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国培,是在网上远程培训。在这里,听到了许多专家很精彩的讲解,还有名家课例,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例可参考;既有观念上的洗礼,又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很有帮助,以致于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我有把重点课堂反复观看,深入理解观摩,并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从那以后,每年的国培计划我都尽量争取参加,每次都收获颇丰。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15年11月参加的教育部“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乡村主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学习地点在安阳师范学院,为期15天。这15天的培训学习是紧张忙碌的,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地满满的,听讲座、访名校、完成作业,每天要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轮流做微课;每次上课前要轮流主持介绍讲课专家,说出自己的听课感受;讲课过程中,专家名师们还会不时地与台下的我们互动,要随时准备回答。很多时候,整理笔记写感受等任务只能放在晚上来完成。 这15天的培训学习更是充实收获的。在这里,我与语文专家、名师面对面,认真聆听一场场精彩的语文大餐:洪劬颉老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技术、品质与智慧》,洪镇涛老师的《我的语文教育观》,潘纪平老师的《语文教育科研》、张华清老师的《做优秀教师》等讲座,让我从不同角度提升了语文专业知识;杨景龙老师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王安濮老师的《如何进行议论文教学》、杨宏伟老师的《六步自学法》、孙永芳老师的《诗歌教学实施策略》等专题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定位更为准确,教学粗略更为明晰;付玲老师的《凝练自己的好课》让我愉悦地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语文世界;汪重阳老师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读写与哲学境界提升》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感动于他的46本日记,要做一个有追求有无情趣有积淀的语文老师!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知识的收获,回来后的分享会上,除了讲述培训内容外,我还给老师们分享了三句话: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花朵!要敢于挑战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天都要“榨干”自己一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知道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前方的路任重而道远,而我唯有脚踏实地去干! 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尝试着把在培训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备课时,不再是复印机搬运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孩子们最喜欢读的可能是哪些句子?他们最愿意怎样去读?课堂上,我也试着让孩子们逐渐学会自学,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比赛挑战背诵,试着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快乐;课下,我试着强迫自己坚持读书,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班级工作...... 付出总有收获。2016年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县统一组织的抽测考试中名列前茅,我也荣获了“教学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写文章《春天的约会》在“蒲西中学杯”全县中小学征文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2016、2017连续两年被评为“社团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主持的课题《初中高效快速作文策略的研究》荣获长垣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壹等奖。 2018年9月,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我申请加入了“任艳普名师工作室”,参加了两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分别听了张爱敏、谢向茗、王兆乾、周迎梅、韩刚豪等老师的课以及精彩的点评,让我对散文教学有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他们的课有共同的优点:语言精练,问题抛出恰到好处,这需要锤炼沉淀自己的基本功底;能紧紧围绕文体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语言,体悟情感,这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深入的阅读研究;课堂环环相扣,时有“包袱”抖出,透彻有深度,这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思考设计。与他们相比,我的课堂还远远不够,我要以这些老师为榜样,不断进步。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逼着自己去改进。每一篇课文,至少出声朗读不少于三遍,完整了解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每节课都要有一个主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有不同预设,课堂尽可能多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坚持做好课后反思,虽然我还不能向这些优秀的老师一样发声,但我要努力向优秀看齐。 此外,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我还学习了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的作品:认真阅读任老师在微信群里转发的优秀文章;张爱敏老师的每日更新,郝海峰老师的文章和“今日书语”,苏娜和薛玲老师的分享和作品,尝试着坚持写……我很明白,我离优秀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每次遇到困难犹豫不前时,我就会想起国培学习听课时的感动与激情,于是,鼓励自己,只要心中有梦想,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会离优秀越来越近。“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即使蜗牛也有梦想,虽远必达!感谢国培,让我领略了更好地风景,让我看到了自己越来越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