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在高校“扩招热”持续升温,职业学校面临招生难、发展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思维、改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职业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趋势;启示
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1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些初级的技术工人,在高等教育持续升温,各种高级人才持续增多,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当今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根本没有出路。这种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2 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呈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唯理论而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一种是唯实践而实践,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视对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
1.3 立法陈旧,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立法虽然很多,但对于职业教育的立法却很少。现在的职业教育立法要么已陈旧过时,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么就条文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1.4 缺乏激励和培训机制,学校教职员工教学积极性不高
在很多职业学校中,职工工资由财政拨款支付,工资高低由工龄及职称决定,缺乏激励机制,“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大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搞好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拟订的职工培训计划形同虚设,大多数教师基本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学水平 也就如同镜中月、水中花——看得见,摸不着。
2.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2.1 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课程设置的通识性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均设有由工商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审核和评价所有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1]。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不只是针对某一阶段或特定阶段的学习者,而是面向所有从业人员的任何阶段。在专业和课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均严格按照职业群体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另外,课程设置体现通识性。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 是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1992年,英国全国职业资格委员会就出台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课程,该课程不是培养某个具体专业领域内的职业能力,而是培养广泛的职业或专业都需要的一般技能、知识和理解力。
2.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纷纷采取多种举措,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互相渗透、取长补短[2]。例如美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课程被结合成综合课程向学生提供。法国于1985年、英国于1986年、荷兰于1989年、西班牙于1990年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就引入了技术教育课程。在英国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职业培训单元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瑞典和意大利的高中改革也正朝同样的方向发展。在德国,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中,有15~20%的学生转而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2.3 职业教育法制化
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历史上的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案——《莫雷尔赠地法案》,首次认可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并使之正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通过了《国防职业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合作法》等。德国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工业法典》、《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英国、法国等也致力于加强职业教育法规建设,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立法和规程。西方发达国家颁布的一系列职业教育的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地位、形式都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使职业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4 师资队伍“双师”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师呈现“双师”化发展[3]。例如丹麦职业教育的教师首先应是熟练工人,或是完成了第三级教育,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 才能够参加教师课程培训,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美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经过教育学院和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之后,才能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高等院校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专职职业教育教师;二是从社会选聘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接受师范教育而逐渐成为兼职职业教育教师。
2.5 职业教育终身化与高移化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实施终身职业教育的政策,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全民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模式来取代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和培训的模式,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终身化,专业分化上移的趋势开始出现。职业教育从高中阶段推移到高中以后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3.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解读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认真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3.1 转变教育观念,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低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就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观念上有新转变,就要从教育入手,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培养出成千上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性人才。
3.2 加强开放式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大会建议各国要改进提供终身教育和培训的系统,制定灵活的终身职业教育政策。因此,在终身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国,要建立开放灵活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使所有从业人员都成为终身学习者,都有不断接受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现阶段,职业教育终身化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了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向终身化方向发展,我国要积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各层次间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衔接、学制转换及学习成绩评价认可机制,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另外,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发挥自身在操作水平高、上岗适应快以及理论知识基础宽广等方面形成的优势,办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
3.3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配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通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技能训练中加强理论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作,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才能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实用人才。
3.4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一半以上的教学内容要在企事业单位等职业现场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加强职教师资培训,造就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政府和学校都要注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对于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实践技能培训使其成为 “双师型”教师;对于实践课的教师,要通过教育学、教学法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