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对策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乌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让受教育者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但是,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偏低。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放出新的光彩,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讲究实效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落脚点,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没有实效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没有任何意义,可以说实效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们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把学习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有专门的教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它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会像马克思那样的思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从事一定的活动时,目标的实际达成程度。人们在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时,必然都会有一定的目标,带着这样的目标或追求,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改造现有的条件和状况,从而,达到人们所期望的一种目标。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在实际的活动中预期的目标必然会与实际所达到的目标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也就是活动的实效性的高低的问题。实效性高,则目标的达成程度较高,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小,这种活动的效果是明显的;反之,实效性低,则目标的达成程度较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比较大,这时活动的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无效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实效性是指教育者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期待的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养成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和掌握的达成程度。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受教育者身上所发生的教育者所期待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积极的变化,或者可以理解为个人社会化,即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念、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理念、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个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或要求的个体。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受教育者自身实际生活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的达成程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和掌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养成,能否对个体的实际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否帮助个体去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对个体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困惑或间题是否有帮助。教育者角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受教育者角度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从总体上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是不高的。造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学科存在着一种心理偏见,即政治学科是一门副科,不是主科,在升学和考试上没有太大的比重,同时认为这一学科似乎对实际生活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导致了在教和学上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心理上的偏见,造成了多数大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抱着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甚至是一种抵触或反感的态度。但是,作为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无法回避,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态度,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然开了专门的课程,学生也上了课,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造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形同虚设,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第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课程内容上,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所存在的一定的枯燥性,思辨的成分较高,让人觉得离现实生活较远。当代大学生热爱流行事物和富有时代感的事物,很多学生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内容一直无明显的变化,从中学到大学的内容基本上差不多,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内容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不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容易形成形同嚼蜡之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导致实效性的低下。另外,全球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无法对一些新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即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新的价值诉求,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却无法满足这种新的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表现在:为什么曾经被断言为腐朽的、没落的资本主义却更加发达?发达国家发动的全球化,是否****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等一些问题。这些一时无法得以很好解释的价值诉求问题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所存在的问题,造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低下。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没有使用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一言堂”,单向灌输,与学生缺少足够的互动和交流,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无法以广博精深的理论功底去驾驭一些理论问题和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上的一种理论魅力,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高校在对其管理和考核上的要求,在实际上要比其他的专业课程的要求要宽松,造成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客观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五,在考试评价上,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考核和评价采取了闭卷考试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偶尔有其他的考试评价方式,但也是流于形式。由于考试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再加上考试内容只是对教科书一些基本内容的重复和再现,造成了学生只需在考前采取“突击”的方式,对课本内容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就可以通过考试,圆圈吞枣,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不知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课程上,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临时记忆的条条框框,时间一长,大量遗忘,自然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的意义是十分深远、十分重大的,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第一,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社会个体化和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目标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才。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存在着为社会服务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功能。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如此,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使其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忽视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所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也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上文提到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在解释这些价值诉求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必须有一支很好的学科队伍,进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为了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学科研究队伍,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有兴趣、热爱并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加人这一队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第三,从学生个人发展和享用的角度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让学生形成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让学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去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并正确看待和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让他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与变化,并在这个哲学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和完善自我,让他们体验到精神的幸福,使个体获得自由与幸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论是对国家、社会和学科自身建设来说,还是对大学生个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的实现。
现针对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打破学科心理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我们知道这种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心理偏见,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其背后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但当前打破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心理偏见势在必行。个人的心理偏见或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并非生来就有,更多的是一种后天形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接触到一些事物并由自己的亲身实践,根据个人的价值标准,对其产生一种态度或者观念,态度和观念是可以学习的,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必须引导大学生改变以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态度和观念上的不正确的心理偏见,帮助其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另一方面,人们的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舆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改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心理偏见,需要从改变社会舆论和学生学习的外界环境做起,逐步消除负面的社会舆论和外界环境对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不利影响,逐步树立正面的社会舆论和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当然,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跳而就。
第二,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强化理论魅力。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加强理论联系生活,富有时代感,改变课程内容的单一呈现形式,使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理论建设要不断加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的解释力,解决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的价值诉求间题,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理论魅力。
第三,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增强理论素养。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学会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应用启发教学、发现教学和范例教学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增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第四,加强课程的管理与监督。高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管理与监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放到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视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要引起大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足够重视,共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五,变革考试评价方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成绩考核上,要改变一直以来的用单一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的方式存在片面性,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的程度.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实现由看“成绩”向看实际表现的转变,由定性评价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的转变,由单向评价向“双向交流”评价的转变,注重形式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构建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在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