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6-06-19 13: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出于实现自身预定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依靠适度的分权和授权,并围绕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业务流的有效管控和整合,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并最终实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有效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强化企业集权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内部协调沟通、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企业管理者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将预算目标跟生产经营实际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和分析其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助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改进,是企业弥补管理漏洞,保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具有全方位、全员性以及全过程性的特点,涉及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在参与主体上也是企业的全部职员,这就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依靠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将各个管理职责分解后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和人员,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控。通过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实施、考核以及后续的绩效评价和奖惩等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中的筹资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以及资本预算等实现管理过程的全方位。


  第二,有助于增强企业部门管理的协调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同时也会贯穿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战略目标细化,并将相关职责明确和进行落实,进而实现企业资源在整个企业内部的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可以切实提升部门管理的协调性,增强各个生产经营部门和员工的工作参与度,实现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在优化整合部门、企业资源基础上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第三,有助于强化对企业管理过程的监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和指导,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依靠预算管理进行职责分解和落实,能够有效完善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除此之外,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和实施上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预算的编制和汇总,还应当重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强化对过程的监督管理,通过对预算目标和生产经营实际的比较分析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为后期预算评价和执行提供依据。


企业管理


  三、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措施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环节,企业管理者应当紧紧围绕这些环节和内容,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梳理好预算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依据年初预算进行项目预算的执行,既要保障项目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也要对支出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切实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


  第一,进一步强化对企业预算项目的核查和监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紧紧围绕预算项目来开展,在预算项目管理上依靠科学规范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保障评价考核机制规范完整的基础上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梳理和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加以改进完善。同时,在预算项目考核评价之后还应当及时公开考评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奖惩机制进行项目的督促和改进,切实保障企业项目预算管理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和成效,除此之外还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经营项目在后续资金安排以及信用评级等方面进行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的考核评价分析,为管理者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参考。


  第二,进一步强化企业预算项目编制的管理和把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首要步骤是合理编制项目预算。只 有保障预算项目编制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确保后续的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具有支持和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正是基于此,企业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围绕项目预算建立完善支出预算编制的评审和考核机制。切实强化项目预算编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依靠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实现企业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的提升,减少和避免资金闲置甚至浪费情况。与此同时,企业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还要积极发挥项目预算在整个单位资金使用中的导向性作用,健全完善部门预算管理机制,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第三,重视绩效评价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依靠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对财务预算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企业来讲,其外部生产经营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因素和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企业管理者在制定项目预算之后需要围绕预算管理目标对生产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企业管理发展需求在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基础上,对项目预算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进。在对预算进行改进的同时,要重视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既要灵活同时也不能够随意。企业管理者可以依靠绩效评价对目标以及内部管理进行完善调整,充分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增收节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将绩效评价管理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加以落实,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跟短期生产经营目标的有机结合,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优化项目管理和分类,及时向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保障。


  总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单位资金收支管理机制,对于推动自身管理改革,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年度和项目之间的连续性,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和环节比较多,管理者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执行符合自身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依靠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的实施来有力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实施和推广,为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和长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李芳

(北京华信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