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华政孙晓芳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华政孙晓芳发表的论文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预测>>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孙晓芬发表的论文

客家大本营在粤闽赣交界处,从这里迁出的人叫做“客家裔”,这里的古代居民叫做“客家先民”。从中原迁来,但尚未到达“客家大本营”的,只能称为“中原移民”,不是通常理解上的“客家先民”,最多只能算是“泛化”的客家先民“概念”。

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5月的一天,刚刚于上个月过完60岁生日的清圣祖康熙大帝,端坐在金銮宝殿之上,开始临朝理事。他首先把主管田粮户册的户部尚书、四川遂宁人张鹏翮(he,音"和")宣进殿来,询问有关四川大移民的事情。原来,上个月康熙大帝在接见各省老人祝寿团时,已同一位来自四川的87岁长者、张鹏翮的父亲张娘有过接触。他从这次接触中了解到,当时各省移民响应朝廷的诏谕,源源不断地涌进四川,大事垦荒种地,使得"四川之荒田,已尽开垦"。由此,他决定就四大移民起因背景等问题,诏问张鹏翮。于是,一段关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君臣诏对就这样开场了。康熙帝首先问:"明末时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四川人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张鹏翮奏:"无有记其事者。"康熙接着说:"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时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这段对话,虽然一问一答,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富于史料价值,故被收录在《清朝实录》里面。这次宠遇,使张氏家族满门生辉,同时此事也被保存在遂宁《张氏族谱》之中。不久,张鹏翮遵旨,根据其父张煨的口述,由他缮疏上闻,总算向康熙帝交了一份答卷。至于是否令皇上满意,不得而知。不过,他的父亲张娘却从这次人京觐见和诏对中受到了启发,是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这段大移民起因的背景,以填补这段历史空白的时候了。后来,他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果然写出了一本名叫《烬余录》的书。该书以他的生平见闻为依据,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一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述了明末清初80余年自己在四川的所见所闻。其中,对康熙皇帝所特别关心的张献忠据蜀时期的情况,记载得尤为详尽。.根据《烬余录》可以知道,张氏家族从明朝起,即由湖北麻城迁居遂宁,300年间,族姓繁盛,计十三房,人口凡万余人。但是经过明末四川大乱之后,该族仅存"三世一宅,童仆百余人"。及至清初,四又遭浩劫,居民死伤无数,于是,"蜀民至是殆尽矣"。《烬余录》还对清初人口殆尽的原因作了如实的分析:"今统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指活跃于川东的农民军)之掳掠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也。"在他看来,真正死于张献忠之手的,仅占四川的30%,加上死于摇黄十三家农民军之手的,也仅占四川人口的一半。其余一半人口的死亡,则与张献忠和摇黄十三家无关,他们是被随之而来的战乱、天灾、饥荒和病魔夺去生命的。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占领四川,对全川人口再作统计时,在册的人口总数仅仅50万~60万。鉴于人少地多,田土大量荒芜,社会亟待恢复的实际,朝廷不得不决定从外省招募人民,自愿人川屯垦。于是,继元末明初之后,四川又一次掀起了移民运动的高潮,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迁徙运动的来历。"湖广"是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起源于元,固定于明。清沿元明旧制,设湖广行省,辖境为今湖南、湖北二省范围。"湖广填四川"一词正式见诸文字,最早出自清道光进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1794~1857)的笔下。他在《湖广水利论》一文中写道:"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人楚,楚人人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湖广填四川"原本是流行于明代民间的一句民谣,它生动记录了明初以来湖广人民大量移居四川的社会现象。魏源借用它来描写清代前期大量外省移民迁川的潮流,居然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经他记下的这句民谣,竟然会在日后的四川、重庆,乃至于在全国学术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研究清初四川大移民的热潮。自从张煨撰写《烬余录》开始,四川一些文化人抓住时机,陆续撰写、出版了有如《蜀碧》、《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荒书》等一系列书籍,填补了当初四川人"无有记其事"的空白。这些书虽然并非直接针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而写,但却也从历史背景上解释了造成这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的起因。不过,由于受时代和阶级偏见的限制,他们大多把责任推给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其结论无不在说这是由于"张献忠剿四"造成的。解放后,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针锋相对撰写了许多著述,为推进这一课题的研究,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率先撰写了《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的学术专著,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持召开了"张献忠在四川"学术研讨会,并开辟专栏推进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推进"湖广填四川"研究工作的起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其后,到了八九十年代至21世纪之初,四学界又出版了许多地方史专著,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这段历史。例如,孙晓芬的《清前期的移民填》一书,从选题上切入这一领域,并?[编了相关的资料。此外,还有《张献忠传论》、《清代四川财政史料汇编》、《四川人口史》、《中国人口·四川分册》、《四川古代史稿》、《清代四川史》、《四川通史》、《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等等,也都从不同侧面论述到这段历史的相关内容。至于这一时期发表在国内报刊上有关"湖广填四川"的学术论文,据不完全统计,也有数十篇之多。综观这些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大致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人手,剖析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产生的原因,指出"张献忠剿四川"的后果只是导致清初大移民的一个因素,并非全部、唯一的原因。(2)对清政府的移民实川政策的性质、特点、过程、阶段及其演变作了初步探讨,指出清初移民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政府移民政策的调控之下,移民浪潮随之跌宕起伏。(3)深人探讨了移民垦荒政策下四川人口、耕地、粮食及城乡经济发展的状况,肯定了移民运动在推进四川经济复苏与重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对移民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对移民会馆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5)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影响下所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如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地方文献、民居建筑等,作了一定的搜集和整理。总之,解放以来四川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贡献主要集中到一点,就是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从一句民谣和口碑传说层次,提升为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课题,使之成为中国移民史和清代历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尽管目前还有人怀疑"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是否客观真实存在过,还有许多谜团等待人们去破解,但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作为清初四川一段重要历史,作为学术领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了。与此同时,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过去有关这一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是从总体上看,分量不够、质量不高、挖掘不深,则是共通的弊病。几年前,复旦大学教授曹树基在其撰写的《中国移民史》第6卷中,对当时国内"湖广填四川"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中肯的评价。他指出:"'湖广填四川'在清代前期移民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的意义在于重建了一个泱泱大省四川的人口,由此而构成清代前期最大规模的区域移民;这不仅指其移民数量众多,而且指其移民来源广泛。可惜的是,有关这场大规模移民的史料挖掘,长期以来并未取得大的进展,故而以前的有关论文,仅仅局限于对这一移民运动作一些'举例子'的简单描述......有关清代四川移民史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对各个区域移民史作出更深一步的分析......"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在这期间,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产生了几部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开始从不同侧面触及这一区域性移民的根本问题。其中重要的有: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王笛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刘正刚的《闽粤客家人在四川》、蓝勇的《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等等。曹树基评价说,这些学术论著一改以往"举例子"的研究方法,"不再用一些模糊的概念,如'许多'、'大量'、'广泛'等字眼对四川移民的数量规模进行笼统的描述,而是力图求解移民人口的规模和各籍人口的数量。"本书就是在上述学术背景下,在诸多学术论著已经作了初步探讨的情况下,进一步将"湖广填四川"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迁徙运动来专门进行研究,并且通过"解读"的方式,以专著的形式系统地加以表现。若问本著与上述论著或同类主题的论著究竟有何区别?本书究竟有哪些心得可以贡献于读者与学界?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1)把"湖广填四川"作为一个独立的移民迁徙运动来研究,是本书的首要特点。此前的学术论著虽然认识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在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重视程度毋庸置疑,但在具体涉及这一问题时,大多仅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作为一般性的历史事件,还没有把它归结到一个独立的移民迁徙运动来研究,因此,论述过于笼统、分散,缺乏详细准确的分析。其情形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在某些学术论著中,仅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作为清前期的四川的一段历史来对待,其内容不外是对背景、动机、经过、后果等一般历史过程的浮光掠影似的扫描而已。其二是在某些专题性质的学术论著中,仅取其中某一内容切入"湖广填四川",或许在其所论述的人口、耕地、经济发展、移民政策、社会影响等方面有所建树,但对这场移民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所论内容之间的连带关系则疏于探讨。其三是不少移民后裔(包括客家后裔)以记叙性著作描述"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或移民运动,往往仅凭一时的记忆、传说、直觉与灵感,抓住点滴资料就空发议论,缺乏深入细致的比较、考证,难免肤浅偏颇。正如客家研究大师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所点评的:"客家学子之论客家源流者,又往往仅凭一时记忆或直觉,发其空论,而不能博采群书,及各种有关系的材料,用科学方法,客观态度,以相考聂,故于客家南徙的实际景况和途径,亦不能有深刻的认识;其尤可怪者,则往往立言矛盾"。本书与此前的学术论著的显著区别,就在于把"湖广填四"当作为一个完整的移民迁徙运动过程来研究,由此建立了一个原乡一迁徙一定居创业的观察架构,并第一次深入移民原乡,对移民在原乡的生存环境及其与迁徙的关系,以及对移民迁川前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摸底准备、精神准备、路牌准备、盘费准备)、整治行装、择吉上路、迁移方式、迁移路线、路上遭遇等等,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与叙述,从而完整再现了清初外省移民"填四川"的生动场景。(2)从社会生活史的视角出发,从微观细节人手,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的下层社会和平民主体给予关照和论述,是本书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典型的经济类型的移民运动。与历史上那些因为逃荒、流放、宦游、戍边、行商而客居四川的人们不同,这一次卷入到移民潮流的主体,大多是平民百姓。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移民史,按理说应该是展示下层社会民众生活形态的舞台。下层社会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牵涉到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生态、家庭、宗族等等方面。举凡与下层民众有关的社会生活事象,无一不与这场运动有关。前此不少的学术论著,在"湖广填四川"的题目下,往往偏重从政治史的角度出发观察问题,研究领域大多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集中在封建王朝和上层人物活动上。至于在这些政策演变背后平民百姓的活动,以及下层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则往往难以进入研究视野。各类移民史著述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多为移民史的概况,以及建立在移民史基础上的综合研究。而移民史概况的研究,则又偏重于勾画移民活动的基本轮廓,即概述每一次移民活动"当时的历史背景、移民出发地和迁入地的概况、移民迁移的原因、方式、路线、数量以及他们对出发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相对说来,微观研究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梁启超先生在定义"史者何?"的问题时,曾经指出:"凡史迹皆人类过去活动之僵迹也,史家能事,乃在将僵迹变为活化--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在他看来,只有善于"摹体"、"描态"的"真史",才堪称"能尽史之神理"。否则,即使是"纪事纵极精善",也只是"得肉遗血,得骨遗髓"。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史",应该是有血有肉、有骨有髓的。而要产生这样的"真史",必须将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本书在把"湖广填四川"作为一个完整的移民迁徙运动来研究的前提下,以移民迁徙为主线,将迁徙过程中移民自身的生活状态,以及移民在作跨地域迁移过程中的具体情态问题作为陈述重点,并用若干生动的、微小的细节来加以表现,具体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广大下层百姓是怎样 "填"四川的?填川过程中移民们究竟是怎么生活的?遇到一些什么困难?历经了何种艰辛与磨难?等等。由于在官方史书里没有我们所需要的现成史料细节,而民间史料又散见于各类地方文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如果没有从生活情态上深化中国移民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不深入基层、深人生活,很难想象那些足以展现移民社会鲜活状态的、有价值的史料细节能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书尽其所能,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与探索。(3)大量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查所得,对"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迁徙历程及其所涉及的重大问题,不是采用过去传统的全景式叙述方式,而是采用"解释性"史学的表述方法进行解说和解读,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湖广填四川"作为清前期规模最大的区域移民运动,涉及到大量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等问题。仅仅依靠传统史学全景式叙述方式,是难以把这样复杂的社会历史发展现象和趋势解释清楚的。因为,以"叙述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史学,同以"解释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20世纪的西方,曾经在史学领域中掀起了一场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其标志是出现了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取代了过去的传统史学,其结果是"叙述式"史学被"解释性"史学所取代。所谓"解释性"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分析基础上的跨学科史学。这种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注重的是发挥研究者本身的认识功能,要求研究者必须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吸取理论模式与研究技术,如运用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人口学、计量方法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模式和概念,以丰富自己,构建历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借鉴人类学长于解构生活的优势和田野调查手段,充分发挥研究者本身的认识功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的考察与感悟。只有把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让历史研究具有人类学视角,让人类学研究注重历史深度,这样才可能从新的角度理解这场移民运动,从而建立起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模式。这方面,以研究下层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著称的法国年鉴学派大师伊曼纽埃尔·格鲁瓦·拉迪里(Emmanuel Le roy Ladu rie),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他许多讲演和著述中,就开辟了"过去不被重视或不曾充分利用史料的新领域,有助于认识普通民众的生活经历与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是一段已经消失,但是至今仍活在民间的平民生活史、生命史。它曾经造就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移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早已经消融,但在四川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对于这样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仅仅依靠传统历史学的"话语表达"方式,是难以把它复原出来的。这是因为,传统史学习惯于采用"盖棺定论"的话语方式为过去写历史。这种"主持'追悼'的国家话语和权力"的表达方式,在以平民为主体的移民运动面前,势必难以将移民运动鲜活生动的特点与精髓表现出来。而史学家的责任正在于"让历史'活'过来"。所谓"让历史'活,过来",正如有位学者所指出的,就是应该"让平民世界的日常生活、连续的过程脉络和当事人的想法活过来;让悼词,的权力话语变成心气平和的历史交谈"。学习和借鉴这些新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本书在研究思路和表述方法上,作了这样的探索:(1)根据移民史的发展线索,首先将"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划分为若干片段,然后逐一展开,逐个将它们提出来加以讨论,进行必要的探索、阐释与解读。所谓的解读,主要是对地方志、族谱上以及民间口碑传闻等地方文献所提供的相关史料,进行必要的鉴别、考证,然后把它放在移民运动特定的发展过程阶段中去进行观察,并结合一定自然、历史与社会背景给予合理的解释。过去地方文献上有关"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史料也不算少,但由于过于零碎分散,后世许多著述在利用这些史料时,流于就事论事,见子打子,缺乏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少有把这些史料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中,结合当时、当地的自然、历史与社会环境给以合理的解释,因此,很难使之成为可以理解、识别的历史记忆。为此,本书注重从两个层面上来展开解读:一是从个别到一般。即尽量把相关个案资料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解剖,使之成为历史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不是孤立事件和个别现象。二是从一般到个别。即根据移民运动的发展历程,对一定阶段上可能出现的趋势,以若干生动的个案实例来加以补充、印证,从而使历史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血有肉。(2)强调从家族角度人手,深入开展对"湖广填四川"的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讲,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组织是社会的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家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通过与地缘关系、利益关系的结合,演化出种种再生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族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家族组织的内部结构、社会功能、发展模式和演变趋势,探讨家族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是当今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家族角度切入"湖广填四川"运动,可以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改变过去重上层轻下层的研究倾向,从而把研究引向深入。清代四川移民社会就是建立在一个个移民家庭的基础之上的。清朝官方虽然留下了丰富的人口数字资料,但其质量、统计口径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对于这些人口数字,研究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目前在对四川移民人口数量的统计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果我们能在大的范围内、从更多的氏族、家庭中发掘出更多更有用的人口数据样本资料,相信就可以使学者们对于清代四川人口数据的推测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检验与修正,从而能使现有的推测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由于"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有数以万计的家庭从外省迁至四川,我们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家庭的迁徙状况和移民过程弄清楚,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而选择适当的对象作为典型代表,则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有鉴于此,本书选定了一个由福建迁川的普通移民家庭--陈时安兄弟一家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3)按照一般移民家族和移民社会发展的轨迹,本书将"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的解读框架划分为三个阶段,由此演绎为本书的三个篇的写作结构:第一篇《原乡篇》,主要是以个案研究的家族对象为线索,深入探讨移民在福建原乡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状况;第二篇《迁移篇》,主要追溯和复原外省移民迁川的历史过程;第三篇《创业篇》,主要讲述移民抵达四川后的环境、遭遇与艰苦创业经历。为了深人解剖"湖广填四川"中大量外省移民迁川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在第一篇中,作者采用文化寻根的方式,深入到个案研究对象家族生活的原乡--福建闽西地区,通过对移民祖先在迁川前原乡生活状况的发掘、探索与复原,进一步揭示了闽西地区何以会成为清初迁川人口的一个输出地的奥秘。鉴于四川移民史料的零星分散,复原再现难度较大,在本书各篇中,作者针对研究对象和具体问题,将众多的移民家族迁川实例中的精彩片段--"历史碎片",加以集锦式的组合拼凑,以便为再现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的传奇经历和动人场景,提供一个可以触摸的蓝本。迁川的主人公原本为陈辉胤、陈时安兄弟。由于陈辉胤无后,加之在抵川后不久即病逝,因此,本书下文在提及这一移民家庭时,概以"陈时安兄弟"或"陈时安一家"代称。至于移民迁川后,在定居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家庭人口的繁衍、宗族的重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及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融合,逐步土著化(在地化)的演变趋势等等,本应是"湖广填四川"专题研究的对象,毫无疑问应该包括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是,由于目前研究不够,有待深入,因此,本书只在结尾部分提出问题,阐明自己观察这一问题的思路,具体内容的展开,则只好留待我目前正在主持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湖广填四川"与西部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研究》(编号:04xzs004)来解决。最后,关于叙述方式的问题。由于本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人们感兴趣的家族迁徙问题,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这就决定了本书行文应该尽可能通俗,贴近大众。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本书所考察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对有关史料进行梳理和引证,这就不得不增加大众的阅读难度。加之,这种"历史人类学的考察",本身就是一种严肃的学术研究,其行文必然要讲究一定的学术规范,因此,少不了要参考献的出处作必要的注释。这些都决定了本书在行文风格上,必然与我几年前出版的另一本书--《天下四川人》不同。1999年,我在《天下四川人》一书中,围绕四川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选取了性格情貌、外在表现、内心世界、处事之道、为人之道、价值追求、精神气度、人生哲学等几个侧面,对古往今来的四川人进行了解剖和论述。未曾料到的是,该书印数2万册,正式发行两周后,即发现盗版无数。一本普通的历史著作,竟然引起省内外许多读者的关注,连续几周登上省市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以至成为当时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热点。《天下四川人》在激起强烈社会反响的同时,也引起了我内心的深刻反思。以前不是有一种议论,说历史研究离现实太远,没有多大用处,因而不受大众欢迎吗?但从《天下四川人》的出版发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广大读者对于历史还是很有兴趣的,他们不是不需要历史研究,关键在于历史学家能否拿得出内容与形式都为读者所关注、所喜好的著作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就此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深刻地指出,正因为人类对历史的关心,通常都出于对今人及现实的关怀,因此,"历史研究有用没用,用处大用处小",自然与历史研究的题材内容作用于今人和现实的程度,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能否易于为今人和现实所接受密切相关。他并从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总结出学术研究内容与生动的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经验,指出黄仁宇的书之所以在大陆、台湾拥有大量读者,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两点:"一是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表现出相当的现实关怀,能够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读了会有一定的启示;二是他的著作的表述形式比较通俗直白,容易为有知识的普通读者所接受。"如果说,几年前我是在不自觉中找到一点与历史对话的感觉,对现实寄托人文关怀的情愫,那么,在今天,当《天下四川人》作为一段经历已经成为过去,并着手撰写新著时,自当进一步坚持这个方向,而不能从现有的起点倒退。尽管本书在许多方面与前者有所区别,但是,作为作者,必须努力解决好个人兴趣与历史责任感相结合,学术研究内容与生动的表达形式相结合的问题,则是共通的。只有做到这两个"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思想、有创见地叙说历史,总结经验,给普通大众以启迪,为今世和未来提供借鉴。为此,本书行文试图在学术与大众读者需要的结合点上,兼顾知识性与通俗性,具体做法是:在基本保持学术体例和学术规范的前提下,行文尽量照顾一般读者的需要,但在正文的陈述分析中,不作过分的夸张性的文学描写,以保证基本忠于历史;仅在篇、章导语中则适当放开,加入一些联想和比喻,以加强章节之间的衔接,同时活跃一下阅读气氛。这样做是否能够做到雅俗共赏,有待进一步检验,尚请读者方家指正。

孙晓艳发表论文

提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好朋友**.第二部分写一两个你与朋友间发生的事情,说明你们的友谊的,也可以是他帮助你的等等.第三部分结语,对你们的友谊进行一下美好的期待.或者写你会如何如继续你们的友谊.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的作文提纲,可以这样安排。

1、先结合“我的好朋友”审题,记下立意的内容,也就是议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记叙文的主题,然后根据这个立意去编列提纲,这样做就能抓住中心。

2、提纲的内容应包括立意、段落大意,层次或要点;各段落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提示;各段的详略安排和各段拟用的写作方法。这样可以使写作时思路畅通,成文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

3.、提纲结构。以“我的好朋友”记叙文为例。依据有以下四个:

①、按事情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来拟定。

②、按时间的转折(早晨、中午、晚上)来拟定。

③、按人物的活动过程(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来拟定。

④、按照空间的变换(如家中、途中、学校)来拟定。

下面给出《我的好朋友》三篇范文,供您参考。

【篇一】我的好朋友

开朗、幽默、文雅、大大咧咧……太多的缺点与优点构成了她——一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girl——孙晓艳。

她长长的睫毛下两颗眸子像会说话的精灵一样每一流闪都会传出女孩子飘忽莫测的情绪,他头上一排排长长的刘海像一排门帘从额头上垂下来,把眉头都盖住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则是一只塌鼻子,不过她压根没为那点小玩意而烦恼她整天快活似神仙。

孙晓艳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乐于助人。一次数学课上,我又遇到了“拦路虎”我苦思冥想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没办法只得想孙晓艳求助了!“嘿,孙晓艳,帮帮忙,把这道题的答案抄给我”孙晓艳闻声抬起头来,然后坚定的说:“不借不借,坚决不借,不懂装懂,永远都是饭桶。哪不懂?咱研究研究”说着,给我讲了起来,我顿时热泪盈眶。

孙晓艳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什么东西都胡放,丢三落四的,一会这没了,一会那丢了,最后总是在她那鸡窝似的桌洞里找到了丢失的东西。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写语文作业,孙晓艳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她的钢笔。唉!没办法,我只好将钢笔借给了她。

孙晓艳就是这样一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但我还是为有这么个好朋友、好同学而感到骄傲,感到开心。

【篇二】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我的好朋友——菲菲。

菲菲今年10岁了,和我在一个班,我们还是同桌呢!她有着一头黑色的长发,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个子,十分漂亮。最重要的是菲菲不仅长得漂亮,心肠也很好。好多人喜欢她。

有一天,要语文测验,我信心十足,准能考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考试时,我水笔芯用完了

我很着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的头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我心里暗暗叫苦,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菲菲看出了我的难处,小声问我:“是不是比没油了?”“嗯!”我回答道。“我借你!”菲菲拿出一支崭新的笔来,我不好意思的说;“这支笔是新的,我用你那只旧的吧!”“不用,拿着用吧!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么!”“谢谢你了!”我接过那支崭新的笔来。

不久,语文成绩公布下来了,我取得了理想的好成绩。我想:如果不是菲菲那支笔,我估计连60分都没有吧!

菲菲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我最好的朋友,比亲姐妹还要亲的好姐妹!你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里抹去!

【篇三】我的好朋友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名叫李龙号,他有双水汪汪的眼睛,一个小小的嘴巴,长着一张瓜子脸。他乐于助人,关心朋友的形象,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上个星期六,我跟李龙号两人相约去找小明玩。我们边走,边聊天,突然,李龙号停下了脚步,我问:“你怎么了?”“你看那边。”李龙号回答。我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呀!是一位老太太,正面对着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这时,我想:那位老太太在马路边,她一定是想过马路。我急忙对李龙号说:“我们过去扶那位老太太过马路吧!”没等我说完,他就像火箭般的向老太太冲去,我也跟了过去,他对老太太说:“老奶奶,你是想过马路吗?我来扶你过去吧!”“好啊!”老太太说。李龙号就这样扶那老太太过马路了,老太太说:“谢谢了呀,小朋友,像你这样热心的小朋友已经很少了。”说完,我和李龙号有说有笑的继续走了。

还有一天,我和小明、小刚,还有李龙号一起踢足球,“传过来啊!传给我!”我们喊着,正高兴的时候,“哎呀!”小明叫道,我们停下了踢足球,往小明那儿看,呀!小明的膝盖摔破了,鲜血直流,看着小明那难受的表情,我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时,李龙号拿出了几张纸巾,帮小明止血,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没事”小明说。接着,我们大家一起扶小明回家了。

李龙号,乐于助人,关心朋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真敬佩他。我会好好珍惜这个好朋友的。

盐城孙永芳发表论文

第一次接触到国培,是在网上远程培训。在这里,听到了许多专家很精彩的讲解,还有名家课例,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例可参考;既有观念上的洗礼,又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很有帮助,以致于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我有把重点课堂反复观看,深入理解观摩,并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从那以后,每年的国培计划我都尽量争取参加,每次都收获颇丰。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15年11月参加的教育部“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乡村主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学习地点在安阳师范学院,为期15天。这15天的培训学习是紧张忙碌的,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地满满的,听讲座、访名校、完成作业,每天要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轮流做微课;每次上课前要轮流主持介绍讲课专家,说出自己的听课感受;讲课过程中,专家名师们还会不时地与台下的我们互动,要随时准备回答。很多时候,整理笔记写感受等任务只能放在晚上来完成。 这15天的培训学习更是充实收获的。在这里,我与语文专家、名师面对面,认真聆听一场场精彩的语文大餐:洪劬颉老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技术、品质与智慧》,洪镇涛老师的《我的语文教育观》,潘纪平老师的《语文教育科研》、张华清老师的《做优秀教师》等讲座,让我从不同角度提升了语文专业知识;杨景龙老师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王安濮老师的《如何进行议论文教学》、杨宏伟老师的《六步自学法》、孙永芳老师的《诗歌教学实施策略》等专题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定位更为准确,教学粗略更为明晰;付玲老师的《凝练自己的好课》让我愉悦地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语文世界;汪重阳老师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读写与哲学境界提升》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感动于他的46本日记,要做一个有追求有无情趣有积淀的语文老师!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知识的收获,回来后的分享会上,除了讲述培训内容外,我还给老师们分享了三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花朵!要敢于挑战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天都要“榨干”自己一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知道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前方的路任重而道远,而我唯有脚踏实地去干! 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尝试着把在培训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备课时,不再是复印机搬运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孩子们最喜欢读的可能是哪些句子?他们最愿意怎样去读?课堂上,我也试着让孩子们逐渐学会自学,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比赛挑战背诵,试着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快乐;课下,我试着强迫自己坚持读书,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班级工作...... 付出总有收获。2016年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县统一组织的抽测考试中名列前茅,我也荣获了“教学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写文章《春天的约会》在“蒲西中学杯”全县中小学征文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2016、2017连续两年被评为“社团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主持的课题《初中高效快速作文策略的研究》荣获长垣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壹等奖。 2018年9月,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我申请加入了“任艳普名师工作室”,参加了两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分别听了张爱敏、谢向茗、王兆乾、周迎梅、韩刚豪等老师的课以及精彩的点评,让我对散文教学有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他们的课有共同的优点:语言精练,问题抛出恰到好处,这需要锤炼沉淀自己的基本功底;能紧紧围绕文体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语言,体悟情感,这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深入的阅读研究;课堂环环相扣,时有“包袱”抖出,透彻有深度,这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思考设计。与他们相比,我的课堂还远远不够,我要以这些老师为榜样,不断进步。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逼着自己去改进。每一篇课文,至少出声朗读不少于三遍,完整了解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每节课都要有一个主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有不同预设,课堂尽可能多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坚持做好课后反思,虽然我还不能向这些优秀的老师一样发声,但我要努力向优秀看齐。 此外,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我还学习了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的作品:认真阅读任老师在微信群里转发的优秀文章;张爱敏老师的每日更新,郝海峰老师的文章和“今日书语”,苏娜和薛玲老师的分享和作品,尝试着坚持写……我很明白,我离优秀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每次遇到困难犹豫不前时,我就会想起国培学习听课时的感动与激情,于是,鼓励自己,只要心中有梦想,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会离优秀越来越近。“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即使蜗牛也有梦想,虽远必达!感谢国培,让我领略了更好地风景,让我看到了自己越来越好的样子!

夏晓华发表的论文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2006—2008)2.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与广东产业竞争力》(2006—20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003—20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证券市场‘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2001—2003)5.广东省2002年软科学项目《广东省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竞争力比较研究》(2002—2003)6.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监测指标体系》(1998—2000)7. CCUIPP项目The Index System for Macroeconomic Indication in PreventingBanking Crisis (1998—1999) 主要的学术论文:[1] 王美今、林建浩、余壮雄,《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特性识别:“兄弟竞争”与“父子争议”是否并存?》,《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2] 胡毅、王美今、余壮雄,《面板协整检验有限样本性质的模拟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3]胡毅、夏晓华、王美今, 《The effects of cross-section dimension n in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10年4月,SCI[4]马健、王美今,《一种估计连续策略博弈的两阶段方法》,《统计研究》2010年第6期[5 ]余壮雄、王美今,《基于准残差的Panel协整检验》,《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6 ]李捷瑜,王美今, 《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7 ]杨扬、余壮雄、王美今,《FDI的就业效应》,《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8] 王美今、钱金保,《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夏晓华、[9]王美今,《竞赛中的最优奖励:一个拍卖分析框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10] 夏晓华、王美今,《基于中国债券拍卖的信息传导、随机冲击与收益比较》,《经济科学》2009年第1期[11] 王美今、余壮雄,《协整检验的DGP识别》,《统计研究》2007年第7期[12] 王美今、余壮雄,《IV估计的大样本性质——基于二维参数空间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13] 孙建军、陈耕云、王美今(通讯作者), 《证券交易中处置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3期[14] 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4期[15] 李传乐、 王美今,《SV模型的模拟GMM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6期[16] 李传乐、 王美今,《我国时变风险溢价潜变量模型研究》,《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17]王美今,《我国基金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基于交易帐户数据的持续期模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18] 李捷瑜、 王美今,《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19] 王美今、孙建军,《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20] 孙建军、王美今,《股市政策对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低迷现状解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21] 张勇、王美今,《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研究——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支出的精算统计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8期[22] 李广众、王美今,《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案例研究及国际比较》,《统计研究》2003年第1期[23] 李广众、王美今,《市场操纵与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24] 李勇、王美今,《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规则与市场交易操纵》,《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5期[25] 王美今、王华,《基于GARTH-t的上海股票市场险值(Value-at-risk)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26] 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27] 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效应》,《统计研究》2001年第8期[28]王美今、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29]周伏平、王美今,《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1997年第1期[30]王美今、陆金海,《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预测》1996年第3期[31] 叶信才、王美今《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预测》1996年第9期[32] 沈绿珠、王美今《利用外资、区域储蓄和投资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33] 朱平辉、王美今,《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波动》,《中国经济问题》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 年第6期编入“报刊辑览”[34] 王美今《协整技术建模与局部调整假设》,《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35] 王美今《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议题综述》,《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统计)1996年第2 期全文转载[36] 王美今《 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第5期[37] 曾五一,王美今《 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测算》,《统计研究》1989年第6期[38] 王美今《厦门市技术进步率的测算》《统计研究》1988年第6期[39] 王美今《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函数的演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第12期[40] 王美今、曾五一《我国通货膨胀分配效应的定量分析》,《统计研究》1991年第5期[41] 曾五一、王美今《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变动影响模型》,《统计研究》1992年第2期主要学术奖励:1.2009年,“分层定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 2008年, 《协整检验的DGP识别》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3. 2007年,《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 2006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伍沾德伉俪杰出贡献奖5.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6. 2005年,《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案例研究及国际比较》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7. 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波动》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8. 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获广东省统计局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9. 2002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董事会优秀教学奖10. 2001年,《统计学原理》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学优秀教材一等奖11. 2000年,《统计估算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2. 2000年,《经济预测与决策》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3. 1998年,《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4. 1998年,厦门大学清源奖15 1995年,The Application of Cointegration and Dynamic Time SeriesModel获福建省统计局统计科技进步一等奖16. 1995年,厦门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课程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