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

2015-10-06 15: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3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北京联合大学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兴趣不高,态度不够积极,因而教学效果尚不理想,但学生也对其有自己的希望与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着力改变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加强学术前沿的动态介绍与研究,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有益的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现状;对策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国掀起了一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潮。我们历来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过去理论层面介绍较多,相关实证材料较少。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我们应切实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状况,立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认识和态度的现状,分析并探讨有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思路、方式与办法,以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
  鉴于此,2005年5月,为配合北京联合大学提高执教能力建设的中心工作,我们借鉴了西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一套问卷,对相关基本情况实施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0份,调查范围为北京联合大学1—4年级的信息学院、管理学院、自动化学院的部分本科生。旨在了解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门主课的基本情况,反思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应如何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WWW.133229.cOm
  1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本现状
  本次调查共涉及四个主题: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取向、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整理,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如下:
  1.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不高
  尽管大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也有超过40%的学生持相反观点。就课程门类而言,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然后依次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感兴趣的原因是: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15.23%;教师讲课生动有趣,21.26%;好奇,18.68%;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8.74%;指导实践,15.80%。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教师讲解照本宣科,枯燥乏味,33.24%;内容多,难以接受,压力大,15.93%;太远离经济和现实生活,24.18%;专业课学习压力太大,没有精力,26.37%。
  1.2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评价一般
  不少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用,尤其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有不少学生持相反观点。据统计,你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用吗?很有用,11.81%;有用,34.89%;很少有用,31.32%;没有用,15.66%;没考虑过,6.04%。你觉得马列课教育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作用如何?作用很大,22.53%;作用一般,41.21%;没什么作用,25.82%;起负面作用,3.85%;说不清楚,6.04%。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和方式感到满意的仅占35.44%,约1/3的学生上课感到疲倦。而高达75.55%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有重复。
  1.3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态度不够积极
  学生在课上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表现比较消极,表明他们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统计显示: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的注意力怎样?非常集中,6.04%;比较集中,23.35%;一般,38.19%;分散,9.34%;想睡觉,23.08%。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因为?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56.47%;受其他感兴趣的事吸引,13.77%;内容听不懂,14.05%;内容已懂了,7.71%;课堂纪律差,7.99%。你是否在课堂上或课后向老师请教问题?经常,6.89%;有时,32.23%;从不,59.78%。你是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经常,12.91%;有时,31.59%;没有,31.04%;没注意,24.45%。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测)试如何准备?平时坚持复习巩固,6.59%;考前及时复习,40.11%;考前要求老师指出重点,再抢背重点,43.96%;不准备,9.34%。

  1.4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他们认为教学内容与方式都应做相应改革,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与要求,体现出时代性、前沿性、现实性等特点,这对于改善我们的教学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统计显示:学生喜欢的老师依次为知识渊博型、朝气蓬勃型、教学经验丰富型。最喜欢既有讲授又有讨论,再有适合教学的录像片的上课方式。对于基本范畴、规律和原理,认为应联系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让学生思考,老师分析得出结论,并认为有必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另外,超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把自己的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希望老师的教学能兼顾意识形态与学理。
  总体来看,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正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探寻改进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2改进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客观地看,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本次调查也反映出存在着问题与不足。而现实生活中种种诱惑因素,使不少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马列课教学目标发生游移甚至偏离,有些学生思想处于混杂动荡,认知模糊和认同弱化的状态。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实施教学,以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解决学生中的真正问题!这是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本。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集中为一句话:教师是实施教学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以何种态度和自我身份约束“到场”,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大小。在全球化和网络时代,教师在实践中面对着极其复杂的教育对象,教育者惟有不断地学习全科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真正作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但是,转型过程中的现代大学又往往像商业一样来运作,“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合格率”、“就业率”等衡量方法被作为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无关紧要的摆设。同时,教育的科层体制一直试图加强对教学的行政化干预和集权式控制,教师变得“工具理性化”了。他们越来越被要求技术化地对待教学工作,与学生很少密切接触,无法持续性给予学生较好的帮助。他们越来越丧失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丧失了对”以学生为本”和教育效果好坏这些问题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的全身心关注。
  对此,我们必须迅速调整观念和视角,来一场教学理念及其方法的大变革。初步思量,总体考虑,我们认为应做到:第一,面对现实,让教学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改变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方式;第二,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所在,给予诚心关切和有效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对时下的社会总体文化和道德状况有更专业性地精深研究和体察;第三,调整灌输式与强加式教学模式,加强认同性和共识性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摸索出既能认可学生的选择能力,又要培养、提携他们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的具体教学方式。当然,这也同样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准提出更高要求,即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评判和选择能力,并在学生有权利为其观点合法存在作辩护而呈现“各自为政”和“百家争鸣”的情况下,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和理性认同。
  概言之,马列课教学要具备一种形成不断深化和自我扬弃的根本机制的理性自觉,扭转以往惯性的、传统的思维定势,深刻反思以往教学的得与失,利与弊,对其认真总结并给以积极地扬弃。需要调整的传统定势突出表现为:脱离生活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错位这两项痼疾。
  进行理想化教育一贯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初衷和基本方式。从培养有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来讲,这种做法没错。但我们通常只会这样一种单面性的教育方式,而没有掌握比较的、分析的教学方法;总喜欢用至善至美、纯而又纯、无法企及的“圣人道德理想”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在学生的心目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被蒙上了“假、大、空”的阴影,一旦回到社会,我们这种“玫瑰色”教育却让大学生们面对真实的社会而屡屡伤感,备感失意。因此,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批判地继承计划经济时代积淀下来的固有的思维方式与理论模式,合理地对其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更新,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往的“神文化”教育,以超现实价值标准来要求人的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独创精神的抹杀,自主意识的消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一致性。

  另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真正占主体地位的应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生。而传统上他们被置于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被看作是盛满政治思想与口号、道德概念与规范、价值观念与原则的“容器”,成为一根根灌满空洞道德规范原则、观念的“香肠”。他们对美丽动听的道德原则、原理规范背得滚瓜烂熟,而在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去做,甚至知道也不愿去做。
  大学时期是自主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当代大学生希望与教育者平等交流的愿望十分强烈。随着社会发展,人的主体性、平等性已成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够用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精神去分析判断取舍,探索社会与人生问题。他们对时代脉搏具有敏锐的觉察力,正以更直接、更具体、更细致的方式感受着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冲击。社会的急速剧变、纷纭繁杂的现实生活,日趋自主的个性发展,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等都为他们带来了是非、利弊、得失、善恶等观念的变化。我们必须把他们放在主体地位上,让他们动脑、动嘴、动情,让他们表露心态,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也就是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3关于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对本次调查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宝贵意见,提出马列课教学中应当注意采取的基本对策。
  3.1改变形式化的教学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是培养道德家、圣人,而应直面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疑点。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比较关注,对形式主义现象本能地抵触,我们必须坚持课程的开放性,允许他们多样化地探索、创造性地实践。在教学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要顺应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安排和人文精神等实践环境的运动变迁,开放性地与时俱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多样、甚至对立的思想观念都是合理的。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坚持中发展,在教学中践行一种交流、理解、沟通并逐步达到共识的教学方式。既保证社会主义目标和价值理想,又适应转型时期多元思想观念发展的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通过认同来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与社会在整体上保持协调合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2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感到厌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的似曾相识。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使他们乐于接受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新事物,而我们的授课内容与他们的中学政治教育的确有重合之处。关键在于如何在重合中突出各自的特点,表达出各自的新意。国外的相关教育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据介绍,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从小学一直讲到大学,但在不同阶段其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在小学主要讲独立战争是美国的开国战争,以故事形式介绍战争中的英雄。高中时介绍战争的背景,重点评述战争的意义在于催生了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与宪法。大学阶段则重点弘扬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到世界头号强国,就是基于独立战争奠定的政治、法律及整个社会制度。这种讲授方法把看起来重复的内容分层次讲清楚了,每一阶段都有新意,都能吸引和适合学生。如果我们的马列课也对同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层次性与阶段性的区别把握,就既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又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3.3加强学术前沿的动态介绍与研究
  老师把自己所研究的动态介绍给学生是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学与科研又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前沿问题的介绍与研究可以使老师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还可以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生树立批判性的思维,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科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使他们不但学习了理论内容,还能够在思维方法论方面有所收益。学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该给任课教师以较大的学术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地选择学术前沿和现实热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相关研究结果介绍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争鸣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进行另外一种形式的说教与灌输。
  3.4积极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普遍具有相当的抽象性,我们能否把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抽象的理论内容相结合呢?事实证明,现代教育技术、艺术教学法、师生研讨等都是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各种手段直接综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传递与理解深度,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以情动人的艺术教学法通过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以恰当的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丰富教学主题。例如,在介绍马克思时,选择他中学毕业论文的片段,运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来解读他的人文关怀,拉近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距离。有的马列课教师则在课堂上成功地运用师生对话研讨的教学方式,在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教学。
  3.5努力借鉴和采纳其他对我们有益的教学方法
  当前,为扭转被动局面、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我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衡量,心平气静地对待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借鉴、学习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处于探索中的以下方法或许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借鉴: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传统,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法;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案例辅助教学法;通过聘请校内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某一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的开设专题讲座法;以教师与学生为双向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生登台发言、辩论法;此外,国内外还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综上,当代的社会实践已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和信仰等方面的困惑、问题、危机等进行预防和引导,以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惟其如此,大学生们才能在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走出迷茫和困惑,感受思想交锋后取得的精神丰盈与突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