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
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从动态的角度阐明竞争力在于创新与技术推动的内部结构改变。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指出一国竞争力取决于某个产业的竞争力,并考虑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竞争表现四个因素。有赖于“钻石理论”,一国应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及培养优势产业和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现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主要力量,更是省域工业化发展和地区产业升级的基点。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仍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在工业评价的研究中,魏后凯等通过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构建衡量工业竞争力的基本框架,指明我国工业竞争力由东向西阶梯式渐次劣化。[5]聂辰席等从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视角对河北36个行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工业竞争力整体较低。[6]文淑惠等从经济效益、科技与人才、能源与环保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进行了竞争力评估,表明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笔者以省为研究区域,结合工业发展影响要素,通过修正和补充“克强指数”研究我国省域工业竞争力。“克强指数”是李克强总理用于分析辽宁省经济状况时经常采用的指标,并得到花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认可,同时编制了“克强指数”各变量的加权比例,分别为25%、40%和35%。张潇方等通过比较GDP和“克强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得出“克强指数”比GDP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8]叶允最证实广西工业总产值与“克强指数”各指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9]刘慧基于VAR和VEC模型也证实分析“克强指数”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机制。而宋向东通过Benford法则检验“克强指数”的相关指标,发现铁路货运量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并用总货运量来替代。笔者选取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则选取最少的变量代表所选变量群。聚类分析是对多属性统计样本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度量样本之间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亲疏关系)的统计量,构成一个对称的相似性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各样本(或变量)之间或样本组合之间的相似程度,按照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关系密切的归类聚集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集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样本或变量都聚集完毕,形成一个亲属关系谱系图,用以更加自然地和直观地显示分类对象(个体或指标)的差异和联系。通过对省域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组,反映我国工业整体运行态势及可能出现的工业增长极。
二、指标与数据选取
竞争力,即一国或区域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因此,工业竞争力所指的是特定区域工业产业相对其他国家或区域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产业持续获利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竞争能力。魏后凯指出区域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决定于宏观方面的资源禀赋差异,还取决于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12]显然,特定区域工业产业的形成、潜力、优势及发展内生于区域禀赋构架,主要表现在相关资源丰裕度、人力资源以及水资源拥有量,也包括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缘于其为一般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成长阶段,主要从工业增长力以及环境友好发展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涉及工业产业规模、工业盈利能力、市场制度活力以及硫化物排放、单位能耗等角度进行探析,同时简练、修正“克强指数”指标,指标体系。据此,构筑以下函数关系式:
区域工业竞争力=F(R,D,E,K)
公式中R、D、E、K分别代表区域工业的工业资源禀赋、工业发展能力、工业生态竞争能力以及修正后的“克强指数”。F(°)表示函数关系。1.工业资源禀赋结构由其要素禀赋内生决定。得益于丰富的自林毅夫所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一国产业然资源以及低廉的社会成本,我国成为工业大国,重工业优势突出,轻工业发展迅猛。地区工业发展资源丰裕度决定了区域工业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以及工业发展态势,人力资源及农业生产能力决定了区域轻工业、农副加工等民生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状况决定工业产业的生存和布局。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及指标选取的代表性,修正Gylfason计算方法,[14]通过采掘业城镇就业人数与工业城镇总就业人员表示区域工业资源丰裕度。以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表示区域工业人力资源水平,表示区域发展的知识储量和发展深度。同时区域农产品和水资源在全国的权重指正区域农业发展优势及水资源的拥有比重。
2.工业发展能力
工业发展能力在于测度区域工业发展能力,反映工业发展前景。工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区域工业市场占有率、工业实际增长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业利润率,全面反映工业生产、销售情况。选取工业升级、创新和制度等领域的升级能力,前两者反映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以表示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通过私营工业企业比重代表非国有经济发展境况、市场活力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
市场规模反映了当地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借鉴“区位商”概念,通过工业产值占GRP比重与全国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的比值反映地区工业市场的发育程度。通过工业实际增长率、销售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地区工业经营状况。最后选取制造业投资比重、R&D投资比重以及私营工业企业比重反映工业发展高级化和市场自由化趋势。
3•工业生态竞争力
工业生态竞争力在于测度工业发展的环境友好程度,衡量工业增长代价及工业发展质量。笔者选取工业产值中的污染治理投资来说明单位工业产值代价,即单位工业产值造成的环境污染所需治理的投资费用。同时,以亿元S02排放量来说明单位工业产值的废气排放量。最后工业单位能耗是衡量工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
4•修正“克强指数”
由于工业发展能力中包含有工业总固定资产投资,故在此没有进一步将社会借贷资金纳人进来。陈建林等研究我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明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及三大产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5]林航飞等以上海为例,表明公路货运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16]同时借鉴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选取货运总量、用电消费量以及交通通达度为表征“克强指数”的指标。
5.数据来源
笔者从工业体系的培育、发展及生态技视角分析地区工业发展,认为工业体系内生于工业资源禀赋,生存于工业环境友好型战略。以2008~2013年为研究时段,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区域,通过因子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剔除次要指标,以特殊重要指标为切人点,对我国省域工业发展进行聚类分析,分离出我国全局及地区工业增长极。相关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相关省份统计年鉴、统计局官网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17项指标中,14项为正项指标,3项为逆向指标。关于正向指标,不需要进行转换处理。逆向指标,我们通过取其倒数来进行转换处理。然后对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这里我们采用“归一法”进行数据的标准化。
2.主成分分析
有4个主成分(2008、2009、2011)和3个主成分(2010、2012、2013)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5%,故相应年份可以分别选取4个或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计算。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所占比重作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得到各县(市)工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以此为据分析我国省域工业竞争力发展差异。为我国31省区工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分数越高表示竞争力越强,公式(1)~(5)为各个年份相应地去工业竞争力的计算公式:
2008年为:F=0_436Fi+0.335F2+0.141F3+0.088F4(1)
2009年为:F=0.45F,+0.291F2+0.167F3+0.092F4(2)
2010年为:F=0.473F,+0.287F2+0.153F3+0.087F4(3)
2012年为:F=0•339F,+0.317F2+0.124F3+0•118F4+0.101F5(4)
2013年为:FS0.419F,+0.256F2+0•13F3+0•11F4+0.101F5(5)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所占比重作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分(表略)的加权求和得到各省(市)工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以此为据分析全国省域供给竞争力差异。
可以清晰地看出,东部在工业竞争力方面表现优异,中部与东北地区没落,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不成气候。东部地区改革开放较早,内地和海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凸显,尤其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工业体系健全,发展成熟,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领军省份。中部地区,河南与安徽表现比较好,尤其河南最为突出,这一方面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两省份资源、能源也较为丰富,同样作为资源大省的山西则陷人“资源诅咒”。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随着东北地区战略地位及军工类产业的滑坡,只有跨人“环渤海”经济圈的辽宁一省表现良好。西部地区发展明显整体落后,虽资源禀赋较好,但工业技术落后,要素投入粗放,工业发展急需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
3.聚类分析及GIS制图
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2008~2013年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综合主成分表达矩阵,选择离差平方和法(Ward'method)在SPSS12.0中进行聚类分析,生成聚类树状图(略),并通过Arcgis9.3将聚类结果落实到地图上,以直观反映我国省域工业竞争力差异()。研究区域未包含我国台湾地区。文章将区域竞争力分类划为五级,研究我国“亡二五”前后三年工业竞争力的变动。通过可以清晰看出我国省域工业竞争力呈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以下特征:第一,整体疆域而言,一类区域增多,表明我国整体工业竞争力持续增强。第二,梯度差异明显。一类和二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三类和四类区域偏多。我国工业竞争力也呈现东西向的落差。第三,地带性差异较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竞争力较强,尤其是沿长江、珠江经济带是深色的集中区域,工业发展较之其他省份领先。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振兴,中部塌陷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西部欠发达的局面仍没有较大起色。第四,工业化聚集式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尤其以“十二五”以来表现最为敏感。2008~2010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发展影响较大,尤以2008~2009年为甚,可以看出各地域均有省份出现衰落,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山西、青海等地均出现工业竞争力的退步,中东部地区从环渤海区域到浙江省的“<”形省份也出现工业竞争力不同等级的下降。2010年我国工业整改局势加强,各省工业升级换代迅速,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落后产能产业陆续淘汰,到“十二五”初年,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省份均发展迟滞,而长江流域工业竞争力出现聚集式增强。2012年开始,山西、陕西转型较为成功,工业竞争力跃升一个等级,而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域工业产业在出现短暂的转好后又回落到初始状态。2013年,一类区域和二类区域减少,工业集群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强调“绿色GDP”及政绩考核方式转变。纵观“十二五”我国工业发展局面,工业聚集式发展凸显,环渤海到浙江省形成的“<”形省份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最集中区域,且竞争力最强,其他如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沿线省份工业竞争力也不断增强,空间外溢效应也较为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分析表明,我国工业集群版图正逐步形成,东部地区集群发展,中部地区差异化发展以及西部地区很少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省域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外溢效应,即邻近区域影响较大,形成“一片、一群、两带”的发展格局(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到浙江“<”形群、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
第二,我国工业发展由两极拉动,呈现“一头重”现象,中部地区更多地向东部地区输出能源,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三,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尝到了甜头。中部地区南部五省享受东部转移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而西部地区重庆、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工业竞争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第四,“资源诅咒”现象典型,如山西、贵州、内蒙古等地,能源资源丰富,但发展不佳。这些地方更多地成为省域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外输基地,往往工业体系初级化,难以高级化。
因此,如何构建三个地带工业产业链、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平台以及西部地区独立工业生态链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多级化的实践课题。
2.建议
工业作为区域增长的引擎,提供区域内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决定了一国经济水平、国防力量及国际地位。同时工业增长方式决定了工业竞争力,潜在影响一国的资源禀赋,以及经济结构。
第一,推动我国形成工业发展的多极化。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呈现集群发展和两级带动是改革开放37年来工业发展到高级化的主要表现。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和地理地缘优势独特,随着我国沿江、沿边、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战略的出台,我国西部地区战略地位显现,西向开放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多极化。
第二,继续推进工业整改与转型。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取得了较好的转型,工业竞争力得到了提高(2012),其经验应值得其他资源型省份学习。健全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地区绿色政绩考核,以科技为支撑,继续推进工业整改与转型优化是提升我国整体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第三,西部地区优化工业结构,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低廉,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西向开放前沿与内地产业接替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发展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动员,西部成为我国资金、人力、物力净输入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升级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