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通过协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满足该课程要求。本文旨在将行动导向和协同学习理念引入到英语合班教学中,以解决公共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的困境,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行动导向;协同学习;公共英语;合班
一、行动导向与协同学习
行为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或者行动导向,源于德国。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学者们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认为行动的整体性和如何执行完整的行动是获得能力的两项重要条件。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技术组成。
在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协同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以小组等共同体形式进行互动、互补的学习,从而获得个体与群体的学习绩效。在协同学习中,整个群体一起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互补和构建,这一过程能有效加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与效益。
协同学习(Synergetic Learning)易与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和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混淆。三者都适用于个体在群体中学习或工作,强调实现任务、目标的统一性,属于方式、方法范畴。但也有区别:合作学习重在分工细作,独立完成,群体成员间缺乏沟通;协作学习重在各司其职,协作完成,个体共享部分资源与成果;协同学习重在互动互补,增加协同学习效果,考虑学习系统的各个要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学习场之间的协同关系与结构。换言之,协同学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包含了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
二、英语合班教学中引入协同学习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英语合班教学中引入协同学习的可行性
协同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从观念上讲起源于系统学,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具有普适性意义。正是它的这种普适性,把协同论引入高职公共英语合班教学研究,将对英语合班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对解决现实英语合班教学领域中的问题具有启迪意义,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2.英语合班教学中引入协同学习的重要性
符合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旨在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在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建立起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这些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恰好可以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符合学生的需求。合班人数众多,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机会少,学习过程缺乏深度互动;合班生源复杂,个体差异大,但合班学习过程大多是对教师所传授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复制练习,缺乏主动性。而协同学习有利于加强课堂深度互动,培养学生自尊自重的情感,让学生摆脱学习英语时的恐惧和枯燥感,提高学生在群体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应用协同学习理论组织英语合班教学
1. 根据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确定协同学习的目标。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学单元的主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挑选学习内容,与专业教师一起分析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制定单元的学习目标。
2. 建立协同学习小组。合班人数众多,生源复杂,学生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进行合班教学时教师需指导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组成学习小组,为了在完成小组项目的过程中形成竞争机制,学习共同体需区分行政班级。
3. 采取多样灵活的学习方式。兴趣是学生认知的内驱动力,教师需采取群体游戏,组间竞赛,或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个体出于自身需要主动学习。
4.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协同学习。由于个体差异,学习群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较多的个体自由会导致无序状态,甚至学生间的矛盾,影响协同学习的效果。鉴于此,教师需管理指导协同学习过程,设立问题情景就是一条增进协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建构背景。
5. 组织评价。评价不限于教师点评,需鼓励并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评价,开展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
四、结语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框架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协同学习理论则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科学的手段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协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合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自信心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组内合作和教师的指导而缺乏独立性;学习者风格和性格的差异引起协同学习小组内部分歧;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6.
[3]江卫华. 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