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美国QE3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对策探讨

2015-08-04 09: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正式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作为拥有巨额美元资产的美国最大债权国,QE3货币政策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尝试对QE3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QE3,量化宽松政策,宏观经济
  为刺激疲弱的美国经济,奥巴马领导下的美联储在2012年9月13日正式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本文简称QE3)。与QE1和QE2不同,QE3没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既可以购买抵押债支持券(MBS),又可以购买国债。QE3主要内容包括:1.美联储每月投放400亿美元无止境购买MBS;2.“扭曲操作”。美联储每月投入450亿美元购买国债。前两项相加,美联储每月投入850亿美元购买MBS和国债;3.QE3将使美联储负债从2.3万亿美元上升到2.8万亿美元;4.零利率政策将延长到2015年。
  作为拥有巨额美元资产的美国最大债权国,美联储推出的QE3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尝试对QE3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定义
  所谓“量化宽松”,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与利率杠杆这一“传统手段”不同,量化宽松一般只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因此经济学界普遍将之视为“非传统手段”。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舒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量化宽松具有如下特点:1、该措施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即货币当局。2、实施的背景是利率为零或接近于零。3、采取的方法是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4、目的是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提升市场流动性。
  二、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起到了以下几个积极作用:1、向陷入资金困难的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救助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并支持金融体系,鼓励银行放货。2、使利率、特别是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并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3、避免通货紧缩预期,甚至通过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降低实际利率,从而避免经济进一步紧缩。4、购买金融机构和社会民众的有价证券,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有效化解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消极作用主要有: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本质就是全力印钞票,因此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必将上涨,这种较激进的措施,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2、美元走上下降通道将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打击中国出口企业。3、量化宽松下,资本流出银行,流入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将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并放大金融和资产泡沫,给一国金融体系埋下风险。
  三、美国QE3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美联储QE3货币政策实施后,我国国内一直存在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当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热钱会大量涌入,迫使我国被动增加货币投放,抵消了相关货币政策的效应。而当国内经济形势低迷或恶化,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政策,热钱又会转换成外币迅速撤离,使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操作效应减弱。同时本币面临更大贬值压力,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降低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成效,使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
  热钱流入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联系密切,只要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旧,热钱涌入中国的冲动就将保持。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采取了小幅、渐进升值的政策。然而,人民币升值速度慢导致大量游资涌入,并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流入→新一轮升值预期→更多热钱流入…的恶性循环。
  3、中国的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将面临更佳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又是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美元贬值意味我国持有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出现了大幅缩水,同时美元供应量的增加将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使得我国大部分依靠低成本价格优势出口获利的企业利润下降,贸易顺差减少,从而对我国出口以及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四、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QE3货币政策
  为应对美国QE3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体制机制,提高应对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能力。把加强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监管合作。建立监管部门对企业、银行和个人等经济主体的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政策有效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注重发挥外汇指定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提高对经济主体外汇收支行为的调控能力。用好检查手段,保持对“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的高压打击态势,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信息的披露力度,提高对违法违规跨境资金流动的震慑力。
  2. 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适当扩大浮动范围,重在管理升值预期,尽量避免国际投资者形成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单边预期。未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要从国内资源的更优配置(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金融市场的培育发展(远期汇率市场)、出口产业的结构升级等内生角度出发,要考虑如何让市场产生双向波动,让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产生分化,防止汇率单向大幅波动所导致的投机行为对经济的冲击。
  3、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从强制结售汇制逐步转向意愿结售汇制。
  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结售汇,必然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国际收支顺差不断产生货币扩张的压力。在目前官方储备大幅增长,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实现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藏汇于民”转变、以及强制结售汇制向意愿结售制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一种方式是实施渐进式改革,即开立意愿外汇账户,放宽、逐渐淡化乃至最终取消账户限额。另一种方式是实行彻底改革,完全实现意愿结售汇,即企业持有效的工商注册登记证明自主选择外汇账户开户行,取消外汇账户限额。与此同时重点加强国际收支预警和跨境外汇资金监测的电子信息联网和统计基础网络建设,在贸易项下主要监管无贸易背景的结汇和付汇,在资本项下主要监管短期投机资本的逃套汇。
  4.根据形势变化合理调整分配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债务比例,规避海外资产风险;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增加国民经济活力。
  美国QE3货币政策会带来中国海外资产风险系数的增加,为此中国必须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赤字并降低贸易顺差的方式来应对这个危机,而如今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又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避免持续的巨大顺差。为避免量化宽松政策对外汇储备造成流失,中国政府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合理调整分配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债务比例,以规避海外资产风险。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了中国内部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由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重点需要由外部转向内部,使用外汇储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银行贷款条件,积极投资企业等措施避免风险。
  完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要从产业结构入手,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刺激国内消费,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国民经济活力和稳定性。
  作者简介:巩象忠(1973—),男,山东淄博,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宏观经济管理、高职教育等
  参考文献:
  [1]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25-31
  [2]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2009(7):37-40
  [3]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