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对策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2023-12-12 15: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生态旅游视野下河南省花卉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花卉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花卉的审美体验而前往花卉资源的集聚地所产生的旅游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远离这个喧嚣的城市,去寻找一片乐土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花卉旅游的发展,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河南省拥有丰厚的花卉资源、适宜的花卉产地和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随着花卉品种日趋丰富以及花卉集聚区的初步形成,目前河南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花卉生产大省,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视,生态旅游的提出加速了花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达到旅游者与花卉旅游产业和谐相处的局面。


  一、河南省花卉旅游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资源丰富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河南省花卉资源十分丰富,人工栽培和野生花卉品种近千,花卉产地集中,如洛阳牡丹、南阳月季、开封菊花、鄢陵腊梅、许昌荷花等,这些花卉不仅具有一定的栽培规模,而且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就开封菊花而言,菊花不但花朵肥大、色泽纯正,而且高矮适度,菊花品种多达1200多个。就野生花卉而言,河南省的太行山、伏牛山等地可以筛选出674种,隶属108科、284属。


  2.特色鲜明


  河南省的花卉旅游资源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知名的花卉品牌。比如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焦作“四大怀药”之一的怀菊花、鄢陵腊梅等,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河南省每年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菊花文化节”,推出特色花卉产品,吸引大量的游客。


  3.区位优势


  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和中温带过度区域,是大陆性季风气候,为花卉资源提供了优越的种植环境,推动了花卉旅游的开展。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铁路干线众多,加上连霍高速、新郑机场等。这种地理位置所带来的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为花卉旅游者的进入和招商引资等提供了基础优势。


  4.政府支持


  河南省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和当前的生态大趋势,为花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河南省政府对花卉旅游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例如,目前洛阳市与开封市政府已分别举办了34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和“开封菊花文化节”。著名的全国花卉大县鄢陵县,已连续举办了16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每年的文化节和博览会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吸引投资者前来洽谈投资。


  (二)发展劣势


  1.生产规模较小


  花卉旅游的发展是以花卉的生产为基础,所以花卉的生产方式对花卉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看来,河南省的花卉产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无法打出花卉产品的知名度,形不成价格优势,成本高,也无法降低花卉产地的经营风险。


  2.创新性人才稀少


  河南省的花卉资源丰富,但是独属于河南省的花卉资源很少。这就无法做到“饥饿营销”。一方面,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对花卉产业的重视程度没有农业的高,所以造成了河南省花卉产业方面的人才紧缺,无法做到高效的研究花卉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不足以支撑科研机构的的运转问题。要想解决河南省目前出现的花卉生产之后的后续问题,就必须有科研人才。


  3.整体品牌影响较低


  河南省的旅游品牌打造不足。提到河南省的花卉旅游品牌人们只会想到洛阳牡丹,然后想到开封菊花。河南省的花卉资源丰富,月季、莲花、桂花同样受人喜爱,却没有打响品牌。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相关技术网站较少,传媒重视度不够;二是目标市场不明确,客源拓展不足。


  4.行业管理相对落后


  河南省的各级政府部门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这就造成了花卉行业的管理方面缺少相对应的监督以及管理,继而带来花卉行业组织的不健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没有资金保障,也沒有集中的办公场所,难以起到积极效果。这种情况会造成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凝聚力与影响力不够。


  (三)发展机遇


  1.旅游者注重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放松休息一下,寻找返璞归真时的那种闲适之感。花卉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既能满足旅游者的求美心理,又能体验最原始的花卉种植、亲手制作花卉食品的满足之感。


  2.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花卉的生产在农村。农村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来源于农作物的收种。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而花卉旅游的发展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因此花卉旅游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花卉种植的季节特点。这样花卉生产环节就克服了季节性影响,乡村花卉景观也不会受到季节性的制约,不同季节的乡村花卉景观还可以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3.休闲旅游前景广阔


  一直以来,旅游就是作为一种旅游者放松休闲的一种方式。休闲应该从内心接受宁静、接受缓慢的生活节奏。休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方式,进入慢节奏的生活,而花卉的美占领了人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花卉植物是一种让人相当放松的一种旅游资源。


  4.生态旅游成为社会的主流


  生态旅游是一种能让人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腐朽与神奇的相对原始的旅游方式。花卉是一种原始的旅游产品,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心灵。花卉旅游拥有生态旅游的特征,是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四)发展瓶颈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花卉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的大环境背景下,花卉旅游的发展有利又有弊。各地都会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来吸引旅游者的前往,不免就会激起花卉旅游的市场争夺战。因此突出河南省的文化底蕴、花卉特色,形成竞争力事关重要。


  2.旅游需求的差异化


  河南省的景点大都以文化和山水景点为主。对旅游者来说,山水型的旅游景点一般以“走走停停”的观赏为主,看的景区多了,就会迫切的想要从旅游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了解的知识,对文化性的旅游有了一定的期待。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想要更多的能够参与体验的项目,因此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对花卉旅游的内容提出了挑战。


  3.气候变化的影响


  花卉产品在生产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低温、冻害、干旱等威胁,这种威胁对于花卉来说,是其致命的威胁,严重的话会出现全军覆没的后果。目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花卉生产地的温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空气污染的大背景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对花卉的生长产生威胁。


  二、河南省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宣传花卉生态旅游理念


  花卉旅游的发展要与生态旅游有效结合,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花卉生态旅游是一种包含了花卉的培育、审美和游客体验为一体的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政府应该在政策及官方媒体上面宣传花卉生态旅游理念,让旅游者以及花卉的经营者能够清楚地了解生态,从潜意识里将生态理念融入到花卉旅游当中。


  (二)培育花卉旅游服务人才


  对于花卉生产基地来说,花卉的好坏取决于花卉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他们拥有丰富的花卉种植知识,才能将花卉生产过程中的耗费降到最低。对游客来说,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就是他们的核心人物。导游的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对此次旅游的看法。可见培养一批花卉旅游服务人才很重要,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进行生态旅游的宣传,增加游客的重游率。


  (三)研发特色花卉旅游产品


  只有种植种类繁多的花卉,研究属于河南省特有的花卉品种,打出河南省的特色,才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将河南省花卉资源的研究人员聚集一起,对河南省所属18个地级市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调研,挖掘河南省的特色花卉资源,并通过科研机构,研发新型的特色花卉旅游产品,包括花卉的食品、日用品、纪念品等。


  (四)打造花卉旅游品牌形象


  花卉旅游的经营者不仅要大力推广花卉的审美,也要大力推广花卉的文化,可以与旅行社有效结合,根据河南省花卉花期的不同,设计出适合当季的特色花卉旅游路线。同时,在花卉的宣传方面,通过网络媒体以及口碑相传,打造花卉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也可以将河南省的花卉资源打包宣传。比如,市花为月季的县市可以放在一起宣传,或者将发展相对成熟的花卉旅游城市与名气较小的放在一起,起到带动性作用。


  (五)注重花卉旅游生态营销


  花卉旅游产品本身属于易耗品。因此要考虑在保护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有效地进行花卉旅游的营销活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花卉旅游的生态营销。花卉旅游的营销一般采用广告、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媒体。河南省的花卉资源的宣传包括洛阳文化节、开封菊花节、鄢陵博览会等花会形式。这些花卉旅游的宣传中,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采用生态营销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六)加强开发地居民的沟通


  河南省想要大力开展花卉旅游,花卉生产的优良选择地就是农村。农村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大规模地进行花卉种植活动。但是对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想要让他们答应把土地流转出来用作花卉种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了解当地村民对旅游业开发的看法、期许程度等,引导村民对花卉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七)合理控制花卉种植面积


  河南省的花卉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河南省的花卉旅游要大规模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洛阳牡丹文化节和开封菊花文化节,更主要的是有大量的花卉生产基地。政府部门在塑造城市花卉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要加大花卉的种植面积。但是在考虑河南省整体花卉的种植面积的同时,各县市也要在考虑当地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其中以鄢陵、洛阳、开封以及潢川等地为主。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性开发。


  (八)健全旅游行业管理机制


  目前,中国花卉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已由国家农业部变更为国家林业局。对于河南省来说,为了方便花卉管理,应将河南省的花卉管理部门与国家协调一致。因此,河南省的各级花卉协会也应尽早归林业部门管理。政府部門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的政策法规,只有政策的保驾护航,才能保证花卉产业健康的发展。当然也要充分发挥各级花卉协会的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管理。河南省政府部门应该健全旅游行业以及花卉行业的管理机制,形成产业化、制度化管理。


  三、结语


  花卉旅游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河南省的花卉旅游需要充分发挥本省的资源优势,通过强化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意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挖掘花卉的文化优势、加强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市场等措施,才能有效促进花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亚红等

  第2篇: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旅游管理开发不力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探究了在环境保护视角下,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有效策略。对于提升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质量,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生态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态,目的是通过旅游活动使人们的身心得以愉悦与放松,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但生态旅游又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通过组织生态旅游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态知识,在人们掌握了更多的生态知识时,就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能够促进旅游对象的生态保护。对旅游对象进行生态保护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第三,生态旅游能够维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具有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这种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目前,国民的生态意识较为淡漠,在旅游的过程中,随意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加之在这方面相关管了工作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一些旅游开发者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对旅游地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不重视对游客良好环保行为的引导。这样,就导致旅游地被污染被破坏的现象较为普遍,游客也难以从生态旅游中获益。第二,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一些旅游开发者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旅游开发设计规划,导致一些资源受到侵害。在开发之后,相关景区规划和监管工作做得不到位,这样,就导致一些自然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第三,生态法规有待完善。生态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必须要依赖完善的法律制度。但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严重缺乏,这样,就不利于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三、以环境保护为依托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的举措


  生态旅游管理不善,不仅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以环境保护为依托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依据生态环境容量进行适度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依据生态旅游容量适度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对于一个旅游地而言,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有限的。相关管理者和开发者,不能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价值,对资源进行肆意开发。另外,一个旅游地所承载的游客容量也是有限的,如果旅游地所承载的游客人数众多,或者是旅游活动开展强度过大,就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能够依据相关开发指标,能够依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相关标准,进行适度的开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产業。同时,通过生态旅游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二)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加强逆境生态旅游的开发


  在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中,相关开发者要能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多开发一些逆境生态旅游产品。比如,在沙漠中进行生态的重建,把相关重建过程展示出来,搞生态旅游开发。通过引导人们进行这方面的生态旅游,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开发者也可以在一些荒山秃岭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搞生态旅游,展示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后的环境情况。通过这种手段,也能够达到教育旅游者,提升旅游者环保意识的目的。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还是相当突出的,加强环境保护,多开展一些逆境生态旅游产品,使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以提升,使公众能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建设过程中去,这种生态旅游的价值和意义是深远的。


  (三)完善生态旅游相关专项法律法规


  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目前,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还不完事,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是目前急需要做好的工作。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惩处环境破坏分子的力度较小,并且关于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不利于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关于生态旅游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针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制定专项的法律法规,能够从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制定专项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方式,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


  作者:冯秀梅

  第3篇: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策略思考


  随着我国逐渐接近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甚至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的主导性产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愈来愈受到推崇,并逐渐成为了旅游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和谐发展为原则,并以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新型旅游方式。无论是从旅游业发展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发展角度来看,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其必然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及要求变得愈来愈高。规模性的旅游活动,尽管带动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对旅游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生态旅游强调了旅游规模的小型化,将旅游活动限制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观光质量,而且能够对景区产生持续性的保护,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我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产品开发有待加强。部分生态旅游度假区还处于发展初期,旅游模式依然停留在层次较低的景观观光阶段。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农家乐,但也只是以休闲农业为主,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调,未能将旅游活动与当地生态、人文历史、地方风俗特色等充分关联起来。由此可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还不够,对游客缺乏吸引力。(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部分地区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一旦到了旅游旺季,经常会出现堵车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度假区缺乏专业型导游人才,很多导游都是由当地居民临时兼职,专业水平不高,对生态旅游深入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3)市场辐射范围小。一些生态旅游度假区市场辐射范围较小,其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又缺乏打造和提升景区品牌手段,制约了空间拓展。


  三、促进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完善生态旅游规划


  通过完善生态旅游规划,能够为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借助湿地旅游来保护湿地生态,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相关规划工作要体现出知识性、生态性及保护性,结合旅游度假区实际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流量,将客流严格控制在限定范围内。同时,要对旅游功能区及保护等级进行合理划分,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保护方案,实现生态资源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加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意味着能够将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强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让游客获得独特的体验。以浙江开化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其生态旅游主题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千树万花博览园”,相关旅游产品也是围绕着该旅游主题所打造的。在相关产品设计过程中,参考区域交通条件、各景区分布形态以及人流、视线空间组织等,以历史时间顺序,分别打造了“林径贤竹”、“农耕人家”、“石器寻踪”、“远古时代”四个主题区域,各主题区域相互独立,彼此之间又存在关联,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活动,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3]。由此可见,在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当中,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还要赋予相关产品特征化元素。当然,这些特征化元素不能与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主题相偏离,而是要进一步强化主题内容,以此拓展主题覆盖范围,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形成难以忘却的回忆。


  (三)加强旅游度假区环境管理


  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环境与旅游和谐发展。很多生态旅游度假区承载了湿地、森林生態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在环境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生态旅游开发过度,可能会导致湿地、森林的功能出现退化。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始终将环境保护置于首要位置。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要绝对服从于环境效益,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具体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旅游规划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并做好相关环境评价工作。对于可能破坏或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行为,要提前拟定修复、保护方案。在项目运营后,也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证环境管理发挥成效。


  四、结语


  在生态旅游愈来愈受到关注的情况下,生态旅游度假区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在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过程中,要将其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并注重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平衡性,为生态效益提供保障,实现生态、经济同步发展。


  作者:周青峰

  第4篇: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时尚选择,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和行为,以其自身特点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未得到充分显现。


  乡村旅游在起始阶段,一般以一些有一定实力、一定专长、意识比较超前的农户自发组织开展为主。既有农垦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开发,他们注重追求产品的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地方政府主导的力度明显加大,乡村旅游已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旅游业全新的增长点着力扶持和培育。


  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到位、管理水平的滞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产品结构的单一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严重了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许多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环境,造成物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由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大多没有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很多是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管理乡村生态旅游区进行管理。他们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乡村生态旅游区中的基础设施简陋、设备不足,乡村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较大障碍。


  再次,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商品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各种乡村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产品雷同、品位不高,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


  另外,乡村原有的空气品质也正伴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日益下降,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旅游地的植被由于未受到合理的保护而使得面积也在逐步在减少。综合目前乡村旅游的现状和瓶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及措施:


  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乡村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由于各地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不同,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开发时序和布局上要循序渐进、具有针对性。


  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质量标准。摒弃现有的单家独户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乡村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要求经营管理者和导游人员都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导游人员在乡村生态旅游活动中更显其重要性。此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也必须有较高知识水平。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中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当地政府要加强有利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所必需的基础配套设施。


  餐饮、度假:农家乐是一种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周围的田园风光,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旅游者前来吃、住、游、玩的旅游形式。适合开发的主要项目产品有民居旅舍、农家餐馆、花卉盆景观光园、山水酒吧、农家作坊等。“农家乐”这种类型游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深受农民欢迎。


  度假村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高档乡村旅游场所。


  观光、游乐:民族民俗风情园以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建筑、居民生活习俗、传统农事活动、传统文化和节庆、奇异风情等为基础,开发形成独特地域和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项目。


  以现代农业生产园区、田园风光、种养殖业生产、实验和科技示范基地等为旅游产品,开发形成观光购物农园。主要以现代农业体验,特色农业观赏,度假休闲,高科技与高附加值农业示范、应用推广,科普教育,购买、品尝新奇特农产品等旅游过程为游客的消费核心。


  体验: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或家畜出租给市民,市民通过养殖或种植这些动植物获得农事体验,农民从中收取一定租金的一种体验旅游形式。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乡下作业,平时则由农园提供者代管。农业租赁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农村留学学习区是指部分学校在假期将学生安排到某些农村去体验生活或参与农村建设,如中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及实习活动。


  教育农园模式,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


  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广阔。面对着这样的有利条件,再加上智慧旅游热潮,我们要吸取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深刻研究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弱势,认真分析旅游业态市场。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礎,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而效益最终是旅游开发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浅析,了解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对策,期望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孙博

  第5篇:试论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文意识的提高,使得生态旅游景区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离不开管理活动的开展,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加快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


  一、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在发展时需要对景区的自然风景进行保护,只有景观保护得当,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才能越来越快。因此很多生态旅游景区都会对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对自然风景以及景观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发展了经济,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赢。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提高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的可以为生态景区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1]。


  (三)提升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扩大生态旅游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生态旅游,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提升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中各种资源,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提高环境质量,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发展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社会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加强了科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开展生态旅游还加强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发展速度,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生态旅游的管理效率,从而加快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使用需要人才的努力,研发人员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研发,才能建造出不同的管理工具,将管理工具以及先进技术运用的生态旅游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从而加强了科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文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因此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生态旅游,设立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升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加强科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存在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规划不合理、对景区进行粗放式的管理、生态旅游绿色标签被滥用以及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中社区参与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效率比较低,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2]。


  (一)规划不合理造成旅游资源破坏


  在对生态旅游景區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规划不合理,任何活动开展前都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划,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时缺乏规划,只是制定了短期规划,没有指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导致对旅游景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的开展,从而导致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资源使用效率比较低的问题,造成大量的旅游资源被浪费和破坏,规划不合理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效率比较低下,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因此需要在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规划。


  (二)旅游管理粗放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兴起,国家的经济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集约型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但是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旅游管理粗放的问题,在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景区的资源以及环境进行盲目的开发利用,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生态景区的发展,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旅游管理粗放不仅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生态旅游绿色标签被滥用


  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旅游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这样就导致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生态旅游绿色标签被滥用情况的发生。生态旅游景区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以保护景区的名义来筹集资金,从而破坏了生态旅游在群众当中的形象,使得群众对生态旅游失去好感。很多群众因此不关注景区的保护,在景区管理保护中不能发挥群众的作用,景区效率比较低下,制约着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


  (四)社区参与程度低


  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管理工作主要是景区管理人员开展的,对社会力量的利用程度不够,因而导致景区管理中社区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因此导致很多游客在进行旅游观光的过程中出现破坏旅游景区自然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的行为,从而导致生态旅游景区遭到破坏。在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群众的力量,群众与社会群众在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政府及群众的力量,导致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社区参与程度较低,从而造成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效率不高。


  三、促进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发展的策略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在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制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规划的制定要结合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只有只有才能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制定规划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短、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合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制定规划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谋求发展,通过发展规划的制定,提高景区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使生态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景区的快速发展[3]。


  (二)加强对生态旅游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


  促进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需要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对生态旅游进去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旅游制度建设包括保护制度和惩罚制度。通过保护制度的建立,提高人员生态旅游景区保护的积极性,对具有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建设惩罚制度需要对管理不善以及破坏生态旅游景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从而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对生态旅游景区的规范化管理。


  (三)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


  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帮助,在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先进技术的采用,比如说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生态旅游管理是必须不断改善管理工具,使用先进的科技对景区进行管理,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从而加快生态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提升社区参与程度


  提升社区的参与程度需要加强宣传,通过积极的宣传,可以使社会群众加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使社会群众更加注重景区的保护。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宣传途径,媒体在群众生活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应该利用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扩大生态旅游景区的影响力,提升社区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政府、社会以及群众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整个社区的参与程度,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因此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制度建设、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以及提升社區的参与程度,通过这些措施的采用可以有效的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


  作者:孙子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