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还获得过费米奖(1979年)、润福德奖(1980年)、奥本海默纪念奖(198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6年)、莫斯科大学奖(199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奖(1993年)、鲍尔奖(1994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995年);
俄国波哥柳波夫奖(1996年)、昂萨格奖(1999年)、教皇学术奖(2000年)、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2001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2006年)、马塞尔·格罗斯曼奖(2015年)。
2019年9月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获颁“求是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科学家。
人物影响
199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4年4月21日,清华大学设立“杨振宁讲座基金”,用于聘请国际著名教授及杰出年轻学者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潜心从事科学研究。
2008年11月29日,杨振宁当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
2020年12月18日,入选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排名49。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