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李温温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李温温发表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某工科男女比数额显著大院本硕,硕士在读,在很多老师的课上受益匪浅,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推荐一些好的课和老师给大家~

先说专业课,我们有一门叫做机器人学的课,老师贼帅,讲课非常清晰,节奏合适,与学生互动率高于很多其他课,有一定数学基础的人如果对机器人学的基础理论感兴趣的话欢迎去蹭~下面介绍一下这位教授的基本信息,是很棒的一位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位研究生导师!

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的王贺升教授~研究方向是研究方向:视觉伺服、机器人控制、服务机器人。近几年来,共在该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30 余篇,其中EI 收录20多篇,SCI 收录5 篇。其中3篇文章发表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杂志IEEE TRANSACTION ON ROBOTICS 上面。常年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CRA, IROS 等期刊会议的审稿人。

再推荐一位体育老师,朱慧芳老师,人超级nice。每节课都会让我们做小游戏来互相认识,最后还会开一个类似于好物分享的班会,整个学期的体育课都让我超级放松超级期待~她是教排球滴。

另外交大小学期体育课有游泳课可以选噢。旱鸭子北方人是上课学会了蛙泳,有期末的压力学不会的也会了哈哈哈哈  老师叫做丁玲娣,讲的很好很清楚~老师常年游泳,身材超好,游泳非常漂亮!!!附图交大泳池和操场

20xx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市县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手段,以专家引领和外出培训为辅助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着力提升我校的教学品味。现将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校本教研为渠道,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专家引领进校区”活动。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专家的专业引领,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10月22日,白岩校区举行“专家引领进校区”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引领校区“有效教学”改革,在听取了谷绵绵的《花钟》、汪芹艳的《an、en、in、un、ǖn》、王若青的《解决问题》、郑建宁的《合理安排时间》、南金燕的《Lets spell》、胡春丽的《PartB lets learn》六位老师的课之后, 学区教研员徐贤良、市教坛中坚鲍小珍、县学科带头人邹显微、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夏秋娥,以“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话题,希望老师关注“整体性设计、层次性推进”,关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效性问题。

11月13日,专家引领导活动在枫埠校区举行。市教坛中坚廖道德老师、县小课题研究专家卢飞跃老师莅临指导,四位枫埠校区的语文老师分别展示四堂课例:王洁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谢茜老师的《七律长征》,周培晓老师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戚渊阁老师的《送元二使安西》。之后廖老师围绕“语用”和“生本”两个主题,作了专题点评,卢老师就“课例如何提升为小课题研究项目”作了专题指导。

12月12日,专家引领校区在三岙校区举行,活动在3位老师执教的课例中拉开序幕:朱瑞乐老师执教《菜园里》,李梦妮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徐晓芝老师执教《方程的意义》。之后,廖老师以“有效的点拨”为话题,结合课例作了专题指导。

2.“与民办学校联动教研”活动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今年12月份与民办学校慧才小学建立结对互助关系,旨在为我校建立一个校外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阵地,充分发挥我校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两校共同发展。12月18日,在县公民学校结对启动仪式上,我校陈赛蒙、施静敏老师展示了两堂示范课,陈赛蒙执教数学示范课《搭配问题》,紧密切合学情,在“游戏情境和生活体验”中,深入浅出,突破知识难点。施静敏执教音乐示范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在情趣引导中,创设视唱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们唱歌的兴趣被诱发,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12月26日,我校举行“与慧才小学联运教研活动之美术有效性教学研讨活动”,慧才小学美术专职教师进入我校,同美术教研组成员共同研讨美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朱淑洁老师执教研讨课《中国彩陶》,就“回归美术学科本质”的有效性课堂作了展示,2胡招艳老师执教《适合纹样》,就“生本性和生活性”的有效课堂作了展示,课后两校的美术教师围绕“主体创作兴趣的激发、主体创作思路的引导”等课堂教学有效性话题展开了讨论。

3.“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本年度学校举行了名优教师“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4月2日,县教坛中坚项彩芬执教《可贵的沉默》,展示了如何“在情境中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转移,揣摩他人的想法”教学方式。4月23日,县教坛中坚卓成川执教示范课《数学广角》,就“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作了示范。4月28日,县教坛中坚朱林益执教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复习课》,就“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演绎。11月10日,市骨干班主任李爱钗老师执教《在家里》,诠释了“文字都来自生活,必然要回归到生活。”的理念。11月14日,县教坛新秀吴益如老师执教示范课《从现在开始》,为“童话体有效教学内容构建”作了引领。5月15日,县教坛新秀陈丽娟执教研讨课《My clothes》,示范了英语课如何“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4.“跨校区大年级组”活动

“跨校区大年级组”教研活动是校区制管理模式的“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细节化、深入化的落实。“跨校区教研活动”是以主题教研为形式,本部和3所校区同一个年级组共同参与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备课,集体观课,互动议课,为同一个年级组提供了一个“互促互学”的平台。

4月3日下午,一年级语文组举行“低段童话体文章教学内容的有效构建建”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活动,潘微芳执教研讨课《荷叶圆圆》。4月8日,二年级语文组举行“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为主题大年级组教研活动,叶森森执教公开课《雷雨》。4月10日,五年级语文组举行“凸显文本特点”为主题大年级教研活动,金敏执教公开课《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4月12日,四年级语文组举行“神话体文本教学内容有效构建”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潘光燕执教研讨课《文成公主进藏》。4月24日,低年级数学教研组举行“生活化数学”的大年级组活动,潘淑棉和杨海芳分别执教研讨课《认识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认识》。4月30日,高段数学教研组举行“复习课如何突破重难点”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教研活动,李燕曼执教研讨课《单位的复习》。

11月5日,五年级语文组举行“关注语言表达形式” 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教研活动,县教学新苗王跃雪老师为大家带来课例《慈母情深》。11月6日,三年级语文组举行“略读课文有效教学内容构建”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教研活动,叶森森执教公开课《狮子和鹿》。11月11日,一年级语文组开展以“有效识字教学课堂”为主题大年级组活动,杨海芳执教公开课《口耳目》。11月12日,四年级语文组举行“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为主题大年级组活动,吴小海执教公开课《搭石》。低段数学教研组举行“有效引导”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教研活动,陈赛蒙执教研讨课《7的乘法口诀》。11月25日,高段数学组举行“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巧妙解题”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活动,朱林益执教研讨课《数与形的结合》。12月2日,中段数学组举行“实践中尝试问题的解决”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活动,李志成执教研讨课《数字编码》。12月5日,低段数学组举行“自主解决问题”为主题的大年级组活动,陈赛蒙执教研讨课《7的乘法口诀》。12月19日,英语组开展“教学层次的有效推进”为主题的大年级活动,金晶晶老师执教《unit 6 how do you feel?A learn》。

二、以课题研究为渠道,着力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以《瓯北学区教育科研工作奖励方案》、《瓯北镇黄田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等规章制度,激励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在课题研究方面,市级结题1项,县级立项3个;在论文发表4篇,李志成、周丽荣、李清洁、周晓、叶森森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在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中,盛道新获二等奖,李永考、王跃雪获三等奖;在温州市文明办廉政征文,施静敏获三等奖。在县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暨教师读书征文评比,盛道新获一等奖,潘光燕、朱林益、李爱钗获二等奖,柯秀珍、李永考获三等奖;在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论文评比中,施静敏获二等奖。

三、以校本培训为渠道,着力提升教师的基本素养

1.抓常规培训

(1)全员培训。10月25日至10月26日,组织音乐教师到杭州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11月7日至9日,组织数学教师到杭州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课堂”研讨观摩会;11月22日至11月23日,组织体育教师到杭州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12月8日至10日,组织语文教师到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 海峡两岸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12月13日至12月14日,组织美术教师到杭州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讨观摩;12月27日至12月28日,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到杭州参加了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观摩会。

(2)青年培训。1、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生命力,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了加快培养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基本功比赛。在学区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王跃雪获语文组二等奖。陈赛蒙、叶森森获数学组一、二等奖。杨晓晓获音乐组二等奖。胡建月获体育组二等奖。黄怡宁获英语组二等奖。潘淑棉获科学组二等奖。郑海平或思品一等奖。在县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陈赛蒙获数学组二等奖。郑海平获思品三等奖。徐呀获综合实践三等奖。

(3)骨干培训。在坚持全员培训的同时,我校还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王跃雪参加县第四期小学语文骨干研修班培训,吴益如参加县小学语文首期高级研修班,周色群参加县小学信息技术骨干研修班培训,杨晓晓、施静敏参加县小学音乐教师骨干研修班培训,陈赛蒙参加县小学数学骨干研修班培训。

(4)校本培训。近一年来,我校以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观看视频等形式,组织了“计算机日常维护与使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国内外教师职业道德的比较”、 “教师的教育机制”等主题培训。

(5)平台培训。本年度学校教师完成35609学时的培训,其中自主选课20382学时,参加90学时以上的集中培训的教师达16人,教师自主选课后实际参训率100%。

2.抓特色培训

(1)“掌上阅读”使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使培训行为随时随处。

之前,校本培训进行教育专著学习时都采用购买书籍,分发阅读的方式开展。但由于经费的缘故,加之有些实物图书在订购时的不方便,以及图书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在思维传达上的相对滞后等原因,采用传统图书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方式就显得有些落后。相反,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以电脑为介质的阅读越来越成为阅读的重要形式。电脑阅读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阅读对象,并使大范围地阅读选择变得可能。但电脑阅读的缺憾在于设备随身携带的不方便而使得阅读行为无法随时随地发生。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选择使用手机下载阅读和上传内容到学校网站上进行在线阅读两种方式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这种灵活的要求使得一些备有智能手机的教师,的确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这对于有着繁杂琐碎工作的教师而言确是很有所帮助的。

(2)“茶话讨论”使用沙龙式的轻松交流形式,使培训过程温馨愉快。

如果说阅读是个人的学习,那么针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就是一种集体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如果组织得好效果会更深入,更有效,更深刻。为了使讨论活动不仅仅只是谋杀脑细胞脑力付出,我们结合学校市级立项课题《人性化校本教研的研究与探索》中提出的一些人性化的校本教研的方式,在讨论中增加了带有沙龙意味的茶点情趣。让培训行为变得温馨而愉悦。

(3)“凡师慧语”使用浓缩式观点汇报的方式,使培训效果掷地有声。

“吸纳、分享”之后,我们还为特色培训设计了一个“产出”环节:在校本培训博客发一条类似于“名人名言”式的“凡师慧语”。

理论学习的成效一般可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向着更理性更自觉的方向发展。另一成效则可以体现于对理论创新与表达。通常这一成效是以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方式呈现。但这三处形式在驾驭起来耗时耗力,而且长篇大论对教师理论能力也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使所有教师都能较轻松的尝试理论的自我表达,我们设计了一句话的“凡师慧语”的形式,要求教师将读专著后的感悟凝练成一句类似于“名人名言”似的语录或观点,发在校本培训博客上,记学习的效果寻得一个鲜明的存在,也让思维中纷繁的感触以一个种子的形式保留,掷地有声,并在合适的时候生发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创新理论的大树。

本年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温州市第十七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中,周丽荣获三等奖;在县第十七届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周丽荣获一等奖,卓成川获二等奖,李清洁、盛道新、施静敏获三等奖:在县中小学班会课优质课评比,周晓、潘光燕获一等奖;在县优秀少先队论文评比,徐呀、叶森森获二等奖;在县“勤廉永嘉”清风视窗屏保作品设计比赛,周色群获优秀奖;在县教师优质课评比中,陈赛蒙获二等奖,徐呀获三等奖;在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吴益如获三等奖;在县教育系统“阳光女性。幸福中国”读书征文活动中,施静敏获一等奖;在瓯北学区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周丽荣获二等奖,盛道新、李清洁、卓成川、施静敏获三等奖;在瓯北学区优质课评比,郑海萍、陈赛蒙一等奖,王跃雪 、叶森森、黄怡宁、朱淑洁、潘淑棉 、杨晓晓、胡建月获二等奖。

作为上海交大电院大一新生,我就我平常所知来给大家讲一下

每次一说哪个老师的课上的比较好,我就会给别人强推李铮的高等数学(不过也是因为自己没上过什么其他的课hhhh,按照目前我亲自上过的课,这节课是我评价最高的)

首先,李铮是数学系的教授,他的授课水平绝对没话说,自己水平高,上课有自己的PPT,干货很多,讲的课也不会枯燥乏味,非常懂学生的想法

其次,他的课的上课氛围非常好,同学们都非常投入。他的课受欢迎程度可以用一句话表现:“他的每节课下课同学们都会自发地鼓掌”,我上了两个学期真的是每节课下课都鼓掌!至今我还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且他人也很nice,会尽力让我们考试分数好看一点,能找到理由给你分就会给你,这应该也是很多学生尊敬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作业布置的也相对较少hhhhh)

其他的课我也没什么推荐的,听同学说芳香精油是门好课,内容有趣老师还会给你抽奖送手作精油,还有什么流行音乐鉴赏、非洲鼓体验、花卉与艺术等等这种听起来就很有趣的课

其实有一门特别受欢迎的课叫做线代习题课,我倒没觉得上的很好,但是人真的暴多,多到同学坐地上上课。。。。(我觉得是因为女老师特别漂亮。。。。。)

以上,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人是一名上交本交21届的管理专业的一名在读本科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我这种在一堆学霸中学习生活的学渣来说,最喜欢的老师当然不是专业课的老师,在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有两名。

其中一个就是上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的老师——施索华。

施索华担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25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第三届“摆明网络正能量榜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主持人……

想起我能上到施索华老师的课,感受她的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还是不经意间的,我当时在我们学校的选课系统选“思修”时并没有提前了解到她,鬼使神差地按下那个按钮并出人意料地从数百名“抢课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实属幸运中的幸运。

“有人说思想政治是生活中的盐,可是抓一把盐给人吃谁吃得下,我把思政这把盐放在了生活和文化这碗汤里。”这是施索华老师在每一次思修课的第一次导论课上都会说的话。与其他老师的严(ku)谨(zao)的教学方式不同,施索华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显得更为活泼,讲到一些理论的东西时她都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者其他使言语变得更为活泼的方法,硬是把这样一堂枯燥的“水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网红课”。

“51863344”,这是施索华老师工作室的电话,谐音“我要帮侬生生世世”,更代表着施老师要全心尽意帮助同学度过心理上的生活、学习、情感难关的决心。

温州论文发表

温州大学章勤琼小数数学名师工作站学员申报之个人简历蒋铭国个人简历 个人概况: 男,1976年11月生,现年44岁,中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5年8月参加工作,现供职于江西省乐平市第九小学,任学校党支部委员。2020年12月荣获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2020年最美教师”杰出奖。2020年10月被聘为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系列课程资源评审专家;2020年11月被聘为江西省第一批智慧作业微课评审专家。2020年12月获得新世纪小学数学全国第十三届“学习短视频”微课创作二等奖;同月获得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第十五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全国二等奖。2020年12月获得江西省第一届“赣教云”微课征集一等奖及录用;2020年10月获得江西省智慧作业微课二等奖及录用、江西省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二等奖、江西省指导成系列资源三等奖及录用、景德镇市级教学资源一、二等奖共五项。2020年12月获得江西省第四届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指导学生三等奖五项。 学习经历: 1.1992.9-1995.6就读于景德镇师范学校(中师); 2.1998.9-2001.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习(大专); 3.2005.2-2007.1江西教育学院脱产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4.2018.10张文质第二期教育写作培训班学习; 5.2019.1-2019.6互加计划N师学院第一期网络研修学习; 6.2020.1-现在参加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学习。 论文发表情况: 1.论文《关注数学素养,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发表于《信息周刊》2019 年第 46 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080,国内统一刊号:CN11-5419/G3; 2.论文《玩智取“王位”,探极简模型》发表于《速读》杂志 2019 年 11 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574,国内统一刊号:CN42-1841/I; 3.论文《特殊时期,“未来学习”的催化剂——互联网+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实践与探索》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2020 年第 11 期刊,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4.论文《“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发表于《年轻人》2020 年 4 月刊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9147,国内统一刊号:CN43-1181/C; 5.论文《通透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例谈“鸡兔同笼”解法多样性培养数感与建模》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20 年第 7 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0257-2826,国内统一刊号:CN11-1454/G4; 论文获奖情况: 1.论文《例谈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论文《玩智取“王位”,探极简模型》在 2019 年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论文《宅家抗疫“玩数学,练思维”益智微课综述》在 2020 年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4.论文《关注数学素养,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在2019年乐平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5.论文《假设与推理——“鸡兔同笼”问题趣解与模型初建》获2020年乐平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 另著有论文集《栽一棵树育一片林》于2019 年 9 月完稿,约 9 万字。 课题研究情况: 1.2018 年 6 月参与“十三五”教育部国家课题《互联网+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提交结题报告,于2020年12月结题; 2.2017 年 3 月参与市级课题《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还未结题; 3.2018 年参与“十三五”课题研究《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和班级管理有效结合的研究》,已结题; 4.2020年7月参与课题研究《借助单元结构力量促进分数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5.2020年12月参与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整体把握单元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以分数为例》立项; 6.2020年12月参与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立项; 7.2020年12月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创新应用项目研究课题《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研究》立项。 8.2020年12月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专递课堂运用与网络空间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申报。

温州“日抱”的马女人把霉倒到全世界,明显的是一件丧事,大家都很痛心的事情,竟然她在那里邀功请赏。把温州人开始救人的那点了形象都给败坏掉了.

高考成绩 2013年高考,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文理科(不含艺术、体育类)第一批上线人数为293人,其中文科55人、理科238人;此外,该校一学生获温州地区理科最高分。 2012年高考,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文理科(不含艺术、体育类)第一批上线人数为271人,其中文科68人、理科203人;此外,该校县区班报考学生34人,上重点线33人,重点率为97%。 2011年高考,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报考学生共计473人,第一批上线人数为300人,重点率达63.4%;此外,该校县区班报考学生38人,上重点线35人,重点率超过92%。 素质成绩 时间学生/团体竞赛项目获奖情况/荣誉2014年5月洪陈枝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亚军2014年1月陈继劲2013年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全国一等奖林驰宇、章索全国二等奖2014年1月木宏亮、戴嘉臻、冯仁政、吴昊第三届温州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学生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二名2013年12月校乒乓球队2013浙江省中小学生乒乓球团体锦标赛暨ZSTL浙江省第五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协会杯浙江省高中组男子团体亚军浙江省高中组女子团体第五名2013年10月潘炳南等10人浙江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6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2013年5月校民乐团温州市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第一名2013年4月林心怡2013走进欧洲——浙江省高中生英语及欧洲文化知识大赛一等奖2012年12月许方正201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决赛全国二等奖2012年11月周星壹、班林曜、陈继劲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罗经纬三等奖参考资料: 2011年至2013年10月,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共开发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四大类校本课程110门,其中浙江省精品课程10门,温州市精品课程9门,省、市级展示课程29门。2010年至2013年,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共有18个省、市级相关研究项目获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5篇。 时间教师竞赛项目获奖情况/荣誉2015年3月李文影获温州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4年12月徐丹青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2014年11月林梦痕2014年全国中学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4年2月陈靓、黄秀娟浙江省第四届精品课程评选选修课程入选浙江省精品课程2013年10月余安恺浙江省2013年高中社会实践类课程教学评比第一名2013年9月程永超2011-2012年度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被评为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8月程永超、杨香云、张薏浙江省第三届精品课程评选选修课程入选浙江省精品课程参考资料: 校标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标志主体图案由温2两字组合而成,整体造型包含博士帽书籍屋顶等元素,分别寓意品德须修 、学术是竞 、百年学府,抽象的2字是一条曲折的路径,既代表该校校址屡迁、校名屡变的办学历程,又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标志以红色为主色调,与学校校园建筑基色吻合,也代表该校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 校训 品德须修,学术是竞 “品德须修,学术是竞”于2010年被确定为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训,该校训出自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歌歌词,这句话,点出了孙冶让教育思想的菁华,也显示了其对办学方向和学子培养目标的殷切期望。这句话也能体现教育新理念,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符合该校重人格、重学术、重学以致用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也符合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和当前教育改革和方向。 校歌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歌词:王元振曲:吴梦非瓯江学府,黉宫旧址,缅怀先哲,誉声鹊起。遗风未沫,望儿辈英才秀出,匡时济世。怀念缔造艰难,盛衰屡变,还做中流砥柱。品德须修,学术是竞,恩继轨前踪,应先立志。 校名(简称)职务姓名任期温州蚕桑学堂馆长(待查)1897-1901黄庆澄1901-1904堂长诸葛和卿1904-1911监督施震泽1911-1912校长施震泽1912-1913周仲详1913-1927洪国琪1927-1928郑濂1928-1931商业学校余朝绅1914-1917唐浩岑晴溪1917-1921谢德铭1921-1924吴兆璜1924-1926杨震霖1926-1931女子师范所长林卓1920-1923所长(代)木节1920-1923校长木节1923女子中学刘仲琳1920-1923木节1923-1931共立初级中学杨振霖1931.2-1942.10联立初级中学叶杞1942.10-1948.6永嘉县立中学陈骁1948.9-1949.8温州市立中学沈炼之1949.8-1951.12冯增荣1952.4-1953.1金式荣1953.2-1953.10张丰1953.12-1958.3李元勋(代)1955.2-1955.8施振声1960.1-1961.7温州第二中学革命会主任孔宪邦1970.9-1977.12校长1977.12-1978.8叶昌干1978.8-1982.4刘国华1982.4-1984.1王环玲1984.7-1986.2陈保禄1986.2-1994.5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杨立本1994.5-2004.2温州第二中学王朝曙2004.2-2013.8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徐坚2013.8-参考资料:

温韬发表论文

1. 荷马的《玛吉兹》(Homer’s Margites)《玛吉兹》创作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之前。这首喜剧性史诗是荷马的第一部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前700年,但人们对诗中的情节知之甚少。不过,一些杂糅在其他著作中的留存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悲剧英雄玛吉兹。“他博闻强识/却一肚子坏水。”(出自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斯》(Alcibiades))“诸神未曾教他挖地耕田/也未曾授于他任何其他技能/他一事无成。”(出自亚里斯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亚里斯多德对该作品评价甚高,所以《《玛吉兹》的失传令人遗憾。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一文中写道:“(荷马)是阐释喜剧创作手法第一人,因为他写的《玛吉兹》之于喜剧的关系,就如同他所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之于现在的悲剧。”2. 《圣经》的失传经卷(Lost Books of the Bible)《希伯来圣经》(或称《塔纳赫》)共24卷——而基督教圣经根据教派的不同,要分别多出66至84卷,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那些遗失的经卷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圣经》“失传经卷”。有时候,这指的是被正统的圣经剔除出去的古犹太人和古基督教徒的著作。但还有些经卷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失传”。我们只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因为在《圣经》其他经卷中,提到了这些名字。例如,《民数记》(Book of Numbers)中提到了《耶和华战争书》,后者已失传了。同样的,《列王记》(Book of Kings)一书和二书及《历代志》(Book of Chronicles)一书和二书都提到了《以色列历代国王编年史》和《犹大诸王编年史》。文本内容失传的超过20卷。一些提及这些遗失的引述内容为它们的内容提供了线索。例如,《七城书》讲述的故事可能与古以色列国内的七个城市有关。3. 威廉•莎士比亚的《卡登尼欧》( William Shakespeare’s Cardenio)《卡登尼欧》一直被称作莎士比亚谜们的圣杯。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的公司“国王班底”在1613年5月为詹姆斯一世国王演过这出戏——而且还有证据表明,它是由莎士比亚和约翰•弗莱切共同创作(他们二人还一同创作了《亨利八世》和《两个贵族亲戚》)。但这个剧本如今已无处可寻了。真是一大遗憾啊!学者们从剧名推断,该戏剧的情节与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有关,因为《堂吉诃德》一书中有一个叫做卡登尼欧的人物。(《堂吉诃德》的英译本出版于1612年,莎士比亚可能看过这本书。)“别担心,我们肯定能看到一部全新的莎士比亚戏剧,这部作品将为现代小说奠基人和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成为连结西班牙和英国文学传统渊源的纽带,也会成为互相竞争的两个宗主国之间最恢弘的表现形式的交汇点,”2009年,小说家斯蒂芬•马尔什(Stephen Marche)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如是说,“如果曾经有过《卡登尼欧》这部作品,它将重新定义比较文学的概念。”4. 《发现幸运岛》(Inventio Fortunata) 在14世纪,一位来自牛津郡、姓名不详的方济各会修道士走遍了北大西洋。他在《发现幸运岛》一书中,描述了北极圈的地理位置,其中包括他所推测的北极的位置。大约在1360年,他给了爱德华三世国王一本旅行见闻录,有人说在该书遗失之前,已经有另外五本在欧洲流传。接下来就是像电话传话游戏般长达几个世纪的传递历程。1364年,另一位圣方济修道士向佛兰德作家雅克博•科诺耶恩(Jacob Cnoyen)描述了《发现幸运岛》的内容,后者在自己的《旅行记》(Itinerarium)一书中对其进行了概要性描述。遗憾的是,《旅行记》也失传了——但它是在十六世纪最具声望的制图师杰拉德•墨卡托(Gerard Mercator)看过之后失踪的。1577年,墨卡托给一位名叫约翰•迪的英国科学家写了一封信,一字不漏地从《旅行记》剽窃了关于北极的描述:“在这四个国家之间有一个漩涡,漩涡将北方划分开来的四个大海悉数吸纳。海水急速地回旋着,并消失在地球深处,就象有人用过滤漏斗将水倒进去了似的。极地四周分别宽4度,也就是说,总共有8度。除此之外,就在大海中间、极地之下,有一块光秃秃的岩石,其周长约达33法里,完全由磁石组成。”当墨卡托在1569年出版世界地图时,他利用这段描述作为绘制北极圈的依据——其根据则是一本由200年前一位姓名不详的修道士所写的已经失传了的书的第三手概要。5. 简•奥斯汀的《桑迪顿》(Jane Austen’s Sanditon)正如《时代》杂志在1975年报道的那样,“当42岁的简•奥斯汀在1817年7月18日逝世时,她留给世人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中的11章内容“将折磨后世”。在小说中,主人公夏洛特•海伍德(Charlotte Heywood)探访了海滨小镇桑迪顿,此时它正在被打造成度假胜地。奥斯汀铺设了背景,确定了几个人物和主题,然后,正当情节似乎就要展开时,小说戛然而止。有多个作家试图用奥斯汀的风格完成《桑迪顿》“失传”的结局,其中包括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小说家安妮•特尔斯科姆博(Anne Telscombe)。但《时代》杂志的评论说,如果“简•奥斯汀的拥趸们将他们偶像的作品比做睡前的温热牛奶”,那么,特尔斯科姆博的书就是“恬淡无味的牛奶”了。6.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十字岛》(Herman Melville’s The Isle of the Cross)在1852年代的楠塔基特岛之旅中,有人给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讲了一个关于阿加莎•海奇(Agatha Hatch)的悲剧故事——阿加莎是一个灯塔守望者的女儿,她救了一位名叫詹姆斯•罗伯逊的遭遇沉船事故的水手,然后嫁给了他,结果后来被后者抛弃了。《十字岛》的创作灵感应该是来自于这个故事。1953年,麦尔维尔将手稿给了哈珀兄弟出版公司。但不知什么缘故,出版商将其拒绝了。而且再也没找着手稿的副本。1990,麦尔维尔的一位传记作者赫舍尔•帕克(Hershel Parker)在《美国文学》发表文章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哈珀兄弟担心如果有人发现了《十字岛》中的人物来历,他们的公司会因此触犯法律。”7. 托马斯•哈代的《穷小子与富家女》(Thomas Hardy’s The Poor Man and the Lady)这是托马斯•哈代写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英格兰多塞特郡一个农民的儿子和当地一位乡绅的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该书仅存的情节梗概中,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关于该书,现在只能了解大概的故事架构了,这还是1915年4月份,哈代和英国诗人埃蒙德•格斯谈话的时候提到的。但这部小说是哈代在将近50年前写的,书中的许多细节,包括两个人物最终是否走到了一起,他都已想不起来了。我们从誊写的对话中可以确知的是,在19世纪60年代末,哈代将该作品视为他写过的最具原创性的作品————而且,到彼时为止,他已经写了许多他将在几十年后发表的诗歌。但出版商拒绝了他的手稿。一些学者认为,哈代将其融入了他后期的作品当中,包括诗歌《穷小子与富家女》、中篇小说《女继承人浮华传》和他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计出无奈》(Desperate Remedies)。8.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第一稿)(First draft of Robert Louis Stevenson’s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有传闻说,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写出了《化身博士》的初稿。但他妻子范妮•斯蒂文森看过文稿之后对其提出了批评意见,说如果情节带有道德讽喻就更好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存有争议了。这件事情的一个版本是斯蒂文森听到批评后并不高兴,于是将文稿付之一炬。但2000年——《化身博士》完稿115年之后——从W•E•亨里(一位装着假肢的诗人,他启发了《金银岛》中朗•约翰•斯尔维尔这个角色)一位后人的阁楼里发现了一封范妮写给亨里的信。信上落款的时间是1885年,范妮说初稿“完全是一叠垃圾”,还说,“给你看了之后,我就烧了它。”不知道她是否真那么做了。不管因为哪种情况,首稿都不复存在了。斯蒂文森重写了这个故事,而读者永远不会知道最初的版本与现在的经典之作的不同之处了。9. 欧内斯特•海明威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说(Ernest Hemingway’s World War I novel)1922年,海明威四个妻子中的第一任妻子哈德利•海明威将其丈夫的几部短篇小说和一部不完整的小说的手写稿装进了一个箱子。她乘坐火车离开了巴黎,在瑞士洛桑与海明威会面。但那个箱子和装在里面的无价之宝在途中均被盗了。直到后来,海明威方才对此次损失的严重性进行了评论。他曾经说过,如果他知道外科手术可以抹去这段记忆,他会选择去做外科手术。而据《失传著作之书》(The Book of Lost Books)一书的作者斯图亚特•凯利(Stuart Kelly)说,人们知道海明威通常是会在喝了一两杯酒后说,那起失窃事件导致了他与哈德利离婚。他从未尝试重新写作遗失的作品,包括这一部以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的小说。不过,凯利坚持认为,那是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如果他将接下来的十年时间用于尝试完善他那些不成熟的作品,我们可能永远也读不到他创作的那些杰作。”10.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双重曝光》(Sylvia Plath’s Double Exposure)1962年,西尔维亚•普拉斯开始写作一部新的小说,她计划将书名定为《双重曝光》或《双重身份》。她共写了130页,但她1963年2月11日自杀身亡时,这本书并未写完。在她去世后,与她关系不和的丈夫——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获得了她的遗产和未曾出版的作品。1995年,休斯接受了《巴黎评论》(Paris Review)的采访。在被问及这部小说时,他说:“我所知道的是一部小说的片段,大概70页。她母亲说曾看过完整版的小说,但我对它一无所知。我知道的就是有六七十页不见了。跟你说实话吧,我一直认为她母亲在某次来拜访她时把它们都带走了。”只有一个文学批评家——朱迪斯•克罗尔(Judith Kroll)——见过《双重曝光》的梗概。她声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以及一个情妇的故事。休斯和普拉斯之间关系紧张,所以人们认为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自传。休斯确实焚毁了一篇普拉斯在其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所写的日记。他在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说,这篇日志写得太悲伤了,不能让她的孩子们看到。

兰亭序 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 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 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 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 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 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 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 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 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 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 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 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 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 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 7 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 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 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 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 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 《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 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 然地说:"真倒是真的, 但不是好的, 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 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 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 《兰 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 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 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 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 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 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 是否为王羲之所书, 历来也有很多争议, 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 可动摇的。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 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 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 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 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 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 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 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 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 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 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 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 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 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 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 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 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 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 有感于斯文。兰亭序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 (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 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 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 人们取饮) 。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 (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 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 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 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 也不相同, (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 )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 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 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1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 (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 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 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 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 吧。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下落之谜及唐模本真伪之辩 唐末五代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发掘唐帝史书记载的陵墓,取起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 自难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75仗的墓地,进入墓室,见其建筑及设施之宏丽, 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两厢各有一座石床,上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匣内尽是李世民生 前珍藏的珍贵图书,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二百多年前的纸 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对于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 ,是否 仍留存昭陵墓室?如果被温韬盗出,为何迄今千余年来未见真迹流传。

围绕《兰亭序》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千古悬案。

书法绝品《兰亭序》的由来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嵇内史, 人称“王右军”,但是他的官位远不及他的书法名气大。他自幼爱好书法,苦心研练,博采汉魏诸家之精华,集 其大成,超脱魏国书法家钟繇真书的境界,另辟新径,使真书完全摆脱隶书遗迹,成为独立的新体。他兼善隶、 草、真、行,“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飘若浮云,铰若惊龙”,有“右军书成而魏晋之风尽”的称 誉,被尊为“书圣”。他对文学也很有造诣,能诗善赋、尤长散文, 《兰亭序》就是他的代表作。

《兰亭序》产生的原委是这样: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谢安、孙统、孙卓、 支遁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1首,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趁兴 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 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的一绝。以后他多次重写,皆不如此次酒酣 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书作。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历代名家书法, 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作品, 据说珍藏其墨迹三千六百纸都以一仗二尺为一轴, 共一百五十卷。还自书“贞观”两字为印,盖在骑缝和卷之首尾。但遗憾的是王羲之这篇最杰出的作品无缘得见, 因作者本人对此极为看重,定为家族传家之宝,秘不示人,到唐初则不知去向。

莆翼设计智取真迹 李世民为此派人明查暗访得知。

《兰亭序》真迹到唐初已传到第七代孙智永禅师处,智永当和尚没有后代, 至近百岁临终时,把它传授给弟子辩才和尚。

李世民得悉便下旨召辩才入京,给以种种优惠待遇,希望他献出真迹。但辩才早以打定主意,装痴作憨,推 脱不知,弄得李世民毫无办法,只好放他回去,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后来,心腹大臣监察御史莆翼献了一 条妙计,李世民十分高兴,派他出北京依计行事。

一天清晨,辩才和尚打开寺门,可是踏出的脚踩到一个软软的东西上,低头一看,原来地上躺了个人,散发 一股酒气。辩才自语:“原来是个醉鬼!”谁知那人翻身坐起便答道:“醉虽醉了,未必是鬼啊!”辩才见此人飘 逸潇洒之态,便开玩笑地说:“虽不是鬼。亦不像人!”此人,脱口应道:“如此便是佛了!”言毕大笑,欲举步 下山。辩才见此人不凡,便问道:“施主从何而来?”此人对曰:“我乃应试举子,昨夜月光皎洁,在山下旅馆对 月引酒,苦无知音,店主说山上师父佛法上乘,且书画俱全,便上山拜访,谁知醉卧山门,有失体统,无颜回 佛。”辩才对这书生很是欣赏,便邀他入寺小住读书侯试,双方谈学论禅,十分投缘。

一天俩人饮酒正酣,扮做赶考书生的莆翼“醉后吐真言”,从囊中取出一轴《兰亭序》摹本,却说着是真迹,2万金难买,你我是莫逆之交才拿出来让你一饱眼福。为人忠厚老实的辩才不知是计,对扮做烂醉的莆翼说:“你 这个不是真迹,真迹在我的阁楼上藏着呢!”莆翼一直“醉而不醒”,似未听见,第二天辩才去请莆翼吃饭时,发 现莆翼已不辞而别,只见桌上放着一张感谢馈赠的纸条和一锭银子。

李世民派莆翼用计挣得《兰亭序》真迹后,奉为至宝,经常放在座侧,朝夕观览欣赏。他还让大大书法家褚 遂良、虞世南等人临摹刻石,拓印多幅赐给太子、诸王近臣,摹本从此散落人间,流传至今。而真迹呢,李世 民对太子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随葬昭 陵。

毛主席过问唐摹本真伪之辩 1965年5月22日,郭沫若作《由王谢墓志的出土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先后在《光明日报》 、 《文物》 上发表,说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兴之和名士谢鲲之墓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与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 相一致,故《兰亭序》“到底是真是伪”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他还认为《兰亭序》后半段文字有悲观论调,不 是王羲之的思想,因而断言“《兰亭序》是依托的,它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并进一步 认定王羲之现存之草书也值得怀疑, 《兰亭序》文章和墨迹是智永所依托。

郭沫若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一些学者的反对,南京市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 伪《驳论》 ,引经据典,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帖摹本也足以证 明楷书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 不过当时由于高二适的名声地位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高二适无奈,把该文章送给自己的老师、国 学大师章士钊,要求送给毛主席审阅。章感到郭文中引用了康生的话,高文中又对康生一驳,觉得不太好办, 于是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并附上高文。信的全文是: 润公主席座右: 滋有读者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按硕书写出《柳集》 ) 。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做草亦见功力,兴 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此钊三十年前论文小友,入此算来已白发盈颠、年逾甲子矣。然犹 笃志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 随言涂抹。郭公抗此大棋,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

(此论学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郭公稚怀,定会 体会国家政策。

)文中亦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自 承报国之具在此,其望虽奢,求却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权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遽行推荐。我公弘奖 为怀,惟(望)酎量赐予处理,感逾身受。

此籍叩 政绥 章士钊 谨状 七月十六日 该生致钊书附呈,不须赐还。

毛主席于7月18日即复信章士钊,信中说: ……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真、 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 公诸于世。…… 同一天,毛主席又致信郭沫若: 郭老: 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酎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3未知尊意若何? 敬颂安吉!并问立群同志好。

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八日 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和支持下,高文于1965年7月2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1965年第7期《文 物》还发表了高文的影印手稿。对作者长达数千言的手稿,全文影印发表,是极为少见的,人们认为可能与毛 主席欣赏高二适的书法有关。

高文发表后,引起讨论热潮。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说,高文刊出后,康生即授意组织文章支持郭老, 高二适对此并不服气。

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东郊发掘六朝古墓群,出土了两块 砖质墓志,是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据专家介绍,“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高崧楷书基本墓志出土为 史学界和书法界对《兰亭序》真伪的学术争鸣,提供了重要佐证。” 1999年,关于《兰亭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外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各抒已见,论辩热烈。

看来,这场持续30多年没有结论的争鸣,还将继续下去。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 ,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

在他去世前 8 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 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 被邀人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 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 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 。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 。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 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 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 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 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 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王羲之《兰亭序》原文注释“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 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 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 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9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 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 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 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 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 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 “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 统一的效果。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 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 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 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 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 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 但从唐人的摹本中, 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

《禊帖》 被称为“天 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 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 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 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 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 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 而且下笔的锋芒、 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 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 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还有上古不知名的史书 用龟甲 竹签记载的 记载炎帝黄帝来自于哪里 以前上古华夏人在哪里生活 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什么原因搬迁到黄河流域开发土地耕种 。都不得而知 还有有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载 肃慎人 古蒙古人何时被发现 产生了什么战争与融合都被秦始皇焚毁 这段历史要有上千年 时间断代 至今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谜团。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现代科技终于解开了地宫埋“水银”的千古谜案。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统 一了六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中国 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 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 见的。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 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 ,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 埋在墓里。秦灭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 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 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唐代末 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 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 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温大论文发表

本科生发表论文流程如下:

1、发表之前要明白自己发表论文的用途,比方我们学校升学和毕业发表的期刊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您问相关的导师,他们都会给您建议和要求。

2、知道要求后,就要发对应的相关期刊了,考研的话,是要求发核心期刊加分多,但是核心期刊是真的难。其次就是等待了,一般普刊会在一周左右给您审核结果,核心期刊在1-3个月会下发审核结果。

3、到心仪的期刊后就是准备好论文了,选择好期刊你可以看看该期刊上的论文都是什么水平,也就大致知道自己能不能被录用了,论文准备好以后整理一下格式,这里特别以注意,格式不对论文,写的再好也发不了。

4、关于价格问题。这个怎么说呢,特别差的期刊的确便宜,页码厚的不要不要的,特别好的期刊也便宜。页码薄的不要不要的。最好发也最贵的 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期刊。

好的论文是杂志社录用的前提,也是论文用途的基础,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即使侥幸成功发表了,也很难派上用场,或者适得其反,所以,论文质量是论文的关键,大学生因为学历、经验的原因,难免在这方面不占优势。

我的建议是充分准备资料,充分遣词造句,分运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大学生有一个优势是年轻,年轻人敢想敢做,有创意,观点不受拘束,能推陈出新。

另外大学生的时间很充裕,资料也很多,学校的图书馆、网络资源都是不受限制使用的,这些都是社会上的其他论文作者没有的资源,要充分运用好。

先确定好是想发什么方向的,投哪家的期刊,确定了这些之后,看看期刊对于文章的要求,根据其要求来准备文章内容,准备好后可以投稿杂志社,这样可能周期会长一点,有时候杂志社再审稿,确定是否能录用,如果不能会发生退稿,然后还得重新改,重新投。新浪微博的期刊杂志发表小畅编辑提醒你要想省事点的方式就是找个可靠的中介,这样能省中间不少的麻烦,毕竟他们清楚每个杂志社杂志的情况,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他们能及时的答复你,这样省去了你自己来回折腾的烦心事了~

1、熟悉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地面对结果,先看多看文献,特别是国外近期文献。认为只有正确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才能发表。 2、对初写者来说,“抄”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抄”。同质论文,撰写格式相同,因此,格式可“照抄”。常见的句型可以灵的“抄”用。一些描写、结论句在阅读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概括。但是不能照抄抄写原句,否则,笑话百出,还会受到一些影响。 3、试着用熟悉的词汇。不要刻意使用华丽、不常用或罕见的词汇。 4、在写完论文之后,一定要请指导老师严格进行审核,如有需要可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审核,提高成功率。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冷静。不能以“成见”的心态来判断审稿者偏见或者是歧视。做研究是很难的,发表论文更是不容易。但是,审稿人同样艰难,也同样不易。他们可以正确地阅读你的文章,提出中肯的意见,甚至好的建议。

评职称发表论文可以自己投稿给杂志社,也可以找杂志社的编辑,让他们帮你投。自己投稿需要自己把稿件写好修饰好,字符数以及查重等都要符合要求才可以。找杂志社的编辑要认清别是,价格太低的要小心,因为检索网站可能不稳定。主要就看自己的需求,看评职文件的要求,别到时花钱了却不能用,白花钱不说还耽误了评职,得不偿失。

温栗发表论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它不同的含义,对每个字的意思你又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栗字的组词及拼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栗组词

【精选组词列表】:倾栗、齐栗、惊栗、栗理、栗骇、梨栗、零栗、懔栗、凛栗、浏栗、栗阶、烈栗、栗斯、栗凿、栗蓬、栗尾、栗跗、栗鼠、栗缩、栗主、栗楔、栗然、栗色、栗暴、栗烈、栗罅、栗陆、栗犊、栗密、栗子、杼栗、整栗、缜栗、祗栗、紫栗、惴栗、水栗、缩栗、粟栗、威栗、橡栗、猬栗、畏栗、温栗、恂栗、眩栗、严栗、忧栗、骇栗、惶栗、掉栗、胆栗、醋栗、郁栗、余栗、战栗、斋栗、怖栗、冰栗、板栗、栗栗、栗喇、起栗、擗栗、密栗、鸡栗、茧栗、庄栗、栗黄、栗房、栗如、嘉栗、佶栗、悸栗、愧栗、恐栗、宽栗、兢栗、栗皱、栗留、栗温、栗冽

栗木、栗里、栗薪、栗芋、婪栗、肌栗、寒栗、汗栗、和栗、鼓栗、股栗、惭栗、颤栗、猴栗、地栗、悼栗、怵栗、弁栗、惨栗、悲栗、屹栗、仡栗、凿栗、颖栗、枣栗、芋栗、贞栗、振栗、震栗、山栗、慑栗、石栗、霜栗、肃栗、悚栗、惕栗、土栗、危栗、爆栗子、黄栗留、梨栗儿、角茧栗、茧栗角、栗钙土、栗冈砚、白地栗、吃栗多、寒栗栗、寒栗子、栗玉砚、栗玉花、毛栗子、茧栗犊、牟呼栗多、棱棱栗栗、栗栗危惧、栗栗自危、汗洽股栗、肤粟股栗、战战栗栗、栗原小卷、火中取栗、鸡皮栗子、不寒而栗、股战而栗、吃麻栗子、浞訾栗斯

二、栗的拼音、栗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栗的繁体字和栗的QQ繁体字

【栗的拼音】:lì

【栗繁体字和QQ繁体字】:栗→繁体字为:栗→QQ繁体字为:栗

三、栗字的含义及相关资料

【栗字的含义】:(1)(名)(~子)乔木、果实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树皮和壳斗共鞣皮和染色用。

(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Lì)姓。

【栗字的相关资料】:

部首:木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五笔86:SSU五笔98:SSU仓颉:MWD

笔顺编号:1252211234四角号码:10904Unicode:CJK统一汉字U 6817

四、栗组词的发散思维组词法(分别以栗字开头、栗字在中间和栗字在结尾的组词)

『栗』字在开头的词语

栗暴,栗犊,栗房,栗荴,栗跗,栗钙土,栗冈砚,栗骇,栗黄,栗阶,栗喇,栗里,栗理,栗栗,栗栗危惧,栗栗自危,栗冽,栗烈,栗烈觱发,栗留,栗陆,栗密,栗木,栗蓬,栗惓,栗然,栗如,栗锐,栗色,栗鼠,栗斯,栗缩,栗尾,栗温,栗罅,栗楔,栗薪,栗玉花,栗玉砚,栗芋,栗原小卷(1945— ),栗凿,栗皱,栗主,栗子

『栗』字在中间的词语

爆栗子,吃栗多,吃麻栗子,寒栗子,黄栗留,鸡皮栗子,茧栗犊,茧栗角,梨栗儿,毛栗子,牟呼栗多,浞訾栗斯

『栗』字在结尾的词语

白地栗,板栗,惨栗,悲栗,弁栗,觱栗,不寒而栗,抃栗,冰栗,颤栗,怖栗,惭栗,怵栗,醋栗,悼栗,胆栗,杕栗,地栗,肤粟股栗,掉栗,汗栗,汗洽股栗,股栗,股战而栗,鼓栗,和栗,寒栗,寒栗栗,骇栗,肌栗,猴栗,鸡栗,惶栗,佶栗,火中取栗,蠒栗,茧栗,楖栗,悸栗,嘉栗,兢栗,角茧栗,惊栗,宽栗,恐耸詟栗,愧栗,棱棱栗栗,恐栗,梨栗,婪栗,凛栗,浏栗,憀栗,烈栗,懔栗,零栗,懰栗,陆詟水栗,密栗,擗栗,齐栗,起栗,倾栗,山栗,霜栗,慑栗,石栗,水栗,悚栗,缩栗,肃栗,粟栗,橡栗,威栗,惕栗,土栗,危栗,畏栗,猬栗,温栗,严栗,眩栗,眴栗,哑觱栗,恂栗,仡栗,屹栗,忧栗,郁栗,余栗,战栗,银字觱栗,凿栗,菑栗,枣栗,颖栗,芋栗,贞栗,斋栗,芧栗,杼栗,战战栗栗,振栗,震栗,詟栗,樼栗,缜栗,整栗,祗栗,庄栗,惴栗,紫栗

――《童年》导读一、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他的创作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他的名字“代表着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时期”(鲁迅语)。20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开始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学和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黑暗落后的俄国变成世界革命的摇篮,马克思革命理论广泛传播,高尔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从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浪漫主义短篇《马卡尔·楚德拉》到1899年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共创作了中、长、短篇小说和特写、故事、散文、随笔诗歌等700多篇,它们大体包括浪漫主义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两部分。浪漫主义代表作主要有《马卡尔·楚德拉》(1892)、《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其中,《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塑造的丹柯形象与《鹰之歌》中塑造的鹰的形象是高尔基创作中最早出现的英雄形象,它们突出概括了当时俄国革命者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熔铸着作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它们犹如火花,“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烧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现实主义代表作主要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1897)、《好闹事的人》(1897)、《因为烦闷无聊》(1897)、《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等。在这类作品里,高尔基鞭挞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暴露小私有者、小市民的庸俗,肯定劳动者,特别是流浪汉的人格尊严。高尔基以写流浪汉题材出名,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流浪汉形象,如《叶美良·皮里雅依》中的流浪汉叶美良、《切尔卡什》中的切尔卡什、《玛莉娃》中的玛莉娃等,为俄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文学形象。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问世的《福马·高尔杰耶夫》,这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福马本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但耳闻目睹的事实却使他越来越感到资产阶级的肮脏事业是与人类一切高尚情感不相容的。他苦恼、失望,最后被送进疯人院。在这部小说中,高尔基已经用丰富的现代生活画面,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资产者的活动,反映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的掠夺性了。因此,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高尔基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成熟阶段。20世纪初的头二十年是俄国革命高潮酝酿、高涨与取得胜利的时期。这20年间,俄国进行了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这过程中,高尔基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活动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个革命作家的崇高品质。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但只有结尾部分《海燕之歌》得以发表。全篇用象征手法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海燕同反革命势力代表的风、雨、雷、电搏斗的情景,同时无情嘲笑了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的代表海鸥、海鸭和企鹅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了呼唤革命的有力号召。写小说的同时,高尔基看到剧院的重要宣传作用,1901年与1902年先后写出了剧本《小市民》与《底层》,描写了小市民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冲突。《小市民》中刻画的革命工人火车司机尼尔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以新的精神面貌出现的工人形象,这一形象预示了高尔基以后的创作方向。《底层》描写了一群被抛到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剧中作者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安慰主义”哲学,提倡尊重人、赞美人,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斗争,被称为“海燕式”的剧本。 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1905年俄国革命,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会见了列宁,思想产生巨大飞跃。1906年他在美国完成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母亲》。《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的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巴威尔、母亲尼洛夫娜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1906年至1913年底,高尔基侨居意大利。其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覆灭》(1909),揭露并批判小市民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库罗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童话形式、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意大利工人和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意大利童话》(1911—1913)等。1913年底,高尔基回到俄国,写作了《俄罗斯童话》(1912— 1917)、《俄罗斯浪游散记》(1912—1917)。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3)、《在人间》(1915)。第三部《我的大学》完成于1922年。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在苏维埃时代,是高尔基为创建苏联新文学而加紧劳作的时期。他受党和政府的委托,担任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工作。创办大型报刊杂志,主持出版一系列丛书,组织和领导文学社团活动,团结国内外进步文艺队伍,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尔基晚年仍然勤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写、回忆录以及政治性论文和文学论文。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回忆录《列宁》(1924)、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等。其中,《列宁》是为了悼念革命领袖列宁而写的,它通过列宁的革命活动和日常生活素材塑造了革命导师的“象真理一样朴素”的光辉形象;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一部俄国资本主义的兴亡史,它通过阿尔达莫诺夫一家三代的盛衰变化,概括了俄国资产阶级从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这50年间的历史命运;《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花了十年时间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巨着,作家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十月革命以前40年间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副全景图,包罗了形形色色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动思潮的尖锐斗争。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二、作品提要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么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三、思想内容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四、艺术特色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等。1937年,高尔基在回答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关于他“利用什么样的材料(自传性的、书本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创作时说:“我主要用的是自传性的材料,但是我使自己站在事件目击者的立场,而避免作为当事人挺身而出,为的是不要防碍自己作为生活的讲述者。”《童年》这部作品就遵循了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有这些内容的表现,都是通过客观的、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记叙来实现的,书中所描述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行动、客观环境都与实际生活相符。这与他前期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如《海燕之歌》的创作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海燕之歌》全篇扬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雷声隆隆,愤怒的大海掀起巨浪冲向高空,同他们进行激烈的搏斗;飞翔着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高尔基这样描述她的外貌:“外婆讲起话来像唱歌似的,特别动听,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柔、鲜妍、清新,很容易

1.《童年》的作者是谁? 高尔基2.《童年》的作者还有那些作品? 《大学》 《海燕》 《春天的旋律》等3.《童年》的主要内容的什么?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主人公的童年4.《童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以主人公一个小孩的思想展现当时的社会和人文!5.《童年》的出版对当时的俄国有何影响?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