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必须清楚看到存在的问题:多数学生还没有迈进马克思主义的门槛。因此,我们应该增强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非理性因素;途径
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及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在认识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理性因素,因为人是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物。但是这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只起着干扰和破坏的作用。人是认识的主体,具有认知能力,并且是有情感和意志的,因此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
什么是非理性因素呢?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活动中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它表现为直觉、灵感、想象、联想、情感等。这些具体的非逻辑思维形式既不是完全的抽象,也不是纯粹的形象,而是二者的结合。通俗的讲,非理性因素就是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上述提到的情感和意志等。
在运用非理性因素时候要特别注意与西方哲学思潮中的非理性主义相区别,非理性主义走向了极端,崇尚情感、意志、本能,宣扬神秘主义,信仰主义和直觉主义。它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如信仰主义者的非理性主义宣扬盲目的信仰;叔本华宣扬无意识的意志;尼采宣扬“权力意志”论;柏格森宣扬直觉;存在主义宣扬“存在先于本质”等等。wWw.133229.cOM
(二)非理性因素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第二,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第三,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加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的求知欲、兴趣、好奇心,都同人的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认识或实践活动发生共鸣时,认识或实践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从而激发人的潜能,加速认识或实践的进程。因此,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使人的情感和理论本身融合,达到人和物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的情感相互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兴趣,产生感情,就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又激发更加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可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联想、想象等,使得抽象的理论和鲜活的现实相联系,这更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化,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总而言之,正确合理运用非理性因素,可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产生感情,降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从而轻易迈人马克思主义的门槛。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整个活动是人对人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和明确指向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纯粹的知识层面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教育者传授给教育对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点,并作为常识烂熟于心,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第二个层次就是思想层面了,要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层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知识掌握薄弱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常识,然而根据我们在某高校的随机调查,90%以上的学生都不能准确地说出这三方面的内容。7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大量术语都只是听过,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埋头苦干”,但他们都是于自己的事情,上课内容枯燥,有打瞌睡的,有其它书的,有玩手机的,还有学英语的等,总之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多。平时作业也都是从网上“剪刀加糨糊”,最后考试前,就是拿着教师划的重点夜以继日地背,而且完全是死记硬背,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完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书本知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对一些大的框架有认识,但对概念表述不清,对原理认识含糊,离开书本就“一无是处”。
2.思想层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都属于“80后”,他们见证和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充分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他们热爱祖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能力认同度高,政治态度积极,并逐步趋向成熟。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所以就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信念去分析和解决日常问题。再加上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据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的选择,27%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优劣”;对“你是否看过马克思主义著作”,选择“不想看、没兴趣”的占33%;39.2%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22%的大学生表示对此“说不清”;14.2%的大学生不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37.7%的同学对此“说不清”;27.9%的学生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表示“不同意”或“说不清”。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在某高校的随机调查中表明:80%以上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兴趣,其中72%以上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枯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在考试的压力下才被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外部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于是出现了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社会日益信息化,为各种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媒介。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
内部原因也就是我们的调查所显示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兴趣,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非理性因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跨越了三个世纪,发展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内容。就其内容本身来说,理论有些抽象,不太容易被理解,所以学生也不容易自发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是在教学考试的压力下极其被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另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也没有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因此也没有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众所周知,教师上课之前需要备课,一方面备教材,另一方面备学生。然而高校的老师却很少备课,他们对教材十分熟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得十分扎实,而且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但是高校的教师却没有备学生,没有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一般都是20岁左右,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相对于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马克思主义,难免会对其产生厌恶、反感,甚至抵触马克思主义。因此,学生根本就没有迈进马克思主义这个门槛里来。教师是身处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内,越讲越有兴趣,学生则仍处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外,越听越没有兴趣,就这样形成“马太效应”。
三、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作用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包括三个大的要素:教育者即教师,教育对象即学生和教育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就必须从教师和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最后还特别要注意非理性因素与西方思潮中的非理性主义相区别。
(一)增加教师的教育魅力,以情感人
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增强教师的魅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育魅力是指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教师一方面要有内在的理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有外在的真情实感。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又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一旦被人们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对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造』日中国,创建新中国,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那么作为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自己先做好知识储备,以身作则。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充满真情实感。要想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使学生爱上教师自己。事实也证明,许多已经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因为教师的魅力,影响了学生,吸引了学生。首先要有真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有感情。教学主要是说理,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客观性的表述比较多,同时要用感情语言弥补客观性的不足。生动活泼的语言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精彩。再次,对学生要热情。教师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心灵上的贴近和沟通、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和激荡,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转化为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老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
(二)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寓情于景
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坚持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向,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在校园里形成以自学为主,共同讨论,启发思考,勇于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中开展,寓理论学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情于景”。学校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美化校园活动、形式多种的文艺活动等,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