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权处处为患者着想,不开贵药,不开大方,网上好评如潮,医术高有口皆碑王彦权是地道的民间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18岁悬壶乡里,今年45岁,白天看病,晚上读书。这个民间中医在一家很有影响的弘扬中医药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之后,每每都是好评如潮。不管是同行还是中医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呼他是中医高手、大医,甚至有人说水平一点不亚于“国医大师”,但他却一直在说自己是一名“小乡医”。病人康复,我也幸福;病人鼓励,给我动力今年春节,他抽了一张签,居然是:谦。签解:此乃大成之命,诸事大成。我不懂阴阳八卦周易命理,但觉得这是个准签。他身为一名被政府表扬过的优秀乡医,一直以来都是谦逊的。他最开心的事情是给病人治好了病,特别是治好了很多大医院都治不好的大病,特别是病人和医生都看着是大病,却被几副药就搞定了的病。他的诊所在河南洛阳偃师市的一个村子里,名字叫王彦权。不知道我用“门庭若市”这个词会不会招来批评。反正,每天诊所一开门,病号很快就坐满了。有人说,医生越老越值钱,尤其是中医。胡子长的总比胡子短的有道行。其实也不然。曾经有位快90岁的老中医跟我说,人老了,脑子跟不上了,还是五六十岁时,脑子好使唤。他今年40多岁,属于年轻中医,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一天看上百个病号,只有身体疲劳,精神却依然饱满。孔子拜访老子后,跟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夸老子真是夸出了水平。当年,李白想谋个小官做,给韩荆州写了一封信,用词委婉,直抵心灵,一下子就把韩荆州给打动了。如果让我来评价王大夫的看病水平,用河南话评价,就是“中”和“管”;用山东话评价就是“好”;用四川话评价就是“要得”;用东北话评价叫“杠杠的”;用普通话评价就是“棒”、“真棒”、“太棒了”……他说:“中医看的大部分都是疑难怪证,费心费劲,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选择了奉献。” “病人康复,我也幸福;病人鼓励,给我动力。”还有一句:“为医者,无不是既经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彷徨,也遭受'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折磨,最后能否达到'蓦然回首,佳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至境,那要看各人造化了。”嗨,这不已经“造化钟神秀”了嘛!看着这些像名人名言一样的话语,就会让人觉得有一种精神在砥砺着他。他的业余爱好,是跳广场舞。广场舞是他用来缓解疲劳、解放自己的最佳娱乐方式。用他的话说叫“上班全神贯注,下班一身轻松。”我没有和他见过面,只通过一次电话,但我一直在研究他,看他朋友圈医案的频繁更新。经常有博友在微博上问,哪里有好医生?哪里有靠谱的老中医?能不能推荐个好医生,一直觉得比较难。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教授吗?不是。国医大师吗?也不一定,你也很难找到。 有的有些名气,架子大,脾气也不少。有的赚钱心太强,爱开大方,看着是个卖药的。真正德高望重,心怀苍生的老中医不多。在我看来,好医生的标准简单说就三个字:会治病。当然,技术高只是一方面,关键还得医德好,尤其是在小病大治,开大处方,滥用仪器检查的当下,能够从患者角度考虑,看不好病不要紧,也没有人让你把所有人所有的病都看好,但是不要坑人。这才能叫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