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高校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外在原因、个体原因、教学任务重等诸多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大学英语教师接受正式继续教育的机会。反思型教学能够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有效方法。经常地反思改进就是一种学习。终生的反思与改进就是一种终身的学习。这种终身的学习将益己益人,益教育、益国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反思;终身学习
一
2007年7月,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在新《课程要求》中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另外,新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等对教师知识构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高质量教师必将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人才,更加迅速且长远地创造经济和民族利益。“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高校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谢徐萍(2005)适时地指出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改革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黄聪聪(2007)则称,要做到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必须在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主动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自己。
可是,现阶段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在方式方法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年轻教师学历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已经建立,但是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自身的知识教给学生,其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中老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教学理念和相关教育理论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需要。
二
周燕早在2005年在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较高;教师中存在着迫切的发展需求;教师普遍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行动;但他们希望得到进修机会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时隔七年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愿望和需求更加强烈和迫切。然而,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阻碍,通过正式的继续教育以实现自我发展对绝大多数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讲都是不现实的。
首先的阻力来自于最为现实的原因。近些年来繁重的教学工作量远远超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承受能力,教师们疲于应付且无法得到应有的在职或脱产进修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很多教师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来自现实的无奈。
第二点是教师对继续教育以及自我提升与发展的认识不够且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所受的教育足以胜任常规教学,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寻求改进与提高的,更别说主动提高以适应时代发展了。这是教师自身主观认识上的问题。显然,教育要想改进、发展首先要解决教师自身认识上的问题,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能与时俱进推动教师自身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的阻力来自于高校的管理机制。高校的管理者一方面缺乏要对教师进行适时的培训与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缺乏公平性,一线教师接受正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难度很大。事实上最需要继续教育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就是这些直接面对学生、给学生传授知识、真正将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传递给学生的一线教师。同时,高校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经费难以落实。由于经费短缺,很多高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仅流于形式,根本不能把继续教育真正落实,无法让教师从此中受益。
最后,目前即使是针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也是很薄弱的,难以跟上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国内结合最新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相关的培训、研讨会、研修班和论文报告会相对匮乏。即使有相关的培训活动,其公开性与普及性也是极其有限的。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的教师也是少之又少的。
总之,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缺乏培训及教育资金,没有上级支持,没有合作与交流团队,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惰性等诸多因素,最终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发展。这样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难于提升的无奈局面。
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不能一味地认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的责任、一味地从外在找原因,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的信念和个人的能动作用。一个教师更不能只满足于完成教学的课时数,而应当对指导他教学的信念和价值不时地提出疑问,对他所处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对他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这位教师仍然有机会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成为与时俱进的好教师。
简言之,外语教师不能仅求助于培训机会,要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教育者、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思考、探究、解决自身各教学要素诸方面的关系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使教学最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并解决问题,使教学行为朝着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在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呈现出逐步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是 “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这都意味着教师要想有所成长和提高就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内省和展开
思考的过程,它力求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和完善教学。
反思性教学对于大学外语教师的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反思性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书匠变成了研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了学习型的教师,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教育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贯穿其职业生涯的活动。教师要从主观上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不断鞭策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经常地反思改进就是一种学习。在反思中进行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的改进与提高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有效方法。
四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为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大学英语教师与很多其他从业者一样,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个人的反思可以维持终生,终生的反思与改进就是一种终身的学习。
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倡导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使终身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称职教师、一个好教师,就必须具有“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精神和理念,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日本创造学家木村久一说:“天才人物是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有了强烈的兴趣, 自然会入迷, 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 最终达到忘我。”兴趣与责任交互, 责任与兴趣并重, 就可以达到乐业的境界。乐业又叫“志业”, 即志趣交融, 是求学的最佳状态。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反思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 调整自身的知识体系, 使之与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匹配,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这是能够保证高效工作、愉快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孔子有“每事问”的精神,一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其弟子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他们都是反思和终身学习的榜样。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曾说“活到老学到老”。 从自身来讲,反思与学习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可见,古今中外,反思与学习始终都是智者行事的重要原则。对于今天的我们、今天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学习依然有其极为有益的精神指导。
教师的反思与学习若维持终身将益己益人,益教育、益国家。站在知识传播最前沿的是教育, 教育创新决定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又决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 因而大学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学习能力。可见, 对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策略的研究不仅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提高国家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徐萍.E时代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探论[J].外语界,2005(4).
[2]黄聪聪.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英语教师发展——大学英语观摩课堂的话语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卢乃桂.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J].教书育人,2007(1).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1).
[5]王春华.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 .
[6]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