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夏洛克是这本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商人形象,他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个守财奴,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客人,犹太百万富翁。但是在这个场景的开始,爱钱的夏洛克并不想偿还比借款多几倍的贷款。他想要一块没用的人肉,这说明他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一有机会,他就会疯狂地向那些反对他的人报仇,一定要把对手处死不可,由此可见其残忍。夏洛克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迅速回应了辱骂。输了官司之后,他又想付三倍的钱。他贪婪的本性得以恢复,他的本性也显露出来了。

夏洛克虽然不是主角,但他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深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可以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个吝啬鬼,他的性格中还有许多积极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夏洛克是个恶毒的人。他的个性是贪婪、无情和无情的混合体。他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一个放高利贷的人。由于他的贪婪,吝啬,极度贪婪的性格,他的一生都受到社会和周围人的蔑视,可以说他经历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难和痛苦,但他仍然不愿意示弱,努力提高。

夏洛克是个精明的商人,但他并不是自愿做生意的。夏洛克对金钱的近乎痴迷使犹太人在这样一个社会和当代环境下的生活非常困难,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从事商业活动或以高利率贷款。在商业上,夏洛克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商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夏洛克的商业活动经常面临各种困难,但他总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商业智慧来解决。

总之,夏洛克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他不只是一个贪婪,自私的人。他忠于自己,热爱家庭,关心女儿,敢于反对歧视和压迫,运用商业智慧积累财富。当然,他也有消极、丑陋和不成功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他,应该以更全面、更公正的视角来看待他。关于这个犹太人的命运,我们不能谴责或改变历史,只能对那些在历史进程中遭受苦难和压迫的人表示同情和理解。

夏洛克是一个守财奴,是一个一毛不拔的代表。

是抄的呀,哈哈哈,生气了么?不要呀夏洛克——可恨可怜的人。不得不说这是全剧中最有个性,也最值得玩味的人物。在我看来他是可恶的,同时也是可怜的。他做着放贷的生意,为了生活,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当他对于安东尼奥欠他钱,而安东尼奥的朋友们愿意付他几倍的本金时,却执意要按照契约,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无异于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这让人感觉他很可恶。也许是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仇恨。说他可怜是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他受到包括安东尼奥在内的那些非犹太人的歧视,也许夏洛克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执意要割下他身上的一磅肉正是由于这种歧视而蓄积的仇恨使他想要对这个进行报复。《威尼斯商人》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所著的问题剧之一。其问题或许主要源于该剧的“问题角色”——夏洛克。他究竟是剧中的反面人物还是受害者?他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是残酷无情的还是有情可原的?在这场威尼斯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搏斗中,莎士比亚究竟偏袒的是哪一方?要回答这些问题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阅读这部戏剧经常使我陷入“困境”,因为我和其他读者一样发现夏洛克在他所充当的各种角色中——作为一个犹太放债人,一个犹太父亲,一个犹太复仇者——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首先,夏洛克是位犹太放债人。他对钱币的积累显然有着火热的激情。他要让金子银子“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 夏洛克如此爱财以至于他做的梦都是关于钱袋子。当他的女儿杰西卡偷了他的钱袋和珠宝与一个基督徒私奔后,我们听到夏洛克嚎啕大哭:“我的女儿!啊,我的达克特!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达克特!公道啊!法律啊!我的达克特,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达克特,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在这短短五行里夏洛克五次提到“达克特”(旧时欧洲一些国家通用的金币)。在此莎士比亚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夏洛克守财奴的一面。为了平息自己赚钱的欲火,夏洛克对放款收取极高的利息,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他的达克特得以不断的“繁殖”。他恨安东尼奥,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把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 他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因为他相信只要除掉安东尼奥他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在夏洛克眼里,钱似乎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这就难怪基督教徒鄙视他,谴责他是卑鄙残忍的守财奴。自然部分读者也就认为夏洛克是一个自私残酷的放债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分析似乎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能认识到夏洛克的苦境,从而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夏洛克。自从十二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反犹情绪日益高涨,犹太人的处境愈来愈困难,他们连许多最基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无权选择住的场所和穿的衣服,他们只能住在犹太人居住区,佩戴着标志他们犹太身份的徽章;此外,他们还被视为外人,仅仅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许多行业拒之门外。在夏洛克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基督教徒可以加入工匠协会(即当时的职业协会),只有基督教徒可以拥有土地,这样一来犹太人赖以谋生的手段就所剩无几了”。 事实上,在莎士比亚生活的伊丽莎白时代,反犹情绪如此高涨,以至于几乎没有犹太人生活在英国。在这样一个充满敌意的受基督教徒支配的世界里,夏洛克和同时代的其他犹太人一样历尽坎坷。读者可以断定夏洛克成为放债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生存环境所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放债或许是犹太人唯一的生存手段。然而,由于死账、烂账的存在,放债也是充满风险的;尤其在那样一种对犹太人不利的法律环境下,犹太放债人常常成为自己的还债人。因此,夏洛克并非生来自私残酷,事实是,不友善的基督教徒迫使他变得残酷,求生的本能迫使他变得自私。他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可以理解为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和自我保护。虽然基督教徒谴责他是卑鄙残忍的守财奴,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则不应该下此结论。如果把基督教徒的道德准则放在一边,而以市场和法制为导向,我们将不难理解身为早期借贷资本家的夏洛克在受基督教徒支配的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他视为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的放债人。这样,模糊性就产生了。除了放债人,夏洛克还是一位父亲,而且显然是位失败的父亲。他唯一的女儿杰西卡认为家里是地狱,以做他的女儿为耻,最终偷他的钱,与基督徒私奔并皈依基督教。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似乎是夏洛克的报应。因为他好像从不关心女儿的幸福还像使唤佣人一样使唤她。 是他的压迫虐待迫使杰西卡最终背叛他。剧中第二幕第八场萨莱尼奥的话更加肯定了这一看法: 【杰西卡与罗兰佐私奔后】“那犹太狗像发疯似的,样子都变了,在街上一路乱叫乱跳乱喊,‘我的女儿!啊,我的达克特!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达克特!公道啊!法律啊!我的达克特,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达克特,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如果萨莱尼奥是可信的,那么他的话十分形象的描述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对他来说,“达克特”要远比自己的独生女杰西卡珍贵。接着往下读,我们还将听到夏洛克诅咒女儿死在自己的脚下。显然,慈爱的父亲不会这么恶毒的诅咒自己的女儿。然而,我们在指控夏洛克不是一位好父亲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杰西卡不是一个好女儿。尽管夏洛克作为父亲不十分称职甚至有些冷漠无情,但是他毕竟将杰西卡抚养成人。就凭这一点,杰西卡也应该感激父亲。可她的“回报”方式却是抢劫父亲的钱财,与父亲的敌人私奔,以每晚八十达克特的速度挥霍父亲的血汗钱,并拿父母亲的结婚戒指换取一只猴子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婚礼。显然,好女儿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如果杰西卡对家庭不满意,她有权选择离开,但是她无权打劫父亲,更没有权利浪费他的血汗钱。不管夏洛克作为父亲是多么的不称职,他都不应受到如此残酷的背叛。更何况我们并不能确定夏洛克就一定是位冷漠无情的父亲。或许是因为一时气急他才诅咒女儿死在自己的脚下。或许萨莱尼奥带有偏见而没有真实的转述夏洛克的话。读者不难发现萨莱尼奥在转述的时候称呼夏洛克为“犹太狗”。 可见萨莱尼奥并不十分客观,他很有可能扭曲了夏洛克的话。而且,就算萨莱尼奥足够客观,我们也不能草率得出夏洛克毫不关心女儿的结论。根据萨莱尼奥的“指责”,夏洛克在短短五行中四次提到“我的女儿”,他称杰西卡为“我的孩子” ,“我自己的血肉” 。所有这些表明杰西卡在夏洛克的内心深处占有一定的位置,他并非毫不关心她。然而,夏洛克究竟是位怎样的父亲?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就增加了夏洛克人物形象的模糊性。此外,夏洛克作为复仇者的形象也不清晰。他对基督教徒的仇恨究竟是残酷无情的还是有情可原的?读者看法不一。认为夏洛克是残酷无情的报复者的读者主要有如下理由:其一,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破产后,欣喜若狂,脱口而出,“我很高兴。我要摆布摆布他;我要叫他知道些厉害。我很高兴。” 其二,在安东尼奥违约后,夏洛克一心一意要取他的性命。在鲍西娅提出愿意拿九千达克特还安东尼奥欠他的三千达克特时,爱财如命的他竟然一口拒绝,坚持要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这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许多读者很自然的认为夏洛克是个卑鄙无情的报复者。他布下圈套,以甜言蜜语引诱安东尼奥上钩,然后,不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决不罢休。但是,也有读者认为,“夏洛克的仇恨是情有可原的,他受到超过应得程度的惩罚”。 他们主要分析夏洛克的遭遇,认为“基督徒每天的侮辱中伤使夏洛克变得报复心很强”。 例如,基督徒们从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称呼他为“犹太狗” ,“魔鬼” 等。针对基督徒对自己的侮辱中伤,夏洛克也有自己的说法:“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骚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去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你们的教训实行。”夏洛克的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感人至深的,并为自己赢得了同情。此外,同情夏洛克的读者还注意到了基督徒的虚伪。在刚开庭的时候,鲍西娅热情的讴歌了仁慈和怜悯。然而,后来她和她的朋友却毫不留情的羞辱夏洛克,使他倾家荡产,并强迫他皈依基督教。事实上,是基督徒割了夏洛克的一磅肉,而且割的是他的心。因此,夏洛克虽然是“恶人”, “却最终被身边仁慈怜悯的基督徒彻底打败”。 在这个受基督教徒支配的世界里,他其实是个受害者。基督教徒歧视他,苛待他,并最终使他失去一切。在许多读者看来,夏洛克确实“受到超过应得程度的惩罚”。 然而,并非所有读者都这样认为。读者看法不一,其根本原因是夏洛克作为复仇者的形象是模糊的。这些模糊性使许多读者和戏迷对夏洛克这个角色感到困惑。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只能说他和我们一样,是个既普通又独特的人。我们不能笼统的说他是好人或坏人。因为他既不好也不坏,或者说他既好又坏。和我们一样,夏洛克身上有着一些美好的品质。例如,他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及沉着冷静;他身上那种被挥霍的基督徒视为“吝啬”的节俭。和我们一样,夏洛克身上同样有着一些不好的特征。他贪婪,而且复仇心太强。和我们一样,夏洛克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决定着他的举止行为。例如,夏洛克的犹太身份决定着他必然选择放债这一行业;他的犹太身份直接导致了他的嗜财如命,因为在这个受基督徒支配的世界里,只有金钱能给他一丝安全感。这样看来,夏洛克并非所谓的“问题角色”,他其实和我们一样,是个活生生的人。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夏洛克,我们首先应该努力“读懂”自己和身边的人。同时,阅读观看夏洛克能够引导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理解人性。在我看来,这正是莎士比亚伟大性之所在。犹太人夏洛克,一个生动 复杂,极端利已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具备了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等多种丑恶的性格特征,他精明,善于经商,视财产为依靠。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要有机会,只要不违法,不惜做过于残忍,刁钻,卑鄙的事。夏洛克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遭受歧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他仇视身边那些挥霍祖产、生活浪荡的公子哥儿。于是,当机会来临之际,夏洛克希望能够狠狠地报复一下这个对待他和他的民族不公正的社会。通过作品不同场景,对夏洛克的进行不同层次的性格分析:场景一:当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为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时,夏洛克十分仔细地分析了安东尼奥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他的财产,生意往来,风险程度等等。从中就体现了夏洛克作为一名犹太人所具有的精明,善于经商。场景二:在得知安东尼奥的船只遭受不幸是,夏洛克就毅然决然地决定实施他的报复计划:把安东尼奥置于死地,以方便自己随意作买卖赚钱。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凶残野蛮的人物形象。场景三:在威尼斯的法庭上,安东尼奥的朋友试图用双份的钱来换取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夏洛克却执意坚持。由此就可反映出夏洛克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残暴,恶劣的本性。一个被压迫者,如果得到了变本加厉的雪耻机会,他会怎么样?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似乎给了我们答案。正如夏洛克在独白说的那样:“难道我们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 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象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 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 报仇。……”(第三幕第一场)几百年来,犹太这个民族不知为了什么神秘的缘故,一直受着欧洲各国上下流社会的嫉恨。有人说,莎士比亚之所以塑造夏洛克,正是因为他对社会给 予犹太人的压迫感到不满。也有人说,诗人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才造出这样一个可笑人物。且不管诗人的私人意志,他胸中的人道精神,的确经由夏洛克这一角色, 拥护了一个民族,一个被压迫的民族。《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THE JEW OF VENICE),莎士比亚于1596-97年写成。其中情节之一便是犹太商人夏洛克向安东尼奥索求一磅肉作为赔偿。夏洛克因放债而大发横财,结果是折了女儿失了财,且博得大家的一场奚落。他虽然有他的丑态——自私,吝啬……但更有他的宝贵的尊严——当他的 敌人给他不可言述的耻辱,他还以公正的、疯狂刻毒的报复:虽然他们以十倍的钱还给他,他也拒绝,三千两银子,十倍的三千两银子,他也不惋惜,只要能买他敌 人的一磅肉!这种出于压迫者的报复心理,便是夏洛克的心理动机。他的贯穿动作,不是放债取财,而是报复。一 放债是生存之计在英国,犹太人所受的压迫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早于莎翁三百年的爱德华一世(EDWARD I,在位期间为1272-1307)就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英国。但是在莎士比亚生活时期,仍有部分犹太人居住在伦敦。他们碍于民风政令,必须隐瞒自己的身 份和宗教信仰。他们因受迫害而不敢置产,以防被没收;因不敢置产所以只得收集巨量现金;因有巨量现金,故往往以放债为业,故不得不收取重利。因此才有了夏 洛克这一角色。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狄更斯、特罗洛普等英国作家的笔下,犹太人都承担着放债人的角色。一时间,犹太人成了放债人的代名词。人们认为放高利贷是道德上的罪行,放债人不需才智本钱,便可赚取暴利。而对于放债人的普遍印象,则是腐败、贪婪、吝啬。从莎士比亚塑造的夏洛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二 有尊严的生存以放高利贷而大发横财的犹太人夏洛克,让基督徒有憎恨他的理由。在他与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冲突中,夏洛克多次直言不讳:“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 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第一幕第三场)很显然,这是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控诉。我们并不知道莎士比亚是不是反对当时民众中流行的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心理,但我们确实由此看出,安东尼奥歧视在先——歧视作为放债者的夏洛 克、也歧视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然后才有了夏洛克的似乎不合情理的要求——非得坚持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夏洛克之所以坚持这一似乎令人发指、也招来后 人耻笑的条款,乃是出于被压迫者强烈的报复心理。三 对抗“主流”的夏洛克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冲突,不只是种族和财务问题,也象征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宗教、生活和价值观。夏洛克过着节制、吝啬的生活,他轻蔑基督徒生活的奢华浪费。对于夏洛克而言,善人的定义是经济状况足以维生,其他的道德或抽象的价值观则毫无 意义。而剧中的巴萨尼奥,因生活奢侈,阮囊羞涩,为攀阔亲,只得向自己的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则甘为其赴汤蹈火,割一磅肉都在所不惜。夏洛克和基督徒,为观众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四 夏洛克的现代性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已过去了几个世纪,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但在今天的世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夏洛克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也是一名反抗者。他敢于要求公正,敢于对敌人发动报复,他的坚持和不软弱,对于现代的观众有一种不可言说魅力。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夏洛克的精神是高尚而又庄重的。这或许也是〈威尼斯商人〉直到今天仍上演不衰的原因之一。于是,我们不再单纯的把夏洛克批判为资本主义血淋淋的代表,我们的人道精神可以帮助到我们真正的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一个受压迫者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威尼斯商人论文题目

古代文学是传播我国古代辉煌 文化 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论文的选题则是写作古代文学的首要任务,题目有一半文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一:欧美文学史 1. 希腊神话的思想艺术特色哈姆莱特形象 2. 《威尼斯商人》的结构特点 3. 伪善性格的集大成者(达尔丢夫形象谈) 4. 《吝啬鬼》主人公性格谈 歌德《浮士德》对18世纪德国现实的反映 5. 《巴黎圣母院》中的“大自然” 6. 赋予人物以极端欲念——巴尔扎克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谈 7.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特征 8. 于连——英雄还是野心家 “心灵的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 9.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描写特征 10. 雨果创作的人道主义主题综述 11. 《人间喜剧》对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反映 12. 一个野心家的成长——拉斯蒂涅形象谈 13. 平面与极端——雨果人物性格特征谈 14. 《新爱洛伊丝》热爱大自然问题 15. 《罪与罚》对“超人”思想的批判 16. 陀思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宗教倾向 17. 欧洲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作——《堂吉诃德》的流浪汉小说结构与严肃主题 18. 《约翰·克里斯朵夫》主人公形象分析 19. 劳伦斯长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20. 《静静的顿河》的史诗性质 21. 高尔基《母亲》的文学史地位 22. 《母亲》中母亲形象 23. 《母亲》中巴威尔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谈 24.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谈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二:比较文学 1.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特性比较 2. 希腊戏剧的早生与中国戏曲的晚熟 3. 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 4. 哈姆莱特与于连形象比较 《红与黑》于连、《高老 5. 头》拉斯蒂涅、《罪与罚》拉斯柯尔尼柯夫形象比 6. 英国文学中的堂吉诃德 娜拉与安娜形象比较 7. 娜拉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8. 巴比塞《火线》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比较 9.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与海明威反战长篇比较 10. 伏脱冷形象与靡非斯特形象比较 11. 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 12.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 13. 朝鲜《春香传》与中国《西厢记》比较 1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15. 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中国曹禺《雷雨》比较 16. 左拉创作与茅盾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比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三:文艺理论部分 1、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 3、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 4、《文艺复兴》研究 5、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6、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7、“80后”文学现象研究 8、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 9、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 10、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 11、薛家将 故事 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 12、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 13、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 14、从鲁迅作品对 儿童 形象的塑造中看其 教育 观 15、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16、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 17、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 18、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 19、在文学与政策之间 20、《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 21、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 22、“五四”小说的叙事 猜你喜欢: 1. 最全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参考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4. 2017最新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国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1.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2. 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3. 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4. 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5. 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6. 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7.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8.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9. 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10. 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11. 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12.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 文化 意蕴13. 论《包法利夫人》14. 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研究15. 《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16. 夏洛蒂·勃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统17. 《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18.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19.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20.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21.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1. 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2. 从蒙太里尼形象看《牛虻》的反宗教主题3.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4.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艺术风格之比较5. 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6.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7. 略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8.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形象9. 易卜生有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的异同论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11. 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12.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13.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14. 屠格涅夫的抒情手法15.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比较研究16.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17. 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文学19. “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1. 古希腊神话 传说 中的文化精神2. 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史诗主要形象论析3. 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4. 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5. 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6. 《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7. 试论__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8. 但丁与__文化9. 哥特式小说的原理与发展10. 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11. 《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12. 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13. 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14. 《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15.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16. 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1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18.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19. 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20. 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论文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1.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2.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3.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4.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5.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7.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8.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9.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10.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11.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12. 女性作家的共性13.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14.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15.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16.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17.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18.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19.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20.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1.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2.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3. 英国十 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4.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5.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6.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7.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8.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9.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10.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11.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12.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1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14.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15.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16.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7. 流派研究18.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与英国浪漫主义19. 超现实主义20. 魔幻现实主义21. Jane as a narrator and as a character22. Character Analysis of Nancy, the “criminal” in Oliver Twist23. Virginia Woolf and Modern Feminine Independence24. An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猜你喜欢:1.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2.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3. 英美文学方向论文4.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A Brief Comment on Shakespear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浅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Hamlet: His Characters as a Humanist(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分析)Parallelism and Contrast of Shakespeare's Dramatic Language(莎士比亚戏剧的排比与对照用语)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Dickens's Oliver Twist(狄更斯《雾都孤儿》的社会意义)On the Structure of Dickens's Hard Times(谈狄更斯《艰难时世》的结构)Jane Austen's Art of Irony and Its Rhetoric Effects(简·奥斯丁的反语及其修辞效果)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 of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文学语言欣赏)

威尼斯商人的论文的文献

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1. 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将被删除;2. 危害国家统一、分裂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息将被删除;3. 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4. 宣扬邪教、迷信活动的信息;5. 动乱事件或破坏社会稳定事件的提问或回答信息;6. 散布谣言,扰乱公众秩序的信息;7. 新闻办或公安局通知不做报道,宣传的内容;8.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信息;9. 用户ID或签名含有种族歧视、影射领袖、诋毁他人名誉、低级趣味、诽谤等内容或含义;10.

如何提高自己写作论文的水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准题目; 二是要在这个题目下搭出几个比较新颖的论据作为框架; 三是要积累一些平时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例子; 四是要提高文字的流畅性、可读性。 这其中,选准题目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名不正则言不顺,题目决定方向,方向影响质量。 选题时要注意四新: 一要时间新,指问题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沐浴“一米阳光”,静待“万丈光芒”——“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随感”。公民教育是去年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我校也受教研室委托参与其中,这是一个新问题,而出现这样的一篇论文,起到填补空白的效果。同样的还有“学校转型期团队精神的培养”等。 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以前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如“小课题研究——师生成长的异度空间”和“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探究”等。 三是方法新,指研究的角度、思路要有新意,但也不能盲目赶热点、追时髦,要注意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去研究;如“走进童心——对低年级儿童“人来疯”现象的分析”、“从鲁迅对周海婴的教育看其儿童教育观”等。 四是理论应用上的创新,科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高度综合化和精细化的特点,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可以运用或借鉴到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如“让“菜单”理念走进学生生活”,“菜单”多用于计算机教学,强调了一种“交互性”,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猜想其可能强调了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多元性”。还有“语文教学机智的伦理学省察”也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二、如何搭出论文的框架所谓论文的框架,就是指论文中支撑论文的几个提纲或是论据,也就是你从哪几个方面来达成目标的。 论文的提纲同样要注意几点: 一是新, 创新是第一要素,比如《改善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关于课堂提问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备课、议课、评课的主要方面,相关的论文也很多。这篇论文架构了这样几个提纲: 课堂提问应提“以人为中心”的问题; 课堂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课堂提问应力求技巧性。 从新的角度去诠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二是全, 论文的提纲应力求周全,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很多,如果你仅从一、两个方面去论述,就显得说服力不够。 三是奇, 提纲的表述不妨奇一些。如有位教师在谈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提纲: 1、“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探究而探究 2、“大事化小小化了”——探究教学的形式化 3、“野渡无人舟自横”——探究教学的随意化 虽然所阐述的内容比较普通,但提纲却起到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估计你和我一样是要写英文的吧。那首先就是要组织好语言了。然后要注意文献综述格式,它分为:1.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2.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所要表达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社会或对你有哪些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别人看到你的研究方向,而且便于别了解这个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3.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4.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所以你在写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已有文献重复、罗列和只进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首先你看你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怎么看的,对他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别人对他的评论述说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建议去看《威尼斯商人》的原版英文影片,或去看莎翁的原版英文书。对写作大有帮助。因为字数可能要很多。但格式不变。还可以通过夏洛克这个莎翁笔下的犹太人的形象入手分析。比如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到犹太人会想到莎翁笔下的夏洛克的形象了。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犹太人是生意场上的能手,是很聪明的人。并不会将其作为反向的意思。所以你可以利用人物在现代和从前的不同的人对犹太人的评价的观念来作论述。这样字数就多了,也更生动了。 答案补充 然后就是可以分析一下Portia这个女人英雄式的角色了。就是她又作为妻子,又要冒险假扮成判官的形象。你要看你是怎么想的。对她怎么看的,这个人物如果分析起来是可以比Shylock写的字数还要多的。正好这是两个一正一反的角色形象。所以也为你的文献综述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加油。会写得很不错的。

[参考文献][1]东方兰.论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J].文学研究,1940,(5):.[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方平.莎士比亚“天鹅之歌”—《暴风雨》赏析[J].名作欣赏,1995,(1):.[4]郭华敏.论《暴风雨》中的基督教隐喻系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10-113,.[5]贺祥麟.莎士比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6]华泉坤 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6-52,.[7]亢西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8]李蕾.《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3):77-80,.[9]彭镜禧.发现莎士比亚—台湾莎学论述集[C].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10]邵旭东 王忠祥.《暴风雨》的主题及其它[A].阮坤.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李伟民; 何处是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哈姆莱特形象认识辨析 [J];四川戏剧; 2003年06期姜桂栩;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基督教文化视角检视 [J];文史哲; 2003年05期于凤保;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 [D];安徽大学; 2007年陈敦;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5期李玉莲;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9年04期肖四新; 莎士比亚悲剧的宗教解读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5期王本朝;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从丛; 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5期从丛; 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1期赵晓梅;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创作 [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王鹏;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忏悔母题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李伟昉; 莎士比亚与《圣经》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黄龙; 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01期Frye, Roland Mushat; Shakespeare and Christian Doctrine [M];; 1963年李伟民; 莎士比亚研究——构筑起心灵的家园——兼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J];外语研究; 2007年02期李伟民;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焦晓燕; 哈代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D];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钱佼汝; 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60-65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72-80张冲; 当代西方莎士比亚变奏二十年(1965—1985)[J]; 外国文学评论; 1992年01期; 123-129王田葵; 试论拜伦诗歌“惊人的莎士比亚式的丰富多彩”——十九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历程论(四)[J]; 零陵学院学报; 1990年04期; 66-73方平;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仲夏夜之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93-99郑土生,肇星;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0-106卞之琳;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7-110钱佼汝; 美国新派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和分解主义[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2-24乔纳森·卡勒,钱佼汝; 当前美国文学批评中争论的若干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5-32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01期; 90-94汪义群; 莎士比亚宗教观初探 [J];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03期; 117-124张慧荣; 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 [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64-66智慧的作用 [J];领导文萃; 1996年09期; 87再说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3期; 154-155阅读莎士比亚 [J];博览群书; 2004年12期; 70杜革非; 分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英文) [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2期; 24-25马太·阿纳德原,曲文敏; 《莎士比亚赞》 [J];河西学院学报; 1988年02期; 104-105天章; 西柏林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年03期; 73-76许国璋; 莎士比亚十二赞 [J];外国文学; 1981年07期; 65-72萧莎;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1期; 151-152孙丽丽; 从毁灭到拯救 [D];山东师范大学; 2003年厉彦花; 论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观 [D];山东师范大学; 2006年孙海西;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D];山东大学; 2005年矫福军; 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意蕴 [D];吉林大学; 2004年宋艳;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 [D];安徽大学; 2005年黄凌; 《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 [D];河南大学; 2006年徐剑莹;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 [D];安徽大学; 2006年王彦;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圣经原型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孙珍; 背弃与顿悟 [D];山东师范大学; 2004年董莉;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陈茂庆; 戏剧中的梦幻 [D];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王志耕;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D];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臧天婴; 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陈少辉; 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桑迪欢; 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 [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2年裘克安; 莎士比亚日在中国 [N];人民日报; 2002年雷鸣; 莎士比亚经典的现代话题 [N];中国妇女报; 2004年洪蔚; 当莎士比亚遇上电影 [N];科学时报; 2004年许钧; “遭遇”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书评人 马淑艳; 当莎士比亚戴上童话面具 [N];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 原汁原味品莎翁 [N];光明日报; 2004年裘克安; 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 [N];光明日报; 2000年兰守亭; 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4年易沉; 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通讯员 杨英姿记者 余传诗; 《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 [N];中华读书报; 2007年

威尼斯商人研究综述论文

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是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夏洛克不能说不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从16世纪90年代的后几年开始,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化起来:在农村,“圈地运动”在加速进行;在城市,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大量出现,导致手工业者和贫民的状况不断恶化;1594—1598年间,又连续发生涝灾和严寒,农业歉收,物价飞涨,农民和城市贫民纷纷起来反抗。

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间的矛盾,因此1596年以后写的几部喜剧里,虽然调子还是愉快乐观的,但社会讽刺因素已有所增长。这时完成的《威尼斯商人》就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色彩的一部。

作品影响

《威尼斯商人》是莎早期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既有喜剧的欢乐色彩和气氛,又有悲剧的深刻思想和内容,是悲喜剧的统一体。

在剧中,作者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构造了奇特而又不同凡响的艺术结构,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新旧交替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宏观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尼斯商人

估计你和我一样是要写英文的吧。那首先就是要组织好语言了。然后要注意文献综述格式,它分为:1.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2.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所要表达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社会或对你有哪些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别人看到你的研究方向,而且便于别了解这个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3.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4.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所以你在写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已有文献重复、罗列和只进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首先你看你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怎么看的,对他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别人对他的评论述说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建议去看《威尼斯商人》的原版英文影片,或去看莎翁的原版英文书。对写作大有帮助。因为字数可能要很多。但格式不变。还可以通过夏洛克这个莎翁笔下的犹太人的形象入手分析。比如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到犹太人会想到莎翁笔下的夏洛克的形象了。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犹太人是生意场上的能手,是很聪明的人。并不会将其作为反向的意思。所以你可以利用人物在现代和从前的不同的人对犹太人的评价的观念来作论述。这样字数就多了,也更生动了。 答案补充 然后就是可以分析一下Portia这个女人英雄式的角色了。就是她又作为妻子,又要冒险假扮成判官的形象。你要看你是怎么想的。对她怎么看的,这个人物如果分析起来是可以比Shylock写的字数还要多的。正好这是两个一正一反的角色形象。所以也为你的文献综述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加油。会写得很不错的。

开题报告包括总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格式如下: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 ···二、1、2、3、··· ···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关于夏洛克的悲剧性,可以就种族歧视问题来进行讨论。夏洛克是犹太人,而作者莎士比亚本身就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是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夏洛克不能说不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故事概要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人宽厚,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夏洛克对此嫉恨在心。安东尼奥为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完婚,向夏洛克借高利贷,夏洛克佯装慷慨不取利息,但却同安东尼奥签约规定,到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

安东尼奥的货船在海上遇风暴失事,不能如期偿还借款,与此同时夏洛克唯一的女儿带走了家中所有的财宝与基督徒私奔并改信基督教,夏洛克化悲愤为怒火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为安东尼奥辩护,准许夏洛克割肉,但不许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要恰巧一磅。而且割肉时不能从他身上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否则“按照威尼斯的法律,要以蓄意谋杀罪论处,财产的一半要充公,另一半归属安东尼奥”。于是夏洛克不仅没有得到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反而受到处罚,最终败诉。

分析夏洛克形象毕业论文

夏洛克他是一个残忍贪婪而且高利贷者典型的代表,他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却受着基督教徒一再的侮辱和欺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在努力的去生存,莎士比亚成功的去塑造了夏洛克这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通过了莎士比亚在被称为民族和宗族骑士,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夏洛克报仇的欲望和他所受到的屈辱都是分不开的。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夏洛克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形象。他究竟是一个喜剧人物呢?还是一个悲剧人物呢?作者对他是采用讽刺批判的笔调呢?还是寄予了相当的同情?各人自有说法。但是可以肯定,作为一名高利贷者,夏洛克贪财吝啬,并为钱而丧失仁爱和理智;而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却不得不对来自安东尼奥的打击和辱骂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同时,作为一名旁观者,他又在不择手段的斗争中对统治阶层的黑暗进行了真实的揭露。所有的这一切,无意构成了夏洛克丰富性格的多重因素,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颇具特色的典型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而其中,有关《威尼斯商人》的评述更是屡见不鲜,以至于今天的人再想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都觉得艰难,在此,本文只是想通过对夏洛克这一典型形象的分析,对莎士比亚进行再次的解读,并力争作出有限的探索。 提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就不得不借用恩格斯对拉萨尔说过的话:“古代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显而易见,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上的才华是大加赞赏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他的戏剧中,汇集了各个阶层、三教九流的人物,在这里,王孙公子、贵族仕女和商人、木匠、村姑、恶棍等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而且,不同的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每个人的性格往往既多样又单一,同时还不断地发展变化,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无疑是一本生活的地图,是一种人类经验的缩影,所有的这一切,反映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上,又以《威尼斯商人》剧中的夏洛克最具代表意义,在这部喜剧中,作者运用生花的妙笔,塑造出了这一世界文学史上颇具特征、永不褪色的艺术形象。 一、对金钱的“不懈”追求 在文中,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高利贷者,他同时也是戏剧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全剧中个性最突出、性格最鲜明、最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矛盾的深入,他的本来面目渐渐地凸现于我们眼前:一个吝啬鬼,靠放高利贷生钱,视钱如命,把钱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而拜倒在这个“世俗的上帝”(马克思语)脚下。他整天为钱痴迷,为了节钱、积钱,甚至到了不给仆人郎斯洛特吃饱肚皮的地步,不但如此,他还嫌他“做起事来,慢腾腾的像条蜗牛一般”,称他为懒惰的黄蜂,并最终导致郎斯洛特另投新主。同时,他对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原则。他认为“缚得牢,跑不了”,所以整天把女儿关在家中看守钱财而不许出去玩乐,甚至要她把门锁上,听到外面音乐的声音也不许张望,以至于让杰西卡觉得家里如同“一座地狱”,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携巨款和情人私奔。这对夏洛克而言,简直痛不欲生,他叫道:“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 当然,在剧中,夏洛克除了对金钱的热爱之外,还有着对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仇恨,以至于到了非割肉不可的程度,至此,他的丑恶嘴脸开始跃然纸上,他拒绝其他一切条件而只求安东尼奥快死,即使对方给出二十倍乃至更多的赔偿也在所不惜。是什么促使夏洛克的复仇之火如此的占据上风呢?说到底,还是为了钱。首先,安东尼奥借钱给人而不收利息,这无疑对他的行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其次,如能置安东尼奥于死地,那整个威尼斯此后将成为他夏洛克的天下,生钱的机会多得很,所以夏洛克孤注一掷,敢犯众怒,为他心中的“上帝”而做出“不懈”努力。 二、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无奈 综观《威》剧,从夏洛克一出场时的旁白就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社会所处的不利地位。身为犹太人的他因为干上了放高利贷这一行而遭到基督徒安东尼奥的憎恶和辱骂,甚至当众把口水吐在他的犹太长袍上,所以当安东尼奥来借钱时,他觉得必须利用手中的金币来寻求一个可以和基督徒大商人并肩说话的立足点。于是他拿腔作势,说出一番令人“心酸”的话:“您,您曾经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曾经用脚踢我,像踢开您门口的一条野狗。现在,您开口要借钱了。我该怎么回答您?好不好这么说‘一条狗也会有钱吗?一条恶狗也能借给人三千辆银子?’”谁知安东尼奥并不买帐,即使在他万不得已、有求于夏洛克的时候,他仍然是盛气凌人,似乎与对方不共戴天。这无疑令夏洛克感到不满,所以,他借机提出“一磅肉”契约,试图与安东尼奥较量一番。 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他最终还是失败。在剧中,夏洛克坚持要求“法律的裁判”,应该说这种要求是无情的,他试图以法律的公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法律并未能保护他,他忽略了这样一点,一个犹太异教徒,想利用基督教的法律来惩罚基督徒自己,成功的机会有多少。所以在法庭上,鲍西亚利用她对法律的最终解释权,以退为进,引夏洛克上当,按照法律规定,割肉是不能流血的,而法律又允许夏洛克割一磅肉,但既然割肉,怎能不流血?可见威尼斯法律并没有赋予夏洛克任何伤害基督徒的权利。面临这种欲割不能的境地,夏洛克开始感到无奈,爱财的本性又促使他放弃割肉,想把钱要过来了之,谁知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人家要给他“绝对的公平”,他想不要还不行,按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至此,夏洛克的最后一线希望宣告破灭,人道的原则获得了胜利,作为一个残忍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样的结果,应该说符合了观众和读者的欣赏要求,但又是不公平的,在此,作者的讽刺之笔,似乎在无意之中指向了资产阶级法律本身。夏洛克是有理的,但他最终只能获得失败与无奈。 三、最真实的揭露和并不真实的内心独白作为一个旧式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自始至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的位置,在这场正义与仁慈、人的法律与神的法律的较量之中,他以人财两空、彻底败诉而告终。而当我们撇开这一表面现象,认真回顾这场斗争的全过程,却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异教徒的夏洛克对当时的统治阶层是进行了怎样的真实的揭露。 当一开始安东尼奥向他借钱的时候,夏洛克觉得机会来了,他搬出《圣经旧约》上雅谷牧羊的故事来为自己的不光彩的行业辩护,并最终得出“只要不是偷来的,积财就是积福”的结论。在他看来,一切巧取豪夺、压榨剥削的手段都是合法的、名正言顺的、能蒙上帝恩许的。当夏洛克提出“积财就是积福”的人生信条时,既是为自己的重利盘剥找到了“合法”的依据,同时又为整个惟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蒙上了一层遮羞布,他想在这样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上,能和商业资本主安东尼奥取得共识,减少误会。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话引来的是安东尼奥更大的反感和鄙视,作为一名皇家巨商,安东尼奥一直把自己置身于正人君子的行列,可现在夏洛克只用“积财”两个字就抹去了二人之间的差别,这肯定是难以容忍的。而当时的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安东尼奥作为一个商业资本家,他从事海外贸易,买卖遍及各国,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夏洛克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而只能假借冠冕堂皇的口实,在威尼斯市场上打击他的对手,即以一种剥削方式反对另一种剥削方式,而事实上,他的这种剥削方式相对于夏洛克而言更隐蔽、更残酷,也更带有掠夺性和欺性。 我们再看法庭上的斗争,当对手们口口声声要求夏洛克不要坚持自己的凶恶和残酷,而要“仁慈”和“同情”的时候,夏洛克立刻拿出对方买卖奴隶的例子粗鲁的撕下对方苦心披上的“道德”外衣,从而把诉讼还原为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冲突。他的一句“你们的法律别给我现眼吧”即从反面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的虚伪性给揭露了出来。 当然,说到这里,并不是说夏洛克就是一个慷慨激昂、为民请命的角色,他充其量只是撕破了脸的泼皮无赖,揪住剥削阶级的小辫子来为自己开脱罪行。在他的那些“可怜”的独白中,一次又一次的使用“犹太人”这样的字眼以引起同情,但事实上他不是一般的犹太人民,而是和劳动人民处于对立地位的剥削者,当他面对的是那些同样“有骨肉之情、有知觉”的债户时,他仍会毫不心软的从他们身上榨干最后一滴血。他的种种有关“犹太人”的独白只是借助本民族所受的不公正遭遇来为自己开脱,为自己披上一层受辱的外衣。所以说,不管夏洛克的独白多么雄辩动听,他所要求的,并不是广大人民的基本人权,而只是向上层的统治阶级要求一个高利贷者的特权而已。 综上所述,夏洛克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英国舞台上第一个人性化的有血有肉有自己个性的犹太人,他的性格鲜明突出而又有概括性,他的形象是丰富的、复杂的,即带有时代的印记,又刻上了阶级的纹章,同时还具有民族的特色,他既是一个惟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又是一个遭人歧视的异教徒,同时还是一个民族矛盾的揭露者,他不同于以往的一些伟大作家所塑造的一系列的吝啬鬼形象,标志着莎士比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杰出成就,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创造出“一个具有伟大的敏感与个性的形象”,既“扩大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剧情的“统一”(hb查尔顿语),从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夏洛克是可恶的,他的一切行动都以金钱为中心,从而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仁义之心;夏洛克又是可怜的,势单力薄的他在威尼斯法律面前有口难辩并最终惨败;当然,夏洛克也有他的可欣赏之处,他在歪打正着的斗争中对统治集团的黑暗进行了真实的揭露,正缘于这种种不同的性格因素,使得作家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未受时间洪流的任何损伤,相反,它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散出更加逼人的永恒的艺术光辉。

夏洛克是一个守财奴,是一个一毛不拔的代表。

是抄的呀,哈哈哈,生气了么?不要呀夏洛克——可恨可怜的人。不得不说这是全剧中最有个性,也最值得玩味的人物。在我看来他是可恶的,同时也是可怜的。他做着放贷的生意,为了生活,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当他对于安东尼奥欠他钱,而安东尼奥的朋友们愿意付他几倍的本金时,却执意要按照契约,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无异于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这让人感觉他很可恶。也许是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仇恨。说他可怜是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他受到包括安东尼奥在内的那些非犹太人的歧视,也许夏洛克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执意要割下他身上的一磅肉正是由于这种歧视而蓄积的仇恨使他想要对这个进行报复。《威尼斯商人》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所著的问题剧之一。其问题或许主要源于该剧的“问题角色”——夏洛克。他究竟是剧中的反面人物还是受害者?他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是残酷无情的还是有情可原的?在这场威尼斯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搏斗中,莎士比亚究竟偏袒的是哪一方?要回答这些问题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阅读这部戏剧经常使我陷入“困境”,因为我和其他读者一样发现夏洛克在他所充当的各种角色中——作为一个犹太放债人,一个犹太父亲,一个犹太复仇者——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首先,夏洛克是位犹太放债人。他对钱币的积累显然有着火热的激情。他要让金子银子“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 夏洛克如此爱财以至于他做的梦都是关于钱袋子。当他的女儿杰西卡偷了他的钱袋和珠宝与一个基督徒私奔后,我们听到夏洛克嚎啕大哭:“我的女儿!啊,我的达克特!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达克特!公道啊!法律啊!我的达克特,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达克特,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在这短短五行里夏洛克五次提到“达克特”(旧时欧洲一些国家通用的金币)。在此莎士比亚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夏洛克守财奴的一面。为了平息自己赚钱的欲火,夏洛克对放款收取极高的利息,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他的达克特得以不断的“繁殖”。他恨安东尼奥,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把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 他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因为他相信只要除掉安东尼奥他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在夏洛克眼里,钱似乎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这就难怪基督教徒鄙视他,谴责他是卑鄙残忍的守财奴。自然部分读者也就认为夏洛克是一个自私残酷的放债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分析似乎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能认识到夏洛克的苦境,从而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夏洛克。自从十二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反犹情绪日益高涨,犹太人的处境愈来愈困难,他们连许多最基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无权选择住的场所和穿的衣服,他们只能住在犹太人居住区,佩戴着标志他们犹太身份的徽章;此外,他们还被视为外人,仅仅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许多行业拒之门外。在夏洛克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基督教徒可以加入工匠协会(即当时的职业协会),只有基督教徒可以拥有土地,这样一来犹太人赖以谋生的手段就所剩无几了”。 事实上,在莎士比亚生活的伊丽莎白时代,反犹情绪如此高涨,以至于几乎没有犹太人生活在英国。在这样一个充满敌意的受基督教徒支配的世界里,夏洛克和同时代的其他犹太人一样历尽坎坷。读者可以断定夏洛克成为放债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生存环境所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放债或许是犹太人唯一的生存手段。然而,由于死账、烂账的存在,放债也是充满风险的;尤其在那样一种对犹太人不利的法律环境下,犹太放债人常常成为自己的还债人。因此,夏洛克并非生来自私残酷,事实是,不友善的基督教徒迫使他变得残酷,求生的本能迫使他变得自私。他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可以理解为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和自我保护。虽然基督教徒谴责他是卑鄙残忍的守财奴,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则不应该下此结论。如果把基督教徒的道德准则放在一边,而以市场和法制为导向,我们将不难理解身为早期借贷资本家的夏洛克在受基督教徒支配的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他视为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的放债人。这样,模糊性就产生了。除了放债人,夏洛克还是一位父亲,而且显然是位失败的父亲。他唯一的女儿杰西卡认为家里是地狱,以做他的女儿为耻,最终偷他的钱,与基督徒私奔并皈依基督教。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似乎是夏洛克的报应。因为他好像从不关心女儿的幸福还像使唤佣人一样使唤她。 是他的压迫虐待迫使杰西卡最终背叛他。剧中第二幕第八场萨莱尼奥的话更加肯定了这一看法: 【杰西卡与罗兰佐私奔后】“那犹太狗像发疯似的,样子都变了,在街上一路乱叫乱跳乱喊,‘我的女儿!啊,我的达克特!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达克特!公道啊!法律啊!我的达克特,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达克特,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如果萨莱尼奥是可信的,那么他的话十分形象的描述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对他来说,“达克特”要远比自己的独生女杰西卡珍贵。接着往下读,我们还将听到夏洛克诅咒女儿死在自己的脚下。显然,慈爱的父亲不会这么恶毒的诅咒自己的女儿。然而,我们在指控夏洛克不是一位好父亲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杰西卡不是一个好女儿。尽管夏洛克作为父亲不十分称职甚至有些冷漠无情,但是他毕竟将杰西卡抚养成人。就凭这一点,杰西卡也应该感激父亲。可她的“回报”方式却是抢劫父亲的钱财,与父亲的敌人私奔,以每晚八十达克特的速度挥霍父亲的血汗钱,并拿父母亲的结婚戒指换取一只猴子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婚礼。显然,好女儿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如果杰西卡对家庭不满意,她有权选择离开,但是她无权打劫父亲,更没有权利浪费他的血汗钱。不管夏洛克作为父亲是多么的不称职,他都不应受到如此残酷的背叛。更何况我们并不能确定夏洛克就一定是位冷漠无情的父亲。或许是因为一时气急他才诅咒女儿死在自己的脚下。或许萨莱尼奥带有偏见而没有真实的转述夏洛克的话。读者不难发现萨莱尼奥在转述的时候称呼夏洛克为“犹太狗”。 可见萨莱尼奥并不十分客观,他很有可能扭曲了夏洛克的话。而且,就算萨莱尼奥足够客观,我们也不能草率得出夏洛克毫不关心女儿的结论。根据萨莱尼奥的“指责”,夏洛克在短短五行中四次提到“我的女儿”,他称杰西卡为“我的孩子” ,“我自己的血肉” 。所有这些表明杰西卡在夏洛克的内心深处占有一定的位置,他并非毫不关心她。然而,夏洛克究竟是位怎样的父亲?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就增加了夏洛克人物形象的模糊性。此外,夏洛克作为复仇者的形象也不清晰。他对基督教徒的仇恨究竟是残酷无情的还是有情可原的?读者看法不一。认为夏洛克是残酷无情的报复者的读者主要有如下理由:其一,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破产后,欣喜若狂,脱口而出,“我很高兴。我要摆布摆布他;我要叫他知道些厉害。我很高兴。” 其二,在安东尼奥违约后,夏洛克一心一意要取他的性命。在鲍西娅提出愿意拿九千达克特还安东尼奥欠他的三千达克特时,爱财如命的他竟然一口拒绝,坚持要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这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许多读者很自然的认为夏洛克是个卑鄙无情的报复者。他布下圈套,以甜言蜜语引诱安东尼奥上钩,然后,不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决不罢休。但是,也有读者认为,“夏洛克的仇恨是情有可原的,他受到超过应得程度的惩罚”。 他们主要分析夏洛克的遭遇,认为“基督徒每天的侮辱中伤使夏洛克变得报复心很强”。 例如,基督徒们从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称呼他为“犹太狗” ,“魔鬼” 等。针对基督徒对自己的侮辱中伤,夏洛克也有自己的说法:“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骚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去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你们的教训实行。”夏洛克的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感人至深的,并为自己赢得了同情。此外,同情夏洛克的读者还注意到了基督徒的虚伪。在刚开庭的时候,鲍西娅热情的讴歌了仁慈和怜悯。然而,后来她和她的朋友却毫不留情的羞辱夏洛克,使他倾家荡产,并强迫他皈依基督教。事实上,是基督徒割了夏洛克的一磅肉,而且割的是他的心。因此,夏洛克虽然是“恶人”, “却最终被身边仁慈怜悯的基督徒彻底打败”。 在这个受基督教徒支配的世界里,他其实是个受害者。基督教徒歧视他,苛待他,并最终使他失去一切。在许多读者看来,夏洛克确实“受到超过应得程度的惩罚”。 然而,并非所有读者都这样认为。读者看法不一,其根本原因是夏洛克作为复仇者的形象是模糊的。这些模糊性使许多读者和戏迷对夏洛克这个角色感到困惑。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只能说他和我们一样,是个既普通又独特的人。我们不能笼统的说他是好人或坏人。因为他既不好也不坏,或者说他既好又坏。和我们一样,夏洛克身上有着一些美好的品质。例如,他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及沉着冷静;他身上那种被挥霍的基督徒视为“吝啬”的节俭。和我们一样,夏洛克身上同样有着一些不好的特征。他贪婪,而且复仇心太强。和我们一样,夏洛克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决定着他的举止行为。例如,夏洛克的犹太身份决定着他必然选择放债这一行业;他的犹太身份直接导致了他的嗜财如命,因为在这个受基督徒支配的世界里,只有金钱能给他一丝安全感。这样看来,夏洛克并非所谓的“问题角色”,他其实和我们一样,是个活生生的人。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夏洛克,我们首先应该努力“读懂”自己和身边的人。同时,阅读观看夏洛克能够引导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理解人性。在我看来,这正是莎士比亚伟大性之所在。犹太人夏洛克,一个生动 复杂,极端利已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具备了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等多种丑恶的性格特征,他精明,善于经商,视财产为依靠。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要有机会,只要不违法,不惜做过于残忍,刁钻,卑鄙的事。夏洛克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遭受歧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他仇视身边那些挥霍祖产、生活浪荡的公子哥儿。于是,当机会来临之际,夏洛克希望能够狠狠地报复一下这个对待他和他的民族不公正的社会。通过作品不同场景,对夏洛克的进行不同层次的性格分析:场景一:当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为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时,夏洛克十分仔细地分析了安东尼奥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他的财产,生意往来,风险程度等等。从中就体现了夏洛克作为一名犹太人所具有的精明,善于经商。场景二:在得知安东尼奥的船只遭受不幸是,夏洛克就毅然决然地决定实施他的报复计划:把安东尼奥置于死地,以方便自己随意作买卖赚钱。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凶残野蛮的人物形象。场景三:在威尼斯的法庭上,安东尼奥的朋友试图用双份的钱来换取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夏洛克却执意坚持。由此就可反映出夏洛克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残暴,恶劣的本性。一个被压迫者,如果得到了变本加厉的雪耻机会,他会怎么样?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似乎给了我们答案。正如夏洛克在独白说的那样:“难道我们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 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象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 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 报仇。……”(第三幕第一场)几百年来,犹太这个民族不知为了什么神秘的缘故,一直受着欧洲各国上下流社会的嫉恨。有人说,莎士比亚之所以塑造夏洛克,正是因为他对社会给 予犹太人的压迫感到不满。也有人说,诗人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才造出这样一个可笑人物。且不管诗人的私人意志,他胸中的人道精神,的确经由夏洛克这一角色, 拥护了一个民族,一个被压迫的民族。《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THE JEW OF VENICE),莎士比亚于1596-97年写成。其中情节之一便是犹太商人夏洛克向安东尼奥索求一磅肉作为赔偿。夏洛克因放债而大发横财,结果是折了女儿失了财,且博得大家的一场奚落。他虽然有他的丑态——自私,吝啬……但更有他的宝贵的尊严——当他的 敌人给他不可言述的耻辱,他还以公正的、疯狂刻毒的报复:虽然他们以十倍的钱还给他,他也拒绝,三千两银子,十倍的三千两银子,他也不惋惜,只要能买他敌 人的一磅肉!这种出于压迫者的报复心理,便是夏洛克的心理动机。他的贯穿动作,不是放债取财,而是报复。一 放债是生存之计在英国,犹太人所受的压迫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早于莎翁三百年的爱德华一世(EDWARD I,在位期间为1272-1307)就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英国。但是在莎士比亚生活时期,仍有部分犹太人居住在伦敦。他们碍于民风政令,必须隐瞒自己的身 份和宗教信仰。他们因受迫害而不敢置产,以防被没收;因不敢置产所以只得收集巨量现金;因有巨量现金,故往往以放债为业,故不得不收取重利。因此才有了夏 洛克这一角色。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狄更斯、特罗洛普等英国作家的笔下,犹太人都承担着放债人的角色。一时间,犹太人成了放债人的代名词。人们认为放高利贷是道德上的罪行,放债人不需才智本钱,便可赚取暴利。而对于放债人的普遍印象,则是腐败、贪婪、吝啬。从莎士比亚塑造的夏洛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二 有尊严的生存以放高利贷而大发横财的犹太人夏洛克,让基督徒有憎恨他的理由。在他与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冲突中,夏洛克多次直言不讳:“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 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第一幕第三场)很显然,这是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控诉。我们并不知道莎士比亚是不是反对当时民众中流行的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心理,但我们确实由此看出,安东尼奥歧视在先——歧视作为放债者的夏洛 克、也歧视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然后才有了夏洛克的似乎不合情理的要求——非得坚持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夏洛克之所以坚持这一似乎令人发指、也招来后 人耻笑的条款,乃是出于被压迫者强烈的报复心理。三 对抗“主流”的夏洛克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冲突,不只是种族和财务问题,也象征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宗教、生活和价值观。夏洛克过着节制、吝啬的生活,他轻蔑基督徒生活的奢华浪费。对于夏洛克而言,善人的定义是经济状况足以维生,其他的道德或抽象的价值观则毫无 意义。而剧中的巴萨尼奥,因生活奢侈,阮囊羞涩,为攀阔亲,只得向自己的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则甘为其赴汤蹈火,割一磅肉都在所不惜。夏洛克和基督徒,为观众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四 夏洛克的现代性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已过去了几个世纪,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但在今天的世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着,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夏洛克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也是一名反抗者。他敢于要求公正,敢于对敌人发动报复,他的坚持和不软弱,对于现代的观众有一种不可言说魅力。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夏洛克的精神是高尚而又庄重的。这或许也是〈威尼斯商人〉直到今天仍上演不衰的原因之一。于是,我们不再单纯的把夏洛克批判为资本主义血淋淋的代表,我们的人道精神可以帮助到我们真正的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一个受压迫者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