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俄罗斯顶级智库瓦尔代俱乐部官网刊发了中国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的《建新的中俄铁路,加速亚欧一体化》主题演讲, 王文呼吁修建一条新的中俄铁路,受到了众多参会者的一致支持。
王文认为: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拓展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 在中俄边境交界处修建一条新的铁路,将极大地推动中俄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按计划,新的中俄铁路将经新疆阿勒泰地区通往俄罗斯比斯克市,总长度约550公里,这对于拥有超过20万公里铁路的中俄而言并非难事。
在计划修建中俄铁路前, 中国就已决定重启已经宕机25年的中吉乌铁路 。在今年5月30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帕扎罗夫表示:俄罗斯已经不再反对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中吉乌铁路即将开工。他更表示,中吉乌铁路对于吉尔吉斯斯坦而言,就如同雪中送炭。
吉尔吉斯斯坦的支柱产业是黄金开采、加工、生产和出口,占工业产值将近80%,吉尔吉斯斯坦三分之一黄金出口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脆弱,无力供养足以保障国家安全的军队。在此次俄乌冲突中,黄金出口下降一半;其他货物出口也大幅下降;吉尔吉斯斯坦的海外务工人员失业,侨民汇款下降30%,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此时中吉乌铁路的开工,无疑是为该国出口创造了良好机会,为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带来了转机。
中吉乌铁路的修建,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外贸机会。早在2016年,中国就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国债的最大持有者,持有吉尔吉斯斯坦40%的国债。不仅如此,中国还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投资方和最大的贸易伙伴。铁路的建成无疑有利于中吉两国之间商品的贸易和投资。
中俄铁路的意义相比中吉铁路则更为重大。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都有着更为密切的合作。 2021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贸易额为约12.5亿美元,对俄罗斯的贸易额则达到了1468亿美元,中俄铁路的建成,相比中吉铁路的显然有着更大的经济利益,这将极大促进我国北部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俄罗斯从战后的经济低迷中缓解过来。
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中俄铁路的建设具有着 历史 性的重大意义。
第一,中俄铁路将极大加深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以及双方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这将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重要战略通道,推动今后两国产业供应链的融合发展。
第二,中欧专列当前已经处于严重饱和的状态 ,2021年,中欧铁路累计运输15000余列,其中超过50%都要通过,从新疆霍尔果斯市出境,再经过哈萨克斯坦抵达欧洲,这已经接近目前铁路运输承载力的极限,将会限制中欧专列的进一步发展。中俄铁路的出现,将会极大缓解哈萨克斯坦方向上铁路的压力,为中欧专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三,这条铁路将会极大地促进中俄的区域发展 ,中国的经济中心在欧亚大陆的最东部,而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则位于欧亚大陆的南部。这条铁路将能帮助促进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再平衡。
中俄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见证、中俄两国合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还是中国陆缘政策的需要,符合中国更加长远的利益。
与美国的地缘政策不同,中国并不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相反,中国有着相当长的领土交界线,与14个国家接壤,在中美发生剧烈冲突的情况下,陆缘政策显然更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将发展的重心转向陆缘政策,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中美局势剧烈恶化做好了准备。如果想要实现用陆缘政策抗衡美国的海缘政策,那么中国就不得不在陆上建成与海运相当的规模的新运输体系,这就要求中国和周边国家有较为完备的铁路、公路运输体系,故而中国长期以来都在与周边国家周边国家共同合作建设陆上完备的交通体系。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欧专列,在经过长期发展后,中欧专列的运输价格已经降低到与传统海运基本相等的水平,同时相比海运,中欧专列的运输速度足足提高了3倍,虽然如今中欧专列的运输量依然不足,但在经过更长时间的建设后,随着铁路数量的增加和铁路标准的统一,最终中欧专列或许将拥有取代海运的能力。
除开紧张情况下维持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行和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与众多国家合作修建铁路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使中国的影响力走出了国门,让中国拥有了团结更多国家的能力,更加值得期待的,或许是新时代和平合作陆缘战略的重新崛起,与旧时代横征暴敛的海权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