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中风的引证解释是:⒈麻将牌中有四张刻红色“中”字的牌,称为“红中”,又称“中风”。引《续孽海花》第四八回:“那时金甫正是庄家,上家发东风,金甫碰了;下家发中风,金甫又碰。”⒉病名。指脑血管栓塞或脑内小血管破裂等病患。引《汉书·叙传上》:“_班伯_道病中风,既至,以侍中光禄大夫养病。”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元江浙行省有某平章者,将之任,道间忽染中风,四肢不举,延吾乡葛可久治之。”⒊病名。指外感风邪的病患。引《难经·五十八难》:“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东观汉记·光武纪》:“十七年,帝以日食,避正殿,读图_多,御坐_下浅露,中风发疾,苦眩甚。”⒋患中风病。引《后汉书·韩棱传》:“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梁子辅年且五十,中风,右臂不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长公泰有_妇年二十_,中风昏眩,气奄奄如缕,至夜而_。”⒌发疯,精神错乱。风,通“疯”。引清袁枚《新齐谐·科场》:“张忽_语不止,自披其颊曰:‘如此佳文而汝不知,尚忝然作房考乎!’自_自击不止。家人以为中风,急请众房考检视之。”。中风的引证解释是:⒈麻将牌中有四张刻红色“中”字的牌,称为“红中”,又称“中风”。引《续孽海花》第四八回:“那时金甫正是庄家,上家发东风,金甫碰了;下家发中风,金甫又碰。”⒉病名。指脑血管栓塞或脑内小血管破裂等病患。引《汉书·叙传上》:“_班伯_道病中风,既至,以侍中光禄大夫养病。”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元江浙行省有某平章者,将之任,道间忽染中风,四肢不举,延吾乡葛可久治之。”⒊病名。指外感风邪的病患。引《难经·五十八难》:“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东观汉记·光武纪》:“十七年,帝以日食,避正殿,读图_多,御坐_下浅露,中风发疾,苦眩甚。”⒋患中风病。引《后汉书·韩棱传》:“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梁子辅年且五十,中风,右臂不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长公泰有_妇年二十_,中风昏眩,气奄奄如缕,至夜而_。”⒌发疯,精神错乱。风,通“疯”。引清袁枚《新齐谐·科场》:“张忽_语不止,自披其颊曰:‘如此佳文而汝不知,尚忝然作房考乎!’自_自击不止。家人以为中风,急请众房考检视之。”。词性是:动词。结构是:中(独体结构)风(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ㄓㄨㄥ_ㄈㄥ。拼音是:zhòngfēng。中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中风zhòngfēng。(1)中医病症名。多由脑血管栓塞或发生血栓、脑溢血等引起。初起时突然头痛、眩晕。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得病后身子偏瘫或截瘫,严重时即时死亡。二、国语词典脑溢血的别称。参见「脑溢血」条。三、网络解释中风科普中国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关于中风的诗词《灵溪舟中风雨》《次蔡介卿雪中风寄》《次韵沈千里玉山道中风寄》关于中风的诗句侍中风韵更纱巾在暴风雪中风淹没了痛苦闻客谈个中风物益详熟关于中风的单词stroke关于中风的成语中规中矩强中更有强中手中看不中吃关于中风的词语中风狂走沟中瘠池中物风中之烛杯中物风中残烛风中秉烛关于中风的造句1、本来她就有点轻微中风,这一惊慌,手脚更不利索,一下子坐到地上,正压到小猫尾巴上。2、老李被儿子气得咬牙切齿,差点就要中风了。3、这次中风一定很厉害。4、男的显然是中风后遗症,像婴儿学步,每迈一脚,都需要老妇的扶持,老妇倾全身之力,笑容满面地搀扶着丈夫,陪着他极慢极慢地一步步走。5、喻昌将中风病因分为内风和外风。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中风的详细信息
1、 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在《内经》的记载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脑病或中风病,但与此有关的临床描述却很多,如卒中昏迷期有“仆击”“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期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名称。《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临床上若外邪侵扰,或内邪上犯,或脑髓不足,或气血逆乱等,皆可导致脑的病变,出现如头晕、眩冒、大厥、薄厥、狂、善忘及目眩、视歧、目无所见、耳鸣、胫酸等病症。究其临床大约有以下几种现象。 (1 ) 外邪侵扰 可出现目眩、真头痛等病症,如《灵枢·大惑论》云:“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难经·六十难》:“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2 )脑髓不足 可出现眩冒、耳鸣、失明、嗜卧、善忘、视歧、腰背痛、胫酸等症。如《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大惑论》:“上(脑)气不足,……虚则营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灵枢·五癃津液别》:“腰背痛而胫酸。”《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大惑论》:“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3 ) 气血逆乱 可出现狂证和中风等病证,如《素问·脉解论》云:“阳尽在上(脑),而阴气在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五乱》:“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典籍,距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当时能对中风病理有如此深入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是中医对中风病理论认识的基础。 2、《金匮要略》 至汉代,张仲景对中风病的临床描述更加清晰,提出了对本病病变部位的见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第五》篇云:“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还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又指出:“夫风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根据邪中部位分有中络、中经和中腑、中脏的不同。 《内经》及《金匮要略》虽对本病的病因、脉症有了专门的论述,但在病因病理的记载则较少,后世医家在此方面则作出了大量的补充。
1、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2、对中医的认识与心得。 3、对中医的认识1000字论文。 4、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800字。1.中医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生生不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传统的医学,至今它都在发挥巨大作用。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 “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 (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1]程益春,赵泉霖.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4.[2]程益春,赵泉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3.[3]程益春.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1.[4]程益春,尹义辉. 糖尿病运动疗法[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5.[5]程益春,赵泉霖.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4.[6]程益春,尹义辉. 天虫雄宝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1996:3.[7]程益春. 奇可力胶囊治疗糖尿病42例[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新进展——首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1994:2.[8]程益春,钱秋海,毛淳,尹义辉,夏丽英. 益气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01:21-27+72.[9]程益春,赵泉霖,尹义辉. 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1996,05:202-204.[10]程益春,陈金锭,冯建华,郭宝荣. 消渴平片治疗糖尿病333例临床总结[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03:7-11.
糖尿病的原因都有1、遗传因素平时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是由于遗传的因素而引起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更显突出。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下来的孩子有一半机会是会患上糖尿病的。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有糖尿病,虽然小孩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会成为糖尿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所生孩子的患病率也会相对较大的。2、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原因就是来自于病人平时的不良习惯和一些其他的生活因素。比如年轻时的操劳过度,导致机能受损,或是先天的不足后天又失去平衡,或者未老先衰,以及肥胖的人等,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干扰到了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血管障碍等。这些因素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现象都会产生糖尿病的得病机会。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有这四条,和西医不谋而合
(1)病因
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素体阴虚是指机体阴液亏虚及阴液中某些成分缺乏,特别是肾脾两脏的亏虚在消渴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②饮食不节,形体肥胖。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加之体力活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这与中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③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④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消渴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外感三消(燥火三消、湿火三消)和内伤三消(积热三消、精虚三消)。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⑤久服丹药,化燥伤津。在中国古代,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纵欲或养生延寿而服用矿石类药物炼制的丹药,致使燥热内生、阴津耗损而发生消渴病。许多古医籍中都有嗜服丹药发生消渴的记载。西医学认为,确有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中国历代医籍十分强调嗜酒及房劳过度与消渴病有关。认为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事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
(2)病机
综合中医学古今文献及分析消渴病从发病至死亡全过程的临床资料,可将消渴病漫长病程中的病机特点归纳如下。
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我国历代医学文献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制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阴津愈虚,阴津愈虚燥热愈盛,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和肾三脏。
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病程迁延,阴损耗气,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并发症。
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
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
另有少数消渴病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迅速导致阴津极度损耗,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而出,现面赤烦躁,头痛呕吐,皮肤干燥,目眶下陷,唇舌干红,呼吸深长,有烂苹果样气味。若不及时抢救,则真阴耗竭,阴绝阳亡,昏迷死亡。
中医中药治疗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肉萎缩,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了中医的优越性。1.整体观念:《内经》中有关肝主筋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因而整体治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2.开通经络:活血化瘀是治疗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肉萎缩的原则,治疗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脑和肌肉失之营养。3.重视外邪为患:本病为外邪侵袭,精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致肌肉神经损伤,只有祛除外邪,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生化有源,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萎缩才可以恢复。4.强调身体亏弱:把心、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重点,是中后期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肌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故应及早治疗为主,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
中医认为,脑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在于脑髓空虚,基本病机在于肾气肾精亏虚。老年人其中有很多的肾虚者,往往脑功能下降,大脑神经细胞减少,递质含量以及递质受体数量均有下降的情况,而且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也下降。脑萎缩的一个重要病因就是肾虚,痰凝血瘀是脑萎缩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把心、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重点,这是脑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是虚弱,病情就越重,病情不断加重,身体就更加虚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去问问一下
从《黄帝内经》的论述可以看出,正常人体神志活动的进行和官窍功能的发挥,与心的主导作用及五脏功能的协调状态直接相关。但对脑的认识与研究并非一片空白。《内经》早就对“脑髓”、“脑府”及其功能有一定认识,并提出了脑的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反应能力、听觉、视觉、神志以及全身状态相关。中医学认识到的”脑”。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概念,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客观规律.其实质是建立在解剖学”脑府”基础上的以心肾功能合而为一为特点的特殊物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