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作者:张雁云 发表时间:05-04-26世界上现存鸟类9700多种,其中90%以上的种类生活于陆地和淡水。生活在淡水的鸟类大多长途迁徙,受地域影响不大。而陆地鸟类则常常具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像所有生物一样,在不同地区的鸟类呈现出不同的种群和数量。?经观察发现,鸟种的多少与地域面积相关性不显著。如北美洲的面积远较中国大,却只有650多种鸟类,约为我国的一半。?就像人要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房子一样,鸟儿要有不同的隐身取食的植被。丰富多样的植被就会有多样的鸟类栖息。如:南美洲有300多种蜂鸟,而纬度大致相同的非洲却一种也没有。不同地方距离的远近也并不能完全决定鸟种是否相近,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大陆只有400公里的距离,英国和日本相距11000公里,但后两者的鸟类的相似性远比前两者高。?还有一些鸟受地质变迁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地域的特有性。如:雉鸡类,它们的飞翔本领不够高,食性范围较窄,对生境要求苛刻,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当地质变迁后,便阻挡了它们向外扩散,于是,它们就只能在原产地繁衍,亚洲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根据动植物集中、组成的情况,结合纬度、气候、地形、地质等因素,动物地理学家们将地球表面的陆地分为6大动物地理区,它们是:澳洲界、新热带界、热带界、东洋界、古北界、新北界(图1),在每一地理区内都生活着独特的鸟类类群。?澳洲界包括澳洲大陆、新西兰、塔斯马尼亚以及附近的太平洋岛屿。本界由干旱地带、潮湿地带和一些岛屿组成。在这个区系中生存着很多古老的动物,例如鸭嘴兽。鸟类也很特殊,900多种繁殖鸟中的500余种为本界特有鸟类。代表鸟类有鹤鸵、鸸鹋、几维、?V雉、琴鸟、极乐鸟、吸蜜鸟、园丁鸟。几维鸟具有更多的祖先特征,它不会飞,产的卵大的占体重的1/4。新热带界包括整个中美、南美大陆、墨西哥南部以及西印度群岛。本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活着3000多种繁殖鸟,是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代表鸟类有美洲鸵鸟、麝雉、蜂鸟、割草鸟、灶鸟、食蚊鸟、窜鸟、巨嘴鸟、伞鸟、裸鼻雀等。?旧热带界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岛屿。本界多为干热地区,景观类型主要有沙漠和热带草原,有1500多种鸟在此繁殖。代表鸟类有非洲鸵鸟、鼠鸟、百灵、旋木鹎、扇尾莺、疣眼 ?、织雀、维达雀等。东洋界包括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和秦岭以南的地区、印度半岛、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爪哇和加里曼丹等大小岛屿。本界气候温暖而湿润,景观类型多样,植被茂盛,有近千种繁殖鸟。代表鸟类有雉类、鸠鸽类、鹦鹉、啄木鸟、犀鸟、和平鸟、阔嘴鸟、八色鸫、伯劳等。古北界是最大的鸟类地理区,包括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秦岭以北的亚洲。本界的气候、地形和景观类型多种多样。有1000多种繁殖鸟,特有种类较少。代表种类有潜鸟、松鸡、百灵、攀雀、文鸟、灰喜鹊等。新北界包括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气候、自然状况类似古北界,因此有人将古北界和新北界合称为全北界。代表种类有松鸡、海雀、吸汁、啄木鸟、嘲鸫、森莺。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适中,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西部连绵不断的山地、高原到东部一望无垠的平川,从北部的荒漠、草原和寒温带针叶林到南部热带雨林,处处表现出独特的自然景观。中国地跨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动物地理分界。一个国家拥有两个不同特色的动物地理界的情况,在世界上仅有中国和墨西哥,而中国的幅员远较墨西哥辽阔。因此中国鸟类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1294种鸟类,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3%。仅次于南美洲的巴西(2000种)、秘鲁(1678种),哥伦比亚(1567种)和委内瑞拉(1337种),居世界第五位。说到东洋界和古北界在中国的分界线,曾被英国人华莱士在1876年划在了南岭,学术界长期依照这个原则划分。后来经我国鸟类学奠基人郑作新先生的调查,与我国动物地理学家张荣祖先生共同研究论证,将划分线从南岭改在了秦岭。这与土壤、植被、气候的区划是吻合的,得到了学术界的赞同与认可。依据地形、温度和湿度的差异,中国的陆地可划分为3个大的自然地理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显示出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考虑到历史发展、景观生态、鸟类区系等,中国鸟类地理分布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等7个鸟类大区,前4大区属于古北界,后3大区属于东洋区。7个鸟类大区又可以划分16个亚区。各区和亚区的气候、景观特征各异,为鸟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和繁衍场所。中国鸟类不仅种类众多,组成也非常复杂。从鸟类分类来看,有不少特色类群,尤以鹤类、雉类和画眉类最为著称:世界15种鹤类中有9种分布于中国,其中黑颈鹤是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特有种;世界51种雉类中,有27种在中国分布,其中的虹雉属、马鸡属、长尾雉属、锦鸡属等为中国的特产属或主要分布区在中国;世界284种画眉中,有131种分布于我国。雉类和画眉类的大多数不具迁徙习性,是“永久居民”,因而中国素有“雉鸡王国”和“画眉乐园”的美称。中国除具有特色的陆地环境外,还拥有亚洲最大面积的湿地。我国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达2万公里,拥有数以千计的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岛屿。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沿海地区,尚有约14000公顷的红树林湿地。这些湿地为水鸟繁殖、停息和越冬提供了优越的场所。2002年冬季,在广东番禺约30公顷的红树林中越冬的鸟类超过万只,2003年初在海南临高红树林中发现13只在此绝迹20年的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同时,我国还拥有总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的淡水湿地,其中面积在100公顷的湖泊有2350个,1万公顷以上的自然湖泊也有130个。这些处于不同气候带条件下的水域,吸引了大量水鸟,成为它们繁殖或越冬,以及迁徙中途的重要停歇地。如鄱阳湖是我国白鹤、白头鹤、灰鹤等的重要越冬地,其中的白鹤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种群。而那些往返途经中国南北迁飞的旅鸟也是构成我国鸟类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志以及卫星遥测追踪的结果表明,许多猛禽、鹤鹳类、雁鸭类、鸥类、鸻鹬类等,主要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迁飞到南洋群鸟和澳洲越冬,来年春夏季再从南半球迁飞到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繁殖。而我国内陆纵横交错的河流以及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河谷,是东欧和中亚至印度次大陆、中东以至非洲的迁徙鸟类向越冬地散布的驿站或通道。此外,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有的高寒带景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鸟类群落。台湾及海南岛与大陆的隔离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岛屿面积较大,栖息着许多独具特色的鸟类,在中国69种特有鸟类中,仅分布于台湾或海南的就有15种。这一切均使我国的鸟类区系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复杂和丰富。在看到我国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组成复杂性时,兴奋之余更应有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的超级人口大国,许多适宜于耕作地区的森林和草原均已被开垦为农田,鸟类的栖息地已经和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