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的建筑思想你可以参见《死屋手记》,他的硕士论文,在ABBS上有图片。还有看杨澜访谈录关于王澍的采访。王澍对于建筑与环境的环境联系较为看重,尤其是在外立面材质及构造做法上注重从传统技艺种汲取经验,所以他的很多建筑都能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环境中,讲究建筑与场地环境的联系,这点与其他建筑师比如马岩松及国外的哈迪德等有很大的区别。
电视剧《大宅门》中,男主角白景琦生下来就不会哭只会笑,幼年上学堂时气走了所有教书先生,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总是他先出“坏招”欺负别人。一位季先生主动请缨,调教这位“不好管的少爷”。待白景琦学业有成以后,季先生对其母亲说了这样一段话:“ 自古以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都规规矩矩地做人,哪坐得了天下,当得了皇上?可一旦坐了天下,却教训子民要听话,可这听话也要有个度。 ”正如在企业里,老板都希望员工听话,这当然和企业制度需要严格执行有关,但不听话的员工也大有人在。有可能他们正处于“职场叛逆期”,也有可能他们想通过“不听话”改变一些旧的、不合理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一群人,HR们,你们可得瞧仔细了。职业生涯也有“青春叛逆期” 四年前,王洋还是一个刚刚从象牙塔迈向社会“职场小生”,在主管和同事的帮助下,很快成为团队中的骨干成员。领导和周围同事频频对王洋点赞,说他机灵、热心,将来一定有发展。 在一片赞赏声中,王洋有些飘飘然了。同事有小事相求,他也显得不耐烦,总是以忙推辞。在一些方案的制定上,也时常固执己见,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不分场合地和大家据理力争。渐渐地,同事觉得他太傲慢了,开始疏远他。王洋很委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王洋显然已进入职场“青春叛逆期”。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说,职场跟人生一样,也都存在着各种时期,“青春叛逆期”也包含在其中。刚刚进入职场时,职场小生们都会小心翼翼,什么都在学,什么都不计较,努力让自己适应那个新环境。就像刘洋一样,他不计较早早到公司擦地板,不计较无偿帮同事一些小忙。可一旦度过了适应期,尤其是感觉已经“翅膀硬了”的员工,就会进入“青春叛逆期”。 与现实中青春期一样,职场中的“青春叛逆期”也是充满叛逆和不满。“看不起别人、顶撞领导、自我感觉良好、我行我素,都是职场“青春叛逆期”的表现。除了这些,他们可能还会有很多不满,凭什么我就要做得多一些,凭什么我要加班,凭什么你要让我做事,凭什么你对我大喊大叫!这些问题可能不一定会直接表现出来,但这些不满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就像王洋一样,直接导致同事疏远他。 因此,那些正处于职场青春叛逆期的人们须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回归到集体中来。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能够跟他人合作的,在职场上都会越混越好;而内心充满了不满情绪的,在职场上只会越混越差。所以,别太过于计较当下的得失,一如既往地好好做事吧!此叛逆非彼叛逆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先生当年就是一个“叛逆”的人。他因一篇题目叫“死屋手记”的硕士毕业论文而没有取得硕士学位。这篇论文是对当时大家热衷追逐的西方现代建筑的基本观念的再认识和再批判,但却影射了整个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现状,建筑教育的现状,包括他所在学校的现状。因此在学术委员会表决的时候,王澍被取消了硕士学位,他们认为这个学生居然敢对自己的学校指指点点,实在是太狂。 走上工作岗位,王澍叛逆的性格并没有改变。1992年新一轮改革开放开始了,这对于建筑行业是一个美好的春季。就在建筑师们可以大展鸿图的时候,王澍却选择了退隐,他说他不想做很多事情来祸害这个世界。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有无数的中国建筑师做了大量的东西,在祸害这个国家。他们摧毁了许多古老的文化,彻底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那个十年里,王澍却只做了一些小工程,改造老建筑。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向工匠学习,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学校里没教过的。他像普通工人一样每天早晨八点上班,同工人一起下班。他亲眼看着工地上每一根钉子是怎么钉进去的。他总说,人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知识,是读书,但是很少学如何动手做事。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不同流合污的“叛逆”精神,为王澍后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一次王澍在做宁波博物馆的时候,有人问他: “你到底怎么想的,我们设计的这个地方——新的CBD(中心商务区),被宁波人视为小曼哈顿,可是你用了些看上去很脏的材料做了这样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在这里,跟小曼哈顿的感觉完全不相称!” 王澍说:“我们实际上是想做一个新东西,这个设计在传统里有没有?” “没有。” “现代建筑里你见过这样的设计没有?” “好像也没见过。” “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做一个全新的东西?” “是的。” “全新的东西是不是大家都没有把握?” “是的。” “那么在这一桌子没有把握的人当中谁最有把握?是不是我?” “是的。” “那你就得听我的。” 这个建筑建成之后,大家用“四满意”来总结对宁波博物馆的反响:群众满意、专家满意、领导满意、我们满意,可谓全都满意。这位美术界权威人士在职业生涯的很多举动在当时人看来是一种另类,一种叛逆,但他所主张的经验性的、以人的真实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建筑最终变成了新探索。想想看, 职场上有这种“叛逆”性格的员工并不在少数,可是当他们想要改变一些事物,做出一些前人没有做也不敢做的事情时,大多数是被上级认为“不安分”、“出风头”,用绝对权威来打压创新的火苗,久而久之,员工没有了创新的积极性,只会做一个“顺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本能叛逆or理性叛逆 在职场中,叛逆大多被认为是一种负能量,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一点,叛逆有时可以成为企业进步的重要因子。就像个人在成长中一样,十岁以后都会出现叛逆行为,令父母及师长头痛。然而,叛逆却是促使孩童突破家庭单一环境养成的认知与观念、吸纳外界不同观念与价值的关键因素;甚至,成年后会勇于突破现状,主动追求改善和改变。在职场中也如此,人们的一些大胆叛逆的思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思想,注入新的血液。 叛逆,分为本能叛逆与理性叛逆两种。本能叛逆是依据自己的感觉、好恶来做判断,这一点在90后员工的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只要“我不爽了”、“我看你不顺眼了”,我就反对,我就不要。喜欢自由的他们进入职场面对公司制度流程时,会“选择性”地接受,单点思考、挂一漏万。与人共事时,排斥与不喜欢的人合作,导致团队合作能力低落。就像上述的王洋一样,进入职场一段时间以后,就变得起来越自我,越来越不服从管理。 相对地,理性叛逆就是依据理智思考、分析,做出理性判断,这是“为了做得更好而叛逆”,因而能改变现况、提升到更佳境界。就像王澍一样,他能长远理性地看待问题,即便暂时不被人理解,也不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因此,这里所说的叛逆并非与制度相对立,而是勇于冲出固有思维模式,大胆创新。 西方有一种“叛逆”的文化,即人们发现某一条或某部分法律、行政指令不合理时,主动拒绝遵守政府或强权的若干法律、要求或命令,而不诉诸于暴力。从苏格拉底拒绝逃跑而心甘情愿接受死刑、接受不正义审判开始,“叛逆”就逐渐成为一个传统。梭罗明确提出了公民应具有叛逆的思想,并以抗税的形式拒绝服兵役;马丁·路德·金则领导黑人实施了反抗种族歧视的非暴力运动…… “叛逆”关注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们是否有绝对的义务去遵守政策、制度或法律,而不论它们公正与否。思想家罗尔斯说,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是支持和发展正义的义务,而不是服从的义务。 马云说过:“我喜欢招民营企业里的‘正人君子’,跨国企业里的‘叛逆者’。”“长幼尊卑“的传统本无过错,文化传统角度的“忠孝”也理应尊崇,但为了秩序和权力的尊荣,就鼓吹盲目的顺从,却会出现大问题。因为,只有独立和有个性的人,才是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拒绝顺从,理性思考,则是人才培养之道。企业管理中应适当借鉴西方“叛逆”的思想,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决策中,创造一些让员工“叛逆”的机会,鼓励“叛逆”和别具一格的见解,从而使企业管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63年11月4日王澍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 。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小学、初中均毕业于中铁一局西安子弟学校。1981年毕业于中铁一局西安中学。1981年后游学江南。1981年被东南大学(时称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录取。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导师:齐康院士),硕士毕业后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1988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1990年建造的海宁青少年宫是王澍的处女作。1997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一篇叫做《业余的建筑》的文章里,王澍阐释“业余”:“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业余工作室只有六个人:王澍夫妇和王澍的四个弟子,他们通常要和一些大型设计院合作,来完成全部的施工图设计。行内的规矩是,工作室做好设计方案,设计院配一套施工图,就动土开工了。陆文宇不放心,和设计院达成了“新规矩”:第一遍做好的施工图得拿回工作室补充、完善,再请设计院二次矫正,然后给回工作室最终检查、定案。别人只做一道的工序,“业余工作室”得做四道。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博士学位(导师:卢济威),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取得博士学位后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02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2011年底,王澍受聘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荣誉教授,做了题为“自然形式的叙事与几何”的演讲。2012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8日,《时代》杂志发布2013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入选。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杭州南宋御街、上海世博会滕头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五散房等都是他的建筑作品。王澍在建筑中所用的“瓦爿墙”都是用回收来的旧砖瓦做成的,他在作品中频繁使用再生材料,一直抗议建筑材料的浪费。《时代》杂志特别提到了7年前王澍用66000块来自旧房拆毁的青瓦创作的作品《瓦园》,当时曾经引起了建筑界对当下中国城市问题的关注,并掀起了国际建筑舞台上的中国热潮。还提到了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王澍以“衰变的穹顶”获得特别荣誉奖,成为了首位以个人名义登上该世界第一大建筑展领奖台的中国建筑师。(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每年都会评选一次,从政界、商界到体育界、文化界,涵盖了各行各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到2013年底,《时代》周刊已经连续10年进行了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2013年的评选中这100位人物被分为五个组,分别是:巨人组、领导人组、艺术家组、先锋组和偶像组。王澍属于艺术家组入选人物。 ) 王澍上大学从大二开始自学,读博士期间,一年四季洗冷水澡,一周踢几场球。毕业论文交到导师卢济威手上时,卢教授称赞该论文是篇好论文但是看不懂,并请求同事帮忙参阅。王澍的博士论文以“虚构城市”为题,直到2012年王澍获奖,他当年在同济的师兄师弟和老师,开始依稀回忆那部手写的博士论文。有人至今珍藏,仍说看不懂。王澍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批判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他在答辩时把论文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壁,还声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虽然论文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认为过于狂妄没有授予他学位。直到一年后经过重新答辩,王澍才获得硕士学位。
《王澍《死屋手记》东南大学198805硕士论文.pdf》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王澍并不是主流建筑师内的
1963年11月4日王澍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小学、初中均毕业于中铁一局西安子弟学校。1981年毕业于中铁一局西安中学。1981年后游学江南。1981年被东南大学(时称南京工
小众,一个成功的设计不代表一个模式的成功,大量的运用传统材料也只是追求了感情诉求,好用不好用得另说。
他建筑空间方面,技术方面很多都是现代主义的东西,他的建筑更像是传统材料包裹的西方现代主义——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现代建筑,这也正是为什么张雷,刘家琨无法获奖的原因。
其实看他的建筑越来越多,愈发觉得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的传统文人。文人喜欢什么呢,喜欢诗文,喜欢山水,喜欢自在。你看他之前为自己做的自宅就知道,他这个人其实心里对传统是很向往的。那化入了造园手法的自宅,还有他为朋友做的工作室,到后来他做的宁波美术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还有他自己做的那两堵墙。其实他是在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对抗越来越西方化的住宅啊。我不知道说他的建筑不好用的人是不是陷入了功能性优先的窠臼,但是王澍的建筑确乎是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下来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精华和传统。
我不知道很多人在谈论路易斯康,谈论柯布西耶,谈论BIG等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打开一本中国造园的书来看。如果不看园林书籍,是理解不了王澍的。他的个人逻辑我觉得是从造园出发,顺从自然,再到满足功能性等方面要求。
顺从自然是第一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都比树要低一些。从这个逻辑出发,再去读他的建筑。那种多层透视,高低错落之间的视角转换,遵循传统却又革新传统。王澍的建筑自有其风骨所在,就像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气节的文人一样。
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
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因此,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的确无人能敌。因为他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判他。
说王澍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在我看来这基本上是王澍的建筑观。前 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 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 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 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 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 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 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 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 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他所阐述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这个境界就是说,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那么,你无法批评他。这怎么说好或坏呢?
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一席之地”的位置,确无人能敌。所以这也是昨天到今天,我和我的朋友们非常难受的一点,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非所愿也,但如果一定要一个中国建筑师获奖,那好像也只有他了。在建筑领域,有自我思想非常重要,安藤忠雄、库哈斯、哈迪德都有,所以他们获奖了。但你如果拿他们的建筑作品一个个掰开来看,野蛮、自我(我想到安藤对住吉长屋的业主说,冷你就穿一件,热你就脱一件,以暗示不给装空调也不许装空调就来气。。)、粗糙、不适用、高造价,槽点满满。 到王澍建筑现场,你就会看到……所有这些……都有。
另外,需要想开点儿,普利兹克建筑奖,仍然是一个有地区平衡性、经济倾向性的奖项。从去年他们确定要在中国颁奖以来,很多人就已经猜到2012年的获奖者多半是中国人,至少是亚洲人。
《设计的开始》(王澍)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设计的开始
作者:王澍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8
页数:212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里,建筑与写作是两条永远平行但并不互相解释的线索,全部含义都指向:通过某种建造房子的活动,一个人如何实现自觉,从自觉其所说的语言开始。内容包括“八盏灯”、“顶层画廊”、“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等建筑设计作品。
作者简介: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
小众,一个成功的设计不代表一个模式的成功,大量的运用传统材料也只是追求了感情诉求,好用不好用得另说。
他建筑空间方面,技术方面很多都是现代主义的东西,他的建筑更像是传统材料包裹的西方现代主义——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现代建筑,这也正是为什么张雷,刘家琨无法获奖的原因。
其实看他的建筑越来越多,愈发觉得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的传统文人。文人喜欢什么呢,喜欢诗文,喜欢山水,喜欢自在。你看他之前为自己做的自宅就知道,他这个人其实心里对传统是很向往的。那化入了造园手法的自宅,还有他为朋友做的工作室,到后来他做的宁波美术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还有他自己做的那两堵墙。其实他是在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对抗越来越西方化的住宅啊。我不知道说他的建筑不好用的人是不是陷入了功能性优先的窠臼,但是王澍的建筑确乎是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下来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精华和传统。
我不知道很多人在谈论路易斯康,谈论柯布西耶,谈论BIG等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打开一本中国造园的书来看。如果不看园林书籍,是理解不了王澍的。他的个人逻辑我觉得是从造园出发,顺从自然,再到满足功能性等方面要求。
顺从自然是第一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都比树要低一些。从这个逻辑出发,再去读他的建筑。那种多层透视,高低错落之间的视角转换,遵循传统却又革新传统。王澍的建筑自有其风骨所在,就像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气节的文人一样。
小时候,他很孤独,因为没人陪他玩。他喜欢上画画,经常一个人在家涂鸦。稍大一点,他便用粉笔在灰墙上画小人、火车、还有房子。从上小学开始,他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说,这个孩子清高。其实,我跟别人玩的时候,总觉得有两个我,一个在玩,一个在旁边冷静地看着。”他喜欢画画和看书,想着长大后做名画家。高考完填志愿时,父母对他的艺术梦坚决反对。他不争,朝父母丢下一句:如果理工科能画画他就念。本来只是任性的推托,未曾想父母真找到了个可以画画的专业,叫“建筑系”。建筑师是干嘛的?当时别说他不知道,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建筑系在1977年恢复,他上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时是1981年,不只是建筑系,“文革”结束大学复课,社会正处于一个如饥似渴的青春期氛围。他说,当时的校长是钱锺书堂弟钱钟韩,曾在欧洲游学六七年,辗转四五个学校,没拿学位就回来了,钱钟韩曾对他说:“别迷信老师,要自学。如果你用功连读三天书,会发现老师根本没备课,直接问几个问题就能让老师下不来台。”于是到了大二,他开始翘课,常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中西哲学、艺术论、历史人文……看得昏天黑地。回想起那个时候,他说:“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毕业后,他进入浙江美院,本想做建筑教育一类的事情,但发现艺术界对建筑一无所知。为了混口饭吃,他在浙江美院下属的公司上班,二十七八岁结婚,生活静好。不过他总觉得不自由,另一个他又在那里观望着,目光冷洌。熬了几年,他终于选择辞职。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周围的那些建筑师们都成了巨富,而他似乎与建筑设计绝缘了,过起了归隐生活,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匠们一起从事体力劳动,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访问朋友。在孤独中,他没有放弃对建筑的思考。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项目,在乡村快速城市化、建筑设计产业化的中国,他始终与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使他备受争议,更让他独树一帜,也让他的另类成为伟大。虽然对传统建筑的偏爱曾让他一度曲高和寡,但他坚守自己的理想。“我要一个人默默行走,看看能够走多远。”基于这种想法,过去八年,从五散房到宁波博物馆以及杭州南宋御街的改造,他都在“另类坚持”,“我的原则是改造后,建筑会对你微笑。”他叫王澍,今年49岁,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5月25日下午,普利兹克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澍登上领奖台。这个分量等同于“诺贝尔”和“奥斯卡”的国际建筑奖项,第一次落在了中国人手中。“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谈起成功的秘诀,王澍说,幼年时因为孤独,培养了画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的一种懵懂概念;毕业后因为孤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以后的很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那个时期。尽管张楚在歌中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另外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王澍是孤独的,但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形成应该感谢这份独守;张海迪是孤独的,这位轮椅上的作家以惊人的专注和坚守,完成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著作;阿甘和许三多是孤独的,却凭借特有的真诚和韧劲惊艳了世人。最艰难时候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朱麓冰当钢筋混凝土打造的高楼大厦在每一座城市拔地而起时,有这样一位具有人文气质的建筑师,和他的“业余建筑工作室”一起,用回收型材料和旧砖弃瓦打造出一批素朴深沉的作品,并因此获得中外评委的青睐,获得了2012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他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作为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昨天下午,刚刚从美国讲学归来的王教授在美院象山校区出席了媒体见面会,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崇尚自然的建筑理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坚守。本来挺宽敞的会议室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挤得满满当当,甚至连俄罗斯新闻社和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也远道而来,一睹这位建筑大师的风采。拿奖的原因在于超越了文化的冲突无论是充满水墨意韵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古朴典雅的南宋御街,还是唤醒一整座城市记忆的宁波博物馆,都是古典和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散发着温婉优雅的东方气质。与始终追随国际潮流的建筑师不同,王澍更加注重的是现代与传统、人工与自然的平衡。“我对城里所有高大威武的地标性建筑都很反感,我的很多创作理念都是从农村学来的。”他提倡向乡村学习,选用大自然的材料,造“轻盈”的房子。他也坚守传统,由他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外墙由“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很多老人摸着墙壁说,这个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家。”拿下普利兹克奖的原因,王澍归结为一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文化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强势与弱势的冲突……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化解。”作为王澍最大规模的群体作品,如诗如画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是他对建筑模式的一次深入探索。为充分挖掘建筑材料的可利用和经济实用性,王教授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我要打造的,是带有中国传统书院气息的校园,不是千篇一律的大学城。”王澍说。没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变成现实王澍获奖时,因为人在美国,他的太太,同在美院教书的陆文宇就成为了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昨天是三八妇女节,在谈到这位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时,王澍开心地笑了:“获奖时我就在想,这份荣誉是共同属于我和她两个人的。我的太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和我同甘共苦十余年,拿下这个奖,她功不可没。”1997年,王澍和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办工作室的这段时间也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妻子的支持让他感动不已:“主要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我打零工,偶尔挣一笔。我那种文人的孤傲早年就养成了,认识妻子后,抹平了大半。”2010年,王澍与妻子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也许没有我,所有的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存在。但没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变成现实。”业余时间从不上网也很少看电视“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筑,学了建筑这一行。”在一篇名为《素朴为家》的文章里,王澍这么写道。你也许很难想象,这位现在蜚声国际的建筑师,业余时间从不上网,也很少看电视,他的兴趣就是写写文章,练练书法,喝喝茶。不上网怎么知晓时事和了解别人的评价?“对我来说,保持内心的平静是最重要的,无论世界是否刮风下雨。”王澍热爱书法,喜欢临摹字帖,他说自己现在的建筑风格跟十几年来修习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时期,午夜宿舍里其他同学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写字,看上去是个“很孤独的身影”。“现在的中国,还能跟传统文化保持密切关系的学者,大多已经去世或者到了将死的岁数。”这位热爱书法和中国山水画的建筑师想做的,是留住文化。“如果不做建筑师,我应该会选择做一个文人吧。”王澍这样说道。【王澍简介】王澍,男,1963年11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
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因此,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的确无人能敌。因为他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判他。
说王澍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在我看来这基本上是王澍的建筑观。前 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 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 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 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 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 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 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 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 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
他所阐述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这个境界就是说,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那么,你无法批评他。这怎么说好或坏呢?
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一席之地”的位置,确无人能敌。所以这也是昨天到今天,我和我的朋友们非常难受的一点,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非所愿也,但如果一定要一个中国建筑师获奖,那好像也只有他了。在建筑领域,有自我思想非常重要,安藤忠雄、库哈斯、哈迪德都有,所以他们获奖了。但你如果拿他们的建筑作品一个个掰开来看,野蛮、自我(我想到安藤对住吉长屋的业主说,冷你就穿一件,热你就脱一件,以暗示不给装空调也不许装空调就来气。。)、粗糙、不适用、高造价,槽点满满。 到王澍建筑现场,你就会看到……所有这些……都有。
另外,需要想开点儿,普利兹克建筑奖,仍然是一个有地区平衡性、经济倾向性的奖项。从去年他们确定要在中国颁奖以来,很多人就已经猜到2012年的获奖者多半是中国人,至少是亚洲人。
王澍,著名建筑师,首位获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拌上酒曲 ,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佳作:摒弃繁杂,沉淀自我,走向成功游康杰米在酒缸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沉淀,便不再是平凡的大米,而蜕变成醇香浓厚的美酒。这是因为大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发酵沉淀。人亦如此,唯有摒弃繁杂,沉淀自我,方能走向成功。(简洁引述材料,通过因果分析旗帜鲜明地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建筑师王澍,大学毕业后牢记导师的叮嘱,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放弃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让自己沉淀XX年,没有参与任何一座房子的建造,一直扎根于文化的吸收与探求中,最终铸就了他的成功——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从此这项奖项有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所以,成功是需要酝酿和沉积的。(本例围绕中心论点定向论述,深刻有力)如果王澍毕业之后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急急忙忙投入到建筑设计中,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会少了XX年的思考和沉淀,就不会彰显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就难免被打上“普通、平庸”的烙印。更不用说有一个个惊人作品的问世。(运用假设分析法进一步扣紧中心论点分析阐发,使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原子核物理学家于敏,也是在这样的沉淀中孕育着他的成功。他是中国早期的原子物理先驱里一位没有留洋经历的教授,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他毅然决然隐姓埋名在“酒缸”中酝酿沉淀30余年,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在探索中领悟、思考,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30年来没人了解“于敏”这个名字,他这种甘于发酵沉淀的精神,让国人为之动容,终于成为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上例从建筑师的角度阐述,本例从科学家的角度阐述,多角度论述,增强了论证的力量)正是因为于敏拥有着常人难及的淡泊宁静的胸襟—摒弃繁杂,隔绝喧嚣,才能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内沉淀30余年从而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获得XX年国家科技奖。(运用因果分析法深入分析,点明于敏走向成功之所在)“生命是用来感悟的。”史铁生如是说。的确,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便是感悟生命的精彩,然而浮华喧嚣朦胧了双眼时,又谈何感悟?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性情超然之人将摒弃繁华和感悟生命做了完美诠释。康德摆脱贵族社会的纸醉金迷,潜心哲学,感悟到万物之本源;汤一介先生回避媒体,专心编写《儒藏》,感悟到圣贤之光辉;杨丽萍摆脱舞蹈商业化的困区,编演《藏迷》,感悟到原始的本真和自然的率性……在他们感悟生命的过程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此时他们也成就了自我,成就了大业。而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喧嚣浮华的摒弃。(将“朴槿惠”的单例—详例改换成“康德、汤一介、杨丽萍”的多例—略例,跟前面的“王澍、于敏”的事例形成“点面结合”论证格局,更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大米摆脱浮华,沉淀自我,终成佳酿;山泉摆脱浮华,不引人注目,终永葆清澈;百合摆脱浮华,扎根深山,乃有空谷飘香的佳话。唯有摒弃繁杂,沉淀自我,方能走向成功。(结尾卒章显志,再次点题,强化中心论点)【佳作点评】:中心突出,这是这篇文章给人的最鲜明深刻的印象。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开头在引述材料后旗帜鲜明地亮出中心论点,这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先决条件。另外,“王澍、于敏”这两个详例能扣紧中心论点定向叙述,并注意分析阐发,很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观点和论据水乳交融。原文中的第三个论据,即“朴槿惠”的论据与论点有事理脱节的嫌疑,未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升格作文进行了修改,用略例的形式呈现,使主体部分“点面结合”“详略得宜”,很好地阐述了中心论点;结尾运用排比,再次点题,进一步印证中心论点。可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像一面旗帜在读者面前猎猎飘扬,再加上论据定向叙述简洁,深入论证有力,从而跃升为一类卷中。
作品名称备 注 作品名称 备 注 南京华侨大厦 1985-1987,已建成 自宅室内 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 1998,已建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1998-2000,已建成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 1999-2000,已建成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已建成 南京三合宅 已建成 宁波五散房 2003-2006,已建成 金华瓷屋 2003-2006,已建成 杭州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 2007-2009,已建成 宁波美术馆 2005,已建成 南宋御街陈列馆 2009,已建成 2010年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 已建成 2010年 衰朽的穹隆(The decay of Dome, 威尼斯双年展之第十二届国际建筑展参展作品 建成并已拆毁 作品名称 备 注 作品名称 备 注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处 1989,建成并已拆毁 海宁市青少年宫 1988-1989,已建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 1991,建成并将拆毁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 1991,建成并已拆毁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 1991,建成并已拆毁 瓦园 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方案作品 作品名称 备 注 作品名称 备 注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 1993,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 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 1996-1999,方案 以上作品及多篇专业论文陆续发表在《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室内设计精粹》、《建筑师》、《今日先锋》、《时代建筑》、《室内风景》、《室内》、《时尚》等国内书刊上。
王澍(普利茨克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何镜堂(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永和(2005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评委第一人)马清运(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设计总监,2006年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家琨(这个我很喜欢,哈哈,感觉有点安藤的感觉,有些作品有一丝禅意,安静发人深省)马岩松(“梦露大厦”设计在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都市实践的王辉、刘晓都、孟岩朱培徐甜甜(提她是因为她是女的啊!有个女的多不容易啊!16岁保送清华,后在哈佛留学,期间,怀上了两个孩子,哈哈,我好八卦。。之后到荷兰OMA等工作,回北京后自己开事务所。不过提她真的只因为她是女的。。)贝聿铭是美国国籍,不算中国的了吧。。。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拌上酒曲 ,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佳作:摒弃繁杂,沉淀自我,走向成功游康杰米在酒缸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沉淀,便不再是平凡的大米,而蜕变成醇香浓厚的美酒。这是因为大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发酵沉淀。人亦如此,唯有摒弃繁杂,沉淀自我,方能走向成功。(简洁引述材料,通过因果分析旗帜鲜明地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建筑师王澍,大学毕业后牢记导师的叮嘱,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放弃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让自己沉淀XX年,没有参与任何一座房子的建造,一直扎根于文化的吸收与探求中,最终铸就了他的成功——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从此这项奖项有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所以,成功是需要酝酿和沉积的。(本例围绕中心论点定向论述,深刻有力)如果王澍毕业之后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急急忙忙投入到建筑设计中,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会少了XX年的思考和沉淀,就不会彰显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就难免被打上“普通、平庸”的烙印。更不用说有一个个惊人作品的问世。(运用假设分析法进一步扣紧中心论点分析阐发,使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原子核物理学家于敏,也是在这样的沉淀中孕育着他的成功。他是中国早期的原子物理先驱里一位没有留洋经历的教授,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他毅然决然隐姓埋名在“酒缸”中酝酿沉淀30余年,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在探索中领悟、思考,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30年来没人了解“于敏”这个名字,他这种甘于发酵沉淀的精神,让国人为之动容,终于成为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上例从建筑师的角度阐述,本例从科学家的角度阐述,多角度论述,增强了论证的力量)正是因为于敏拥有着常人难及的淡泊宁静的胸襟—摒弃繁杂,隔绝喧嚣,才能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内沉淀30余年从而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获得XX年国家科技奖。(运用因果分析法深入分析,点明于敏走向成功之所在)“生命是用来感悟的。”史铁生如是说。的确,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便是感悟生命的精彩,然而浮华喧嚣朦胧了双眼时,又谈何感悟?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性情超然之人将摒弃繁华和感悟生命做了完美诠释。康德摆脱贵族社会的纸醉金迷,潜心哲学,感悟到万物之本源;汤一介先生回避媒体,专心编写《儒藏》,感悟到圣贤之光辉;杨丽萍摆脱舞蹈商业化的困区,编演《藏迷》,感悟到原始的本真和自然的率性……在他们感悟生命的过程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此时他们也成就了自我,成就了大业。而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喧嚣浮华的摒弃。(将“朴槿惠”的单例—详例改换成“康德、汤一介、杨丽萍”的多例—略例,跟前面的“王澍、于敏”的事例形成“点面结合”论证格局,更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大米摆脱浮华,沉淀自我,终成佳酿;山泉摆脱浮华,不引人注目,终永葆清澈;百合摆脱浮华,扎根深山,乃有空谷飘香的佳话。唯有摒弃繁杂,沉淀自我,方能走向成功。(结尾卒章显志,再次点题,强化中心论点)【佳作点评】:中心突出,这是这篇文章给人的最鲜明深刻的印象。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开头在引述材料后旗帜鲜明地亮出中心论点,这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先决条件。另外,“王澍、于敏”这两个详例能扣紧中心论点定向叙述,并注意分析阐发,很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观点和论据水乳交融。原文中的第三个论据,即“朴槿惠”的论据与论点有事理脱节的嫌疑,未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升格作文进行了修改,用略例的形式呈现,使主体部分“点面结合”“详略得宜”,很好地阐述了中心论点;结尾运用排比,再次点题,进一步印证中心论点。可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像一面旗帜在读者面前猎猎飘扬,再加上论据定向叙述简洁,深入论证有力,从而跃升为一类卷中。
小众,一个成功的设计不代表一个模式的成功,大量的运用传统材料也只是追求了感情诉求,好用不好用得另说。
他建筑空间方面,技术方面很多都是现代主义的东西,他的建筑更像是传统材料包裹的西方现代主义——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现代建筑,这也正是为什么张雷,刘家琨无法获奖的原因。
其实看他的建筑越来越多,愈发觉得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的传统文人。文人喜欢什么呢,喜欢诗文,喜欢山水,喜欢自在。你看他之前为自己做的自宅就知道,他这个人其实心里对传统是很向往的。那化入了造园手法的自宅,还有他为朋友做的工作室,到后来他做的宁波美术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还有他自己做的那两堵墙。其实他是在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对抗越来越西方化的住宅啊。我不知道说他的建筑不好用的人是不是陷入了功能性优先的窠臼,但是王澍的建筑确乎是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下来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精华和传统。
我不知道很多人在谈论路易斯康,谈论柯布西耶,谈论BIG等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打开一本中国造园的书来看。如果不看园林书籍,是理解不了王澍的。他的个人逻辑我觉得是从造园出发,顺从自然,再到满足功能性等方面要求。
顺从自然是第一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都比树要低一些。从这个逻辑出发,再去读他的建筑。那种多层透视,高低错落之间的视角转换,遵循传统却又革新传统。王澍的建筑自有其风骨所在,就像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气节的文人一样。
澍 [shù]及时的雨 [zhù]古同“注”,灌注。
王澍:wáng shù。
王澍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本科以及硕士毕业,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扩展资料
个人荣誉:
2003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4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项目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5年,宁波五散房项目荣获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1999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展。
2008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2010年,作品“衰朽的穹隆”获该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
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