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山东省重点科研课题等多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新药研发课题多项。开展了多酚类化合物等抗氧化剂与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方面的深入研究;中国苔藓植物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对苔藓植物抗真菌、抗真菌耐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有许多新的发现和突破。已完成了近40种动植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发现新结构化合物100多个,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引用近20篇。已经获得新药证书的新药3项,获得批准进行临床研究的新药5项,临床待批的新药4项,进行中的新药4项,申请中的专利9项。承担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苔藓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学活性意义研究”(2010)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苔藓植物中抗真菌活性成分的高通量发现与衍生物制备”(2008)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 (2009)主编出版《苔藓化学与生物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译著《药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Paul M Dewick,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在国际刊物Org Lett, Nat Prod Rep, J Nat Prod, Phytochem, Cancer Lett, Bio Med Chem, ChemBiochem,Plos One等发表SCI文章近150篇,他引超过1000次;授权中国专利9项,申请美国专利1项。为主承担的两项新药研究获得新药证书,三个新药研发项目取得临床批件。 科研方向:活性天然产物研究和新药开发1. 从苔藓植物和药用植物中发现活性萜类、多酚和生物碱类化合物2. 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3. 天然抗氧化剂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1. 苔藓植物中抗真菌耐药有效成分的高通量发现与衍生物制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30730109), 项目负责人2. 苔类植物联苄类化合物抗真菌及逆转真菌耐药机制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No. 2006CB708511), 项目负责人3. 苔类植物成分抑制真菌生物被膜形成及逆转耐药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672531), 项目负责人4. 原花青素诱导心肌细胞内源性抗氧化剂分子机理和抗氧化性损伤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472072), 项目负责人5. 基于糖识别的重大疾病耐药逆转剂的研究 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计划(No. 2006GG1102023), 项目负责人6. 抗肝炎药物生物碱-有机酸复盐的研制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No. Y2006C38), 项目负责人 1. Ren Dong-Mei, Guo Huai-Fang, Wang Shu-Qi, Lou Hong-Xiang*. Separ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two diastereomeric pairs of enantiomers from Dracocephalum rupestre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circular dichroism detectio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 1161: 334337.2. Ma Bin,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A new lignan and two eudesmanes from Lepidozia vitrea.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7, 90: 5862.3. Ma Bin, Lu Zhi-Qiang,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Rearranged calamenene and eudesmane sesquiterpenoids from two Chinese liverworts.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7, 90: 5257.4. Xie Chun-Feng, Qu Jian-Bo, Sun Bin,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Dumhirone A, an unusual phenylethyl cyclohexadienone from the Chinese liverwort Dumortiera hirsuta.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7, 35: 162165.5. Shen Tao, Wan Wen-Zhu, Yuan Hui-Qing, Kong Feng, Fan Pei-Hong, Lou Hong-Xiang*.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Commiphora opobalsamum and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n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Phytochemistry 2007, 68: 13311337.6. Qu Jian-Bo, Xie Chun-Feng,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Antifungal dibenzofuran bis(bibenzyl)s from the liverwort Asterella angusta. Phytochemistry 2007, 68: 17671774.7. Xing Jie, Xie Chun-Feng, Lou Hong-Xiang*. Rec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natural products bioanalysi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07, 44: 368378.8. Zhan Tian-Rong, Lou Hong-Xiang*. Synthesis of azole nucleoside analogues of d-pinitol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7, 342: 86958699.9. Qu Jian-Bo, Xie Chun-Feng, Ji Mei, Shi Yan-Qiu, Lou Hong-Xiang*. Water-soluble constituents from the liverwort Marchantia polymorpha.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7, 90: 21092115.10. Zhao Gui-Sen, Liu Chuan, Wang Rui, Song Dan-Dan, Wang Xiao-Bing, Lou Hong-Xiang*, Jing Yong-Kui*. The synthesis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derivatives with the ability to inhibit both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1 activity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leukemia cell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07, 15: 27012707.11. Fang Lei,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Three new bibenzyl derivatives from the Chinese liverwort Marchantia polymorpha L.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7, 90: 748752.12. Xing Jie, Xie Chun-Feng, Qu Jian-Bo, Guo Huai-Fang, Lv Bei-Bei, Lou Hong-Xiang*. Rapid screening for bisbibenzyls in bryophyte crude extract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007, 21: 24672476.13. Guo Huai-Fang, Xing Jie, Xie Chun-Feng, Qu Jian-Bo, Gao Yan-Hui, Lou Hong-Xiang*. Study of bis(bibenzyls) in bryophytes using electr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riple-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007, 21: 13671374.14. Yu Bei-Bei, Han Xiu-Zhen, Lou Hong-Xiang*. Oligomers of resveratrol and ferulic acid prepared by peroxidase-catalyzed oxidation and their protective effects on cardiac inju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7, 55: 7753–7757.15. Du Yu, Guo Huai-Fang, Lou Hong-Xiang*. Grape seed polyphenols protect cardiac cells from apoptosis via induction of endogenous antioxidant enzym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7, 55: 16951701. 1. 娄红祥, 王小宁. 苔藓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化学进展; 于德泉, 吴毓林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5年; pp 251300.2. 娄红祥 主编, 苔藓植物化学和生物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 2006年; pp 1363..3. 娄红祥, 范培红. 鞣质. 实用天然有机产物化学; 吴立军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007年; pp 946-983.4. 联苄类化合物13,13-O-异丙叉基片叶苔素D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5.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6. 一种联苄类化合物羽苔素E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7. 乙酰水杨酰基葛根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8.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去“为您服务教育网”看看吧
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原为第一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生物技术中心、南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在教学、科研、产业发展及科技战略研究等领域都做出过突出贡献。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II类新药证书1项及多项发明专利。在 Science,Nature Medicine,PLoS Medicine, PLoS ONE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曾承担863、973子课题、国家、军队及地方等省级以上基金40余项。先后荣获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五个一”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委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及首批总后科技银星等荣誉,多次立功受奖。是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任公开招聘院长。
姓名:王小宁 血型:O 生日:6月6日 身高:170cm 性格特点:打抱不平 粗心大意 强项:说话 弱项:认路 喜欢的事:工作、看书、听相声 最郁闷的事:别人郁闷,却帮不上忙 最喜欢的城市:成都 座右铭:做真诚的我,不让观众难受王小宁是2005年才开始担任《7日7频道》的主持人工作。在7月底《7日7频道》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她。相对于李向显声音上的亲和力,王晓宁的特色则是现场灵活自如、收放得体的主持架势,一看她就是一个驾驭能力很强、颇具舞台风采的主持人。 再见小宁,就是眼前的这位端庄文雅、清爽漂亮的“7日”女主播了。王小宁说自己不是一个很会打开局面的人,接受别人采访还有些不适应。我对她说,作为公众人物,采访和被采访都是份内的工作。看得出她对我说的“公众人物”还有些不适应,这是她纯净可爱的天性。 王小宁的舞台控制力来自于她先前在央视7套《农村大舞台》节目作主持的经验。但小宁觉得自己更适合人情味儿浓的、跟自己生活贴得近的节目,于是,当她听说《7日7频道》招聘主持人的消息,丝毫没有对这个名牌栏目“犯憷”的心理,勇敢地坐在了应聘席上。经过前后三次试镜,小宁终于留了下来。用当时评审之一元元的话说,就因为这个女孩很清澈,像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 刚到“7日”,王小宁和李向显一样,作了一名整天在大街上找新鲜事的“7日”记者,现在看来,那段时间对晓宁的帮助很大,她说只有那样才能零距离地熟悉北京的市井民情,体验老百姓的锅碗瓢盆协奏曲。“现在在演播室主持,经常会有亲身到过现场的感觉,那种亲身经历的语气和神情,已经注入了我的主持风格。” 作为“7日”的女主持人,王小宁经常会被拿来与元元作比较。王小宁说,元元的主持是以评论见长的,她则偏重于现在“7日”的整体风格,靠讲述来吸引人,打动人。“可能会多一点好奇,多一点细腻,多一点娓娓道来,用我的个性和特点丰富节目的风格。”小宁告诉我,元元偶尔还会给她打个电话,嘱咐嘱咐,提点建议,每当此时,小宁总是特别感动,她觉得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自己,她需要格外的用心和努力。有一位观众几乎天天给我送鲜花,说实话,我有点受宠若惊,这代表着观众的支持,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负在我肩上,不能让支“7日”、喜欢我的观众失望。"小宁说这些话时,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信心。 一个节目火了,成熟了,最害怕的就是缺乏创新和更换主持人。这两个挑战,“7日”都面对着。但因为"7日"有了京城百姓的支持,有了节目组对风格定位的准确把握,瓶颈已经被打破,收视率从稳而不降到稳中有升,制片人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主持人是一个品牌栏目的人格化身,李向显、王小宁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们都表达出同一个愿望,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7日”新的色彩,在他们脚下没有满足的停步,只有不断的提升,因为在他们身后有着太多的审视、太多的期待。
流行音乐在中国[内容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流行音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到21世纪初为止,已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三个时期,来阐述各个时期流行音乐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关键词]:流行音乐 中国 研究状况 流行音乐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黑人的民间音乐,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目前流行音乐发展更为成熟和多元化,并为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增添了不少色彩。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当今21世纪初为止,已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笔者将分为三个时期来论述流行音乐在我国的研究状况。一、20世纪80年代——对流行音乐身份的认同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音乐形成了初步的繁荣,然而我国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音乐学家们对流行音乐只是进行初步的研究和讨论。对于流行音乐概念、风格特征及其种类的研究是相当浅和模糊的。大多是谈对流行音乐的一些看法或是对某种与流行音乐有关的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个时期也未出版过关于此类研究的专著(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做出的判断)。文献方面以1980年南咏在《人民音乐》第9期的期刊上发表的《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这篇文章为基础,它是我国最早致力于流行音乐研究发表的期刊论文。标志着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后来此类文章相继而出。研究成果可分为两个方面:1、对我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三十、四十年代曾在上海风靡一时的歌曲《何日君再来》,到了八十年代又突然走红。一些报刊上就如何评价《何日君再来》一歌发表了不同意见的文章。1980年第9期南咏在《人民音乐 》 第9期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有关流行音乐的研究的期刊论文。在文章中,作者对刘雪庵创作的歌曲《何日君再来》以问答的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主要是围绕“这首歌曲是不是汉奸歌曲、黄色歌曲?”这个问题展开的“应该怎样还这首歌的历史本来面目?”问答。作者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总结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的借鉴,是很有必要的。同年,应国靖的《也谈<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 》和长河的《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关于歌曲〈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的讨论综述》两篇文章也对这首歌的相关讨论进行了综述。赵沨在《从香港三位歌唱家的音乐会想起的》文章中对香港著名歌唱家费明仪、林祥园、陈供生,应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邀请,在北京红塔礼堂公开举行了两场独唱、重唱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公开售票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内几千张入场券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主要是由于一些喜欢流行歌曲的青年错误的认为费明仪等先生从香港来,可能是演唱香港流行歌曲的,所以踊跃购票。说明了国内一些年轻人很欣赏西方、港澳的流行歌曲这一事实。周荫昌在《“流行歌曲”略析》一文中对“什么是流行歌曲?为什么它对一部分青年具有吸引力?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应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林明在《“流行歌曲”问题》文章中从其他方面对流行歌曲进行了论述,主要针对建国三十年后的今天,“流行歌曲” 出现的问题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进行讨论。杨晓鲁在《1988年中国流行歌曲鸟瞰》文章主要以1988年中国流行音乐歌曲的创作风格、题材、体裁、节奏、旋律、调性、民族性与审美趣味、歌星演唱以及理论研究的状况这些方面对当时流行音乐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于1979年到1985年中国流行音乐的艰难历程也进行了简单的回顾。2、对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钟子林在《谈美国爵士乐》文章中主要谈了三个问题:爵士乐的流传和影响;爵士乐的形成;爵士乐的发展。并在最后简单地谈了一点对爵士乐的看法。陈地在《对流行音乐的观测》一文中主要对较有影响的流行音乐:爵士乐、节奏与布鲁斯、摇滚乐、摇摆乐、乡村音乐或西部音乐、迪斯科和新浪潮的发展和演变分别进行了阐述。并由此得到了以下结论:1、流行音乐或乡村流行音乐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而产生了“叛逆性”的一面。2、流行音乐都是源于劳苦白人和黑奴。3、流行音乐中,除了民间音乐和以它发展起来的乡村音乐一直流行至今,其它的流行音乐都只是风靡一时。4、流行音乐不是孤立的发展的各派之间互为影响、促进。并在交流中相互渗透、吸收。陈铭道、宋今为的《失去了灵魂的民间艺术——美国乡村音乐的沿革》文章主要阐述了我们今天所听到的“乡村音乐”是由乡村、布鲁斯、爵士、摇滚混合在一起的杂拌菜——失去了灵魂的民间音乐!“乡村音乐将要在全世界获得商业性的成功,它是成功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唯独失去了自己真正的灵魂”。①钟子林在《美国流行音乐新品种——新时代音乐》一文中主要阐述了美国流行音乐呈现出多样化局面,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都在发展,如摇摆乐、乡村音乐、爵士乐、布鲁斯、索尔(soul,城市黑人的流行音乐)、福音歌、雷盖。这时一种新的时代音乐继60年代和70年代初摇摆乐高潮之后形成并广泛传播。以及这种时代曲的特点和流传因素。二、20世纪90年代——对流行音乐深入探讨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占据了中国音乐的半壁江山,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逐渐深入。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音乐学家对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也只是蜻蜓点水,大多都是较浅的研究国内的流行音乐。到了90年代,我国对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逐渐完善。流行音乐的身份已得到认同,音乐学家们不单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研究讨论,还专注于其某一方面的研究,并进行深入的探讨。也从各个方面对流行音乐进行了研究。这个时期相关研究的专著也出版了很多。其中以季永坚,廉维编的《发烧摇滚》、关颖著的《摇滚王族》、黄燎原,韩一夫主编《世界摇滚乐大观》、钟子林编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中国电影出版社编的《摇滚梦寻》等以研究摇滚乐方面的专著成果最为显著。此时,各大期刊上的文章也相继发表,主要以探讨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流行音乐的传播及美学意义为主。笔者将这个时期发表的文献分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对流行音乐的研究状况。1、对我国流行音乐的研究范守生; 华林泰在《流行音乐为何退潮》一文中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台流行歌曲为主体的通俗音乐会象一个新生的混血儿在华夏乐坛上诞生了,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青睐。然而,只几年光景,它就呈现出风烛残年之。作者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曾经风靡全国的通俗音乐会为何落潮:1、七拼八凑的演出队伍;2、拜金主义的演出意图;3、庸俗无聊的演出内容。王薇的《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1》是一篇关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这种通俗文化研究的“音乐传播学”论文。文章着重于对历史的研究:认为1978年——1981年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历史起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讨论:1、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历史起点;2、音乐传播与打开禁区;3、流行歌曲的是是非非。张彬的《谈流行音乐传播中的从众现象》一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流行音乐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青少年群体的从众现象。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金兆钧在《流行音乐1989》一文中从当时流行音乐创作萧条与风格流派的分化,治理整顿及市场管理的调整,国内音带出版的下降与引进版的畅销,大型活动的减少及“摇滚乐”的发展,港、台音乐的再度走红五个方面论述了1989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在他《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创作的美学观念》一文中主要是以音乐创作的美学观念来研究8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以及“西北风”歌曲和广州流行音乐。韩明昌在《浅论流行音乐的美学意义》文章中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它的功能,以及在中国内地的前景。2、对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钟子林在《摇滚乐的兴起和影响》文章中论述了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爵士乐的生气蓬勃的节奏意识,活跃的调式变音旋律,以及多样的演奏风格和独特的节奏形态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对爵士乐的节奏形态进行了剖析。黄明智的《爵士乐的节奏形态与传统的节奏意识》一文论述了摇滚产生的背景和三个来源:1.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2.廷潘胡同歌曲(Tin Pan Alley)3.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以及他的社会影响和被称为“摇滚乐之父”的比尔·哈利和有“摇滚乐之王”称号的维斯·普莱斯利对摇滚乐作出的贡献。三、21世纪初——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步入成熟的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当今的21世纪初,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流行音乐也渐渐走向成熟。更多种类和风格的流行曲风相继出现并迅速占领广大市场。由于时代的发展,网络、彩铃等媒介的出现,使流行音乐的制作更加商业化、世俗化。这个时期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更加全面和丰富。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其历史、风格、特征及概念的研究。还包括对流行音乐歌手、流行音乐选秀比赛以及与当今社会、文化和消费者等之关系等研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专著。并翻译了大量国外有关流行音乐的专著。所以,这个时代是我国致力于流行音乐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21世纪初研究我国研究流行音乐方面的专著有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孙蕤编著的《中国流行音乐简史》,付林编著《中国流行音乐20年》,这些书主要研究了我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包兆会著《我动我晕眩:流行音乐》一书是从媒介角度研究流行音乐、既研究流行音乐的载体媒介发生变化后对流化。由尤静波编著的《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一书是中国第一套成体系编写的流行音乐教材。书中的体例以历史为纵线,以风格为横线,比较详实地勾勒出了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流行音乐的整体面貌。由付林主编尤静波编著的《西方流行音乐简史》一书将西方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将爵士乐、摇摆乐、索尔音乐、城市流行音乐、说唱音乐、摇滚乐等众多音乐类型的形成地域、风格特点、乐队、代表人物等全方位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记载说明。还翻译了许多国外专著,如:《爵士乐简明史》、《爵士乐》、《摇滚乐》《摇滚年代》等。这时期发表的文献也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对我国流行音乐的研究王思琦在《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一文中对流行音乐的概念进行了归纳:(1)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②(2) POP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初期指能吸引广大观众的音乐会。20世纪50年代后期,“POP”一词特指非古典音乐,通常称如甲壳虫、滚石、阿巴等音乐表演者们所演唱的歌曲。③(3)流行音乐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④(4)流行音乐就是在群众中流行的音乐,像《国际歌》、《洪湖水浪打浪》。⑤(5)流行音乐等于通俗音乐,一切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⑥(6)流行音乐是在夜总会、舞厅、酒吧间等游乐场所演奏的音乐。⑦(7)流行音乐是那些娇腻缠绵、轻狂迷惘、内容格调不健康以至低级卑俗的音乐统称。总而言之,流行音乐就是黄色音乐。⑧并提出流行音乐的9种文化特征:1.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倾向。2.娱乐性。3.商品性。4.流行性和时尚性。5.很强的参与性。6.传播手段的科技性。7.亚文化的特征。8.商业化运作机制。9.“多细胞体”的文化特征。这篇文章详细的论述了各大音乐词典对流行音乐的定义。但是直到现在在《辞源》、《辞海》两本书中还未有关于流行音乐一词的来源及概念的辞条。金兆钧在《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世纪末批判》文章中对20世纪80、90年代的流行音乐以及中国局势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论。在他《蜕变、彷徨、寻根与围城—中国流行音乐当下状态解析》文章中,又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评论。项筱刚《论“超级女声现象”》一文探讨了“超级女声“对中国流行音乐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打造了以人为本的大众娱乐平台,赢得了媒体与企业的共赢。而罗云斌; 张燚《流行音乐的祛魅和赋魅—兼评“超女”现象》一文则认为无论是从音乐的本源还是从音乐的发展来看,其娱乐功能始终不存在单纯或显著的“高雅倾向”。引用“祛魅”概念,从美学转变的角度对流行音乐加以考察,发现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有其基本的社会性因素。因此,“超女现象”是当代大众化娱乐多元形式的一种催生物,它的娱乐文化意义大于它的音乐意义,视其为低俗加以封杀或者为其所谓民主、自主精神欢呼都是片面的。陈鹏的《周杰伦——偶像“80后“》和刘艺的《周杰伦——我的下一个目标是电影》两篇文章中分别对周杰伦在独特的音乐风格及创作上面的才华进行了阐述,并给予肯定和赞赏。而友朋的《周杰伦——在音乐上犯骄傲的罪》一文则是更直接说明了周杰伦已经成为华人流行音乐的指向标。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无法拒绝他的音乐。他在年轻人心中的影响力是无法取代的,只要你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就无法抗拒他的个人魅力。项筱刚的《李凌与五六十年代的流行音乐争鸣》一文主要对20世纪中国音乐界有关李凌轻音乐的争鸣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从争鸣的缘起,李凌的“轻音乐”思想,反方的思想,争鸣的分析及影响五个方面来论述李凌对流行音乐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2、对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刘筱在《另类的流行》文章中论述美国流行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Rap。论及Rap所属Pop的内涵与外延、以及Rap之前的Pop的表现形态;还论述了在Pop发展变异中Rap的产生、进化与分化、生存环境以及独特的表现形态等,进而又论述了Rap的精神内核和其所以流行的社会心理、衰败的历史必然性;再而论述到Rap向Hip-Hop的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对Pop音乐中的独特形式Rap的研究,试图对流行音乐在音乐历史中的社会地位、表现内涵、流行原因等,进行初步探讨。洛秦在《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一文中论述了摇滚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不是一种被欣赏的音乐品种,而是一个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活动。F.S.Ponick; 王小宁的《美国音乐教室里的巴赫和摇滚乐》一文对是否应当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进行讨论,来论述调整和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学生在校外适应社会和生活对他们的要求。流行音乐教学在这点上,可以达到其他类型音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对流行音乐的研究经历了对流行音乐身份的认同、对流行音乐深入探讨、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步入成熟这三个阶段。使我们对流行音乐的定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也了解了它与文化生活,社会功能,历史潮流的联系及影响。在这研究期间我们发现了流行音乐新的特征和价值,也发现了它所存在的不足。还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研究流行音乐的音乐学家,如:钟子林、王思琦、金兆钧、项筱刚等。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研究成果是巨大的,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些成果对于我们以后的继续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流行音乐的研究登上新的高峰。
227 浏览 4 回答
330 浏览 7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318 浏览 2 回答
229 浏览 1 回答
157 浏览 4 回答
357 浏览 5 回答
181 浏览 5 回答
336 浏览 3 回答
188 浏览 7 回答
139 浏览 4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128 浏览 6 回答
205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