学习情境,这一策略将会大大有助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习小组


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习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这种认识不能说全错,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确实是不够全面客观,也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在很多时候,合作学习才能起到更好的价值,单飞不见得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毕竟合作是永恒的主题,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件,无论是实验还是工程,都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这一道理在学习领域亦是正确的。因此,既然高职金融学改革要基于行动导向,那么老师就必须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能再让学生像过去那样自己一个人埋头苦读,即便绞尽脑汁可能对某些问题也想不明白,而是要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建立学习小组。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涓涓细流,但若是将每一股细流都汇合到一起,那么终将汇成茫茫大海。金融学知识本就庞杂繁琐,有时候自己考虑,某些细节很难想到,而且对于市场的一些信息也不会了解得很全面。这时,通过建立合作小组,集合大家的智慧,对于某个问题,就能从多个角度思考,就可以想的比较透彻,而且收集到的信息也会很全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习小组,这一策略将会大大有利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


(三)学习考核方式改革——进行综合评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一般都是采用考试的模式,所以在校园里,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虽是学生们抱怨考试时的一句玩笑话,但也深刻反映出了我国教育考核机制中的问题。一张试卷,说大不大,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很让人头疼,它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它让人反感的作用。即便是在千人过独木桥的高考中,也是通过这薄薄的一张试卷来对数以万计的考生们进行考核。如今,既然要在髙等职业学校的金融学教学中,对其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改革,那么就要对这种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不能再仅凭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而是要采取综合评价,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入手,考试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考核,要注重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只有做到了这点,不再只从某一方面着手,才能实现客观真实的评价机制,完善学生的知识掌握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考核方式改革——进行综合评价,这一策略将会大大有益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


四、结语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其实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来看,就是知道了知识来源于实践,明白要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因此,了解了这一改革的意义,再分析现今行动导向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考核方式改革。如此一来,就能够真正落实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改革,满足实际需求,满足职业需要,培养高职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