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输尿管癌中医病机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输尿管癌中医病机分析论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 金桂龙 丁之玮 郭玉霞 赵湘湘 蒋阳平 王云忠双氧水声学造影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 --- 钟惠琴 陆海娟 陆金霞 沈姚琴602例乳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 麻林爱影像引导下肺肿块穿刺并发症及防治分析 --- 任剑飞 汤耀东 吴宏成 何一兵 姜静波 葛挺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90例临床分析 --- 季新明 吕再玉成份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防止非溶血性反应效果观察 --- 徐进 倪文仙 应敏洁 王芳 金雅虹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8例分析 --- 顾霄 彭卫东 徐涛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 叶青 郑斌 谢微加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观察 --- 罗盛 孙岚 田园 孙文瑞经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 王泽军 郑坚 叶水凤 张秋凤HVEGF_ 165 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 王宾 沈来根 朱越锋 李鲁滨 郭治宇 刘振杰腹膜后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配合 --- 钱卫玲 范美娟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 吕蕊萍 冯彩英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 梅慧红 周爱妹全麻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探讨 --- 陈亚萍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灌洗术的配合 --- 钱跃飞 黄长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不孕症162例护理 --- 王枸允 杨智莉个体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杨越明 陈秋美 周敏华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程序改进 --- 张鹏 包磊 鲁波 任丽芳 蔡红光 杨惠英ICU病房病原菌检测分析 --- 戚均超 孟曙芳 王琴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分析 --- 郑小银 徐立群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 孙敏燕 俞凯 楼新江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 刘英文 王选锭芦荟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陈亮 竹剑平新癀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 邹丽 黄文光妊娠妇女孕晚期睡眠质量及心身状况分析 --- 徐小芬 吕杰强 蔡晓红 叶绿溺水儿童死亡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的探讨 --- 钟政武 周招美 王月武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 浙江临床医学编辑委员会2008年春节年会在杭召开 --- 鲍迪富右位心全内脏反位伴慢性肾炎1例 --- 李道婷 蒋欣欣 王国红 冯剑 胡卫民麦绿素对小鼠耐缺氧作用实验研究 --- 徐海鹰 郭伟娣 江月仙结核性腹膜炎和肝癌患者的腹水与血清趋化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 王剑超 王寅 张娟文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 黄冠成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陈智能 杨林 王伟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 --- 罗凡砚 蒋海河 林国强 雷凯波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中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影响 --- 郑瑛 郭建荣 潘志浩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 陈越 潘文志 钟一红 丁小强自体微粒皮移植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探讨 --- 罗旭 林才 陈更新保存羊膜与生物羊膜在眼表碱烧伤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 郭霞 邱海燕 陈健康

癌症的严重性都是差不多的,要分得话,分时期,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发现的早,可以治疗,在消除癌细胞,或者是切除患癌部分的器官,化疗,均可以得到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如果病人情绪稳定,没有大喜大悲或者是愤怒的情况出现,可以痊愈.中期,发现的较晚,看癌细胞的扩散程序,是否已经转移至其他的器官,如果治疗及时,依旧可以治愈;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很多部位,处于较难治愈状态,建议回家休养,化疗只是增加病人的痛苦,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注意补充抗癌食品跟保养品/药品,奇迹有可能出现的.愿你父亲早日康复.

输尿管癌中医病机研究论文

目前膀胱内灌药是常规治疗,但不是最主要关心的问题。输尿管癌一旦侵至外膜就要当心有无淋巴及血液途径转移,所以患者最好做一下PET-CT检查看有无肿瘤转移,现在如肾功能正常,最好接受全身化疗。(陈海戈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上海仁济医院陈海戈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 金桂龙 丁之玮 郭玉霞 赵湘湘 蒋阳平 王云忠双氧水声学造影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 --- 钟惠琴 陆海娟 陆金霞 沈姚琴602例乳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 麻林爱影像引导下肺肿块穿刺并发症及防治分析 --- 任剑飞 汤耀东 吴宏成 何一兵 姜静波 葛挺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90例临床分析 --- 季新明 吕再玉成份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防止非溶血性反应效果观察 --- 徐进 倪文仙 应敏洁 王芳 金雅虹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8例分析 --- 顾霄 彭卫东 徐涛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 叶青 郑斌 谢微加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观察 --- 罗盛 孙岚 田园 孙文瑞经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 王泽军 郑坚 叶水凤 张秋凤HVEGF_ 165 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 王宾 沈来根 朱越锋 李鲁滨 郭治宇 刘振杰腹膜后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配合 --- 钱卫玲 范美娟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 吕蕊萍 冯彩英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 梅慧红 周爱妹全麻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探讨 --- 陈亚萍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灌洗术的配合 --- 钱跃飞 黄长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不孕症162例护理 --- 王枸允 杨智莉个体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杨越明 陈秋美 周敏华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程序改进 --- 张鹏 包磊 鲁波 任丽芳 蔡红光 杨惠英ICU病房病原菌检测分析 --- 戚均超 孟曙芳 王琴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分析 --- 郑小银 徐立群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 孙敏燕 俞凯 楼新江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 刘英文 王选锭芦荟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 陈亮 竹剑平新癀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 邹丽 黄文光妊娠妇女孕晚期睡眠质量及心身状况分析 --- 徐小芬 吕杰强 蔡晓红 叶绿溺水儿童死亡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的探讨 --- 钟政武 周招美 王月武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 浙江临床医学编辑委员会2008年春节年会在杭召开 --- 鲍迪富右位心全内脏反位伴慢性肾炎1例 --- 李道婷 蒋欣欣 王国红 冯剑 胡卫民麦绿素对小鼠耐缺氧作用实验研究 --- 徐海鹰 郭伟娣 江月仙结核性腹膜炎和肝癌患者的腹水与血清趋化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 王剑超 王寅 张娟文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 黄冠成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陈智能 杨林 王伟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 --- 罗凡砚 蒋海河 林国强 雷凯波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中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影响 --- 郑瑛 郭建荣 潘志浩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 陈越 潘文志 钟一红 丁小强自体微粒皮移植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探讨 --- 罗旭 林才 陈更新保存羊膜与生物羊膜在眼表碱烧伤中应用的疗效比较 --- 郭霞 邱海燕 陈健康

输尿管结石严重时出现并发症:局部损伤:小的结石,可以在尿

路内自由活动,容易磨伤尿路粘膜引起出血、肾绞痛,在上海的专科能解决

输尿管肿瘤分为几种类型1、移行细胞癌:90%的上尿路移行细胞肿瘤是移行细胞癌,其组织相形态与膀胱癌的相似。2/3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发生在输尿管的下段,另外近1/3见于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上段少见。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有时在同侧的肾盂和输尿管出现多发性肿瘤,偶可见于对侧同时发生,30%-75%的输尿管肿瘤同时或异时伴有膀胱肿瘤,常见于同侧输尿管口附近。一般分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和浸润性移行细胞癌两类,前者约占60%,呈乳头状突入输尿管腔内,显微镜下见瘤体大部分为乳头状结构,晚期病例乳头状结构显着紊乱,细胞核分裂相多,大小不一,细胞极性紊乱;后者约占40%,是实体性肿瘤,肿瘤基底向输尿管壁的深层浸润,管壁僵硬、变形合并管腔狭窄,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出现溃疡和坏死,镜下癌细胞形态与乳头状癌相似。2、鳞状细胞癌:约占上尿路肿瘤的0.7%-7%,其发生率约为肾盂的1/6,是由移行细胞化生成鳞状细胞恶变形成,所以通常与珊瑚状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肉眼见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输尿管变形、壁僵硬并出现管腔狭窄,镜下可见典型的鳞状癌细胞,晚期细胞形态可消失。3、腺癌:输尿管腺癌临床上甚少见,也是由移行细胞化生而来,通常与输尿管结石长期梗阻和炎症刺激有关。肉眼所见与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不易区别。spires等报告了59例腺癌患者,将其进一步分为管状绒毛状、粘液性和乳头状无腔3种类型,前两种类型所形成的腔相似,占病例总数的93%。4、乳头状瘤:因其倾向复发和分化异常,所以有人认为乳头状瘤是0级或i级移行细胞乳头状癌。肉眼见乳头突入输尿管腔内,呈红色或粉红色,稍有弹性和韧性。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乳头状结构,不太粗大,表面覆盖的移行细胞约3-5层。细胞的形态和层次均与正常输尿管粘膜的移行上皮细胞结构基本相同,乳头间质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乳头状瘤可恶变。5、内翻性乳头状瘤: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肉眼观、内窥镜所见和组织学形态与膀胱内翻乳头状瘤相同。肿瘤被覆一层尿路上皮细胞,可为正常的、萎缩的或增生的和灶性鳞状化生的上皮,有时有囊性区域。细胞核无明显分裂表现,一般不复发,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良性病变,但也有伴发恶性肿瘤的报告。grainer等报告,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有18%伴有恶性病变。另外,输尿管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均可与其它的尿路上皮癌同时或异时发生。6、输尿管息肉:大部分有细长的蒂与输尿管壁相连,表面光滑,多位于输尿管上1/3。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炎性尿路上皮化生或增生,也有人认为是原发性肿瘤。息肉颜色较红、实性、表面光滑、有长窄蒂。由正常的输尿管移行细胞增生而成,掺杂有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基底部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和平滑肌束。7、纤维瘤:输尿管纤维瘤少见,大多数发生在输尿管腔中段,肉眼可见局部输尿管壁肿胀或息肉状肿块,表面有淡红色光滑而又完整的粘膜,切面见肿块界限清楚,呈灰白色,质地偏硬。显微镜下见肿瘤有正常粘膜覆盖,其余均为互相交织的致密纤维组织,偶见肿块表面粘膜发生溃破。8、其它是肿瘤:90%以上的输尿管肿瘤为移行细胞癌,皮来源的鳞癌和腺癌少见,从间叶组织发生的脂肪瘤、肌肉脂肪瘤、血管瘤等更为稀少。

输卵管癌中医辩证分析论文

你好!晋中昕儿很荣幸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据有关资料和民间经验显示,苦菜具有治疗胃病的良好效果,并且有相关实验表明,苦菜还能解尼古丁毒,由此推断,苦菜中可能含有1中物质能与尼古丁发生中和。最后得出1种假设:人体中含有1组内源性物质,1种与尼古丁相似,另1种与苦菜中的某1物质相似。在正常情况下,2者相互中和;若尼古丁类似物含量多,就会引发胃病。关键词:苦菜,尼古丁,内源性物质,胃病正文:家乡苦菜很多,有人用它治疗胃病,效果很好,于是产生了兴趣,通过资料对其研究,发现,它确实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论文 毕业论文网苦菜为菊科植物苦苣菜Sonchuso1eraceusL.山苦荬Ix-erischinsnsis(Thunb.)Nakai.抱茎苦荬菜(Houtt.)Stebb.的嫩叶,又名苦荬、苦马菜。1—2年生草本植物。苦菜每百克嫩叶含水分91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胡萝卜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等。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滇南本草》载“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本草纲目》载“治血淋痔疹”。脾胃虚寒者忌食。[1]苦菜治疗胃病的事实已经被许多人所证实,且效果良好;苦菜能提高口味,健胃,春天吃苦菜的话能健胃提高消化功能,还能抗暑。[2]近年来有关专家又发现苦菜中含有与尼古丁中合的成份,所以苦菜茶又是吸烟或被动吸烟者的最佳饮品。这里举1例:六十年代初,有人常到野外捉蜥蜴充饥,祖父告诉他,苦菜根里的白汁能解毒。1次此人捉了只蜥蜴,从祖父长烟管里抠出点烟油子,涂在蜥蜴嘴里,它很快就昏死了过去,再用苦菜根中的白汁抹在它嘴里,蜥蜴转眼间便复活了。由此看来,多吃苦菜、多饮苦菜茶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有人曾对苦菜解尼古丁之毒做过如下实验:1、苣卖菜简述及问题的提出苣卖菜(geerusderiovlolo)又名取卖菜、苦菜,菊科,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包茎,下部带紫红色,黄色舌状花,我国各地普遍野生。其茎、叶及主根中均有白色乳汁,汁与空气接触后由白色变为深褐色,时间1长还会凝成胶质体,幼苗可食。其药用功能早巳载入我国中医学宝库。药名败酱,全草入药,主要成分含香豆素、甾帖类,主治肠痛、疮疖肿痛、肠炎、痢疾、带下产后淤血、痔疮等疾病,可解蚊、虫咬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淤等功能。根据我们在几种动物体进行试验的结果,苣卖菜还可以解尼古丁之毒。我们认为,这1课题值得研究和探讨。道理很清楚,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吸烟被公认为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是,国际上虽屡屡提倡“禁烟”却终不能奏效,这显然是1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可以设想,将遍地丛生、取之容易的苣卖菜经过加工掺人烟草之中或直接使吸烟者服之,这样可减少烟草中的尼古丁对人体的毒害,因此这具有十分重要和广泛的意义。本文以下所述,是对这1课题在蛇、沙蜥、白鼠3种动物身上所进行试验的记录摘要。2、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L试验材料(1)黑眉锦蛇:又名菜花蛇。爬行纲、游蛇科。捕捉于包头西部。(2)沙蜥:又名蟾头蜥,爬行纲、鬣蜥科。包头地区田野均有。(3)小白鼠:动物室饲养。(4)烟积油;由烟头中捅出的膏状物。(5)苣卖菜乳汁:采于包头郊外,由其茎内挤出。(6)蒸馏水。2.实验过程试验1:验证尼古丁致蛇死亡。1990年8月20日。试验对象:蛇,体重156g,体长0.65m,试验前无病态。试验过程及现象:将烟积油0.004g用蒸馏水溶解,用无针头注射器注入蛇口。初注入烟积油后,尚能爬行1.5m,经31秒钟后,药物发生作用。观察其反应:身躯自尾部开始痉挛,随后颈僵直,瞳孔扩散失去光泽,口中有唾液流出,尔后全身僵硬,口垂于地,1分钟后死亡。试验2:观察苣卖菜解尼古丁之毒的效果。1990年8月20日。试验对象:蛇,体重178g,体长0.71m,试验前无病态。试验过程及现象:先将烟积油0.004g用试验1方法注入蛇口。经48秒后药物发生作用,蛇反应与试验1基本相同。等蛇休克之后,立即用解剖刀把撬开蛇口,将鲜苣卖菜乳汁0.Olg抹于蛇喉部,用蒸馏水送服。观察其反应:4分钟后,蛇的尾部先恢复柔软。5分30秒后,手触动蛇体时,蛇有知觉。7分钟后,蛇头可抬起,瞳孔逐渐恢复光泽,在其眼前摆动手臂,有闪躲现象。8分钟后,蛇颈部恢复柔软。10分12秒后,蛇头昂起,可蠕动。蛇的恢复过程,恰好与中毒时过程相反。试验3:观察烟积油与苣卖菜乳汁混合后在动物身上的反应。1990年8月22日。实验对象:蛇,体重203g,体长0.8m。药品用量:烟积油水溶剂0.004g,苣卖菜乳汁0.Olg,混合。过程及现象:将调好后的混和物2ml注入蛇口,经40秒钟后,蛇略有失常反应,表现为爬行缓慢或停爬,力弱,但无较大反应。随时间的延长,蛇逐渐恢复正常。试验后,可继续饲养。试验4:苣卖菜乳汁胶质的效力。1991年1月20日试验对象:同试验3。药品及用量:烟积油0.004g制成水溶液,苣卖菜乳块0.008g制成溶剂(需放入瓷坩埚中加温,待2小时后方能溶解)。过程及现象:用试验1的方法将烟积油溶液注入蛇口内,观察其反应,与试验 1现象基本相同。再及时将乳块溶液注入蛇口,经20分钟后,触动蛇体,有知觉。 33分钟后,在蛇头前摆动手臂,蛇有闪躲现象,身躯由僵变软,头部抬起。经45分钟后,可爬行。试验5:观察沙蜥对尼古丁的反应。1990年8月23日。试验药品:同试验1。过程及现象:用小木片撬开沙蜥口,将烟积油0.002g(膏状)抹入其口中。经5秒钟后,尾及四肢痉挛,头低下,口张合,后腿挺伸3~4次,40秒后死亡。试验6:观察尼古丁与苣卖菜乳汁混合,在沙蜥身上的反应。药品及用量:烟积油0.001g(膏状),与鲜苣卖菜乳汁0.002g调和,不需加水。过程及现象:将混合后的药品用小木片抹入沙蜥口内。其现象:仍能快速爬行,不发生中毒现象。试验7:观察白鼠对尼古丁的反应。1991年1月23日。试验手段:口服及肌肉注射。过程及现象:先将烟积油O.002g溶解后,用无针头注射器注入鼠口,经20分钟后无反应。再将烟积油0.002e溶解后过滤,取lml进行肌肉注射,立刻发生痉挛,随后死亡。试验8:观察尼古丁与苣卖菜乳汁混合,在白鼠身上的反应。1990年1月23日。试验手段:肌肉注射。过程及现象:将烟积油0.002g溶解后与0.0042苣卖菜乳块混合溶解,过滤后取lml进行肌肉注射。发现注射后白鼠仍能跑动,后腿略拖,精神有所减弱,但不发生死亡。三、结论1.尼古丁可使沙蜥、蛇、小白鼠等小动物中毒死亡。2.尼古丁与苣卖菜乳汁混合后,具有降解尼古丁毒性的作用。3.苣卖菜乳汁可缓解尼古丁毒性。4.尼古丁毒素对哺乳动物(这是单指白鼠)用口服的方法远不如两栖动物 (这是指蛇与沙蜥)反应迅速,但用肌肉注射反应迅速。5.胶质的苣卖菜乳汁,仍能降解尼古丁毒性。[3]有研究显示,尼古丁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使碱性的胆汁易于返流入胃,以致破坏胃粘膜,并且还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使胃粘膜粘液分泌减少。这些均可损害胃粘膜,导致胃病。[4]由此可见,苦菜既能治疗胃病又能解尼古丁毒。于是,得出1假设:胃病可能有另1引发机制,人体中含有1组内源性物质,1种与尼古丁相似,我暂且称它为尼古丁类似物,另1种与苦菜中的某1物质相似,称它为苦菜活性物质。在正常情况下,2者相互中和;若尼古丁类似物含量多,就会引发胃病。谢谢!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克隆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输尿管癌论文

shū niào guǎn zhǒng liú

tumor of ureter

ICD:

泌尿外科,肿瘤科

输尿管肿瘤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输尿管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移行细胞合并鳞状上皮癌,粘液癌等。

症状:血尿、尿中条索状血块及急性绞痛。

输尿管肿瘤临床较为少见。1841 年,法国病理学家Rayer 首先描述输尿管肿瘤。1902 年,Albarran 报道第1 例在术前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截至1976 年,世界文献报道仅为2200 例,而国内主要文献统计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至1996 年8 月共报道280 余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肿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警惕,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目前来说,输尿管肿瘤并非少见病,而且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其重要性在于:①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据统计,手术前其诊断率为50%~90%;②输尿管壁薄,其血供与淋巴丰富,较易早期发生转移和扩散,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③术前估计肿瘤的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较为困难;而这两者与输尿管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④输尿管肿瘤5 年生存率为40%~67%,总的来说其预后是较差的。因此,必须强调应用综合诊断措施。使输尿管肿瘤患者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努力提高其5 年生存率。

1.血尿 最常见,约占75%。常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并可出现条索样血块,活动和劳累后加重。

2.疼痛 60%左右的病例有患侧腹部疼痛,血块堵塞可发生剧烈绞痛。

3.肿块 癌肿阻塞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可在腹部扪及肿大的肾脏。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肾盂及膀胱肿瘤相似,吸烟、饮用咖啡、滥用镇痛药、某些特殊职业、慢性炎症、积水、结石、使用环磷酰胺化疗、遗传等多种因素与输尿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输尿管肿瘤的风险比肾盂肿瘤和膀胱肿瘤都高,且吸烟量与发生肿瘤的风险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大量饮用咖啡也会增加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长期服用镇痛药如非那西汀则会使输尿管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许多;那些从事化学、石油化学、塑料工业,长期接触煤、沥青、可卡因、焦油的人患有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慢性细菌性感染、尿道结石、梗阻易于产生鳞状上皮癌,发生腺癌的可能性则要少得多;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也被认为不只是会增加发生膀胱肿瘤的可能性,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双侧输尿管发生肿瘤(同时或者异时)占输尿管肿瘤总数的~,约73%的输尿管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约24%位于输尿管中段,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只占3%左右。

输尿管肿瘤大多为移行细胞癌,约占93%,组织病理特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似;鳞状上皮癌、腺癌较少。在占少数的良性肿瘤中以上皮性 *** 状瘤最常见,约占75%,其中内翻性 *** 状瘤常与恶性肿瘤并发,文献报道约18%的恶性肿瘤发生(同时或异时)输尿管内翻性 *** 状瘤,因此对于诊断为内翻性 *** 状瘤的患者有必要排除输尿管恶性肿瘤,另一良性肿瘤为纤维上皮息肉。TNM 分期同肾盂肿瘤。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可以通过上皮扩展(直接浸润或种植)及淋巴、血行扩散。

1.根据肿瘤来源,输尿管肿瘤可分为3 类。

(1)输尿管上皮来源:恶性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良性的有移行细胞 *** 状瘤。

(2)输尿管上皮以外的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来源:恶性的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类癌性肉瘤;良性的有纤维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 *** 肉。

(3)输尿管以外的器官或组织来源:均为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转移性肉瘤等。

2.临床分期 主要有国际抗癌协会和Jewett 两种分期法。

实验室检查:

诊断:间歇性肉眼血尿伴长条状血块;影像学检查发现输尿管充盈缺损;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或病理证实为肿瘤即可诊断。

1.尿常规检查 可查见红细胞。

2.尿脱落细胞检查 诊断正确率60%~70%,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可以更敏感地发现肿瘤细胞。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有偏心性或中心性充盈缺损,表面毛糙不齐、凹凸不平,形状不整或呈长圆形;病灶处输尿管轮廓消失;梗阻上方有不同程度积水,肾功能减退;肿瘤下方呈杯口状扩张。

(2)逆行造影:如阻塞完全,逆行造影表现与静脉尿路造影相仿,阻塞端尖削,边缘不齐或呈杯口状,杯口边缘毛糙、不对称。逆行造影显示癌肿下方输尿管扩大呈“高脚杯”状,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3)CT 检查:早期小肿瘤<1 cm 时难以发现,但可观察到肾盂积水及周围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4)MRI:在肿瘤分期上较CT 准确。对诊断不清的梗阻性肿瘤诊断有帮助。

(5)肾动脉造影:上段输尿管的癌肿,偶可见肾盂、输尿管动脉增粗,伸向肿瘤区,有时还可见纤细的肿瘤血管。并发肾盂积水时,肾内动脉拉直且分开。

(6)B 超:一般只能发现肾盂积水和较大的转移灶。有时可见肿瘤为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其上方输尿管扩张。

2.器械检查

(1)膀胱镜: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尿,因为20%的患者合并膀胱癌,故必须观察膀胱内有无肿瘤。并可做逆行造影检查,也可用带刷输尿管导管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诊断阳性率达90%。

(2)输尿管镜:可直接到达肿瘤部位,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并取活检,86%~92%的患者可以确诊。

1.输尿管阴性结石 多见于40 岁以下青壮年,以绞痛为特点。肉眼血尿少见,多数为镜下血尿,常与绞痛并存。输尿管阴性结石可以引起结石部位以上尿路梗阻,造影发现输尿管内有负影。如用造影剂后仍不能确诊,可作输尿管充气作双重对比造影。此时阴性结石多能显影。CT 平扫检查于梗阻段输尿管发现高密度的结石阴影。

2.输尿管息肉 多见于40 岁以下青壮年。病史长,造影见充盈缺损,其表面光滑,范围较输尿管肿瘤大,多在2cm 以上,甚至可达10cm。部位多在近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反复从尿液中找癌细胞阴性,可资鉴别。

3.膀胱癌 位于壁段输尿管周围的膀胱癌可将输尿管口遮盖。需与下段输尿管癌突入膀胱相鉴别。输尿管癌突入膀胱有两种情况,一是肿瘤有蒂,瘤体在膀胱,蒂在输尿管;二是肿瘤没有蒂,瘤体在输尿管和膀胱各一部分。鉴别主要靠膀胱镜检查。可用镜鞘前端推开膀胱肿瘤观察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如有蒂与输尿管内相连,则可明确输尿管肿瘤。

治疗原则:单侧应做包括患侧肾、全长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双侧时可保留一侧功能较好的肾。由于输尿管癌复发率较高,且有肿瘤种植及多中心生长的特点,术后应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1.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对良性 *** 状瘤有恶变倾向者及恶性肿瘤应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脂肪囊、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局限性输尿管肿瘤也可经输尿管镜做电灼或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或输尿管节段性切除。

2.双侧输尿管肿瘤

(1)双侧上1/3 段肿瘤:仅切除病变组织,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

(2)双侧下1/3 段肿瘤:双输尿管中下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或用肠襻与膀胱相连。

(3)一侧上段,一侧下段:一侧根治术,一侧肠代输尿管、自体肾移植、输尿管或肾皮肤造口。

3.对孤立肾或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4.术后辅助化疗,可应用MVAC 方案(甲氨蝶呤、长春堿、顺铂和多柔比星),有效率40%~50%,但不良反应重,放疗不敏感。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40%的患者可出现泌尿系其他部位的肿瘤,其中合并膀胱肿瘤者约占21%。

预后:分化良好Ⅰ、Ⅱ级癌5 年存活率56%~67%,分化不佳的约16%;非浸润性的5 年存活率约60%,而浸润性的约占25%;有转移者生存期低于3 年。

预防:输尿管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无论是采用输尿管镜治疗及保守性手术,还是根治性手术后,都应制定详细而严格的随访计划,具体包括:①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尿脱落细胞;②定期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③定期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最初2 年,每3 个月1 次,以后每6 个月1 次;④选用丝裂霉素或BCG 等化疗药物定期行膀胱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

输尿管肿瘤较少见,发病率约占肾盂肿瘤的1/4,而事实上肾盂肿瘤仅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1987 年的癌症统计资料显示:输尿管肿瘤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发病率在男性比女性高2~3 倍。在人种上,白人和黑人发病率之比为2∶1,而在白人75~79 岁这一年龄段中,每年发病率达10/10 万。上尿路移行细胞肿瘤一般很少发生在40 岁以前,年轻患者多为良 *** 肉病变,40~70 岁为发病率的高峰年龄。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较膀胱肿瘤低得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者只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则是贮尿器官,与尿接触的时间较长有关。巴尔干肾病为流行于巴尔干地区的地方性疾病,表现为肾间质的退行性变,其癌变一般只限于肾盂,输尿管肿瘤与该病之间无必然联系。

年龄多在2050岁,男多于女

1、宜吃食物:

(1)宜多吃具有抗膀胱和尿道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蛤蟆、田螺、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尿道梗阻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感染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4)出血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老鼠肉。

2、忌吃食物: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输尿管肿瘤分为几种类型1、移行细胞癌:90%的上尿路移行细胞肿瘤是移行细胞癌,其组织相形态与膀胱癌的相似。2/3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发生在输尿管的下段,另外近1/3见于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上段少见。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有时在同侧的肾盂和输尿管出现多发性肿瘤,偶可见于对侧同时发生,30%-75%的输尿管肿瘤同时或异时伴有膀胱肿瘤,常见于同侧输尿管口附近。一般分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和浸润性移行细胞癌两类,前者约占60%,呈乳头状突入输尿管腔内,显微镜下见瘤体大部分为乳头状结构,晚期病例乳头状结构显着紊乱,细胞核分裂相多,大小不一,细胞极性紊乱;后者约占40%,是实体性肿瘤,肿瘤基底向输尿管壁的深层浸润,管壁僵硬、变形合并管腔狭窄,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出现溃疡和坏死,镜下癌细胞形态与乳头状癌相似。2、鳞状细胞癌:约占上尿路肿瘤的0.7%-7%,其发生率约为肾盂的1/6,是由移行细胞化生成鳞状细胞恶变形成,所以通常与珊瑚状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肉眼见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输尿管变形、壁僵硬并出现管腔狭窄,镜下可见典型的鳞状癌细胞,晚期细胞形态可消失。3、腺癌:输尿管腺癌临床上甚少见,也是由移行细胞化生而来,通常与输尿管结石长期梗阻和炎症刺激有关。肉眼所见与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不易区别。spires等报告了59例腺癌患者,将其进一步分为管状绒毛状、粘液性和乳头状无腔3种类型,前两种类型所形成的腔相似,占病例总数的93%。4、乳头状瘤:因其倾向复发和分化异常,所以有人认为乳头状瘤是0级或i级移行细胞乳头状癌。肉眼见乳头突入输尿管腔内,呈红色或粉红色,稍有弹性和韧性。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乳头状结构,不太粗大,表面覆盖的移行细胞约3-5层。细胞的形态和层次均与正常输尿管粘膜的移行上皮细胞结构基本相同,乳头间质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乳头状瘤可恶变。5、内翻性乳头状瘤: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肉眼观、内窥镜所见和组织学形态与膀胱内翻乳头状瘤相同。肿瘤被覆一层尿路上皮细胞,可为正常的、萎缩的或增生的和灶性鳞状化生的上皮,有时有囊性区域。细胞核无明显分裂表现,一般不复发,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良性病变,但也有伴发恶性肿瘤的报告。grainer等报告,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有18%伴有恶性病变。另外,输尿管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均可与其它的尿路上皮癌同时或异时发生。6、输尿管息肉:大部分有细长的蒂与输尿管壁相连,表面光滑,多位于输尿管上1/3。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炎性尿路上皮化生或增生,也有人认为是原发性肿瘤。息肉颜色较红、实性、表面光滑、有长窄蒂。由正常的输尿管移行细胞增生而成,掺杂有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基底部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和平滑肌束。7、纤维瘤:输尿管纤维瘤少见,大多数发生在输尿管腔中段,肉眼可见局部输尿管壁肿胀或息肉状肿块,表面有淡红色光滑而又完整的粘膜,切面见肿块界限清楚,呈灰白色,质地偏硬。显微镜下见肿瘤有正常粘膜覆盖,其余均为互相交织的致密纤维组织,偶见肿块表面粘膜发生溃破。8、其它是肿瘤:90%以上的输尿管肿瘤为移行细胞癌,皮来源的鳞癌和腺癌少见,从间叶组织发生的脂肪瘤、肌肉脂肪瘤、血管瘤等更为稀少。

安利的蛋白质粉是增加伤口愈合,再加VB+VC,VC是排毒、解毒,消炎。

肾盂输尿管癌论文

shū niào guǎn zhǒng liú

tumor of ureter

ICD:

泌尿外科,肿瘤科

输尿管肿瘤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输尿管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移行细胞合并鳞状上皮癌,粘液癌等。

症状:血尿、尿中条索状血块及急性绞痛。

输尿管肿瘤临床较为少见。1841 年,法国病理学家Rayer 首先描述输尿管肿瘤。1902 年,Albarran 报道第1 例在术前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截至1976 年,世界文献报道仅为2200 例,而国内主要文献统计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至1996 年8 月共报道280 余例。

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肿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警惕,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目前来说,输尿管肿瘤并非少见病,而且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其重要性在于:①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据统计,手术前其诊断率为50%~90%;②输尿管壁薄,其血供与淋巴丰富,较易早期发生转移和扩散,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③术前估计肿瘤的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较为困难;而这两者与输尿管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④输尿管肿瘤5 年生存率为40%~67%,总的来说其预后是较差的。因此,必须强调应用综合诊断措施。使输尿管肿瘤患者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努力提高其5 年生存率。

1.血尿 最常见,约占75%。常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并可出现条索样血块,活动和劳累后加重。

2.疼痛 60%左右的病例有患侧腹部疼痛,血块堵塞可发生剧烈绞痛。

3.肿块 癌肿阻塞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可在腹部扪及肿大的肾脏。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肾盂及膀胱肿瘤相似,吸烟、饮用咖啡、滥用镇痛药、某些特殊职业、慢性炎症、积水、结石、使用环磷酰胺化疗、遗传等多种因素与输尿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输尿管肿瘤的风险比肾盂肿瘤和膀胱肿瘤都高,且吸烟量与发生肿瘤的风险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大量饮用咖啡也会增加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长期服用镇痛药如非那西汀则会使输尿管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许多;那些从事化学、石油化学、塑料工业,长期接触煤、沥青、可卡因、焦油的人患有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慢性细菌性感染、尿道结石、梗阻易于产生鳞状上皮癌,发生腺癌的可能性则要少得多;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也被认为不只是会增加发生膀胱肿瘤的可能性,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双侧输尿管发生肿瘤(同时或者异时)占输尿管肿瘤总数的~,约73%的输尿管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约24%位于输尿管中段,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只占3%左右。

输尿管肿瘤大多为移行细胞癌,约占93%,组织病理特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似;鳞状上皮癌、腺癌较少。在占少数的良性肿瘤中以上皮性 *** 状瘤最常见,约占75%,其中内翻性 *** 状瘤常与恶性肿瘤并发,文献报道约18%的恶性肿瘤发生(同时或异时)输尿管内翻性 *** 状瘤,因此对于诊断为内翻性 *** 状瘤的患者有必要排除输尿管恶性肿瘤,另一良性肿瘤为纤维上皮息肉。TNM 分期同肾盂肿瘤。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可以通过上皮扩展(直接浸润或种植)及淋巴、血行扩散。

1.根据肿瘤来源,输尿管肿瘤可分为3 类。

(1)输尿管上皮来源:恶性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良性的有移行细胞 *** 状瘤。

(2)输尿管上皮以外的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来源:恶性的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类癌性肉瘤;良性的有纤维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 *** 肉。

(3)输尿管以外的器官或组织来源:均为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转移性肉瘤等。

2.临床分期 主要有国际抗癌协会和Jewett 两种分期法。

实验室检查:

诊断:间歇性肉眼血尿伴长条状血块;影像学检查发现输尿管充盈缺损;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或病理证实为肿瘤即可诊断。

1.尿常规检查 可查见红细胞。

2.尿脱落细胞检查 诊断正确率60%~70%,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可以更敏感地发现肿瘤细胞。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有偏心性或中心性充盈缺损,表面毛糙不齐、凹凸不平,形状不整或呈长圆形;病灶处输尿管轮廓消失;梗阻上方有不同程度积水,肾功能减退;肿瘤下方呈杯口状扩张。

(2)逆行造影:如阻塞完全,逆行造影表现与静脉尿路造影相仿,阻塞端尖削,边缘不齐或呈杯口状,杯口边缘毛糙、不对称。逆行造影显示癌肿下方输尿管扩大呈“高脚杯”状,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3)CT 检查:早期小肿瘤<1 cm 时难以发现,但可观察到肾盂积水及周围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4)MRI:在肿瘤分期上较CT 准确。对诊断不清的梗阻性肿瘤诊断有帮助。

(5)肾动脉造影:上段输尿管的癌肿,偶可见肾盂、输尿管动脉增粗,伸向肿瘤区,有时还可见纤细的肿瘤血管。并发肾盂积水时,肾内动脉拉直且分开。

(6)B 超:一般只能发现肾盂积水和较大的转移灶。有时可见肿瘤为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其上方输尿管扩张。

2.器械检查

(1)膀胱镜: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尿,因为20%的患者合并膀胱癌,故必须观察膀胱内有无肿瘤。并可做逆行造影检查,也可用带刷输尿管导管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诊断阳性率达90%。

(2)输尿管镜:可直接到达肿瘤部位,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并取活检,86%~92%的患者可以确诊。

1.输尿管阴性结石 多见于40 岁以下青壮年,以绞痛为特点。肉眼血尿少见,多数为镜下血尿,常与绞痛并存。输尿管阴性结石可以引起结石部位以上尿路梗阻,造影发现输尿管内有负影。如用造影剂后仍不能确诊,可作输尿管充气作双重对比造影。此时阴性结石多能显影。CT 平扫检查于梗阻段输尿管发现高密度的结石阴影。

2.输尿管息肉 多见于40 岁以下青壮年。病史长,造影见充盈缺损,其表面光滑,范围较输尿管肿瘤大,多在2cm 以上,甚至可达10cm。部位多在近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反复从尿液中找癌细胞阴性,可资鉴别。

3.膀胱癌 位于壁段输尿管周围的膀胱癌可将输尿管口遮盖。需与下段输尿管癌突入膀胱相鉴别。输尿管癌突入膀胱有两种情况,一是肿瘤有蒂,瘤体在膀胱,蒂在输尿管;二是肿瘤没有蒂,瘤体在输尿管和膀胱各一部分。鉴别主要靠膀胱镜检查。可用镜鞘前端推开膀胱肿瘤观察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如有蒂与输尿管内相连,则可明确输尿管肿瘤。

治疗原则:单侧应做包括患侧肾、全长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双侧时可保留一侧功能较好的肾。由于输尿管癌复发率较高,且有肿瘤种植及多中心生长的特点,术后应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全身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1.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对良性 *** 状瘤有恶变倾向者及恶性肿瘤应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脂肪囊、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局限性输尿管肿瘤也可经输尿管镜做电灼或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或输尿管节段性切除。

2.双侧输尿管肿瘤

(1)双侧上1/3 段肿瘤:仅切除病变组织,肠代输尿管或自体肾移植。

(2)双侧下1/3 段肿瘤:双输尿管中下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或用肠襻与膀胱相连。

(3)一侧上段,一侧下段:一侧根治术,一侧肠代输尿管、自体肾移植、输尿管或肾皮肤造口。

3.对孤立肾或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4.术后辅助化疗,可应用MVAC 方案(甲氨蝶呤、长春堿、顺铂和多柔比星),有效率40%~50%,但不良反应重,放疗不敏感。按照膀胱癌治疗原则做膀胱灌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40%的患者可出现泌尿系其他部位的肿瘤,其中合并膀胱肿瘤者约占21%。

预后:分化良好Ⅰ、Ⅱ级癌5 年存活率56%~67%,分化不佳的约16%;非浸润性的5 年存活率约60%,而浸润性的约占25%;有转移者生存期低于3 年。

预防:输尿管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无论是采用输尿管镜治疗及保守性手术,还是根治性手术后,都应制定详细而严格的随访计划,具体包括:①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尿脱落细胞;②定期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③定期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最初2 年,每3 个月1 次,以后每6 个月1 次;④选用丝裂霉素或BCG 等化疗药物定期行膀胱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

输尿管肿瘤较少见,发病率约占肾盂肿瘤的1/4,而事实上肾盂肿瘤仅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1987 年的癌症统计资料显示:输尿管肿瘤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发病率在男性比女性高2~3 倍。在人种上,白人和黑人发病率之比为2∶1,而在白人75~79 岁这一年龄段中,每年发病率达10/10 万。上尿路移行细胞肿瘤一般很少发生在40 岁以前,年轻患者多为良 *** 肉病变,40~70 岁为发病率的高峰年龄。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较膀胱肿瘤低得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者只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则是贮尿器官,与尿接触的时间较长有关。巴尔干肾病为流行于巴尔干地区的地方性疾病,表现为肾间质的退行性变,其癌变一般只限于肾盂,输尿管肿瘤与该病之间无必然联系。

年龄多在2050岁,男多于女

1、宜吃食物:

(1)宜多吃具有抗膀胱和尿道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蛤蟆、田螺、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尿道梗阻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感染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4)出血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老鼠肉。

2、忌吃食物: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为2:1,高发年龄60岁~70岁。58%~98%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肉眼血尿的特点是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些患者可由于短时间内出血量稍多,在输尿管内塑形成长条状血块,也有人称之为“蚯蚓状血块”从尿液中排出。少数患者因肿瘤阻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可引起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偶可因凝血块或肿瘤脱落物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因肿瘤长大或梗阻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时患者表现为腰部钝痛,但出现腰部包块者少见。晚期病人出现贫血、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体重下降、衰弱等恶病质表现。近年来由于大家注重健康查体,也有报告称有10%~15%的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健康查体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中文名:肾盂癌 英文名:carcinomaofrenalpelvis 别名:renalpelviccarcinoma 肾盂癌占肾肿瘤总数的10%左右,其发病率有地区差别。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腺癌。肾盂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如结石和炎症,有时可诱发肾盂鳞状上皮癌或腺癌。鹿角形肾结石有较高的移行上皮癌并发症。30~50%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可同时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癌。如肾盂与输尿管同时有肿瘤,则出现膀胱癌的可能性增至75%。肾盂癌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肾盂造影常可显示肾盂内有充盈缺损。CT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瘤形态为乳头状抑广基型并可明显地区别肾癌与肾盂癌。恶性程度较高者尿中找到癌细胞的阳性率较高。有条件时,可行输尿管肾盂镜检查及擦刷活检。肾盂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应将患肾连同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一起切除。这类患者如行肾盂癌局部切除,高度恶性者近乎100%将复发,低度恶性肿瘤50%左右复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