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糖尿病高脂血症论文

发布时间:

糖尿病高脂血症论文

对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性高于血压和血糖。据有关资料统计,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比无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高3倍。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危害之一是:高血糖加高血脂可明显加速大、中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进展。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组织改变。以心脏组织改变为例:由于高血糖和高糖化血红蛋白沉积于心肌,使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心肌收缩力和顺应性降低;心肌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突起、致使小血管管腔狭窄并阻塞,这些病变均可使心脏增重、增大,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同样,脑和肾脏也会出现糖尿病损害,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成为糖尿病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危害之二是:在糖尿病微细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再合并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更加重了相关器官的缺血,从而加速了器官功能减退和衰竭。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患者来检查,我告知患者您这是高脂血症,要注意,很多患者非常淡定,只是问:高脂血症啊,可是我没有怎么不舒服啊,这个不需要吃药吧。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会严肃得提醒他们:高脂血症的危害远比您们想象的可怕,高脂血症起初是没有怎么特殊不适,可是一旦高脂血症让您感知到不适,那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当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脂血症。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遗传基因异常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害很大,原因在于它对人体 健康 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其本身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更在于高脂血症会诱发其他严重的疾病。

高脂血症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很多,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不合理饮食、精神紧张等。其中,以高脂血症为最危险的因素。这是因为,人体血清中脂类物质的增多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会造成脂类物质沉积于动脉血管,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便会造成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随着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人体的脑力、体力、心肌功能、肾功能都会逐渐减退,由此会造成一系列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疾病。

高脂血症不仅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诱发许多其他疾病。其中,以冠心病为首的心血管疾病就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并发疾病。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造成冠心病高致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原因,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乎的升高更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发病因素。临床试验更证实,积极调节血脂异常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外,高脂血症还可能诱发糖尿病脑中风、心肌梗死、脂肪肝、胆石症、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由此可见,高脂血症的发生是一个危险的警示,它意味着如不积极地治疗,就可能发生更多的严重疾患。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有效预防、积极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亦是降低高脂血症危害的有力措施。

三、高脂血症治疗

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生活习惯和饮食计划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是最好的,然后就是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

除了生活习惯和饮食计划的改善外,药物的治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于药物治疗,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汀类药物了。

但是他汀类药物也有它不足的地方,而阿昔莫司是他汀类药物的黄金组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俩方面:

1、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脂蛋白a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阿昔莫司是临床使用中唯一能够降低脂蛋白a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且效果最好的药物,所以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

2、他汀类药物或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并且有临床研究表明,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阿昔莫司可快速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FFA),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在降低TG的同时不会影响尿酸代谢,不会造成血糖升高,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尿酸患者的降脂治疗。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气学”理论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眩晕综合征、湿温病、情志失调病、高脂血症,胆胃病等多种疾病。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宁波市中医糖尿病专科,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病建设项目。发表“糖尿病辨证论治新识”、“王晖从气论治糖尿病的经验”、“王晖运用三和汤之经验”等论文60余篇。编有《气学与糖尿病》、《糖尿病保健方法》等书六部。其中《气学与糖尿病》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降浊合剂对肥胖气虚痰浊型糖尿病的研究》及《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与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探讨》二项省级中医科研课题,均已获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论文

因为当身体出现糖尿病的时候已经证明身体的各种器官都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是基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酯及非脂化脂肪酸的浓度超出正常范围,最终出现高甘油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此外,高脂血症的发生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良有关,饮食中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及存在原发性遗传性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

患糖尿病的原因所谓“三高三低”,余江毅教授解释说,一是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全身慢性代谢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6年的增加到1994年的,增长了近3倍。1996年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城市患病率为。2003年上海市区域调查表明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以上,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吃得太好、太多、缺乏运动、抽烟、嗜酒以及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精神压力过大、人口老龄化等。二是并发症发生率高,中国大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成本研究调查表明,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者占,其中大血管并发症为,微血管并发症为。两者兼有者。三是并发症治疗费用比例高,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余江毅教授说,“三低”一是知晓率低,糖尿病发病人数愈来愈多,但在中国,知晓率仅为30%—40%,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若不去测血糖、查尿糖就极难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由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糖尿病一级亲属、肥胖患者、分娩巨体重儿的妇女、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者等高危人群没能做到定期筛查血糖,以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二是诊断治疗率低,根据调查,我国糖尿病病人中只有不足40%病人得到诊断,被诊断的病人中也只有40%接受治疗,糖尿病控制达标率国外超过40%,而国内低于20%。三是达标控制率低。余江毅认为,我国要想遏制糖尿病上升的势头,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三高三低”问题。否则,后果严重,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况且,目前我国大量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未被查出。在已确诊的患者中,估计约有60%血糖控治疗方法糖尿病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人的胰脏中存在干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裂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各种胰脏细胞,对受损伤的或病变的胰脏进行自我修复,对内分泌细胞进行更新。胰岛细胞移植是将其他供者具有生理功能的、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而干细胞移植是将患者自身的骨髓或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增殖、再生成为能够自我更新的细胞,再移植到患者体内,既可解决临床材料不足又可避免排斥反应,临床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我院采用胰岛细胞移植治疗胰岛功能受损伤、胰岛素分泌不足的1、2型糖尿病;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病、麻疼、烂脚等糖尿病合并症。干细胞移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和福音。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技术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心是专门针对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凉疼、脑中风偏瘫、胃肠功能紊乱、神经源性膀胱、性功能减退等神经病变进行临床研究和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心配有彩色血流多普勒、肌电图机、血液流变测试仪等精密检测设备,能够对各种神经病变进行准确诊断。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药膳食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与全身整体调理相结合等综合治疗方法,以“麻疼丸、糖心宁、解毒丹、益肾丹”等纯中药为基础,配合针灸理疗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使众多受各种神经病变困扰的糖尿病患者得以康复。糖尿病足病防治技术糖尿病足病治疗中心是我院最早成立的糖尿病并发症专科,下设多个分支机构,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快捷、方便、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以“疏肝调气法防治糖尿病”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的“六结合”方案,临床治愈率达90%以上。中心依托十五国家中医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麻疼丸”,配以“糖疽康”系列外用纯中药制剂,中西医并重、内外科结合,加快了坏疽的创面愈合,使糖尿病人免遭截肢的厄运。糖尿病肾病防治技术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合并症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开创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途径,是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脐血干细胞在体外提取、分离,经加入CSF、IL和SCF、TPO和EPO等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因子诱导后培养、增殖、分化成具有靶向性修复受损的肾脏,改善或恢复肾脏功能能力的细胞,然后将干细胞静脉输注给糖尿病肾病患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进行五次干细胞移植治疗两周后,患者在血、尿β2-MG指标及肾功能BUN、Cr、UA三项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证明脐血干细胞对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卓有成效。糖尿病眼病防治技术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发病率在50%以上,是造成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眼病中心汇聚了国内一流眼病专家,引进美国科医人激光机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并依托“疏肝调气法防治糖尿病”创新理论,开发研制了糖目宁等系列纯中药制剂,对糖尿病眼病患者给予特殊用药,加激光光凝,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使患者免遭失明的厄运。同时本中心对眼表疾病、泪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的诊断治疗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所谓“三高三低”,余江毅教授解释说,一是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全身慢性代谢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6年的增加到1994年的,增长了近3倍。1996年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城市患病率为。2003年上海市区域调查表明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以上,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吃得太好、太多、缺乏运动、抽烟、嗜酒以及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精神压力过大、人口老龄化等。二是并发症发生率高,中国大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成本研究调查表明,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者占,其中大血管并发症为,微血管并发症为。两者兼有者。三是并发症治疗费用比例高,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余江毅教授说,“三低”一是知晓率低,糖尿病发病人数愈来愈多,但在中国,知晓率仅为30%—40%,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若不去测血糖、查尿糖就极难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由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糖尿病一级亲属、肥胖患者、分娩巨体重儿的妇女、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者等高危人群没能做到定期筛查血糖,以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二是诊断治疗率低,根据调查,我国糖尿病病人中只有不足40%病人得到诊断,被诊断的病人中也只有40%接受治疗,糖尿病控制达标率国外超过40%,而国内低于20%。三是达标控制率低。 余江毅认为,我国要想遏制糖尿病上升的势头,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三高三低”问题。否则,后果严重,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况且,目前我国大量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未被查出。在已确诊的患者中,估计约有60%血糖控 治疗方法 糖尿病胰岛细胞移植技术 人的胰脏中存在干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裂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各种胰脏细胞,对受损伤的或病变的胰脏进行自我修复,对内分泌细胞进行更新。胰岛细胞移植是将其他供者具有生理功能的、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而干细胞移植是将患者自身的骨髓或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增殖、再生成为能够自我更新的细胞,再移植到患者体内,既可解决临床材料不足又可避免排斥反应,临床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我院采用胰岛细胞移植治疗胰岛功能受损伤、胰岛素分泌不足的1、2型糖尿病;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病、麻疼、烂脚等糖尿病合并症。干细胞移植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和福音。 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技术 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心是专门针对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凉疼、脑中风偏瘫、胃肠功能紊乱、神经源性膀胱、性功能减退等神经病变进行临床研究和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心配有彩色血流多普勒、肌电图机、血液流变测试仪等精密检测设备,能够对各种神经病变进行准确诊断。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 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药膳食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与全身整体调理相结合等综合治疗方法,以“麻疼丸、糖心宁、解毒丹、益肾丹”等纯中药为基础,配合针灸理疗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使众多受各种神经病变困扰的糖尿病患者得以康复。 糖尿病足病防治技术 糖尿病足病治疗中心是我院最早成立的糖尿病并发症专科,下设多个分支机构,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快捷、方便、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以“疏肝调气法防治糖尿病”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的“六结合”方案,临床治愈率达90%以上。 中心依托十五国家中医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麻疼丸”,配以“糖疽康”系列外用纯中药制剂,中西医并重、内外科结合,加快了坏疽的创面愈合,使糖尿病人免遭截肢的厄运。 糖尿病肾病防治技术 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合并症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开创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途径,是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脐血干细胞在体外提取、分离,经加入CSF、IL和SCF、TPO和EPO等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因子诱导后培养、增殖、分化成具有靶向性修复受损的肾脏,改善或恢复肾脏功能能力的细胞,然后将干细胞静脉输注给糖尿病肾病患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进行五次干细胞移植治疗两周后,患者在血、尿β2-MG指标及肾功能BUN、Cr、UA三项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证明脐血干细胞对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卓有成效。 糖尿病眼病防治技术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发病率在50%以上,是造成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眼病中心汇聚了国内一流眼病专家,引进美国科医人激光机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并依托“疏肝调气法防治糖尿病”创新理论,开发研制了糖目宁等系列纯中药制剂,对糖尿病眼病患者给予特殊用药,加激光光凝,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使患者免遭失明的厄运。同时本中心对眼表疾病、泪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的诊断治疗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高血脂症病论文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的增长,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血压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科护理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改变,并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仍然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及低控制率的疾病。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中,血压高是其中临床症状之一,此类患者约占高血压的5%左右。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 询问病人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是否有头晕、头痛、耳鸣、烦躁、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诱因、缓解 方法 ,有无心前区憋闷、疼痛、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晕厥、视物模糊等;平日血压水平,了解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是否坚持服药及药物疗效。了解病人摄入热量、钠盐、脂肪的情况,有无吸烟、饮酒嗜好,体重和运动情况,了解家人有无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疾病。

2.心理社会资料 了解病人个性特征、职业、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知识,还应了解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对病人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情况。

3.身体评估 因血压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血压时应注意:①病人在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避免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②病人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再测量血压;③应连续测两次血压取平均值。评估心脏大小、心率、节律,肺部有无干湿啰音,双下肢有无水肿。

4.有关检查 了解病人血糖、血脂、血清电解质、肌酐、尿素氮,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以判断靶器官受损程度。

(二)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与血压增高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长期血压增高致心功能减退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晕有关;与血压增高致视力模糊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5.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有关;与治疗方案复杂有关。

(三)护理计划及评价(举例)

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自我保健知识。

1.目标病人能复述自我保健知识,且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护理 措施

(1)向病人、家属讲解高血压病发生原因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因素及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如摄盐过多、长期精神紧张等均可引起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脑、肾损害,坚持治疗是重要的。

(2)重视休息、工作量适中:保证充分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过劳、精神压力过大可引起血压增高。

(3)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限盐低于6g,超重者应限制热量。

(4)戒烟、限酒。

(5)活动适量:避免参加竞争、比赛类运动,不可做举重、俯卧撑等,可做 健身操 、 太极拳 、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日持续30分钟,每周3~5次,在活动中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应立刻停止活动,予以休息,在以后的活动量需适当减少。

(6)情绪稳定:生气、愤怒、悲观失望可使情绪激动,易诱发血压升高,让病人知道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对控制高血压极重要,病人应学会对不快之事应采取回避应对方法。 (7)坚持服用药物: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不可停药或减药,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水平,可避免靶器官受损害。

(8)病情监测: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定期门诊复查时,可提供医生为调整药物使用。

(9)家属给予支持:家属了解高血压病基本常识,应给予病人精神、物质的支持,如低盐饮食的提供、支持及监督,促进病人精神愉快协助稳定情绪等。

3.评价

病人认识并执行自我保健知识。

【健康 教育 】

高血压病病程很长,发展也不平衡,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高血压本身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可制止或逆转高血压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为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应教育病人严格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内容包括:

1.休息 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2.情绪 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诱发血压的增高,故应保持情绪轻松、稳定;

3.饮食 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还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

4.戒烟 限制饮酒;

5.运动 根据病情选择骑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有氧运动,避免参加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运动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

6.药物 为预防靶器官的损害应坚持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电不能擅自停药。服药的剂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以防因血压降得过低而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7.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血压,以便在家中定期自我测量。此外,病人还需定期门诊随访检查靶器官受损情况。

参 考 文 献

[1]张审恭.内科护理学,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2]王娟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年第7期.

[3]王志华,初少莉,陈绍行,杜俭,陆旭辉,钱文琪,吴顺娣,郭冀珍,朱鼎良.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5年08期.

[4]金钰梅,朱胜春,邵翠颖,潘清兮.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9期.

[5]冯俊娥,陈五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7年32期.

【摘要】 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特点 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生活质量。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连续三日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者。该病分2型:(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混合性高血压收缩压》≥40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波动大,主要是收缩压波动范围大,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大多数老年人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常常大于160mmHg,舒张压正常或下降,常小于90mmHg,同时常伴有运动后头晕及心前区不适表现。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眼花时,有直立位低血压表现,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降压药期间活动应缓慢。

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肥胖症等,这些疾病的存在降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疾病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

2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

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

高血压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因此家人要给予照顾体贴,减少其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与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起居非常重要。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但血压保持一般水平、重要脏器功能尚好的病人应适当进行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主要是坚持低钠饮食,这样能使血压下降,一般食盐量为每天5—6g,对于肥胖者还应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和脂肪饮食,每日脂肪不超过30—40g,并适当增加活动,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负荷;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和过甜食物,进食宜少量多餐,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戒烟;预防便秘;节制性生活等。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要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如果一旦发生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足部,就可以缓解。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调整药物的使用,血压不要降得过快、过低。监督病人遵医嘱服药,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下次服药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

3 小结

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是25%~35%,对于老年高血压,一是降低血压,控制症状,二是防止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三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提倡人人养成合理的卫生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乐观情绪。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8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患者来检查,我告知患者您这是高脂血症,要注意,很多患者非常淡定,只是问:高脂血症啊,可是我没有怎么不舒服啊,这个不需要吃药吧。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会严肃得提醒他们:高脂血症的危害远比您们想象的可怕,高脂血症起初是没有怎么特殊不适,可是一旦高脂血症让您感知到不适,那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一、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当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脂血症。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遗传基因异常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的危害很大,原因在于它对人体 健康 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其本身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更在于高脂血症会诱发其他严重的疾病。

高脂血症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很多,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不合理饮食、精神紧张等。其中,以高脂血症为最危险的因素。这是因为,人体血清中脂类物质的增多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会造成脂类物质沉积于动脉血管,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便会造成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随着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人体的脑力、体力、心肌功能、肾功能都会逐渐减退,由此会造成一系列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疾病。

高脂血症不仅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诱发许多其他疾病。其中,以冠心病为首的心血管疾病就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并发疾病。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造成冠心病高致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原因,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乎的升高更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发病因素。临床试验更证实,积极调节血脂异常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外,高脂血症还可能诱发糖尿病脑中风、心肌梗死、脂肪肝、胆石症、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由此可见,高脂血症的发生是一个危险的警示,它意味着如不积极地治疗,就可能发生更多的严重疾患。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有效预防、积极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亦是降低高脂血症危害的有力措施。

三、高脂血症治疗

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生活习惯和饮食计划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是最好的,然后就是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

除了生活习惯和饮食计划的改善外,药物的治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于药物治疗,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他汀类药物了。

但是他汀类药物也有它不足的地方,而阿昔莫司是他汀类药物的黄金组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俩方面:

1、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脂蛋白a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阿昔莫司是临床使用中唯一能够降低脂蛋白a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且效果最好的药物,所以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

2、他汀类药物或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并且有临床研究表明,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阿昔莫司可快速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FFA),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在降低TG的同时不会影响尿酸代谢,不会造成血糖升高,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尿酸患者的降脂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论文

首先来认识一下“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1、高血压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2、高血压诱发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精神和环境影响 (3)年龄因素 (4)生活习惯 (5)药物影响 (6)其他疾病的影响 3、高血压的危害 (1)导致左心室肥大 (2)引发冠心病 (3)引发脑血管疾病 (4)引起心力衰竭 (5)引起肾脏疾病 (6)造成视网膜病变 (7)引起猝死 (8)导致多种病变 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 健康 的疾病。 1、高血脂(高脂血症)分类: (1)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 健康 的疾病。 (2)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2、高血脂(高脂血症)引发因素 (1)遗传因素 (2)性别因素 (3)精神和环境影响 (4)季节因素 (5)年龄因素 (6)生活习惯 (7)药物影响 (8)其他疾病的影响 3、高血脂(高脂血症)危害: (1)加大血液粘度,危害循环系统中的微循环灌注。 (2)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 (3)会导致冠心病。 (4)会导致高血压。 (5)会导致脑中风。 (6)会导致肝功能损伤。 (7)会导致肌体形成大量自由基,损害人体细胞。 (8)会导致人体PH值呈弱酸性,机体酸化,导致缺钙和骨质疏松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在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1、 高血糖引发因素 (1)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 (2)外周组织包括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 (3)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和肠道影响血糖控制激素,导致其异常。 (4)肾脏过度地回吸收糖。 (5)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异常。 2、高血糖的危害 (1)身体脱水 (2)疲劳 (3)抵抗力降低 (4)代谢紊乱 (5)血管和慢性神经系统受损 (6)水和电解质紊乱 (7)β细胞衰竭 (8)渗透压增强 (9)失明 (10)身体水肿 1,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 2、油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30克; 3、尽量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4、生活习惯调整,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每天坚持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6、遵医嘱服药治疗。

1、引起这三种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作息习惯。

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以及高油高盐的食物会导致人体的负担加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2、年轻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工作的原因,患上此类疾病的机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按时去体检,生病就要及时接受治疗。这种病虽然无法根治,但是是可以调养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惊慌。

3、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心情愉悦,没有烦恼,那么疾病就会少一半。在平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一定要克制不好的情绪。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为什么会三高?接下来,我们将从成因和预防方法两个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

饮食健康是预防三高疾病的关键。建议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健康食品,控制烹饪油量,减少盐分摄入。

1. 饮食不当

综上所述,预防三高疾病需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预防三高疾病的发生。

2. 缺乏运动

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论文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的增长,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血压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科护理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长期血压增高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改变,并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仍然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及低控制率的疾病。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中,血压高是其中临床症状之一,此类患者约占高血压的5%左右。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 询问病人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是否有头晕、头痛、耳鸣、烦躁、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诱因、缓解 方法 ,有无心前区憋闷、疼痛、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晕厥、视物模糊等;平日血压水平,了解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是否坚持服药及药物疗效。了解病人摄入热量、钠盐、脂肪的情况,有无吸烟、饮酒嗜好,体重和运动情况,了解家人有无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疾病。

2.心理社会资料 了解病人个性特征、职业、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知识,还应了解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对病人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情况。

3.身体评估 因血压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血压时应注意:①病人在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避免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②病人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再测量血压;③应连续测两次血压取平均值。评估心脏大小、心率、节律,肺部有无干湿啰音,双下肢有无水肿。

4.有关检查 了解病人血糖、血脂、血清电解质、肌酐、尿素氮,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以判断靶器官受损程度。

(二)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与血压增高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长期血压增高致心功能减退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晕有关;与血压增高致视力模糊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5.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有关;与治疗方案复杂有关。

(三)护理计划及评价(举例)

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病自我保健知识。

1.目标病人能复述自我保健知识,且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护理 措施

(1)向病人、家属讲解高血压病发生原因未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因素及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如摄盐过多、长期精神紧张等均可引起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可导致心、脑、肾损害,坚持治疗是重要的。

(2)重视休息、工作量适中:保证充分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过劳、精神压力过大可引起血压增高。

(3)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限盐低于6g,超重者应限制热量。

(4)戒烟、限酒。

(5)活动适量:避免参加竞争、比赛类运动,不可做举重、俯卧撑等,可做 健身操 、 太极拳 、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日持续30分钟,每周3~5次,在活动中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应立刻停止活动,予以休息,在以后的活动量需适当减少。

(6)情绪稳定:生气、愤怒、悲观失望可使情绪激动,易诱发血压升高,让病人知道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对控制高血压极重要,病人应学会对不快之事应采取回避应对方法。 (7)坚持服用药物: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不可停药或减药,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水平,可避免靶器官受损害。

(8)病情监测: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定期门诊复查时,可提供医生为调整药物使用。

(9)家属给予支持:家属了解高血压病基本常识,应给予病人精神、物质的支持,如低盐饮食的提供、支持及监督,促进病人精神愉快协助稳定情绪等。

3.评价

病人认识并执行自我保健知识。

【健康 教育 】

高血压病病程很长,发展也不平衡,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高血压本身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可制止或逆转高血压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为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应教育病人严格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内容包括:

1.休息 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2.情绪 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诱发血压的增高,故应保持情绪轻松、稳定;

3.饮食 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还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

4.戒烟 限制饮酒;

5.运动 根据病情选择骑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有氧运动,避免参加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运动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

6.药物 为预防靶器官的损害应坚持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电不能擅自停药。服药的剂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以防因血压降得过低而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7.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血压,以便在家中定期自我测量。此外,病人还需定期门诊随访检查靶器官受损情况。

参 考 文 献

[1]张审恭.内科护理学,第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2]王娟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年第7期.

[3]王志华,初少莉,陈绍行,杜俭,陆旭辉,钱文琪,吴顺娣,郭冀珍,朱鼎良.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高血压杂志;2005年08期.

[4]金钰梅,朱胜春,邵翠颖,潘清兮.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9期.

[5]冯俊娥,陈五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7年32期.

【摘要】 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特点 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及生活质量。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连续三日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者。该病分2型:(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混合性高血压收缩压》≥40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波动大,主要是收缩压波动范围大,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大多数老年人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常常大于160mmHg,舒张压正常或下降,常小于90mmHg,同时常伴有运动后头晕及心前区不适表现。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眼花时,有直立位低血压表现,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降压药期间活动应缓慢。

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肥胖症等,这些疾病的存在降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疾病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

2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

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

高血压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因此家人要给予照顾体贴,减少其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与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起居非常重要。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但血压保持一般水平、重要脏器功能尚好的病人应适当进行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主要是坚持低钠饮食,这样能使血压下降,一般食盐量为每天5—6g,对于肥胖者还应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和脂肪饮食,每日脂肪不超过30—40g,并适当增加活动,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负荷;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和过甜食物,进食宜少量多餐,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戒烟;预防便秘;节制性生活等。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要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如果一旦发生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足部,就可以缓解。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调整药物的使用,血压不要降得过快、过低。监督病人遵医嘱服药,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下次服药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

3 小结

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是25%~35%,对于老年高血压,一是降低血压,控制症状,二是防止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三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提倡人人养成合理的卫生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乐观情绪。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8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

(1)引起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3)引发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卒中。

(4)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减退,严重的引起尿毒症。

(5)视网膜功能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2、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中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肢体血管硬化可发生肢体坏死、溃烂等。

高血脂还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3、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1)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提前5~10年;

2)它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移动和吞噬功能受抑制,易合并严重与难治性感染疾病;

3)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等许多器官的并发症,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脏猝死等。

所以,从以上综合分析,以高血糖或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最大、最广泛、最严重;其次是高血压;而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基础。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如: (1)引起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3)引发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卒中。 (4)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能减退,严重的引起尿毒症。 (5)视网膜功能减退,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2、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中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肢体血管硬化可发生肢体坏死、溃烂等。 高血脂还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3、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1)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提前5~10年; 2)它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移动和吞噬功能受抑制,易合并严重与难治性感染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眼等许多器官的并发症,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脏猝死等。 所以,从以上综合分析,以高血糖或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最大、最广泛、最严重;其次是高血压;而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基础。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这三高都会影响,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内膜病变,会产生斑块、狭窄或堵塞,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衰、脑梗死、脑出血等。高血压和高血糖,还会影响肾功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高血脂还会引起脂肪肝,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肝功能。除三高之外,目前在医学上还强调高尿酸血症,对人体的危害,高尿酸血症,也会引发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引发肾功能衰竭。因此,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都必须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对人体有危害的就是血脂高。三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引起的。脂质抵抗不平衡形成血脂高,葡萄糖抵抗不平衡形成血糖高,高血压是脂质抵抗、葡萄糖抵抗、蛋白质抵抗不平衡的综合反应。胰岛素抵抗是三大抵抗的总称。慢性病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产生的,不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或失调产生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或失调的作用是维护胰岛素抵抗的平衡,只有内分泌代谢紊乱到极限状态才会产生急性并发症。

血糖与胰岛素、血脂与胰岛素、蛋白质与胰岛素之间不是谁去降谁的问题,而是两者的配合偶联关系,是两者共同维护胰岛素抵抗平衡的问题。在胰岛素抵抗不平衡情况下,胰岛素降血糖有利于胰岛素抵抗平衡,增加胰岛素就能降血糖;增加胰岛素不利于胰岛素抵抗平衡,增加胰岛素就不能降血糖,反而会升高血糖。其实质,慢性病都是胰岛素升高开始的,而不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开始的。血压、血脂、血糖升高是胰岛素升高的“哨声”,是胰岛素抵抗不平衡的“哨声”。平衡胰岛素抵抗是解决慢性病的唯一正确的方法,阻止内分泌代谢异常到极限状态是防治急性并发症可靠方法。

不要有了三高就害怕起来,解决三高的问题就是解决平衡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西医要弄清楚内分泌代谢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人体会内分泌代谢紊乱?否则就会象无头苍蝇。

“三高”可以说是最臭名昭著的三个慢性疾病了,就像三姐妹一样,而且患病率也是逐年的升高。由于三高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逐渐被人们重视。

三高到底哪一个对人体危害更大呢?

一、我个人的观点,没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三者危害都很大。

1、高血压的危害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

二、就我所知,也没有人专门去研究到底哪一个危害更大。

三、“三高”就像三姐妹一样,经常是形影不离。比如,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的人,也容易导致高血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