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

浅谈新时期预防财务腐败与治理对策

2015-07-22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新时期财务腐败的概述
  (一)财务腐败的种类
  财务腐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种类也是不一样的,大致有如下的几种类型。
  1.按照主体的不同,财务腐败可以分为间接性与直接性两种。间接性的财务腐败主要是单位的领导者利用自己权力的便利,要求或者威胁财会人员作出腐败的行为,比如公款消费;直接的腐败则是单位的财务人员自己主动实施了腐败行为。
  2.根据该腐败行为是否与现金有关,同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涉及现金的行为,主要是腐败者直接占有了单位的现金,比如贪污犯罪;不涉及现金主要是腐败者以有价证券的方式进行贪污或者挪用。
  3.根据目的的不同,腐败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私利型,即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可以是财产利益,也可以是名利等等;另一种是单位工作人员为了使单位利益增加,而进行的腐败行为。  
  (二)治理财务腐败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反腐势在必行。根据国内外很多实例表明,反腐工作的推经有利于为维护整个社会良好的投资氛围,同时也可以吸引外国资本的注入,增加了投资成功的几率,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法律来整治一些腐败的案件,能够为国家的经济挽回更多的损失,有利于我国的税收体系的完善,防止大量的税收流入它方;同时,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在推进反腐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吸收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我国治理腐败的制度体系,同时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只要反腐的程度越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财务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世界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腐败的现象,其是经济发展减缓的直接原因,也是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的一个现象。
  (一)主观原因
  1.道德责任的丧失。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人具有意识,能够决定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某人做出某些具体的行为。因此,一个人如果自己内心并没有腐败意识,那么也就不会做出一系列的腐败行为。人的意识是有自己来决定的,其绝对的自由,而人们所具有的以下几种意识自由都对财务腐败的出现做出了“贡献”。
  (1)个人主义意识极端。每个人都有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错误的家孩子管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如果人在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出现腐败的现象。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的人抱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这样的价值观会促使其一味地只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谋划更大的利益,由此也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腐败行为。
  (2)道德观念的丧失。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每个人能够将自己的个人利于,同社会的集体利益,以及国家的利益相结合,三者能够互相发展。但是一些腐败的人员,正是没有这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剩余两种利益的协调发展,最终出现了腐败的现象。
  2.心理的不平衡。新时期,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国虽然建立起了按劳分配的体制,但是政策同样也鼓励局部人民的先富裕。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社会差距的扩大,人们为了追求平等,有些收入较低的人易钻法律的漏洞,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原因。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各项有关财务的法律规定存在一些缺陷,外加人们个人私欲的膨胀,很多人会利用这一大好机会进行腐败行为。目前,我国各个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腐败现象众多的原因主要是制度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只有对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2.法规的不健全。有关会计的法律规定不是很健全,为腐败者提供了法律漏洞。新的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各种新的情况,原本的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落后于实践。如果此时财务人员本身具有腐败的意识,那么就会积极寻求法律中的漏洞,同时也会做出一系列的遮掩,使执法人员很难发现。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以来,相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完善,并且对会计行业的约束力有所加强,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规范的执行缺乏严肃性,在身边很难找出因为违反了会计的相关制度,而受到法律惩治的现象。
  3.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中,经常采取的是分散核算的方法,该种方法为财务的造价行为提供了有利时机,对腐败现象的滋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分散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的职权互相不独立,人员不具有流通性,具体职能的确定缺乏明确性,这种情况不利于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监督,不利于财务的管理。监督力度的不足,导致了随意利用资金现象的肆意扩张。同时,政府进行分散性地拨付资金,大大增加了资金在分散途中的时间,使得资金的流转的次数加大,容易出现贪污腐败,以及挪用公款的现象。
  三、财务腐败的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一)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强对其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政治教育是在任何时代中都需要坚持的一项工作,其有利于我们改变固有的传统的理念,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在新时期中,我们更应该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纠正我们原本的思想观念,以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反腐工作光凭机制的约束还不够,同时也要重视干部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国家加强人们的道德文明建设,尤其是对干部人员的思想教育,要培养工作人员廉洁的品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
  (二)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
  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使整个工作团队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这对腐败的防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有利于组织其做假账行为的发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对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要培养其具有较强的法制理念,只有其真正的懂法、知法,了解法律的重要地位,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履行自己分内的职责;第二,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通过制度规范来约束,只有会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才能够保证自己的信誉,为企业、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第三,会计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技能。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技能的高低、自身素质的好坏都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只有对会计人员加大教育的力度,使其在这三个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企业制度的完善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道路中,要严格遵守政企分开的思想,明确企业的产权,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防止利用公权力进行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这种做法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不熟悉企业运作的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干预企业的正常运作,为企业带来了利益上的损失。
  同时,在企业的内部要明确各项主体的职责,保证监事会具有独立的地位,使其独立地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有所保障。同时也要发挥董事会对企业的指导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指挥。
  (四)舆论监督的增强
  要充分发挥新闻对财务状况的监督作用。采用舆论力量来督促政府官员、企业人员的日常行为,对反腐工作的推进起到了重大的帮助。如果离开的舆论的监督,反腐的工作不会开展的那么顺利。舆论监督的增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新闻的监督纳入法律的规定,使得监督具有法律的保障,程序更加规范合理,有利于落实;其次,要扩大媒体的独立地位,使其能够自主的决定一些事情。新闻媒体主要是曝光一些公众不知悉的行为,将有关人员的恶行暴露在公众的事业当中。而这些效果的达成,都需要为新闻媒体赋予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四、结束语  
  腐败现象的滋生,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事情。但是,财务腐败的现象也不是无法根治的,而是需要遵守一些条件。上文所述的解决财务腐败的对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需要各个部门采取具体的措施,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治理的效果。在治理财务腐败的道路上,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积极弥补我国各项制度上的缺漏,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是治理的效果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杨彧著.《社会转型期反腐败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47页.
  [2]刘静著.《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6期,第31页.
  [3]陈敏昭著.《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6页.
  [4]张笑英著.《北京地区局级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情况分析(上)》.北京检查,2003年第4期,第44页.
  作者简介:赵海军(1982-),男,汉族,山西大同人,武警唐山市边防支队助理会计师,本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