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发表论文署名

发布时间:

中科院发表论文署名

中科院明确“三禁止四不得”学术论著署名行为

中科院明确“三禁止四不得”学术论著署名行为,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列出了七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中科院明确“三禁止四不得”学术论著署名行为。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列出7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再次强调“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这是中科院继2018年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之后,再次为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向中科院全院发布学术论文署名规范。

《通知》提到的负面行为清单内容包括:禁止冒用作者署名、虚构作者署名。禁止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参与署名。禁止荣誉性、馈赠性、利益交换性署名或夹带署名。禁止未经所有作者一致同意就确定署名顺序(学科和期刊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等。

《通知》明确,为落实“零容忍”要求,中科院科研人员出现清单所列行为时,将由相应第一责任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调查,并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和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日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列出了七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

负面行为清单内容包括:禁止冒用作者署名、虚构作者署名;禁止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参与署名,禁止荣誉性、馈赠性、利益交换性署名或夹带署名;禁止未经所有作者一致同意就确定署名顺序(学科和期刊另有规定的除外),论著被期刊编辑部通知接收后,所有作者不得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不得违反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时的必要性原则而罗列过多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也不得因为有多个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而拒绝承担对整篇论文的责任;不得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随意变更论著工作主要完成机构,不得虚构、伪造作者所属机构,不得把论著非完成机构作为署名单位;不得使用非正式联系方式作为论著作者的`联系方式,例如使用公众邮箱等社会通讯方式作为联系方式;不得故意排斥有重要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署名。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通知同时指出,中科院科研人员出现清单所列行为时,将由相应第一责任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调查,并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和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这是中科院继2018年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之后,再度为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而向中科院全院发布的学术论文署名规范。

身为研究生,辛辛苦苦做了几年实验,最后的成果却与自己无关;与导师合作课题,从头到尾出工出力,到头来却连名字都无法出现……一直以来,种种侵害学生学术署名权益的现象,都是不少高校研究生心中的“隐痛”。在“导师-学生”这组二元关系中,学生往往居于弱势。个别品行不端的导师,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学术外包工”。受其影响的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维权途径,甚至因为害怕在毕业、求职中被“穿小鞋”而保持沉默。

2月18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通知》列出7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其中第7条专门针对侵犯学生署名权的行为作出了规范。《通知》要求:中科院科研人员“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一旦有人出现负面清单所列行为,将由相应责任单位开展调查,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出台的规定,虽然只能约束归其管理的科研人员,但对中国学术共同体无疑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侵害学生署名权能被专门列入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清单,并强调“终身追责”,说明在中科院看来,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科研体系中,在校研究生人数虽多,但经验、学识普遍有待磨砺,将来也未必会留在学术圈里,其贡献占比也许有限。但是,即便学生干的只是重复实验、搜集资料、整理文献之类的“力气活”,他们的智识劳动成果也应得到充分尊重。对一篇论文、一部专著、一个项目而言,哪怕再小的贡献,都理当被尊重、被认可。

那些侵犯学生署名权的导师,要么是蓄意要把学生的功劳据为己有,要么是根本不把学生的贡献当一回事。前者的本质与剽窃无异,而后者则充满了导师因手握权力而产生的傲慢。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这种行为都应受到学术共同体的一致唾弃。由各个学术机构出面,主动表明严惩不贷、追责到底的态度,不仅能对科研人员形成震慑,压住别有用心者的念头,也能鼓励那些受到侵害的学生勇敢站出来,采取行动积极维权。

在一些情况下,能否在特定学术成果中署名,可能关系到研究生的前途去向,也可能对其经济利益有较大影响。这时,如何为学生署名、如何确定署名顺序,绝不是随口一说就能糊弄过去的事。也有一些时候,学生与特定作品没有太多利益牵涉,但即便如此,能否堂堂正正地在学术成果中署上自己的名字,依然关乎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为了保护学生的实际利益,加强对学生署名权的保障意义重大。如今,中科院出台规定,对此作出明确规范,各大学术机构不妨适时跟进,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2015学术论文署名格式规范标准一般学术性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并采用如下格式: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及地名 邮政编码 ) 一个作者下写下一个地址。在论文发表前,如果作者换了新地址,则应在脚注中写上新地址。两个以上作者,应按编写作者名单的序列,编写每个作者所在地址。必须提供邮政编码。除非科学家希望隐名发表(或尽可能保密),否则,必须提供作者的全名和地址。作者姓名可以是真实姓名,也可以是笔名。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不能写作“中科院地球所”。工作单位地址应包括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投稿前可参阅杂志的“作者须知”或近期发表论文署名的写作惯例。一般来说,科学杂志不在作者的后边印上学衔或头衔,可在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性别、年龄和技术职务等信息。作者名单中的排列顺序原则是根椐作者对实验研究所作出贡献大小的顺序排列。在起草论文之初,要确定论文的署名。列为作者得征得本人同意;本人不知道,则不能列为作者。作者过多对科技文献检索产生不利影响。 过去,有些杂志要求按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名字;一个实验室的领导,不管他是否参加了实验工作,常把他作为论文的作者而编入作者名单中,并且,往往排在末尾。这样一来,作者名单中排在末尾的位置就成为最有名望者的位置。目前普遍盛行把资望较高的或者最早倡导这项研究工作的作者作为第一作者。认为实验研究中大部分或全部工作是由第一作者完成,这已是普遍接受的做法了。另一种趋向是资望较深的科学家很重视年轻的合作者或研究生,把他们放在作者名单的首位。 3.5 中国作者外文稿件的正确署名方法 国内作者向外文期刊投稿署名或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1982年,ISO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专有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中国人名属于专名,译成外文必须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人名译成外文时,姓氏和名字分写,姓和名开头字母大写,姓在前,名在后,可以省略调号。例如郭守敬(元代天文学家)译成外文:唯一正确的拼写法:Guo Shoujing。不正确的拼写法主要有:GUO SHOU JING,Guo Shou-jing, Guo,Shoujing,Shoujing Guo。 ;

中科院联培生发表论文署名

我是代发的,有些刊物作者单位是可以写两个的。但是你需要确定写两个单位学校认不认,学校认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中科院:保护研究生署名权

中科院:保护研究生署名权,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再次强调“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中科院:保护研究生署名权。

身为研究生,辛辛苦苦做了几年实验,最后的成果却与自己无关;与导师合作课题,从头到尾出工出力,到头来却连名字都无法出现……一直以来,种种侵害学生学术署名权益的现象,都是不少高校研究生心中的“隐痛”。在“导师-学生”这组二元关系中,学生往往居于弱势。个别品行不端的导师,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学术外包工”。受其影响的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维权途径,甚至因为害怕在毕业、求职中被“穿小鞋”而保持沉默。

2月18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通知》列出7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其中第7条专门针对侵犯学生署名权的行为作出了规范。《通知》要求:中科院科研人员“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一旦有人出现负面清单所列行为,将由相应责任单位开展调查,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出台的规定,虽然只能约束归其管理的科研人员,但对中国学术共同体无疑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侵害学生署名权能被专门列入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清单,并强调“终身追责”,说明在中科院看来,这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科研体系中,在校研究生人数虽多,但经验、学识普遍有待磨砺,将来也未必会留在学术圈里,其贡献占比也许有限。但是,即便学生干的只是重复实验、搜集资料、整理文献之类的“力气活”,他们的智识劳动成果也应得到充分尊重。对一篇论文、一部专著、一个项目而言,哪怕再小的贡献,都理当被尊重、被认可。

那些侵犯学生署名权的导师,要么是蓄意要把学生的功劳据为己有,要么是根本不把学生的贡献当一回事。前者的本质与剽窃无异,而后者则充满了导师因手握权力而产生的傲慢。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这种行为都应受到学术共同体的一致唾弃。由各个学术机构出面,主动表明严惩不贷、追责到底的态度,不仅能对科研人员形成震慑,压住别有用心者的念头,也能鼓励那些受到侵害的学生勇敢站出来,采取行动积极维权。

在一些情况下,能否在特定学术成果中署名,可能关系到研究生的前途去向,也可能对其经济利益有较大影响。这时,如何为学生署名、如何确定署名顺序,绝不是随口一说就能糊弄过去的事。也有一些时候,学生与特定作品没有太多利益牵涉,但即便如此,能否堂堂正正地在学术成果中署上自己的名字,依然关乎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为了保护学生的实际利益,加强对学生署名权的保障意义重大。如今,中科院出台规定,对此作出明确规范,各大学术机构不妨适时跟进,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列出7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再次强调“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这是中科院继2018年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之后,再次为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向中科院全院发布学术论文署名规范。

《通知》提到的负面行为清单内容包括:禁止冒用作者署名、虚构作者署名。禁止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参与署名。禁止荣誉性、馈赠性、利益交换性署名或夹带署名。禁止未经所有作者一致同意就确定署名顺序(学科和期刊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等。

《通知》明确,为落实“零容忍”要求,中科院科研人员出现清单所列行为时,将由相应第一责任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调查,并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和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日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列出了七类学术论著署名负面行为。

负面行为清单内容包括:禁止冒用作者署名、虚构作者署名;禁止无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参与署名,禁止荣誉性、馈赠性、利益交换性署名或夹带署名;禁止未经所有作者一致同意就确定署名顺序(学科和期刊另有规定的除外),论著被期刊编辑部通知接收后,所有作者不得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不得违反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时的必要性原则而罗列过多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也不得因为有多个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而拒绝承担对整篇论文的责任;不得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随意变更论著工作主要完成机构,不得虚构、伪造作者所属机构,不得把论著非完成机构作为署名单位;不得使用非正式联系方式作为论著作者的联系方式,例如使用公众邮箱等社会通讯方式作为联系方式;不得故意排斥有重要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署名。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通知同时指出,中科院科研人员出现清单所列行为时,将由相应第一责任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调查,并根据具体事实和相关情节予以认定和处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终身追责。

这是中科院继2018年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之后,再度为倡导在科研实践中的诚实守信行为,而向中科院全院发布的学术论文署名规范。

是第一作者单位。

第一作者应为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通信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等,第一作者不可同时为通信作者。

我国对科研成果‘三认三不认’: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这是一个短视又狭隘的做法。

客观而言,对于科研人才评价来说,论文排名及数量、发表期刊档次等,确实是个直观又易判断的标准。这种标准也曾发挥其积极作用,如让人才评价标准变得客观起来,不给暗箱操作以空间。

但后来随着高校行政化的强化,该标准在执行中扭曲变形,严重伤害了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扼杀了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三认三不认”,就是其中的典型现象。

扩展资料

作者署名要求科研论文署名作者应该如实反映作者的工作和贡献。根据国际科研论文规范,作者资格的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 3 项条件:

1、 1在设计构思、实验研究、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等做出实质性贡献;

2、撰写文章,或对重要的学术性内容做出关键性修改;

3、对拟发表文章作最后审阅及定稿,同意投稿和出版。

本刊要求所有署名的作者都应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所有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都应被列为作者;作者的排列顺序应由所有作者共同决定;每位作者都应该能够就论文的全部内容向公众负责。

如果仅仅提供资助或提供数据或管理项目,并不构成作者的署名条件,建议对于那些为论文工作做出过贡献(包括提供经费、支持条件、管理监督、非实质性数据、协助实验、指导性意见等)但不符合上述署名条件的贡献者,均列在致谢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科技论文“只认第一作者”,不利于团队协作

参考资料来源:风景园林杂志社(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风景园林》作者署名排序及贡献声明

发表论文署名的院士

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严肃处理。知网这次真的是很过分,为了利益真的是没有底线了,必须要严惩。

当前不少媒体中对于李小文先生的学术成就多用“李小文先生的成名作进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进行描述。李小文先生全面学术成就少见报道。 就现有文献或资料看,李小文先生对于自己学术成就的“夫子自道”(李小文,《定量遥感的发展与创新》(刊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5No. 4, 2005年12月)不失为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小文先生在该文正文中并未提到进入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里程碑系列(仅出现在参考文献),他可能不是特别看重此荣誉。在该文中,他更强调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小文先生的信心与豪情溢于纸面(“夫子自道”的理解见于此博末尾的点评),。 他写道:“1981年我的第一个几何光学模型,虽然载入了美国《遥感手册》第二版(1983) ,但只能算一个小成果。...针对辐射传输理论的局限性,李小文与Strahler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提出了几何光学模型,主要考虑地物的宏观几何结构,在解释复杂地表的反射特征时有其简单、明晰的优势,得到国内外遥感学界的普遍承认,国际知名专家、美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R. Dickinson,美国遥感界先驱者之一、堪萨斯遥感实验室前主任Moore教授,我国遥感界奠基人陈述彭院士,美国宇航局副局长Asrar教授等人高度评价几何光学模型。...互易原理是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石,曾被当作检验遥感数据质量的标准,但受到测量界的强烈反对,争论长达20年。李小文等人给出了像元尺度上互易原理失效的条件:在像元尺度上,空间均匀的入照产生空间不均匀的反射,且明暗两区之间串线不对称,则互易原理在像元尺度上失效。李小文等人用一个简单几何光学模型说明上述条件,在IGARSS1999年会议上发表后引起轰动。” 有关小文先生的报道中普遍提到他的成名作与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 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是什么样的著作或汇编? 小文先生赖以成名的模型是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他在一些场合强调的是他的模型而不是他的论文。 附3的资料称:“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权威性正式传记《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地理学分册)也明确指出:“说到他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时李小文先生轻描淡写地说:我们的先贤早就观察到了初春草地反射的方向性这一现象。韩愈诗中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对此就有高度概括。” 由附3可以推断,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的全称是“国际《光学遥感里程碑系列论文》”,它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学术专著。那么,它是收集有关论文的专门出版物,还是对于以往论文授予的一个荣誉称号? “国际光学工程协会”(SPIE)尽管英文缩略语未变,但全称已有过变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最早的名称是1955年成立的“光学与光学仪器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Photographic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缩写为SPIE,)”,中文译名也译作“国际光学与光子学会”(见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网页:)。新的英文名称全称为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On July 1, 1955 SPIE was founded as the Society of Photographic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in California to specialize in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phic instrumentation. In 1964 the Society formally changed its name to the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经过我的一段搜索,刊有小文先生论文的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浮出水面(Selected Papers 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Theory标为“reprint”,意指发表论文的汇集本)。该卷共收录大约59篇论文,全文共684页,小文先生的论文《Geometric-optical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页码为“88-104”。1997年,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还出版了《Selected Papers on Laser Applications in Remote Sensing》等多卷。 除了成名作之外,小文先生的代表作还包括哪些? 此处介绍中国科技创新网()中的表述:“本人(李小文):1.创建了李-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辐射传输模型在处理多次散射的优势,建立了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混合模型。2.推翻了西方沿用十多年的互易原理的热力学证明,首次发表了在该书作者假定条件下导出的正确结论,并给出了互易原理应用于非均一像元方向-方向反射计算的约束条件。3.构建了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模型,初步解决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和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的尺度纠正问题。4.提出了多阶段目标决策的反演方法,建立了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病态反演理论。” 据百科百科()介绍,小文先生的代表作有Geometric-Optical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和A prior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inear BRDF model inversion。 我觉得,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附2)中所列的“代表论文”应当是比较合适的,具有较强说服力。遥感界的专家们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价值大小,而不仅是发表日期,提炼与排列一些作为“代表作”?

我认为这件事情应该会被严肃处理,知网的行为已经涉嫌垄断被相关的部门进行了立案调查,我认为在经过这次事件中,知网的声誉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知网也需要向其他的学者进行盗窃,赔偿对方的损失。

布鞋院士”李小文:曾带出160名博士、硕士1. 李小文,1947年出生在四川自贡,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在当地从事会计工作。优渥的家庭环境让李小文从小生活无忧,但父母亲工作繁忙,却无法时刻陪伴他,早早就把2. 重返大学校园,李小文如鱼得水,作为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研究生,他深知祖国赋予的责任。除了上课,图书馆成了李小文的第二个宿舍,他像是一个饥渴的人,3. 李小文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科研事业,他给这些书题过序《Geometric-Optical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等

发表论文署名老院士

一是本职,一是兼职性的荣誉职位。北大教授是他的第一身份,署名时用本职(有特别意义,需要把本兼各职写明的情况极少,发表论文时纯无必要)。自己在题下标出“院士”,和小学生作文后面括注“去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民企经理名片上打上“优 秀 党 员”几个字一样,5分霸气,5分寒酸气。寒酸气不是寒酸的人才会有的,权贵的寒酸气更让人肉麻。

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严肃处理。知网这次真的是很过分,为了利益真的是没有底线了,必须要严惩。

署名原则:以实验生物学为例。作为论文署名的人员应该是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全过程中做出了实质性(或主要)贡献的人。按照惯例,一般作为实验的实施者,又是论文的执笔者,自然应该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如研究生、博士后、一些年轻学者等。

导师或者项目(课题、实验)的设计者,对论文的主体主要负责的人一般作为通讯作者,列在排名的最后一位。联系出国做博士后人都知道往往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往往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第一和最后一位作者之间的作者排序可以根据对论文的实际贡献大小进行。

论文的作者应该做到能够对论文的细节和主要结论熟悉并同意发表,并能够回答读者等对论文的相关问题和质疑。

由于有些时候,对一篇论文的贡献大小是很难定量化的,所以最好是在实验开始前,就讨论好论文作者的署名顺序。如果能早些讲清楚署名的原则和相关安排,以后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扩展资料: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中科院院士是一个名誉称号,并不表示他就是中科院的员工,中科院只是作为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单位而已。如果你本身并非中科院的员工,又有什么可能以中科院的名义去发表文章呢。

中科院论文发表排名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以基础研究为主,以国家急需和具有重要战略目标的高技术创新研究为重点,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化学研究机构。

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有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

因此,自成立以来,化学研究所已获得3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成果奖。在发表sci论文数和被引论文数方面,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列,特别是高影响力论文数保持增长,自然指数连续五年居中科院研究所首位。

化学所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中科院研究机构中一直名列前茅,一批重要成果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2.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科技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机构。它创建于1950年5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其前身是1928年7月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技术研究所现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生物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能源调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多个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如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宁波新材料创造中心等。

受中国化学会委托,上海有机所负责编辑出版《有机化学》《化学学报》《中国化学》(英文版)。

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的名称是“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以课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重点学科是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现代分析化学与生物技术。

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大连化工学院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中国能源领域首个筹建的国家实验室,拟筹建化石能源及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及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与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

因此,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造就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和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才。20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8年底,两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2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25人。

1、论文名称:《Ti3C2Tx MXene contained nanofluids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super colloidal stability and low viscosity》

发表刊物:《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Volume 406:126390, ISSN:1385-8947》作者(导师)

作者(导师):包志杰(邴乃慈)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2、论文名称:《Metal-organic frameworks derived CoOx/Carbon composites array for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发表刊物:《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Volume 13:41649-41656, ISSN:1944-8244》

作者(导师):黎阳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3、论文名称:《Phase change mediated graphene hydrogel-based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with low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for thermal management》

发表刊物:《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219:109223, ISSN:0266-3538》

作者(导师):杨家伟(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4、论文名称:《Highly efficient energy harvest via external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for oil based nanofluid direct absorption solar collector》

发表刊物:《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Volume 6:298-307,ISSN:2096-2797》

作者(导师):王德兵(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5、论文名称:《3D porous copper foam-based shape-stabilized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high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torage》

发表刊物:《Renewable Energy,Volume 175:307-317,ISSN:0960-1481》

作者(导师):张宏云(汪玲玲)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6、论文名称:《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supported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sola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发表刊物:《Renewable Energy, Volume 173:926-933, ISSN:0960-1481》

作者(导师):邴乃慈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7、论文名称:《Photothermal applications based on graphene and its derivative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发表刊物:《Energy, Volume 216 :119262, ISSN:0360-5442》

作者(导师):李芝静(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8、论文名称:《Optimized Output Electricity of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by Match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for Intermittent Heat Sources》

发表刊物:《Energy,Volume 233:121113, ISSN:0360-5442》

作者(导师):田园园(王元元)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9、论文名称:《Ternary molten salt energy storage coupled with graphene oxide-TiN nanofluids for direct absorption solar collector》

发表刊物:《Energy and Buildings,Volume 253:111481, ISSN:0378-7788》

作者(导师):张宏云(汪玲玲)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10、论文名称:《Solvothermal growth of Nb2O5 films on FTO coated glasses and their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发表刊物:《Ceramics International,Volume 47: 9651-9658, ISSN:0272-8842》

作者(导师):禹超(祝向荣)

中科院分区:SCI(一区)

11、论文名称:《3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erogel supported TiO2-x for shape-stabl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with high photothermal efficienc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发表刊物:《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Volume 226:111068, ISSN:0927-0248》

作者(导师):奚少博(汪玲玲)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2、论文名称:《Significant solar energy absorption of MXene Ti3C2Tx nanofluids via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发表刊物:《Solar Energy Materials &Solar Cells, Volume 220:110850, ISSN:0927-0248》

作者(导师):王德兵(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3、论文名称:《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of nanofluids based direct absorption solar collector by opt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发表刊物:《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Volume 182: 116076,ISSN 1359-4311》

作者(导师):汪孔祥(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4、论文名称:《Identification of Thermal Barrier Areas in Graphene Oxide/Boron Nitride Membranes by Scanning Thermal Microscopy: Thermal Conductivity Improvement through Membrane Assembling》

发表刊物:《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Volume 4:4189-4198, ISSN 2574-0970》

作者(导师):李一凡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5、论文名称:《Reducing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y a novel elastomeric polyethylene glycol/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graphen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21,127: 105553,ISSN 0735-1933》

作者(导师):刘长青(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6、论文名称:《MnFe2O4 nanoparticles-decorated graphene nanosheets used as an efficient peroxidase minic enable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a low detection limit》

发表刊物:《Microchemical Journal, Volume 166: 106240-106247, ISSN 0026-265X》

作者(导师):赵雪伶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7、论文名称:《3D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with high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rapid heat storage and release》

发表刊物:《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Volume 0: 7710-7720, ISSN:2574-0962》

作者(导师):包志杰(邴乃慈)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8、论文名称:Graphene double cross-linked thermally conductive hydrogel with low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flexibility and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Volume 127: 105537, ISSN:0253-231X》

作者(导师):杨家伟(于伟)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19、论文名称:《Flexible fabric gas sensors based on reduced graphene-polyaniline nanocomposite for highly sensitive NH3 dete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发表刊物:《Nanotechnology,Volume 32:305501, ISSN:0957-4484》

作者(导师):罗贵芳(解丽丽)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20、论文名称:《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annular and flat-plat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for cylindrical hot source》

发表刊物:《Energy Reports,Volume 0: 413-420, ISSN:2352-4847》

作者(导师):张梦君(王元元)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21、论文名称:《Mulberry-likeBiVO4 archite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hotocatalysis》

发表刊物:《CrystEngComm, Volume 23:4028-4037,ISSN:1466-8033》

作者(导师):魏剑刚(朱路平)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22、论文名称:《Sisal-like Sn2+ doped Z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synthesis, growth mechanism,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hotocatalysis》

发表刊物:《CrystEngComm, Volume 23: 7314-7323, ISSN:1466-8033》

作者(导师):王小雨(朱路平)

中科院分区:SCI(二区)

是前6%。前5%是一区,6%-20%是二区,21%-50%是三区,发表在一区、二区的sci论文往往认为是该学科领域含金量高的成果。TOP是指某一类事物前几或者前一百或前任一数字的排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