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行政管理论文

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构建

2015-11-05 11: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校也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位置。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普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进行系统的考核与评估,成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下设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衡量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领导重视及机构设置、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市场建设、创业教育与扶持、考研及基层项目就业、就业工作实效、就业工作规范等九个方面对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作出了探索。为完善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提供有益的指导。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评估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连年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系统部署。各高校也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大毕业生就业数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促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普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进行系统的考核与评估,成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下设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衡量的重要依据。
  一、领导重视及机构建设
  实施“一把手”工程,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体现在年度计划及工作规划中。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健全,有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层层包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落实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进一步改善现有场地设施和条件。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实习、见习基地,保证实习质量。
  三、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
  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将生涯教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实施分层次教育。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专题报告会、就业咨询等。充分发挥学生就业服务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浓郁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校园文化氛围。
  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成立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增设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定期对各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择业意向和对就业指导的要求。
  四、就业援助
  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问卷调查并建立信息档案库。重点帮扶,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做好就业援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根据不同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继续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进行单独指导,通过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举措给予免费培训、重点帮扶、重点推荐。培训和重点推荐工作。
  五、就业市场建设
  积极走访省内外用人单位,开拓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深入分析走访地区的就业形势,提交调研报告和音像资料。建立就业信息网站或信息栏。邀请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会,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以院(系)为单位举办专业专场招聘会。结合专业特点增设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六、创业教育与扶持
  完善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毕业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大学生专题创业教育或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宣传毕业生成功创业事迹,加强对创业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力度,鼓励将毕业生的创业项目转化为创业基地,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同时为在校生创业提供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七、考研及基层项目就业
  开展考研专业教育、基层就业教育、预征入伍教育等相关活动。毕业生考研率。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农村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及报名组织工作完成情况。做好入伍参军等项目的宣传及组织报名工作。
  八、就业工作实效
  就业工作学生基数。学院初次就业率(不包含灵活就业及毕业后改派)。组织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宣传教育,毕业生无不文明行为。
  九、就业工作规范
  各级各类就业文件及资料及时归档,就业材料管理规范。及时落实各级有关文件和通知精神,按时、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按时上报学院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方案、工作计划及总结等相关材料公开发表论文或参研课题情况。

参考文献】
[1]周海涛.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技术研究.2009(12)
[2]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3]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01)
[4]韦传亮.构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01)
[5]王东清,颜兴中.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方法[J].教育信息化.2005(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