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计划经济管理论文

浅谈新时期高校基建的财务管理工作

2015-11-12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提高竞争力、改善办学环境、扩大招生规模,各高校纷纷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征地和建设新校区。通过对基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从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为上级部门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出发,管好用好各项基本建设资金,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高校各项基建任务,以有限的投资,最快的建设速度,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的发展,基建财务管理也遇到了诸多新的问题。各高校新校区建设基建项目多,投资数额大,投资额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如何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堵塞漏洞,控制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顺利完成各项基建任务的核算与管理,成为影响高等院校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高校财务工作者务必探讨的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特征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作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二、基建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单位违规行为普遍存在。首先,建设单位未执行招投标相关规定。有的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有的将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仅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发布招标公告或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及供应商。其次,建设单位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许多建设单位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视为走过场,有的不办理施工图设计审查就盲目开工,有的项目竣工后不验收备案。
   (2)建设项目"三超"现象严重。为使基建项目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部分高校在立项时大多把各项指标压低,尤其是资金的落实情况。但实际操作时"特殊"情况不断出现,存在任意改变投资规模、内容的现象,频繁发生项目变更和工程造价变动,预算编制粗糙,工程概预算审查不严,以致出现基建决算超额,即"超计划、超面积、超概算",失去计划的严肃性。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时高估冒算,弄虚作假多列费用,使工程竣工决算不切实际,造价不合理,加大基建工程支出。
    2、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建设规模大,建设资金筹措困难。(2)基建投资缺乏计划管理,超标现象严重。(3)在建、换建、联建工程不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4)基建工作与财务人员监督职能的矛盾。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1、科学搞好规划,明确建设方针,发挥基建财务监督职能。
    高校校园规划与设计是保证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总体规划、投资规模、筹资方式等要充分论证分析,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严格整体规划,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规范用款程序,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基建开支。特别是对于一些临时设施和零星工程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规划和管理层的认真研究,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防止资金浪费。基建会计人员应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的签订工作,了解整个工程的造价及与财务相关的信息,监督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无超标准的现象,监督款项支出的用途是否合理,以提高投资效益。工程完工后,对工程决算也要发挥其监督作用,及时与工程、材料、监理、跟踪审计等部门对账,确保决算中应扣除的项目准确无误,内容完整。严格按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比例,严防超付现象的发生。
    2、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降低贷款风险。
    现阶段高校超额贷款及沉重的利息负担会制约其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办学质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必须拓宽视野,突破传统筹资模式的局限性,开辟新的筹资途径,缓解高校资金匮乏的现状,降低高校贷款风险。
    3、认真履行合同,把好工程进度款支付关。
基本建设工程一般均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发包给施工单位,因此拨付工程款是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也是基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款超付,会导致前文所述的问题;工程款拨付不及时,又会使得工程进度上不去,耽误工期,既占压了资金,又不能按时竣工发挥效益。为此基建财务人员应经常与基建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努力做好事中控制。
    4、合理、及时地办理各种资产交付手续。
    为保证资产帐实相符,符合办理固定资产交付的工程实物,可分不同的情况确认资产入账价值后,办理资产交付手续。在确认了资产准确的入账价值之后,可及时地办理资产交付手续。这样既如实地反映了各类工程的资产入账价值,又保证了资产的账实相符,并防止了高校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5、提升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有效提高基建财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应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政治学习和廉政教育,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派一些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强的财务人员参加基建项目的社会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对财务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掌握最新法规动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推动基建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从根本上为高效、高质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和业务的保障。
    新时期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进一步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工作, 适应高校基本建设发展需要, 是摆在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为适应高校基本建设发展需要,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努力把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满云.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6.
[2]宋凤英.浅议加强学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甘肃教育,2004(6):8.
[3]王江.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08(2):2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