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中,每一个派系的产品,基本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固有印象”。例如,德系车在大家心里是“操控好、有科技感”;美系车是“舒适、尺寸大、比较费油”;韩系车是“颜值高、性价比不错”;日系车则是“居家、省油、皮薄馅大”......
各类产品在大家心里形成了不同的固有印象,这点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各大派系车型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拿如今的国产车来说,很多主流产品已经摆脱了“廉价、劣质”的帽子,有时候遮住一台新车的车标,连老司机也不好判断它是纯国产还是合资。
但大师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日系车的问题,直至今日,在很多平台上依旧能看到“日系车省油,是因为车轻皮薄”的言论。
也许是国人的习惯和传统,一个物件如果轻、没有分量,那它在大家心里很可能就不是什么好货,尤其汽车,很多人认为车子就应该重才好、才稳,轻飘飘的那不安全。至于“皮薄”的问题,部分人觉得汽车皮薄代表着不耐撞,毕竟学车时开的可能都是无比“厚重”的大众捷达、桑塔纳,这日系车一上手,就会觉得有些飘和不稳重。
OK,我们首先来聊聊车轻的问题。
通俗点说,大家认为日系车轻,是觉得它用料不厚道,除了铁皮薄之外,在看不见的地方(如底盘悬架)也偷工减料,并且为了减小阻力达到省油目的还用“面条胎”。今天来看,日系车的“铁皮”确实还是比欧美系车、国产车的要薄上一些,但关于车轻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要被打脸了。在此,我们以紧凑型SUV为例:
注:为了不受高配车型配置(如变速箱、四驱系统、混动系统差异的影响),表格优先选取中低配车型(最新款)的整备质量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在主流紧凑型SUV阵营中,日系三强CR-V、奇骏、RAV4的整备质量并没有垫底,反而平时让消费者很有安全感的欧系车,整备质量其实还没日系车大。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不服:SUV本就注重稳定性和实用性,日系车车身尺寸做大一些、车重一些也正常,不能一概而论。那好,我们继续来看看注重经济性和油耗的紧凑型轿车:
怎么样,是不是感到有些意外?平时大家觉得日系车开起来比较轻,但现在一对比起整备质量,你会发现它们竞比部分欧美系车更重,这事实容不得我们不信。
所以,说日系车轻也许是大家十年前的刻板印象了,现在的日系车就算轻,“分量”也并不会差多少。不过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很多开过日系车的人依旧说它轻、飘呢?
一台车给人的驾驶感觉,其实与转向手感或者说整个底盘调教有关系,日系车转向手感通常偏轻巧,但需要注意,现在很多日系车也在向欧系车学习,某些新一代日系车型的转向甚至比德系车还重。
至于底盘方面,像日产轩逸、奇骏一类的车型,注重的是舒适性,底盘的韧性和给人的操控感自然会与德系产品有差距,在一些连续弯道中,车身较大的侧倾会让人缺乏安全感,驾驶者往往就会感觉“飘”。
所以,一台车轻不轻,要看整备质量,而不是主观的“开起来”如何,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明,今天的日系车能做到省油,绝不仅仅是因为车轻。另外,车重只能说是影响油耗的因素之一,车子油耗高低还受多方面制约。
例如动力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变速箱的传动效率都会对车辆燃油经济性产生影响,其次,车辆的风阻系数、轮胎等也会影响油耗。
然后我们再来聊聊皮薄的问题。
确实,现在日系车的铁皮仍可以用手按压出一个凹坑,在碰撞过程中,日系车的“吃相”通常也要比其它车系难看,但问题来了:铁皮薄,是不是就等于不安全?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首先我们按压的铁皮属于车辆覆盖件,如车门、引擎盖等,它们更像是人体的皮肤,也许“皮厚”的人确实更能抗住一些小打小闹,但如果面对巨大冲击,中流砥柱无疑还是内在的“骨架”。
车身结构件(如A柱、B柱)类似于人体内的骨头,在面对巨大撞击时,保护车内乘客的还是它们。而决定车身是否安全的因素又通常有两个,一是车身结构件的用料,在一些关键部位,如果车企舍得下成本,用上了超高强度钢或硼钢,那么安全度往往就会更高;二是车身安全结构设计,一副好的车身能够在碰撞中依旧保持乘客舱不被侵入,并化解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大部分冲击力。
另外,碰撞时车头的“惨相”其实是在溃缩吸能。你可以试想下,自己抱着一个铁箱子撞向墙面,和抱着一个纸箱撞向墙面,哪一种情况对你的伤害更大?在发生事故时,我们应该看的是车厢内空间有没有入侵、A柱或B柱有没有弯折断裂、乘客有没有受伤,而不是看车头车尾的受损程度。
不理解车辆的结构件和覆盖件也不要紧,可以去了解下,沃尔沃这类豪华品牌在宣传车型安全性时,说的是车门、引擎盖,还是车身用料和刚性?
最后,有些讽刺的是,无论是在国内的中保研还是美国的IIHS,拿到好成绩的大部分是大家眼中车轻、皮薄的日系车,很多德系、美系车反而栽了跟头。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不同国别车型之间也在相互学习,渐渐的你会发现,部分德系车的转向也会像日系车那般轻巧,而日系车的底盘也慢慢变得像德系车一样有韧性......
我们的固有印象,是时候该改变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人亲身经历啊,2017年1月份,晚上喝了点酒,不敢开车,让媳妇开的,媳妇刚拿驾照不到1个月,技术你懂的,但是我觉得离家近,晚上车又少,就让媳妇开了,结果凑巧的是走的那条路我忘记封路修桥了,到了红绿灯底下媳妇才发现路口封了,结果一紧张往右打了一把方向,直接从河堤冲进了河底,来了个底朝天,幸亏冬天河里没有积水,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从车里爬出来发现河堤距离河底至少3米,爬都爬不上去,真能在河底打电话报警,最后交警找了消防用梯子把我俩弄上来的,上岸之后检查了一下没有受伤,就是我的眼镜摔坏了,手腕扭了一下。我的车是2006款凯美瑞,都说凯美瑞是皮薄、纸糊的,经过这次事故我才发现还是相信碰撞测试吧,不要去相信键盘侠们的以讹传讹,下部车也是日系 同事老爸,电网的,第一辆车哈弗,开了三年卖出,之后买了辆凯美瑞。 五个月之前吧,带着同事去水库钓鱼。因为我同事刚拿驾照还没过实习期,开车不熟。在经过一个村里的路口时,被侧面的一辆轻卡亲到了屁股。 凯美瑞后屁股完全变形,后背箱盖脱落,左后轮严重变型,车子就好像原地打了个圈,安全气囊也全部弹出。所幸同事跟他老爸没什么大碍,只是轻微脑震荡。 事后我问他那场事故的感觉,他竟然说记不清了,只记得看见左边冲过来一辆卡车,他加速躲避没有加上油门。但是他非常感谢凯美瑞的安全气囊救了他一命!我心想,如果这不是凯美瑞,换成动力强点的,有可能就能加速过去! 车子还是修好了,大修,花了多少钱我不知道,反正同事开的挺滋! 又过了两个月吧,他家又换了新车,雷克萨斯300h。虽然同为日系车,但是雷车整体的质感确实不一样。用同事的话说,这车动力足又安全又耐用,这就足够了! 06年年底,北京南二环菜户营桥由东往北的主路上,本人酒驾(当年年少无知),印象里大概从工体出来送个朋友到左安门回家路上,上了二环主路一路200往家开,时间凌晨5:30左右,冬天,车失控,撞上了西南二环主路拐角处1米多高的路墩上了绿化带滑行50米左右停住了吧,人被999送到南区急救中心,住了大概一周医院出院,屁股有个口子(由于未系安全带,人在车内翻滚)是生生自己翻滚拽出来的,眼角撞到A柱有个口子,身体别处无伤,记得是在大年三十前一周左右的事情,怎么说呢,如果出车祸不管哪的车,有的时候真的看你寸不寸了……本人的车是马自达6 手挡 2.0排量。 提这个问题的人,本身屁股就是歪的,无非想说日系车安全性差罢了,但是日系车安全性真的比德系美系差吗? 都2019年了,还是有很多人对“安全”的理解是“车比人重要”,但是在一场车祸中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应该比保护 汽车 本身更为重要,如果我们尊重这个前提,那么接下来的论证才有意义,如果不接受这个观点,请你出门左转。 日系车的安全性,无论从碰撞测试还是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看,已经证明了不比德系车差(除了某个不思进取的品牌以外,对就是你日产),甚至在人身安全的保护上还要更强。我知道很多人又会拿日系某车在哪个地方和一辆德系车碰撞,日系车受损严重乘员伤亡惨重,德系车乘员豪华无伤这样的案例来说事,这样的人非蠢既坏,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看到的就是全世界,认为个例就能代表所有,不认可碰撞的偶然性,也不认可碰撞的角度带来的结果差异。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找到无数个结果完全相反的例子,对于这样的举例我不想反驳,只想说您开心就好。 在这里只说几个观点: 1、日系车轻不安全是扯淡,日系车并不比德系车轻。 2、钢板厚度德日系差不多,都在0.7到0.8mm,碰撞中指望钢板保护你,那你就自求多福吧。 3、入门日系车没有防撞梁?防撞梁是为了减少低速碰撞的损失,谢谢,宝来也没防撞梁。 4、日系车碰撞受损严重?还是那句话,要车还是要命?吸能也不是日系车独有,无论德系、日系、美系都是如此。 我为什么说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中对人身安全的保护做的更好?在欧洲的E-NCAP、日本的J-NCAP以及美国的IIHS这全球最高标准的三大测试中,日本车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日系车较德系车而言,更重视在碰撞过程中,由车身的变形来吸收能量,从而减少对车内人员的伤害。如果日系车和德系车在安全带,安全气囊的性能上相同,他们以同样的速度撞向刚性墙壁,结果将是日系车的乘员所受伤害更小,但车身的损坏大。而德系车乘员所受伤害会大一些,但车的损坏小。 很多人喜欢列某些自媒体转载的《美国媒体统计的死亡率最高的车》,里面日产的车多次上榜,我说了日产的车确实安全性低,但是整个日系车的安全性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列数据,2011年3月17日法制晚报发表了名为《德系车:我其实没那么“坚强”》的文章,通过统计2000起交通事故得出结论“车内人员死亡统计德系轿车位列第一”,而且远远高于日系车:在2000起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车内人员死亡共22起,看看各车系的数量有没有吓到你:德系 9起、国产 9起、日系 1起、韩系 1起、美系 2起。 说了那么多,我想证明的是,日系车的安全性并不是网上所说的那样一碰就碎,皮薄馅大。如果说日系车国外碰撞测试成绩好但是在国内减配,那么德系车、美系车就是来送温暖的吗?所以对于车辆安全性问题,是时候抛下那些偏见了,更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了。 有啥不敢的。我爸奥迪 我开雷车,前不久都有点小事故,破损程度看差不多。没看出谁牢谁不牢。这时候杠精孤儿们就要说了要看大事故。前不久去4S,一台NX被人追尾,大众撞到头都撞平了,NX保险杠一点弯曲,车啥事儿没有。你去网上找德系车大事故不死人?黑子和某些信仰车长期收集资料,外加民宿仇恨才有这些破理论。要是你去好好搜集你也能得出个德系车不安全的理论不是?毕竟上海大众老总还死途观车里。实话说,车子安全主要是看级别,你拿个smart跟冠道对撞能活?同样道理一台飞度能和奔驰GLS撞?最后,安全看你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术,少扯淡好好开车。 一个个这么喜欢小日本,干嘛不移民过去,打了我们大半个国家都快没了,死了几千万同胞,其中说不定就有你们的亲人,祖先什么的, 历史 还历历在目,你们却早就忘了一干二净,还在摩拜日本货,怪不得小日本从来瞧不起中国人,世界上别的国家也都不要看中国人,因为太贱了,看看中国人在外面游玩经常报道被欺负,就知道了,有你们这种没血性的人,是中国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小日本的货还不至于达到全世界不可替代的地步吧?但是有这么多人要买他们的东西,国人每年有千把万的人挤破头去 旅游 ,而民族品牌国货却很少有人支持和提及,都是要从国人做出名气了,再开始国内卖,华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值得每个崇洋媚外跪舔外国货的同胞深思!!! 08卡罗拉高速追半挂屁股被九米六追,车头没了后备箱没了,就是前后都没了,车上三个人就是擦伤120都没上。现在是日产,换车还会继续日系。还有个新闻缤智途观对撞,途观司机当场完了,缤智司机没事。看图! 那些出过车祸的日系车主,还会买日系车吗? 提问者太有才了,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全是那个黑人满脸问号的表情,这都哪跟哪啊,日系车的安全性确实令人诟病,特别是一些低端产品,和欧美系车型相比,安全系数是一大劣势,至少国内车型是这样的,但是日系的优点同样不能忽视,可靠性确实在合资车中尤为突出,故障率普遍低于欧美系,这是日系车制胜的法宝!但是这种标题显然过于偏激性,那我们也分析一下,您所谓出过车祸的日系车主,还会不会选择日系车,首先,出过车祸的日系车主再买车,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车主还活着,二,车子报废了, 这种情况我认为车主还会选择先前开的车型,或者借此换车的机会,选择该品牌高一档次的车型,这并不是胡乱猜测,身边就有这种例子!我一个邻居,大概09年的时候买了一台大众途安,一家在高速遭遇车祸,车子在撞击后雨天失控翻车,车头损毁严重,发动机脱落,车架变形,但是车上4人均无大碍,其中伤的最重的只是锁骨骨折,其他都是轻微皮外伤,后经保险公司审核报废,然而邻居再买车的时候,又选择了途安,原因就是这台车用的太好了,关键时刻还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车主对这台车有特殊的感情。那么,好多您所谓的日系车主,可能也是这种情况!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有的车主爱车撞报废了,买新车时同样选择这台车,或许那种特殊的 情感 ,我们局外人并不懂得,有时候看东西不能太过片面性,我本身是大众粉,身边的人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买车,我都首推大众,也有买日系的,前几天还陪着兄弟去提的2.5阿特兹,反正我特别讨厌一些偏激性的标题,比如修不好的大众,开不坏的丰田,这本身就是主观性的问题,每台车都存在缺点,同样兼顾着自己独特的优点,您喜欢哪个买哪个,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庸人自扰呢,比如像您这个标题,明显带有挑事的感觉! 本人家里刚好四台车,欧系、日系、美系、国产自主品牌,实际使用上,日常小刮蹭,日系确实是最弱的,漆面,钣金都比较薄,但该花的四台车都一样会花,所以从维修成本看也没什么区别(喷漆的不会管你刮花多少,都是算一面漆),高速出状况暂时没试过,也希望永远不会遇到,安全性能个人还是相信权威的碰撞测试(譬如最近两年中保研的第三方测试),某些吹会说碰撞测试不等于实际状况,那么请问,连实验室这种如此理想的环境下你都拿不到好成绩,你指望实际那么复杂的碰撞环境尤其高速路况下会保你命? 车辆安全性还是得看车辆碰撞数据和驾驶员的操作。行车时一定要预判!例如死角路口拐弯有没有车都当是有车,提前刹车打喇叭;行车时离非机动车道远点,离卡车,非机动车远点;行车别硬加塞,硬变道……大家都按规矩行车,估计就没什么事故了……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合资车企想用市场换技术,但是俺想说的是,大哥!你们的核心技术在哪里?!工匠精神又在哪里?!技术没学到,市场反而丢了,去看车时,合资车店里人很多,但是国产点里的顾客真心不多(很多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导购都跟要睡着似的),市场是打出来,拼出来,靠自己的产品,宣传,售后,口碑挣出来的,个人感觉国产 汽车 产业五年内绝对会大变革,兼并或重组,牌子太多太杂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又拿不出自己像样的产品,最少一半的品牌会消失,恶性循环…… 汽车 产业要靠技术积累,品牌沉淀,别心浮气躁,做好自己的产品,搞好宣传和售后,把丢掉的市场给争回来!国产车的路还很长……
自汽车诞生以来,关于汽车 文化 的界定就存在着多维度的体系,汽车文化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汽车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策略
摘要:我国现已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加大了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将给未来的汽车营销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基于此,就汽车文化营销的内涵及分类、汽车文化营销的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汽车企业取得竞争的主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营销;文化营销策略;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我们已逐步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培育健康有序的汽车市场,提升汽车行业服务品质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纷纷加大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在汽车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汽车文化营销的含义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益同质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的逐步成熟,与其说我们在销售汽车有形产品,不如说我们在销售汽车产品的品牌文化。这个以结合公司品牌文化为主旋律的营销方式,有着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给传统的营销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用文化来赢得目标客户的心将是一种新颖而又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
文化营销的理论前提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或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文化营销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必然结果,越是高档的商品,其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企业开展文化营销。
汽车营销中的文化营销,是指汽车企业在提升汽车产品及服务价值的同时,通过以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情感传递,来引发消费者内心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对品牌文化的依赖,并影响购买决定或者维持品牌忠诚度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提供的相关服务,更获得了企业赋予的品牌文化与生活方式。
二、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1 国外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汽车产品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的设计师对汽车产品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使得汽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浓缩品。汽车文化营销起源于欧美等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德系车的严谨豪华、法系车的浪漫时尚、英系车的高贵古典、日系车的实用精明、美系车的大气舒适,都是这些国家文化在汽车产品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新进入一个市场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对于进入一个具有强势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而言,与其进行品牌文化的输出,不如设立新的品牌,将汽车的自有品牌有机地融合进目标国的文化中去,能够起到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作用。日本丰田公司为了开拓欧美的豪华车市场,聘请了以美国贝茨利奇取名的研究所,为新车的品牌命名为“Lexus(现译雷克萨斯,旧译凌志)”,取其发音与Luxury(豪华、奢华)相近,通过汽车的品牌设计,迅速打动了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畅销欧美。如今,这些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全球的市场,致力于将本 企业文化 与他国文化相结合来制造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汽车产品。汽车属于高价值产品,其目标客户在文化层次上需求会更高一些,因此,适当的文化营销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2 我国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开展汽车文化营销还得借鉴国外的 经验 。如表1所示,国产轿车排行榜上都是合资品牌车型。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在品牌定位方面,由于受到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低档轿车以及一些特殊车型,市场的局限性导致了品牌定位的局限性;第二,自主品牌的文化空间受到侵占,一些本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倾向于与国外成熟品牌合作,以达到强强联手成立合资企业实现共赢的局面,这样会导致自主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吹响品牌文化营销的号角。奇瑞QQ准确定位产品与品牌战略,将QQ这个代表网络与时尚、自由新生活的名词融入到汽车本身的品牌文化中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则吹响了国产汽车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三、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1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外部优秀的营销人员来为本企业效力,还可以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
知识经济这个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由此看来,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企业要取得文化营销的成功,必须要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定位,则直接关系到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的形式与发挥,从而决定文化营销的成效。
(1)必须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的理念,员工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当这种文化渗透到营销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知识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对营销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首先,应该崇尚高效,憎恶浪费,创造一种低成本、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其次,鼓励个人 想象力 ,创造一种渴望创造未来这一 思维方式 的企业文化。最后,是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一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顾客关系的企业文化。 (3)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很难具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商品形成汪洋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青睐。
2 从顾客角度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的顾客满意度定义是顾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产品服务本身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判断。顾客在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之前肯定是先认识产品或服务,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到消费群体中去,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以后,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
顾客是企业所面临的直接对象,也是企业所能生存的最终根源。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顾客的需求,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给他们。这样有利于激励顾客以创造需求和领导潮流,有助于企业与顾客互利互惠而实现双赢。
文化营销已经成为销售手段中最高层次的沟通手段,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 广告 、情感促销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打动消费者,而消费者在选择了一款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实现企业获取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四、汽车文化营销的发展方向
结合上述分析,根据这几年我国汽车营销界的实践来看,文化营销应主要在以下方向上发展。
1 与当前社会提倡的理念相融合
理念是行事的指导原则,所以汽车文化营销应倡导一种符合消费者趋势的新理念,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观念,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俗、消费方式,使消费走上新的层次。作为公司营销指导理念的同时还能帮助品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汽车企业竞争将从有形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无形理念的竞争,打造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传播消费理念将是企业未来竞争成功的关键。
2 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它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这里的传播是指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去展示自己的文化,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防止外界看到“不该看”的,而是要让外界看到想看的,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
3 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现代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中体现的情感、感觉等文化心理因素。随着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更多的经济能量将用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美感魅力、快感和独特性等方面的要求。
4 通过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营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汽车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性,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来自汽车企业对企业营销战略地位及优势劣势正确判断。一个优秀的营销策略应能够及时抓住环境中的机会,成功回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企业自身的劣势。文化营销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争相采纳的新 措施 。
浅谈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
摘 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1 中国汽车文化现状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 其它 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率为1.8%,刚好触及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
然而,我国汽车价格目前依然偏高,世界轿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未完全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 热点 的重要原因。
3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1 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 市场调查 ,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 渠道 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3.2 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1)加强消费者 教育 ,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较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3.3 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行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
(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
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
(4)培植消费能力。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嗯,说的很对啊。不过具体看来,日系,大众系,美系,法系都不能买了。 都不是很么好鸟。重申一遍:欧美也好,日本也好,都不是什么好鸟。国货当自强。我在国内两辆车,都是国产的长城汽车。我不是什么特别忠诚的国货爱好者,这两辆车也是各有毛病,我只能为国货尽一点微薄绵力。我只希望,我未负国货,国货也不要负我。下面说的,可能就不是大家都爱听的了。日本车缩水,尽人皆知,我们来说说大众系。N年前,大众曾经有一段时间多蔑视日本的小车啊,说人家前碟后鼓,是落后。他们四轮碟刹是先进。然后某年一换代。 日本品牌的小车开始渐渐用四轮碟刹了,大众开始用前碟后鼓了,然后又开始在各大论坛宣传鼓刹技术成熟云云。我呸。这个鸟公司,一个桑塔纳卖了多少年,犹记得多年前有个采访,提到桑塔纳迟迟不停产的原因,上海大众某位领导说,当初80年代(可笑吧,80年代的车)引进花了很多钱,还没收回成本,所以不能停产。这个文章还是我出国前看到的,这一晃过去10几年 了。 听说要停产了,不过等真停了再说。桑塔纳还不是原版帕萨特,还是巴西改的。大家算算,桑塔纳,国内的帕萨特,然后又是什么迈腾,领域,不同年代版本,不同地区版本的帕萨特系列,在中国应有尽有。 中国人有个传统美德,叫做尊老爱幼。 他们真好意思让桑塔纳这个老爷爷还在市场上打拼啊。中国人还有一句老话叫上阵不离父子兵,他们升华了,直接让人家上阵不离爷孙兵。高,实在是高。类似关系的还有,捷达和宝来--后来又搞出个朗逸--还有速腾。 也是祖孙同堂,其乐融融的来掏中国人腰包啊。哪怕是他们的新车,详细比较看看跟欧美市场销售的缩水了多少?缩水就缩水吧,还加价卖(本田也是一个鸟样)。特别是发动机,这二年还好些,1.4T,双离合这些开始拿到中国来了。之前一个1.6一个2.0两个估计国外连配件都难找的发动机在中国卖的不亦乐乎。当真当中国人是人傻钱多?关于中国的大众汽车,是我学士学位论文的主角。综合论述了,这个公司在中国是如何成功的把他那些缩水和淘汰的产品推销出去的。堪称营销的经典案例啊。
191 浏览 6 回答
130 浏览 3 回答
160 浏览 4 回答
306 浏览 4 回答
294 浏览 5 回答
342 浏览 2 回答
124 浏览 3 回答
278 浏览 3 回答
349 浏览 4 回答
205 浏览 7 回答
354 浏览 2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242 浏览 8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168 浏览 9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