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谈国外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2015-10-05 14: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过了二十多年发展的历程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很多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虽然,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高职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因此,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外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引导教学 课堂教学

一、 国外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对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模式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与总结。
  1. 法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法国高等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情感,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想象,强调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想象力的重要性。法国高校的教学过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性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决定研究方向,确定学习的内容、课程,以及最终毕业论文写作的方向、题目。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权、主动权。在法国的高校中,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要包括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别能力。针对各种问题,学生能否独立进行分析并且思考非常重要。这样的学生才会比较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即先懂得“做什么”,再考虑“如何做”。
  第三,如何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也是法国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仅老师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这里要起到主导作用,懂得活跃课堂气氛,即“教师主导型要和学生创造性相结合”。
  2. 德语地区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
  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担任拉丁语课程教学的Leopold Leeb教授,他主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够将兴趣爱好与未来就业结合起来。虽然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但老师可以进行引导教育,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经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德国与中国教学的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教室的设计不同。在德国,把高校教室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容纳100人的大教室,这种教室以老师为中心,用于专业公共课程的教学;另一种是只可容纳20人左右的小教室,有利于上课时学生、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中心。
  第二,学习主动性有差异。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中国的学生一直受到学习的重压,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大学,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相比之下,西方的孩子学习主动性更强。
  第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同。在西方,老师懂得重视学生,特别是在学生与老师存在分歧时,老师能够包容学生。而对于中国的教育,老师的答案永远是正确的,不能更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3.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美国,大学一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教学研究型,多为州立高等教育系统,以职业教育为主;二是社区学院,这种学院一般学费较低,主要针对一些家庭收入中下层的学生,学生在这里主要学习一技之长,取得某一种职业技能。;三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国家的领袖人才,学费高昂;四是四年制教学型大学,主要是私立学校。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模式各不相同,这里主要总结以下几种:
  第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授制。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即“大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第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象,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提出、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第三,是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社区学院,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以网络教学为主,辅以面对面教学的教学模式。
  4.英国大学的教育模式
  时任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吴宗杰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外高校特别是英国大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课堂仅仅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倡导“本科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模式”。通过对英国大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提问甚于答案。老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与其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不如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当课堂结束时,学生不是带着知识离开,而是带着一系列问题而去,重视培养学生对于知识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能力;
  第二,课堂的核心应是学生的汇报,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讲授。每堂课,应该是学生对于上堂课问题的解决,将自己寻找的答案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
  第三,课堂是一种见面制度安排,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一个环境;
  第四,学生可选择最好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比如可以选择与自己兴趣一致的老师;
    二、国外高校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来讲解相关知识内容,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就磨灭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理念,转换课堂主体,开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对与学生进行沟通,老师和学校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包容学生的观点,逐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与情感
  对于中国的学生,由于家长与老师的过分溺爱,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遇到事情、问题只会逃避、推诿,而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特别是高职学生,总认为自己没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而产生抱怨心理,不愿意鼓起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对学校、老师和自己缺乏信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面对挫折的勇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开展网络教学
    在我国,不论是普通高 校还是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和网络等通信设备的投入上还远远不够,应尽快建立便捷的网络系统,为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打好基础。今后,应将网络教学也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建设,增强学生与老师的网络互动,老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作业的布置、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交流,这将是对课堂授课很好的完善和补充。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理念和思想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并且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必须取长补短,清楚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潜心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晓荣.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分析与借鉴[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2] 李怀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07. 126-127
[3] 崔清源. 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体制和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10期 36-41
[4] 温小勇. 国外高校的灵活教育模式与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06期
[5] 王杰.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01期

作者简介:陈燕(1981-),女,汉族,山东无棣人,讲师,硕士,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