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5-12-15 1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高职院校数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本文阐述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数学创造性思维素质,并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 其目的在于培养各专业人才所必备的数学素质, 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内涵
     数学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去探索、突破、创新,在综合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问题时,提出全新的见解和思路,发现他人未能发现的东西,解决他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抽象概括以至达到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理论、假设、方案或是结论都包含新的因素,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
     二、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数学创造性思维素质
     1、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数学创造性意识。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始终要具备“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可以通过数学课堂培养而来”的课堂教学意识,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转变以前的教育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
     2、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打下业务基础。(1)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数学课程从内容到方法都称得上是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还要要求教师着眼课内,利用课本上那些讨论得比较完整的内容作好示范,不是把它们当成现成的知识向学生讲解,而是应围绕一个个探究主题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理清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按照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维模式重新整合授课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化、科学化处理。(2)数学教师研究自身课内知识外,还应该多多了解数学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并适当引用数学科外其他交叉学科知识,把课内外教学的艺术性、情感性、教育性、科学性融于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知识探索之中,为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激发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动机。(1)在数学创造进入课堂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在“再创造”环节上。在数学教学中,任何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经过引入、形成、巩固、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引入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外延作必要的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把结论过早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激发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内部动机主要是在实施数学创造的环节上。在经过一定的“再创造”训练后,教师应从数学应用入手,选择适当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数学理论问题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加以解决,促使其产生征服该问题的内在欲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
     2、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想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许多重要结论都是运用归纳思维得到的, 如高等数学中的莱布尼茨公式, 线性代数中许多与自然数 n有关的结论与命题等及其他很多内容都是运用类比思维方法而发展出来的, 最典型的是通过类比一元函数微积分而发展了多元函数微积分。
     3、培养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样学生就可以搜集与阅读有关的材料、信息,并不断思考,为产生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我们现在以直觉思维的训练为例,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数学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数学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1)鼓励学生面对新问题,应用合理的想象,同时采用类比、对称等形象化解决问题。(2)举例:类比法是指由两个对象内在关系某方面的相似推出他们在结论方面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思维方法,它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创新思维形式。高等数学中,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有如下性质:(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用类比法,我们可以得到多元函数在闭区域上类似的性质:在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4、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数学教师要想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拼弃以前的“满堂灌”和“直接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采用创新,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讲解。数学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的成分,创立一套合符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要固守一两种教学方法,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及暗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欲望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1)进行新的内容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预习,对新的内容的背景、方法和涉及到的预备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对内容的理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给出新的定义、结论之前应对其背景进行介绍,体会数学家们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举出实例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及其结论,将相应的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结,领悟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实际应用和前景预测方面进行分析。
     5、数学具体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1)逻辑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用反映数学事物共同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数学思维方式;例 如:数学公式推理。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例如:数学解题中采用图形、图像法。      
     (3)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例如:数学某些题目可以“一题多解”。   
     (4)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例如:数学解题中常采用假设法等。   
     (5)分合思维:是一种把思考对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并,然后获得一种新的思维产物的思维方式。   
     (6)逆向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7)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例如:从某一组数据中找出数据规律,从而推断出另外一种规律。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和启发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高度重视高等代数这门基础课的教学,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为进行数学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万金凤.高等代数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等数学研究.2007/02;
     [2]韦国燕.关于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3]杨路娜.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4]赵静.高等代数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