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谁发表了爱乐之城的论文

发布时间:

谁发表了爱乐之城的论文

《爱乐之城》给我们讲了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其中的爱情是美妙的,而故事是平凡的——它适用于每一个普罗大众——这也恰恰是这个故事的可贵之处。洛杉矶,这是一个精彩的城市,情人们会分离,梦想会留下来陪你。 在昏暗的灯光下,塞巴斯汀弹着爵士乐,他的思绪回到曾经和米娅的时时刻刻——我想到遥远的过去,身处美国的另一对恋人。他们也曾在爵士乐音中翩翩起舞。有属于“爵士乐时代”的美妙爱情。 斯科特和泽尔达。他们的故事是暗黑版的《爱乐之城》。《爱乐之城》的爱是互相成就,他们的爱是互相毁灭。斯科特,就是那个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他写的小说是美国中学课本的标准读物,他撰写的故事集是那个时代美国最火的畅销书。但是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是他和他的妻子,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故事。 泽尔达,未与斯科特相遇前的她是泽尔达·赛尔。泽尔达出身亚拉巴马的权贵之家。她是一个没有受过管教和约束的天生的贵族少女。社交明星,万人迷。 而斯科特彼时是一个默默无名,爱好写作的士兵。遇见泽尔达之后,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我爱她,一切皆源于此——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斯科特和她相遇在一场乡村舞会。斯科特是那种南方人眼中典型的北方青年,穿着军装,年轻气盛,不合礼数,非常穷。看上去很傲慢,却一眼就迷上了泽尔达。 泽尔达很喜欢斯科特——只是很嫌弃他的穷。斯科特说自己是个作家,正在创作自己的长篇小说。泽尔达后来回忆道:“他是我遇见的第一个正经的作家。” 泽尔达爱他,她爱财富加身的斯科特。这份爱如此纯粹,以至于她根本不会同意嫁给现在还是穷小子的斯科特。 泽尔达对斯科特的追求态度很明确,变成富豪,然后娶她。 1920年斯科特出处女作《人间天堂》出版,这本书让他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学新星。他如愿做了一个有钱人。一周后,他和泽尔达在纽约举办婚礼。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故事就是斯科特的真实写照,一个年轻的士兵一夜暴发,已成富翁的他对当年的女主念念不忘。 泽尔达迷恋着财富,同时迷恋着斯科特。泽尔达对财富的渴望似乎无可厚非。她需要钱来支持她奢华,高高在上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自她生来就是如此。斯科特后来这么评价:“她的人生由一连串不含风险的娱乐活动组成。” 她对斯科特和财富的爱,是一种动物寻觅食物的本能。 菲氏夫妇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那也是美国的黄金时代——一战刚结束,大发战争财的美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繁荣期。那是一个泛着绿光的时代,绿色代表梦想,是钞票的颜色。斯科特和泽尔达出入各种宴会和派对,纵情享乐,做他人眼中的金童玉女,而这又使得他们更加出名。他们仿佛是为此而生,不用排练就能在爵士乐伴奏的时代舞池中尽情挥洒。 他们生命中的绿光,格外耀眼。嘈杂喧嚣的舞会之外,为了维持他们的庞大的生活开支,斯科特不得不抽时间写作,他把他和她的故事写成小说,总是能收到人们的欢迎。在他的故事中,男主大多才华横溢,善良多情,而女主则往往是拜金,尖刻,迷人。这也许是他脑海中为自己和泽尔达勾勒的肖像。有几篇故事中,男主人公生了重病,他的爱人为他默默的付出——这是他对泽尔达的些许期盼吗?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爱他笔下的每一位女主人公——她们都是以泽尔达为原型创作的,带着她的气息。在《美丽与诅咒》中,他又写了一对年轻夫妇因为懒惰贪婪而断送了自己美好生活的故事。 斯科特和泽尔达也渐渐地,活成了小说里的样子。 他们挥霍轻而易举就获得的钱财,夫妇俩要忙于各种派对应酬以至于斯科特无法专心于自己的写作。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可惜销量平平。文学界逐渐容不下菲茨杰拉德了——这是让他最抓狂的。在泽尔达看来,斯科特“想一直做那个最受宠爱的孩子”。一旦爵士乐不再为他而奏,斯科特就变得手足无措。 斯科特和泽尔达的爱情也产生了裂痕——与其说他们因彼此而大发雷霆,不如说他们是对生活的变故无休止地抱怨。 海明威曾指责泽尔达毁掉了斯科特美妙的文学梦。海明威在巴黎和菲茨杰拉德夫妇相识。作为当时的文学界第一直男,他并不受泽尔达的待见。而斯科特则喜欢海明威的才华和见识。泽尔达则认为海明威干预了自己和斯科特的生活——她认为海明威和斯科特像是一对情侣。海明威说泽尔达有一双鹰一般的眼睛——只要斯科特忙于创作,这双眼睛就盯着他,不让他继续下去。他这么描述泽尔达对斯科特的爱:“兀鹰从来不会分掉自己的食物。”泽尔达独占了斯科特,像对猎物一样吃掉。 任何其他的东西,友情、事业,都要排除。斯科特的文学梦想,可以毁掉给爱让位。 在斯科特文学界好友的描述中,泽尔达物欲熏心,歇斯底里。而斯科特是个安静、谦虚的美男子,同泽尔达相比他总是居于弱势地位。泽尔达对于奢靡生活的追求让斯科特不得不拼命工作,可是斯科特没写几个字又会被泽尔达拉去参加各种舞会。 而另一批学者和作家则认为,事实是恰恰相反,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毁掉了自己精彩而迷人的妻子。 泽尔达实际上在写作、表演、舞蹈各方面才华横溢。无论是写书还是投身好莱坞,泽尔达都会成为一颗新星。斯科特在写作过程中会大段地借用泽尔达的随笔或日记,甚至把泽尔达的文字署名换成自己的拿出去发表。他却不允许妻子发表她自己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版本的菲茨杰拉德夫妇故事中。斯科特,是配不上泽尔达的。他多疑而专制,想尽办法给泽尔达丰富的物质,却对金钱一直过于敏感。同时对泽尔达的生活也多加干预。斯科特酗酒,精神恍惚。他请最好的医生给妻子看病,就是希望泽尔达能生一个男婴。泽尔达认为他亲近海明威就是因为他对专横的男性中心思想的认同。他不允许泽尔达去拍电影、跳芭蕾,从事自己的事业。剽窃泽尔达的文学创作,以来维持自己的天才形象。 泽尔达的光芒太过耀眼,斯科特为了自己的绿光,不得不熄灭它。 如果没有斯科特,泽尔达会成为一个更伟大的女人。 可惜这一切未能成真,自两人相遇时起,伴随着他们的爱,走向毁灭便已经开始。 斯科特像是一个逆水行舟的人。而泽尔达是他生命河流中不断追寻的彼岸。 那些彼岸柔和的绿光,代表梦想的绿光已然黯淡。他们各自熄灭了对方的灯。 1929年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爵士乐时代一去不返——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时代消逝了。他成了过气的小说家。1934年的《夜色温柔》出版后销量平平,在这部小说里,男主人公被自己精神错乱的妻子所折磨——这也是斯科特自己的生活。在1930年泽尔达罹患精神疾病。在疗养院和医院之间来回周转。因为什么?自己的古怪脾气还是斯科特的专制?还是她与斯科特之间,长达数年的互相折磨。为了筹措妻子的治疗费用,斯科特已经焦头烂额。他又拾起了酗酒的恶习。 而泽尔达在病中写下自己的小说《为我留下那首华尔兹》。似乎是对斯科特的呼唤,可惜曲终人散。 1940年斯科特开始着手写作《末代大亨》,刚写完六章,即因饮酒猝死。 8年后泽尔达死于精神病院的火灾。 泽尔达后来写到,自己和斯科特之间只有无尽的疯狂。 而斯科特则认为自己和泽尔达永远都有最纯真的爱。 也许泽尔达和斯科特想的一样,只是不想再写出来,不想再说出来。她爱他,在他们最美好的年代,她不知说了多少次。 那时有爵士乐陪着他们跳舞,他们各自生长的梦想,和那些未曾被熄灭的,柔和的绿光。 泽尔达被称为“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而斯科特被称为“毁掉泽尔达的男人”。

当我得知期盼已久的《爱乐之城》在威尼斯赢得满堂彩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观光,但对于我来说,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仅仅是为了呼吸一下科罗拉多新鲜的空气(大麻味?……),以及在特柳赖德电影节抢先观看这部特立独行的电影罢了。

达米安•沙泽勒的前作《爆裂鼓手》相信影迷们再熟悉不过了。这部在我看来2014的最佳作品,虽不完美,却充满了火花和能量,甚至让人在观影后感到不自觉的亢奋。我还记得当年我先后6次进电影院跟不同的朋友去观看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了这剂会上瘾的兴奋剂一般。我大概只是需要去感受那最后20分钟的澎湃以及电影结束后观众们的热烈欢呼声吧?也正因为这样,我说走就走地去看《爱乐之城》,应该也只是希望沙泽勒能在这个羸弱的2016给我同样的那种兴奋剂般的感觉而已。

在特柳赖德上,《爱乐之城》毫无疑问地赢得了当时包括我在内所有在场观众的心,甚至在播放期间就收获两次欢呼。这部在威尼斯打响第一炮后回到美国的影片,看似反好莱坞,却又再好莱坞不过。它是那么的反好莱坞——没有任何原始素材的音乐剧在当今的大制作人手中几乎是不可能被搬上大荧幕的。谁让年轻人们都不怎么喜欢音乐剧呢,更何况就算有百老汇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铺垫的改编电影也不见得能做得多好,比如几年前的《悲惨世界》就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例子。所以编剧兼导演沙泽勒竟然能用6年的坚持把这么一部电影奉献给影迷们,实在是奇迹而又反好莱坞的一件事。但它又是一部再好莱坞不过的电影——镜头下华美的洛杉矶,俊俏得过分完美的男女主角,以及那甜美而苦涩的爱情故事,无不是好莱坞电影最让人熟悉不过的元素了。它是那么的好莱坞,以致于当那硕大而怀旧的圆体The End出现在荧幕中,当Made in Hollywood(好莱坞制作)毫不掩饰地出现在观众的眼前时,我一点都不觉得有违和感。

而这份好莱坞感,这份沙泽勒所极力营造的感觉,除了给我那期待已久、似乎在2016无法感受到的兴奋外,更多的还是一份感动。

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双影后艾玛·斯通在影片中饰演想当演员却郁郁不得志的咖啡馆前台女孩米娅,而金球奖影帝瑞恩·高斯林则饰演落魄爵士乐师的塞巴斯汀。二人偶遇之后,两颗寂寞的心灵因为梦想的共鸣而相知相爱,在各自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互相鼓励。《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在影片中巧妙地将四季的特点与主人公的`心情变化相结合,冬天认识,春天相爱,夏天热恋,秋天分手,5年后的冬天再次重逢,在大银幕上制造了情感四季。

然而,要梦想还是要爱情,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二人为了成全彼此的梦想不得不分手,走向各自的人生。尽管导演别出心裁地在结尾安排了一场想象中的五年后再相遇的画面,一首老歌和一个笑容,尤其是两人之间爱情萌动的那首曲子,无不催人泪下。但是心系彼此的他们依然是一对无法在一起的有情人。《爱乐之城》在爱情的基调上又探讨了梦想、奋斗和抉择,引发很多年轻人共鸣和思考。

歌舞片曾是好莱坞影片重要类型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等卖座影片就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然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科幻片的兴起使得歌舞片逐渐衰落。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力排众难,花费七年时间,终于按照他想要的方式,拍出一部致敬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现象大片。他认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在银幕上看到希望和浪漫,歌舞片能表达一些只有电影这种媒介才能表达的情绪。

《爱乐之城》歌舞表演是最大亮点,唯美的故事加上优质的声音和舞蹈,令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爱情歌舞片的迷人气质。影片中各种音乐类型层出不穷,从钢琴、爵士,到流行、音乐剧唱白,甚至当对白已显多余,音乐便成了最好的语言。几场舞蹈场面都拍得各有特色,特别是开场的群舞,以洛杉矶堵车的场面为背景,十分精彩。

《爱乐之城》自颁奖季以来屡屡获奖,在今年情人节档备受关注,影院经理们也感到欣慰。刘晖表示,情人节能有这样一部高品质的影片挺令人高兴,而且片子也确实争气,“《爱乐之城》白天的上座率就已经很高,达到70%至80%左右,到了晚上就达到九成。”

刘晖认为,《爱乐之城》有望突破好莱坞歌舞片在内地的瓶颈。过去好莱坞爱情片、歌舞片很少引进,即使引进了票房也不太好,此前的《悲惨世界》《纽约奇缘》《间谍同盟》都叫好不叫座。“正因为这个类型基础比较差,所以《爱乐之城》更容易有所突破。目前影片口碑这么好,又一直在拿奖,如果接下来再拿下奥斯卡奖,关注度会更高,有可能长线作战。”

蒋勇也持同样看法,认为《爱乐之城》会创下歌舞片内地票房新纪录。对于该片为何如此受欢迎,他分析,“应该说和影片获奖的关系挺大。因为奥斯卡获奖影片一般都是在颁奖典礼后才会引进,但这次《爱乐之城》在奥斯卡奖揭晓前两周就已经登陆内地。而且该片基本提前锁定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营销氛围很足,加上一轮轮点映下来的好口碑,票房好也不意外。”

但也有人并不看好《爱乐之城》未来的走势。在影评人云飞扬看来,评论界和社交媒体上对该片的吹捧有“叶公好龙”之嫌。“影片点映时,我坐在前排,特意回头看了看,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没什么明显的兴奋点,但出了影院一发朋友圈都嗨起来了。”他认为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化隔膜,能走多远还不好说。“虽然片子里的一个核心是爱情,但我感觉它作为爱情片的吸引力不够,还是更偏重于歌舞片。可中国有几个观众对百老汇、洛杉矶的歌舞感兴趣?能听懂爵士乐?听不懂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懂,只能说好了。”

西征之初谁发表了论文

刘桢生平考摘 要:刘桢,以诗歌见长,与曹植并称“曹刘”。根据相关史料及文集理清刘桢依附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丞相掾属、五官将文学、平原侯庶子、临淄侯庶子等情况,考订刘桢于建安十六年夏因平视甄氏被刑,建安二十二年遭疫气而亡,享年约43岁。 关键词:刘桢;生平;生卒年 作者简介:王燕(1979-),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刘桢字公干 ,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前后 ,东平宁阳人,即今山东宁阳县人,为汉宗室子孙 。其祖父名梁,字曼山 。 刘桢早慧,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论及篇赋数万言 ,年少时便文名远播。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闻其文名,招其来归,桢以年小未就 。 建安三年春,刘桢任司空军谋祭酒 。任职期间,于建安七年、九年随从征邺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刘桢被辟为丞相掾属,同年从征刘表,预赤壁之战 。十四年随军还谯,赴曹丕宴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刘桢任五官将文学 ,时曹丕驻守邺城,刘桢与诸子随侍,同游南皮、邺城西园 。诸子同游是刘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任文学期间,刘桢曾辞曹丕借廓落带 。建安十六年夏因平视甄氏被刑 ,然而不久即被赦,复为文学 ,后转为平原侯庶子 。曹植十九年徙封临淄侯,刘桢也于十九年或稍后随之转为临淄侯庶子。建安二十年(215年)刘桢在清漳河滨养病,曹丕前来视疾 。 刘桢于建安二十二年遭疫气而亡,终年约43岁 。 注释: [1]刘桢,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与曹植并称“曹刘”(《文心雕龙·比兴》)。《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幼智下》引《文士传》:“刘桢字公干”。 [2]见俞绍初《建安七子集》附录《建安七子年谱》,中华书局,1989年,354页。 [3]《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人也。梁宗室子孙,……孙桢,亦以文才知名。” [4]关于刘桢与刘梁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魏志·王粲传》注引《文士传》:“桢父名梁,字曼山,一名恭。”认为桢为梁之子。而《后汉书·文苑传》认为桢为梁之孙。案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刘梁生于公元120年,以刘桢生年公元175年推之,时梁已55岁左右,则桢为梁之孙较为可信。 [5]《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幼智下》引《文士传》:“刘桢字公干,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论及篇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气锋烈,莫有折者。” [6]见俞绍初《建安七子集》附录《建安七子年谱》,中华书局,1989年,354页。 [7]《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传》注引《魏志》:“桢字公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按《魏志·武帝纪》:“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则刘桢任司空军谋祭酒在建安三年春正月以后。 [8]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刘桢诗》:“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文选》张铣注曰:“北渡者,谓从太祖征袁绍。”按《魏志·武帝纪》,曹操七年破袁绍,九年与袁尚相持于黎阳。据此刘桢从征邺在建安七年、九年。 [9]《三国志·武帝纪》:“(十三年)夏六月,以公为丞相。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又《三国志·王粲传》:“瑒、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则桢为丞相掾属在建安十三年。关于从征刘表,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其一:“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李善注:“元后,谓曹操也。至南乡,谓征刘表也。”又《遂志赋》自叙经历:“梢吴夷于东隅,制叛臣乎南荆。”“制叛臣”谓征刘表。而曹操征刘表、赤壁之役在建安十三年。 [10]《三国志·武帝纪》:“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十二月,军还谯。”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其一:“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都,与君共翱翔。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文选》李善注:“丰、沛,汉高祖所居,以喻谯也。君,谓五官也。”诗中又有“季冬风且凉”句,与是年还谯时令合。由此可知刘桢从征刘表到还归谯郡一直随行曹氏。曹丕《感物赋序》中有“南征荆州,还过乡里”,指征刘表之后还归乡里谯郡,于谯郡设宴招待诸文人。“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即刘桢追忆昔日曹丕在谯郡宴饮歌舞的场面。 [11]《魏志·武帝纪》:“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又《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典略》曰:“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 [12]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曹丕于建安十六年封五官中郎将,阮瑀于十七年卒,又据信中“天气和暖,众果具繁。……节同时异,物是人非”可知诸子同游在十六年夏秋之际。而据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知昔日游处有南皮和西园两处,南皮在今河北省,西园在邺城。 [13]《魏志·王粲传》注引《典略》:“文帝尝赐桢廓落带,其后师死,欲借取以为像,因书嘲桢……桢答曰:‘……恨桢所带,无他妙饰,若实殊异,尚可纳也。’桢辞旨巧妙皆如是,由是特为诸公子所亲爱。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刘桢辞借廓落带发生于被刑输作前,被刑时间见下注。 [14]《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注引《典略》:“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刘桢被刑时间还可参看《魏志·王粲传》述吴质事注引《魏略》:“及河北平定,(大将军)[五官将]为世子,质与刘桢等并在坐席。桢坐谴之际,质出为朝歌长”,可知刘桢被刑与吴质任朝歌长同时。《魏略》接着说质:“后迁元城令。其后大军西征,太子南在孟津小城”。据《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太祖征汉中,太子在孟津”,可见“大军西征”指曹操征汉中,查《魏志·武帝纪》,曹操西征汉中为建安二十年,吴质迁元城令在西征汉中前,故必在二十年或二十年前。又据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可知此信是质任朝歌长时所作。而质于建安二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已迁元城令,故此信最晚作于二十年,时质仍任朝歌长。吴质回信《答东阿王书》曰:“墨子回车,而质四年。”可知此时质任朝歌长已四年。由二十年上推四年正是建安十六年,故最晚建安十六年吴质出为朝歌长,同时刘桢被刑,与《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典略》所述时间吻合。再由徐干《赠刘桢》:“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陶陶朱夏别,草木昌且繁”可知,刘桢受刑在是年夏天。 [15]《水经注》卷十六《谷水注》引《文士传》曰:“后太祖乘步牵车乘城,降关(疑作“观”)簿作,诸徒咸敬,而桢拒,坐磨石不动。太祖曰:‘此非刘桢也,石如何性。’桢曰:‘石出荆山悬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秉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自然。’太祖曰:‘名岂虚哉!’复为文学。” [16]《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传》注引《魏志》说刘桢:“为司空军谋祭酒,五官郎将文学,……转为平原侯庶子。” [17]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其二曰:“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诗为赠曹丕的,“所亲”当指曹丕。可知刘桢于清漳河滨养病时,曹丕曾来视疾。而视疾时间,《赠五官中郎将》其三曰:“秋日多悲怀,……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李善注云:“‘壮士’,谓五官也……‘出征’,谓在孟津也。《魏志》曰:‘建安十六年,文帝立为五官中郎将。’《典略》曰:‘建安二十二年,魏郡大疫,徐干、刘桢等俱逝。’然其间唯有镇孟津及黎阳,而无所征伐。故疑出征谓在孟津也。以在邺,故曰出征。以有兵卫,故曰戎事也。”李善认为“出征”谓曹丕因曹操征张鲁而驻守孟津,相对于邺城,所以说“出征”,因有兵卫,所以说“戎事”。曹丕视疾在赴孟津前夕,即建安二十年。 [18]《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干、琳、瑒、桢二十二年卒。”《魏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注引《魏书》载王令曰:“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后汉书·献帝纪》、曹植《说疫气》也说大疫发生于二十二年,则刘桢于建安二十二年卒当无疑。

1948年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发表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是世界上首次将通讯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的论文,这篇论文和1949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一起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

元代丘处机随军西征时,曾写一部描写见闻的游记,也叫《西游记》,后人把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和它弄混了,后来郭沫若考证后,才认定两部书的区别。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2、中国社会的变化 政治上:主权开始丧失,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经济上: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上: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革命任务:肩负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3、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官兵:进行英勇的抗侵略斗争,如陈连升、关天培等 人民群众:进行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典型: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矛盾激化[腐朽统治、外国侵略、自然灾害、宗教影响] 过程:前期—1851金田起义;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 后期—天京变乱[原因、过程、影响];新的领导核心形成与《资政新篇》[内容、评价];防御战与天京陷落4、清政府的政策: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外:闭关-禁烟-抗击-求和-勾结[基本历史认识]1、到鸦片战争为止,中国的社会变革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夏初,是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大变革,第二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第三次是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大变革。和前两次相比,历史地位一样,但有许多自身独有的特点。 ①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前两次都处于中国独立发展的时代,变革是在和中国以外的世界隔绝的情况下发生的;而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已有三百多年遭受西方殖民主义骚扰的历史,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 ②前两次变革,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而此次大变革,虽然也有社会内部发展规律的作用,却没有让中国本身的资本主义势力顺利成长。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刺激作用,同时又千方百计扼杀它,使它无法独立发展。封建统治势力在外国侵略者打击下无法自立,逐步和侵略者相勾结。③前两次变革,由于生产关系得到调整,社会生产力有明显进步,经济趋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面此次变革中,虽有西方先进科技被介绍过来,但它变成了外国资本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工具,大量劳动人才破产流亡,中国民族遭到了空前的民族浩劫。④前两次变革都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鸦片战争后的大变革,除内部矛盾斗争是其基础外,主要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结果。外力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的依据: ①最主要的是侵华目的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其一,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迫切。其二,鸦片战争虽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与其所想像的商品供不应求,财源滚滚的局面相关甚远。之所以如此,列强认为是因为他们在中国获得的特权太少。其三,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英法先是提出“修约”,被拒后,又想通过战争来实现。②侵华方式相近,先寻找借口,后不宣而战。③影响一致性。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扩大”的依据:①侵华力量扩大,由一国到英法联合参战。②时间长:2年—4年;③侵略区域扩大: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数目增多;⑤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侵略势力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延伸。 3、香港的被割与回归 香港英文名中HongKkng,因香江而得名,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隔深圳河与大陆相望,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自由港。 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一个半世纪,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缩影。香港被英国割占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香港岛的被割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正式被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的被割占: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英国在香港地区的殖民地进一步扩大。强租新界:英国于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即现在的“新界”。至此,英国完成了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占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承诺一定要收回香港,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在北京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凌晨,中英双方在香港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董建华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香港人民终于可以自己当家作主了。 自1841—1997年,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经历了155个寒暑。期间,香港总共出现过28位总督:1、璞鼎查:1843—1844 2、戴维斯:1844—18483、文 咸:1848—1854 4、宝 宁:1854—18295、罗便臣:1859—1865 6、麦当奴:1866—18727、坚尼地:1872—1877 8、轩尼斯:1877—18829、宝 云:1883—1885 10、德 辅:1887—189111、罗便臣:1891—1898 12、卜 力:1898—190313、弥 敦:1904—1907 14、庐 加:1907—191215、梅含理:1912—1918 16、司徒拔:1919—192517、金文泰:1925—1930 18、贝 璐:1930—193519、郝德杰:1935—1937 20、罗富国:1937—194121、杨慕琦:1941—1947 22、葛量洪:1947—195723、柏立基:1958—1964 24、戴麟趾:1964—197125、麦理浩:1971—1982 26、尤 德:1982—198627、卫奕信:1987—1992 28、彭定康:1992—1997 4、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从康熙到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乾隆时,清朝国力强盛,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在圆明园东面,拓建长春园;东南拓建万春园。乾隆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圆明园中仿造。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圆明园内珍藏许多中外古今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珍奇,金珠宝石,铜瓷古玩。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 [概念阐释]1、闭关政策 ⑴起止时间:始于明朝中后期,《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使之开始走向失败,《天津条约》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标志着它的彻底失败。 ⑵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具体讲,从对象看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来华外国人进行种种限制,二是对国内人民出洋及外国人交往严格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严时松,但其总趋势是走向破产;从内容看,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外交、文化、贸易等,其重心是贸易。⑶原因:①经济基础:自然经济。②具有防范外人与国内人民联合反对其封建统治的意图。③长期以来形成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意识,使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愚昧无知,视闭关为对付外国侵扰的有力武器。④与殖民者侵略的加剧有直接关系。⑷评价:①起初为抵御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从长远看,其危害严重,使中西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是使中国失去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技的机会;三是使中国军事技术落后于西方。 2、租界和租借地⑴含义:租界指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国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租借地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在租借期内主权仍属于出租国。 ⑵ 比较:相同点:①分配地区——通商口岸;②作用——列强侵华基地;③实质——侵略的产物。 不同点:①时间——租界旱;②面积——租界小;③限制——租界无时间限制;④主权——“租借地”主权仍属于出租国。 3、片面最惠国待遇⑴含义:最惠国待遇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是片面规定该缔约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⑵英国取得此特权是通过《虎门条约》,其内容是“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基本含义:“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二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严格地说,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到60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的社会特征。但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则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结束于新中国成立。这也是我国近代社会最基本的“国情”所在。⑵过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开始—形成—深化—结束”几个阶段。⑶理解:对此概念,既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更不能理解为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正确理解应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5、《天朝田亩制度》⑴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进军,制定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已成为需要。⑵目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理想天国。⑶内容:①核心内容:以土地制度为中心,建立理想天国②具体理解,可以从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看。a、生产关系上主张平分土地;b、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c、社会关系方面主张人人平等⑷原则: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⑸方法:见教材⑹产生的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剥削②历史根源:历代农民起义口号、要求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⑺评价:①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纲领,也是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②革命性:a、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表达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为当时的反封建斗争指出了方向。③局限性:表现在空想性和封建落后性两方面。④认识:由上可知,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是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牢固基础,因而,不可能彻底有效地改造封建社会,也无法阻止政权的封建化。 6、《资政新篇》⑴背景:天京事变后,新的领导核心形成。⑵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⑶方法:学习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⑷内容;见教材。⑸评价:①这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②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③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希望此举能够扭转时局。④由于缺乏实现这一政治纲领的社会条件,加之战争从未间断,因此《资政新篇》不可能真正实行。⑹未能实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缺乏实现这一政治纲领的社会基础。②客观原因:战争环境。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背 景 强盛时期 衰落时期经济主张 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消灭私有制]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有制]群众基础 广泛 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作 用 直接推动运动的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8、“落后就要挨打” ⑴“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落后应该挨打,前者只是客观描述,后者已带有主观的合理与否的判断。 ⑵“落后就要挨打”不是永恒的真理,它只是适用于高科技的现代,却不适用于古代。 ⑶“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落后一定挨打。 ⑷“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先进就不会挨打。[例略]

西征之初谁发表了论文啊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2、中国社会的变化 政治上:主权开始丧失,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经济上: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上: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革命任务:肩负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3、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官兵:进行英勇的抗侵略斗争,如陈连升、关天培等 人民群众:进行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典型: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矛盾激化[腐朽统治、外国侵略、自然灾害、宗教影响] 过程:前期—1851金田起义;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 后期—天京变乱[原因、过程、影响];新的领导核心形成与《资政新篇》[内容、评价];防御战与天京陷落4、清政府的政策: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外:闭关-禁烟-抗击-求和-勾结[基本历史认识]1、到鸦片战争为止,中国的社会变革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夏初,是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大变革,第二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第三次是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大变革。和前两次相比,历史地位一样,但有许多自身独有的特点。 ①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前两次都处于中国独立发展的时代,变革是在和中国以外的世界隔绝的情况下发生的;而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已有三百多年遭受西方殖民主义骚扰的历史,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 ②前两次变革,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而此次大变革,虽然也有社会内部发展规律的作用,却没有让中国本身的资本主义势力顺利成长。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刺激作用,同时又千方百计扼杀它,使它无法独立发展。封建统治势力在外国侵略者打击下无法自立,逐步和侵略者相勾结。③前两次变革,由于生产关系得到调整,社会生产力有明显进步,经济趋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面此次变革中,虽有西方先进科技被介绍过来,但它变成了外国资本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工具,大量劳动人才破产流亡,中国民族遭到了空前的民族浩劫。④前两次变革都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鸦片战争后的大变革,除内部矛盾斗争是其基础外,主要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结果。外力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的依据: ①最主要的是侵华目的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其一,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迫切。其二,鸦片战争虽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与其所想像的商品供不应求,财源滚滚的局面相关甚远。之所以如此,列强认为是因为他们在中国获得的特权太少。其三,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英法先是提出“修约”,被拒后,又想通过战争来实现。②侵华方式相近,先寻找借口,后不宣而战。③影响一致性。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扩大”的依据:①侵华力量扩大,由一国到英法联合参战。②时间长:2年—4年;③侵略区域扩大: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数目增多;⑤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侵略势力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延伸。 3、香港的被割与回归 香港英文名中HongKkng,因香江而得名,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隔深圳河与大陆相望,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自由港。 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一个半世纪,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缩影。香港被英国割占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香港岛的被割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正式被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的被割占: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英国在香港地区的殖民地进一步扩大。强租新界:英国于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即现在的“新界”。至此,英国完成了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占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承诺一定要收回香港,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在北京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凌晨,中英双方在香港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董建华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香港人民终于可以自己当家作主了。 自1841—1997年,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经历了155个寒暑。期间,香港总共出现过28位总督:1、璞鼎查:1843—1844 2、戴维斯:1844—18483、文 咸:1848—1854 4、宝 宁:1854—18295、罗便臣:1859—1865 6、麦当奴:1866—18727、坚尼地:1872—1877 8、轩尼斯:1877—18829、宝 云:1883—1885 10、德 辅:1887—189111、罗便臣:1891—1898 12、卜 力:1898—190313、弥 敦:1904—1907 14、庐 加:1907—191215、梅含理:1912—1918 16、司徒拔:1919—192517、金文泰:1925—1930 18、贝 璐:1930—193519、郝德杰:1935—1937 20、罗富国:1937—194121、杨慕琦:1941—1947 22、葛量洪:1947—195723、柏立基:1958—1964 24、戴麟趾:1964—197125、麦理浩:1971—1982 26、尤 德:1982—198627、卫奕信:1987—1992 28、彭定康:1992—1997 4、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从康熙到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乾隆时,清朝国力强盛,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在圆明园东面,拓建长春园;东南拓建万春园。乾隆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在圆明园中仿造。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圆明园内珍藏许多中外古今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珍奇,金珠宝石,铜瓷古玩。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 [概念阐释]1、闭关政策 ⑴起止时间:始于明朝中后期,《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使之开始走向失败,《天津条约》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标志着它的彻底失败。 ⑵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具体讲,从对象看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来华外国人进行种种限制,二是对国内人民出洋及外国人交往严格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严时松,但其总趋势是走向破产;从内容看,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外交、文化、贸易等,其重心是贸易。⑶原因:①经济基础:自然经济。②具有防范外人与国内人民联合反对其封建统治的意图。③长期以来形成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意识,使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愚昧无知,视闭关为对付外国侵扰的有力武器。④与殖民者侵略的加剧有直接关系。⑷评价:①起初为抵御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从长远看,其危害严重,使中西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是使中国失去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技的机会;三是使中国军事技术落后于西方。 2、租界和租借地⑴含义:租界指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国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租借地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在租借期内主权仍属于出租国。 ⑵ 比较:相同点:①分配地区——通商口岸;②作用——列强侵华基地;③实质——侵略的产物。 不同点:①时间——租界旱;②面积——租界小;③限制——租界无时间限制;④主权——“租借地”主权仍属于出租国。 3、片面最惠国待遇⑴含义:最惠国待遇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是片面规定该缔约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⑵英国取得此特权是通过《虎门条约》,其内容是“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基本含义:“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二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严格地说,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到60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的社会特征。但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则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结束于新中国成立。这也是我国近代社会最基本的“国情”所在。⑵过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开始—形成—深化—结束”几个阶段。⑶理解:对此概念,既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更不能理解为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正确理解应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5、《天朝田亩制度》⑴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进军,制定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已成为需要。⑵目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理想天国。⑶内容:①核心内容:以土地制度为中心,建立理想天国②具体理解,可以从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看。a、生产关系上主张平分土地;b、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c、社会关系方面主张人人平等⑷原则: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⑸方法:见教材⑹产生的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剥削②历史根源:历代农民起义口号、要求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⑺评价:①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纲领,也是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②革命性:a、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表达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为当时的反封建斗争指出了方向。③局限性:表现在空想性和封建落后性两方面。④认识:由上可知,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是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牢固基础,因而,不可能彻底有效地改造封建社会,也无法阻止政权的封建化。 6、《资政新篇》⑴背景:天京事变后,新的领导核心形成。⑵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⑶方法:学习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⑷内容;见教材。⑸评价:①这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②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③太平天国的最高决策人希望此举能够扭转时局。④由于缺乏实现这一政治纲领的社会条件,加之战争从未间断,因此《资政新篇》不可能真正实行。⑹未能实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缺乏实现这一政治纲领的社会基础。②客观原因:战争环境。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背 景 强盛时期 衰落时期经济主张 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消灭私有制]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有制]群众基础 广泛 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作 用 直接推动运动的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8、“落后就要挨打” ⑴“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落后应该挨打,前者只是客观描述,后者已带有主观的合理与否的判断。 ⑵“落后就要挨打”不是永恒的真理,它只是适用于高科技的现代,却不适用于古代。 ⑶“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落后一定挨打。 ⑷“落后就要挨打”不等于先进就不会挨打。[例略]

笔者在读书过程中,对以下两件事,感受颇深。一是《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的《序言》中亦言及其早年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1928年,杨先生读高级中学时,已开始对《墨子》和《墨经》作探索。“因为看到当时许多学者对《墨经》随意改字,不顾上下文句,作出种种不同的新解释,为了想纠正这个不良学风,写成《墨经校勘研究》一文,投寄北平燕京大学的《燕京学报》,当时即收到学报主编容庚的亲笔回信,认为论文很有见解,切中时弊,准备采用,但因自下一期起,改由顾颉刚先生担任主编,原稿已转交给顾先生,今后请直接与顾先生联系。我接信后十分高兴,认为既经决定采用,我自己毕竟还是个中学生,可能文章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因而立即写信给顾先生,说明自己是中学生,如有不妥之处请发表时改正。此信寄去后不见回信,等到新的一期学报出版又不见刊载。我为郑重起见,再写挂号信给顾先生催询,并且说:‘如果不能发表,请把原稿退还,因为我没有留下底稿’,又是长期得不到回音。我感到十分遗憾,第一次写成的论文就如石沉大海那样消失了。我从此没有再对这件事作进一步的追问,我想顾先生将来会后悔的。”后来,杨先生讲到:“我想可能顾先生顾虑到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一个中学生的文章评论不少名家的失误,怕出什么问题;又因为容庚已有回信,又不便退稿……我今天重提此事,因为现在我编论文集没有我所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不免感到有点遗憾。” 二是,王玉哲先生《古史集林》(中华书局,2002年)一书代序中有一节题为《一段小小的波折》,是说1940年先生从联大毕业后,投考北大文科研究所。根据学校规定,必须交一篇论文。而王先生于1938年春读大学二年级时,选了刘文典先生的“庄子”一课,做了一篇读书报告,题为《评傅斯年先生“谁是齐物论之作者”》一文。王先生认为《齐物论》是慎道的著作,不是庄周的说法,提出异议。先生说:“当时颇得刘文典先生的赏识……我这篇文章在联大教室间有所传阅。联大教师如冯友兰、闻一多等先生都读到我的原稿,极为称赞。顾颉刚先生以前同意傅先生的说法,在读了我那篇文章后,也改变过来,并主动推荐寄到《逸经》杂志。因为傅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学者之一,未经他同意我暂不发表。所以,我又请顾先生把稿子索回。罗常培先生正主编《读书周刊》需要稿件,对我说,他想把我的文章拿去请傅斯年先生作个答辩,与我的文章同时刊出,我同意了。可是傅先生看到我那篇文章后很生气,不但不与答辩,而且对我的意见很大。”因为该篇文章,给王先生带来不小的麻烦。先生报考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时,“听说傅先生在审查我的论文时,一看到我的名字,就把我的报考论文提出来,对别的学生说,这类学生我们不能录取,他的城市气味太浓,不安心刻苦读书,专写批驳别人的文章。”“后来听说录取会议上,傅先生本来主张不录取我,为了照顾其他先生的意见,最后把我录为‘备取生’。” 清末民初以来,是中国学术史上又一个令人称羡的黄金时代。中学与西学学术思想激烈碰撞,在新旧学术嬗递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圆融通博且富有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不断擘划着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而文前提到的傅斯年、顾颉刚先生自然是学术界普遍公认的两位大师级学者,但杨宽先生的“遗憾”、王玉哲先生的“风波”却均与两位大师级学者有直接关联。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民国时期学术史上的另一件事情。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公量先生批判丁谦的《穆天子传地理考》,“引证虽详,不免傅会”,“其言迂阔,不为典据”,“不问《穆传》之真实与否,不审古代交通之辽阔与否,昧于变迁之道,视古今如一辙。以此治学,莫不乖失,徒滋繁锁,以眩耳目耳”(《穆传之版本及关于穆传之著述》,《禹贡》半月刊,1934年第2卷第6其)。1935年他发表《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评论》(《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4期,)一文,对顾实先生《穆传》西征地理问题所作研究的评价:“这种《东莱博议》式,或者还够不上《东来博议》式的讲疏,其荒谬,其腐臭,无以复加。简直在卖弄笔墨,渎乱古书。借古人的题目,发自己的牢愁。这种全然不根据史事,而托诸空言,以二十世纪极文明的人类社会,加于两千年前极不文明的人类社会而津津乐道之,既不是采科学的态度,去阐明古代的民族与文化;也不是采艺术的态度,来讲述古代的传说与神话,对于这,我们是无法批评的。”张先生又说:“我们可以把顾实先生此种历史观,题作显微镜式的历史观,不惟于《穆传》没有积极的合理的解释,反而消极地增多意外的葛藤,给后人以无数摧廓的麻烦。”张公量先生发表以上论文时,尚为北京大学在校学生,年轻气盛,其对丁谦先生、顾实先生《穆传》西征地理研究的批判,言辞犀利,真可谓“无以复加”。 张先生可谓较杨、王二位先生幸运,今天当人们认真拜读张先生这篇脍炙人口的大作之余,自然会引发更多的学术思考。如果发生在今天,张先生的大作即使可以发表,也肯定要在文字上经过“认真”修改。学术界普遍遵循的法则,往往是有破有立,张先生的宏文虽然亦可以说“切中时弊”,“很有见解”,但火药味十足的学术批判,自然很难令今天的学术界所接受。建国后,中国的古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郭沫若先生乃新中国成立后在古史研究中成就非凡的一代史学大家。郭沫若先生在学术研究中,不断结合新材料,对自己以往的学术观点进行修改和补充,而其研究思想史的两部姊妹篇之一《十批判书》,书名即有“批判”二字,而该书第一篇则为《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先生说:“我在一九三〇年发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那一本书,虽然博得了很多读者,实在是太草率,太性急了。其中有好些未成熟的或甚至错误的判断,一直到现在还留下相当深刻的影响。有的朋友还沿用着我错误的征引而又引到另一错误的判断,因此关于古代的面貌引起了许多新的混乱。这个责任现在由我自己来清算,我想是应该的,也是颇合事宜的。”(《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以下,郭先生在《关于文献的处理》一节讲到:“《周易》固然是无问题的先秦史料,但一向被认为殷末周初的作品。据我近年来的研究,才知道它确是战国初年的东西,时代拉迟了五六百年。我在前把《周易》作为研究殷末周初的资料,当然是完全错误。”(《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页)在《关于卜辞的处理》一节,郭先生讲到:“我自己要承认自己的冒昧,一开始便把路引错了。第一我们要知道,《殷周制度论》的价值已经不能够被这样过高的估计了。王氏所据的史料,属于殷代的虽然有新的发现而并未到家,而关于周代的看法则完全是根据‘周公制作之本意’的那种旧式的观念。这样,在基本上便是大有问题的。周公制礼作乐的说法,强半是东周儒者的托古改制,这在目前早已成为定论了。以这样从基本上便错误了的论文,而我们根据它,……这是应该严密清算的。”(《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凡此进行自我批判的文字,在郭沫若先生的论著中,随处可见。通读以上文字,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位史学大家敢于不断修正错误,在自我批判中不断向真理靠近的博大胸怀。 在我们今天看来,学术批评,并非什么新名词。梁启超先生曾把盛清学者的学风概括为十大特点,其中第七条和第八条与今日所说的学术批评有关:“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不以为忤”;“辩诘以本题为范围,词旨务在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气凌轹,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史学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按照梁先生的解释,清人“辩诘”学问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相互“辩诘”的对象不拘一格,只要学术观点不一致,即使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二是相互辩论的内容不应该抛开“辩诘”的主题;三是要充分尊重对方的意见。以上原则迄今仍未学术界所遵循,并成学者普遍认同的学术规范。然而,目前学术界的确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学者之间的相互吹捧和恶意攻击,不仅违背了学术批评的基本规范,而且严重玷污了圣洁的学术空气,给学术研究造成极大的危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现实生活中,文化界常常扮演着不大光彩的角色,正直的学者集体失语,突然冒出来的名人却不时语惊四座。学术腐败已经到了令人忧惧的地步。在此背景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论为主的综合性大型期刊《社会科学评论》,应运而生。《社会科学评论》一再强调“本刊尊重科学、倡导个性、反对学术迷信,欢迎一家之言,本刊将以高的起点,新的理念,开创一种积极而理性的评论风气。”毫无疑问,《社会科学评论》的创刊,是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盛事。 近年来,《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2期、2007年第4期、2008年第2期、2009年第2期连续刊发了笔者的《论唐嘉弘先生的学术贡献》、《透视古史研究中的“何光岳现象”》、《走出夏史研究的误区——评沈长云的夏史研究》、《目前古史研究中的“信古”、“复古”倾向评析》等一组长文,其中《透视古史研究中的“何光岳现象”》由于网上已全文发布,读者自然不少。何先生不久给笔者打来电话,虽未谈到什么问题,表示要写一篇反击的文章。后来听《社会科学评论》编辑部编辑王向辉先生说,何先生的确寄了一篇回击文章,但由于所论问题,远离主题,没有发表。但不久笔者就看到了何先生发布在百度贴吧上的题为《不懂就不要装懂——驳周书灿的史学怪论及其脆弱根基》的长文。何先生的回击的确起到了以泄个人私愤的目的,后来网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大肆对本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跟帖,诸如“苏州大学的周书灿本来就是一个不会读书,不会做学问,但是很能在学术界投机钻营的小混混。我们的大学管理体制和学术体制也太差劲了,居然让这个小混混弄到了博士学位和教授头衔。真的可悲!”,“周书灿学问和人品都很差!学问不扎实,专门投机取巧、浑水摸鱼。自以为了不起,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狐假虎威,到处树敌。现在就连他的导师朱凤翰先生也不认他这个学生了。他在河北师院混了几年,把人都得罪光了,还跟一个女学生闹出桃色新闻,搞得名誉扫地,混不下去。他又在湘潭大学混了几年,名声很臭。我们本科生都不愿意选修他开的课,据说许多研究生还骂他流氓。这种人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就要倒霉!同志们,千万不要上他的当啊!”,“终于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周书灿人品太差,众所周知,走到哪里都会激起公愤。”“周书灿是个流氓加无赖”。以上言论,是否真实,自然只有知情人才会准确评说,但至少可以说明何先生的反批评,严重违反了学术界所应遵循的“辩诘以本题为范围,词旨务在笃实温厚”的基本学术规范,实属梁启超先生所批判的那种“盛气凌轹,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的“不德”之举。由此看来,笔者《透视古史研究中的“何光岳现象”》一文所招致的麻烦则远远甚过杨宽先生的“遗憾”和王玉哲先生的“风波”。

从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年间到隋朝统一中国之前( 196-589 ), 期间约四百年,史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是一个战乱和分裂的年代,朝代更替频繁,统治集团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战争、饥馑、瘟疫等,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 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争而遭杀戮,如孔融、嵇康、陆机、潘岳、谢灵运、鲍照等。这些反映到文学中,作家们往往感慨人生的短促、命运的无常。因为社会的动荡不宁,儒家的正统思想有所动摇,玄学与佛学思想盛行,学术文化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中发展。 辞赋创作沿着东汉末年的赋风继续前进,随着经学的衰微,人性的觉 醒,抒情小赋得以迅速繁衍,呈现出一派生机。这时赋家在题材内容上表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广阔性,他们把视线从宫廷转向社会生活和自然美景,注重抒写心灵世界。在艺术形式上’此时的赋大都篇幅较短,注重对偶与音律,由此形成骈赋创作的主流。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在五言诗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形成了共同的时代风格即“建安风骨”。他的辞赋创作,主要以四六言的骈偶句抒情小赋为主,显得工整精致。 王粲,字仲宣,才高而貌丑,年少时去拜访蔡邕,恰逢蔡府宾客盈门,蔡邕知道王粲来访,急忙出迎以至于连鞋子都穿倒了。蔡邕对王粲如此敬重,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王粲十七岁时因避乱,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可是因为王粲长得矮小,其貌不扬,刘表不喜,多年不加重用。王粲感到时光流逝,十分忧伤,登城抒发自己的忧思,写下了千古名赋《登楼赋》,赋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为写景抒情的线索,把登楼眺望之景与思归不得的忧思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曹植,字子建,天资颖慧,博学多才,得到父亲曹操的宠爱,几乎被 立为嗣子,但因他任性放荡,不拘小节,逐渐失宠。曹丕登上帝位后,对他多加猜忌、迫害。曹植在其封地都受到监视,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终抑郁而死。曹植今存赋六十多篇,题材广泛,不少赋作富有深意,或针砭时弊,或疏泄悲愤,或追求自由。曹植赋中最有特色者,还是那些物言志的咏物赋。如《白鹤赋》《蝉赋》《鹞雀赋》等。《鹞雀赋》似一则寓言,曹植以生动通俗的语言,通过鹞雀与麻雀的对话,表达出对弱小者的同情之心。曹植最为人称道的、影响深远的当属《洛神赋》,赋写曹植从京师返回封地途中,经过洛水,与洛水女神相知、相恋,到最后因人神殊途而不得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其中对洛水女神容貌姿态的描写尤为细腻传神。此赋以爱情的失败象征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的幻灭。集团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司马氏家族用以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名教,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虚伪性,所以首先觉醒的魏晋士人明确标榜“越名教而任自然”,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内心的情感。这一时期的文学,又分为正始文学和太康文学。 魏自曹丕以后,司马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司马氏家族用以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名教,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虚伪性,所以首先觉醒的魏晋士人明确标榜“越名教而任自然”,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内心的情感。这一时期的文学,又分为正始文学和太康文学。正始文学的代表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其中又以阮、嵇两人更突出。 阮籍的诗文多表达其身处脸恶政治环境中的内心苦闷及愤世嫉俗的情感,但大多隐晦曲折。《猕猴赋》借对猕猴的具体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上那些人面兽心之徒的丑陋嘴脸。《大人先生传》塑造了一个超脱现实、神游天地之外的大人,其实就是作者形象的化身。表面游仙,实际上是作者内心的满腔忧愤无处疏泄而不得不向仙界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首阳山赋》是一首寄寓深刻的吊古之作。 嵇康的《琴赋》在艺术上较有特色,赋对琴声的各种曲调变化的描绘能曲尽其妙。向秀的《思旧赋》是向秀从京师归来途经嵇康旧居,听到笛声,感而作此赋。表达对故友的怀念,故友是遭迫害而死的,但作者没有直接道出,而是用李斯被赵高诬陷而处死的典故,来隐喻其对现实政治的抗议。西晋太康时期的文学,有两个突出的特征:1、以抒情为主。2、崇尚文采。代表赋家有张华、潘岳、陆机等。张华《鹪鹩赋》,以微不足道的鹪鹩与那些举足冲天的苍鹰等进行比较,说明有用之才遭害而无用之才安处之意。 陆机,在当时文坛甚有名气,天才秀逸,辞藻宏丽。作赋三十多篇,咏物赋有《白云赋》《漏刻赋》《羽扇赋》等,描绘精细,文辞清丽。陆机尤擅抒情小赋,或行怀述志.或思亲怀乡,或伤逝悼亡。《愍思赋》写对亡姊的悼念。《叹逝赋》伤悼已故的亲友,其中充满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悲伤的人生情绪,往往成为陆机抒情小赋的基调。 潘岳作赋讲究文辞的华美,来摹写客观物象和抒发主观感情。《秋兴赋》先描绘秋日萧瑟零落的景象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无常之感,最后抒发自己欲摆脱官场束缚、归隐山林的情怀。《西征赋》历叙征行之处所见所闻,表达怀古伤今之慨。《怀旧赋》《悼亡赋》《闲居赋》等都写得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成公绥作的《天地赋》第一次把天地当作赋的描写对象,《大河赋》第一次对黄河进行正面的颂扬。公元316年西晋王朝覆灭,偏安于江南的东晋王朝开始。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东晋的文人士大夫的人生情趣发生改变,他们规避世俗,喜谈玄虚,这直接影响到恬淡清虚文风的形成。这一时期辞赋作品中仍有慷慨不平之音。郭璞的《江赋》,用散体大赋那种铺张扬厉的手法对江海这类气象博大的事物进行描绘,局面宏大雄伟。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为后世所称道,赋作以游历为线索,把对天台山景物的描绘与玄理佛教思想合而为一。他本人对此赋也颇为得意,赋写成后,对他的友人范荣期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作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赋作共三篇(《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在赋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归去来兮辞》表达其归隐田园的愿望及在田园生活中怡然自得的心情。《感士不遇赋》抒发的却是志士不遇的悲愤。《闲情赋》似有深意,不仅表达其对爱情的追求,更在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晋宋之际文风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变平淡为绮丽,在尚文风气的影响下,宋代作家辈出,辞赋留存的有谢灵运、颜延之、谢庄、鲍照等人。谢灵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赋也颇可一观,《撰征赋》写作者于东晋义熙十二年奉命至彭城慰劳刘裕的途中所见所感,其手法颇似前代潘岳的《西征赋》。《山居赋》借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寄托其怡情山水的闲逸情趣。谢庄《月赋》,假托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来谋篇,清空的月色与遥远的悲伤之情相融合,构成清冷惆怅的氛围。古人言其“只写月夜之情,非为赋月也”,确为精到之论。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鲍照的赋感慨沉悲,清丽中见风华。最突出者当推《芜城赋》,赋以芜城(广陵,今扬州)昔日的繁华兴盛与今日的衰败荒芜进行对比,抚今追昔,悲愤满怀,让人产生无限的悲伤和惆怅。齐梁陈时期的统治者爱好文学,形成了宫廷文学集团。文学创作多局限于宫廷闺房和个人的狭小天地里,文风趋向轻靡而缺乏气骨。但他们在形式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出了极大贡献,主要体现为追求语言的华美,精工的对偶和和谐的音律。这时期的代表赋家赋作有沈约的《丽人赋》,谢脁的《游后园赋》《临楚江赋》。江淹(江郎才尽的典故)存有辞赋数十篇,其中最为人所称颂的是《别赋》和《恨赋》。《恨赋》从恨极处着笔,后依次写帝王之恨、去国之恨、屈死之恨,最后将不同命运的人的死都归结到“恨”字上。《别赋》就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统摄全篇,然后再特写富贵别,任侠别、从军别、绝国别、夫妇别、学道别等种种人生之别,最后以难写别情结尾。江淹将恨与别两种普遍的人类情感,细腻深刻地加以描写,引起了后世人们强烈的思想共鸣,无怪乎经久不衰、脍炙人口。 融合南北文风,集南北朝辞赋之大成,取得辞赋创作突出成就的当推庚信。庚信本仕于梁,后出使西魏,正值梁朝灭亡,只好羁留于西魏;北周代魏后,又仕北周。庚信的赋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仕北以前,多写宫廷生活趣昧,如《春赋》《灯赋》《镜赋》《对烛赋》等;仕北以后,着重表现的是国破家亡之痛和故国乡关之思,文风也由前期的华艳轻巧转变为后期的遒劲悲凉,如《枯树赋》《小园赋》《竹杖赋》。其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哀江南赋》,被认为是中国赋史上最优秀的篇章,叙述了他的家世背景及其前半生的经历与感受,着重追叙了侯景之乱、梁元帝偏安一隅、与西魏的战争以及陈霸先篡位等一系列导致梁朝衰亡的史实。在这一系列的追叙中作者用自己的眼睛来捕捉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社会心理,哀悼故国 ,从更高的层面把握历史精神。

爱因斯坦的论文是谁发表的

德裔美国科学家。1879 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1955年4 月18日卒于美国普林斯顿。自幼喜爱音乐,是一名熟练的小提琴手。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1909年首次在学术界任职,出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又坚决捍卫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国的普林斯顿。1940年入美国籍。1945年退休。爱因斯坦在量子论、分子运动论、相对论等物理学的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他对社会进步事业也有重要贡献。量子论的进一步发展 爱因斯坦的一项开创性贡献是发展了量子论。量子论是普朗克于1900年为解决黑体辐射谱而提出的一个假说。他认为物体发出辐射时所放出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然而,大多数人,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都不敢把能量不连续概念再向前推进一步,甚至一再企图把这一概念纳入经典物理学体系。爱因斯坦预感到量子论带来的不是小的修正,而是整个物理学的根本变革。1905年他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探讨》一文中,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光表现为粒子(见量子光学)。这是历史上首次揭示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 ,即波粒二象性。以后的物理学发展表明:波粒二象性是整个微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特征。根据光量子概念,他圆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的经验规律,为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6年他又把量子概念扩展到物体内部的振动上去,基本上说明了低温下固体比热容同温度间的关系。1916年他继续发展量子论,从N.玻尔的量子跃迁概念导出黑体辐射谱。在这项研究中他把统计物理概念和量子论结合起来,提出自发发射及受激发射等概念。从量子论的基础直到受激发射概念,对天体物理学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受激发射概念,为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激光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运动论爱因斯坦在《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一文中,以原子论解释布朗运动。这种运动是一些极小的微粒悬浮在液体中的不规则运动,首先被R.布朗发现。3年后 ,法国物理学家J.B.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使原子假说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相对论作为爱因斯坦终生事业的标志是他的相对论。他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世纪末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新的实验结果冲击着伽利略、I.牛顿以来建立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以H.A.洛伦兹为代表的老一代理论物理学家力图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上解决旧理论与新事物之间的矛盾。爱因斯坦则认为出路在于对整个理论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他根据惯性参考系的相对性和光速的不变性这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改造了经典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等基本概念,否定了绝对静止空间的存在 ,否定了同时概念的绝对性。在这一体系中,运动的尺子要缩短,运动的时钟要变慢。狭义相对论最出色的成就之一是揭示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联系,质量(m)和能量(E)的相当性:E=mc2,是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由此可以解释放射性元素(如镭)所以能放出大量能量的原因。质能相当性是原子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满意地解释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的疑难问题。狭义相对论已成为后来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一种基本的理论工具。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即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等)的实验事实,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引力场同参照系的相当的加速度在物理上完全等价。”并且由此推论:在引力场中 ,时钟要走快,光波波长要变化,光线要弯曲。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15年建立了本质上与牛顿引力理论完全不同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推算出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同观测结果完全一致,解决了60多年来天文学一大难题。同时,他推断由遥远的恒星所发的光,在经过太阳附近会弯曲(见光线引力偏折)。这一预言于1919 年由.S.爱丁通过日蚀的观测而得到证实。1916年,他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后人通过对1974年发现的射电脉冲双星PSR1913+16的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四年的连续观测 ,1979年宣布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对广义相对论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广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试图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就是说要寻求一种统一场理论,用场的概念来解释物质结构和量子现象 。由于这是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他工作了25年之久,至逝世前仍未完成。70年代和80年代一系列实验有力地支持电弱统一理论,统一场论的思想以新的形式又开始活跃起来。社会进步事业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 ,历史上只有N.哥白尼、I.牛顿和C.R.达尔文可以与之媲美。可是爱因斯坦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限于自然科学领域,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1933年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受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 ,未遭毒手。1939年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的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抢先。于是罗斯福决心制造原子弹,于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爱因斯坦对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同情。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各国呼吁,用联合的经济抵制的办法制止日本对华军事侵略。1936年沈钧儒等“七君子”因主张抗日被捕,他热情参与了正义的营救和声援。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1905 6 30 1915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时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叔父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爱因斯坦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读物不但增进了爱因斯坦的知识,而且拨动了年轻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对问题的深思。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失败。他接受了联邦工业大学校长以及该校著名的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的建议,在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念完中学课程,以取得中学学历。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跨进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教育,在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在学校中,他广泛的阅读了赫尔姆霍兹、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著作,他最着迷的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早期工作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由于他对某些功课不热心,以及对老师态度冷漠,被拒绝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在失业一年半以后,关心并了解他才能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罗斯曼设法说服自己的父亲把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去作一个技术员。 爱因斯坦终身感谢格罗斯曼对他的帮助。在悼念格罗斯曼的信中,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当他大学毕业时,“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象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于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1902年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等待专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爱因斯坦正式受聘于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专利权的各种技术发明创造。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1900~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头两篇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企图给化学以力学的基础,以后发现此路不通,转而研究热力学的力学基础。1901年提出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1902~1904年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 1904年的论文认真探讨了统计力学所预测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取决于玻尔兹曼常数。它不仅把这一结果用于力学体系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用于辐射现象,得出辐射能涨落的公式,从而导出维恩位移定律。涨落现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两方面同时做出重大突破。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运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广义相对论的探索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这一年,他的大学老师、著名几何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可惜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等效原理的发现,爱因斯坦认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却十分艰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弯路。1911年,他分析了刚性转动圆盘,意识到引力场中欧氏几何并不严格有效。同时还发现洛伦茨变化不是普适的,等效原理只对无限小区域有效……。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但他还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学、母校任数学教授的格罗斯曼帮助下,他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经过一年的奋力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规结合起来,使黎曼几何获得实在的物理意义。 不过他们当时得到的引力场方程只对线性变换是协变的,还不具有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标变换下的协变性。这是由于爱因斯坦当时不熟悉张量运算,错误的认为,只要坚持守恒定律,就必须限制坐标系的选择,为了维护因果性,不得不放弃普遍协变的要求。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类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1915年7月以后,爱因斯坦在走了两年多弯路后,又回到普遍协变的要求。1915年10月到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场方程,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一连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 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得到了满足守恒定律的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但加了一个不必要的限制。第三篇论文中,根据新的引力场方程,推算出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所发生的偏转是1.7弧秒,同时还推算出水星近日点每100年的进动是43秒,完满解决了60多年来天文学的一大难题。 1915年11月25日的论文《引力的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宣告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1916春天,爱因斯坦写了一篇总结性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同年底,又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1916年6月,爱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场方程的近似积分时,发现一个力学体系变化时必然发射出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从而提出引力波理论。1979年,在爱因斯坦逝世24年后,间接证明了引力波存在。 1917年,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宇宙的时空结构,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做的考察》。论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这一传统观念,指出它同牛顿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都是不协调的。他认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具有有限空间体积的自身闭合的连续区,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边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猜想的思辨,进入现代科学领域。漫长艰难的探索 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同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风格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他就感到很满意。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909年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中世纪式的锈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堆起一大堆柴禾,因为搞这样的铺张浪费的盛宴而把我们全都烧死。” 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他集中精神专心的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1929年3月,为了躲避五十寿辰的庆祝活动,他在生日前几天,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 作为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他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所谓“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象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爱因斯坦即给他的母亲连续写了两张明信片,欢呼“伟大的事变发生了……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是多么荣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在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战斗的历程中,爱因斯坦一直关心着被压迫、被奴役的国家和民族。他反对法西斯灭绝犹太人的暴行,为争取犹太人的生存权利而大声疾呼。但他也反对狭隘的犹太民族主义,希望看到犹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而不希望创立一个犹太国”。他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支持黑人的解放运动,并呼吁“美国黑人在这个方向上所作的坚定的努力,应当得到大家的赞扬和支援”。 在五十年代美国麦卡锡份子兴风作浪的时期,麦卡锡参议员说他是“美国的第一敌人”,而一些狂热人士还造谣说他是共产份子,并且说他的前助手英费尔德从他那里知道原子弹的材料,准备供给苏联这些情报。事实上他除了担心纳粹能制造新式武器,在1939年8月2日向罗斯福总统建议这方面该进行研究写的一封信外,他以后完全不知道美国政府秘密从事原子弹的制造,一些从事这一工作的爱因斯坦的朋友也对他保密,不让他知道有这回事。但当他知道德国没有制成原子弹,而美国已造出原子弹后,他的心情感到沉重和不安。他说,如果他知道德国不会制造原子弹,他就不会为“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做任何事情。” 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无线电广播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后来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说:“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爱因斯坦写了一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论文。在这里,他提出了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巨星陨落,举世同悲。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几天还录音对以色列广播,他说:“我们这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分成两个互相对敌的阵营:共产世界和所谓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产”这两个词的意义对我很难理解,我宁愿用“东方”和“西方”的权力冲突来说,然而,这地球是圆的,这样“东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确意义也不能清楚。” 爱因斯坦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留下遗嘱,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他把自己的脑供给医学研究,身体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坟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 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 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逸事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br>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生命之爱发表论文

珍爱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人们从不吝惜用各种美好的词汇来修饰它。但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终其一生如同雪泥鸿爪;有的人却懂得珍爱生命,对生命充满敬畏、感恩,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永恒的美丽。由此,对事、对物,我们都应该学会珍爱生命。记得刚搬家时,为了点缀家室、净化空气,我们特意买了一盆龟背竹放在家中。因疏于浇水,没几天叶子便黄了一大片,等到我们惊觉时,整棵树的枝叶都低垂着,像一位垂暮的老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连忙为它浇水,希望它能快点好起来。几个星期后,仍有大片的叶子逐渐枯萎,见此情景,我们暗暗叹了一口气,认为它必然活不长久。几个月后,一株新芽,悄然地探出了头,刚出生的它,像竹笋一样,叶身卷在一起,尖尖的,给我们带来惊讶之余,也为整棵树增添了一丝活力。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自那以后,不断地有新叶冒出…生命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它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因如此,生命才值得珍爱!真正珍爱生命的人,不会因生命本身的残缺而轻视它。珍爱生命,不断为人生添注活力,让生命之树长出新叶,获得新生。史铁生便是这类人的代表。无论是作品或生涯,肉体或精神,他的生命意义都只有一个:与“病痛”、“死亡”打交道。哪怕看似灰暗的生命,用珍爱作调色盘,依然能使它变得五彩缤纷,他把自己的经历用文字书写成一股股永不衰竭的正能量,促使更多的人懂得珍爱生命的真正含义,留下一笔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生命没有“重启”,一旦结束,再也无法开始,我们所做的,只有去珍爱它,守护它。每天都有新闻报告:各种各样的人选择用自杀这种可悲的手段中止生命。也许,在他们眼里,生命已变得毫无价值,舍弃便是一种解脱,只可惜他们并不懂得去珍爱、呵护生命,不知道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它。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自然会轻率地作出决定,可悲可叹!生命本脆弱,因为珍爱,它变得坚韧;生命本渺小,因为珍爱,它变得伟大!

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咱们的地球之外,科学家还没有发现第二个星球上存在生命,可见生命是多么可贵。 是的,生命对于人类的确可贵,可人类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造成生命的残缺和终止。因此,生命的延续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珍惜、爱护,更需要安全的保证。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却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环境污染、地震、水患、火灾,还有那些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等,诸如此类那么多不安全因素无时无刻不在蚕蚀和威胁着人的生命。 安全,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而对于我们这些尚未长大的小朋友,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尤其重要。可是,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多的小朋友不注意安全,不珍惜生命,把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叮咛当作耳旁风,结果不仅受到了伤害,而且耽误了学习,有的甚至造成了残疾危及生命。比如有的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听从交警的指挥,横穿马路闯红灯;有的同学喜欢在楼梯旁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故意拥挤;有的小朋友喜欢玩锐利的剪刀、小刀;还有的小朋友放学不回家,喜欢在公共场所逗留,甚至吃小摊上不洁净的食物……以上都是一些不安全的行为,结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仅去年一年,就听到好几起这样的事情。有的学校下课时没秩序,一次挤伤了七位同学;有的小朋友被鞭炮炸伤了眼睛;还有的小朋友摔伤了腿脚。去年双庄的三位小同学由于购买了不法小贩的食品,误食了老鼠药,三人同时中毒,要不是发现早抢救及时,差点儿丢了性命。就在今年快放“五一”假的前几天,一位就快初中毕业的小姑娘,在课外活动时,不幸从两米多高的看台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脑袋,她昏迷不醒,几乎没有了心跳和呼吸,虽然经过了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至今也没有脱离危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下子就变成了呆愣愣的植物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这样枯萎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给毁了,怎能不让人为之痛心……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太多了!安全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多么重要啊!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学会预防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故。只有做到安全第一,我们才能远离危险,健康成长。至于怎样才能做到安全,我想,不需要我一一介绍,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太多了,书本上、报刊中、电视里比比皆是。只要你想学,只要你留心,只要你时刻想着安全、心理装着安全、行动注意安全,安全就会常伴你左右。 亲爱的小朋友,也许你有许多梦想,也许你有很大志向,可你知道吗?生命是一切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健康,没有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没有安全的保障,什么样的理想都有可能变成空想。妈妈常说健康是“1”,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在它后面加上许多“0”,但是如果没有了生命、没有了健康,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了。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要让生命之花常开,要让生命之树常绿,没有安全之水的浇灌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每个人的悉心呵护,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小朋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到安全第一,都能把握好安全的金钥匙,我们就能拥有安全,就能远离危险,就会健康成长。 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愿安全之水长流,愿生命之树常青,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珍惜生命有位哲人说过:珍惜生命,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不过我现在要说,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不只是属于自己也属于爱你的每一个人。 神说,地要长出青草和结种子的蔬菜,各从其类,以及结果子的树,也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情就这样成了。 于是,地长出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蔬菜,它们各从其类,还有结果子的树,也都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说,这很好。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鸟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飞翔。 神就造出了大鱼和水中所滋生的各种有生命的动物,它们各从其类,又造出各种飞鸟,也都各从其类;神说,这很好。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边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与一切有生之物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这是《旧约全书·创世纪·传道书》中对生命起源的一种描述。不管我们相信不相信,我们知道生命是美好的。其实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无论是人类的十月怀胎还是其他生物的长久孕育,生命的产生都是一个艰难和美好的充满希望的过程。不管怎么样我们是不可以轻易放弃生命的。 本来,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我觉得我们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 死,只需一时的勇气,生,却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在于它活的是不长久,而在于活得是否充实,是不是有意义。 现在,在许多高校,传入我们耳朵最多的消息就是:某所大学又有学生跳楼,某所高校又发生一起凶杀案……我们不可以否认,随着我们国家知识层次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生命从我们身边消失了,而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我们同龄的大学生。我们对这些生命的离去想过什么吗?没有,我们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最多也是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可是,当我们麻木的谈笑别人的生命的时候是否想起我们有一天也会想他们一样走向不归路;或者,我们是否担心过我们群体的安全,是否想过要怎么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离去的越来越多。渐渐地理解到生命是那样脆弱,心理自是珍惜,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来许多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因为生命的来之不易,因为离开对不起辛苦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对不起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这么想我们定不会自杀,相反我们会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一种本能,人类都有一种求生的本能。可是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不就是说我们一定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自杀是一种冲动,那一刻自杀者不会想那么多的责任和生命的来之不易。 笔者曾经问过许多人:当你极端郁闷时,感到生活没有信心时,你是否会放弃你的生命。笔者很高兴他们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可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的,我们身旁的大学生把“不想活了”、“想死”、“我要跳搂”……极其消极的词语当成口头禅。不知道他们相干没有,这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话说的越多,就是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极端时候,我们就不好控制自己的行动,也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浪费和污染。 肖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生命如果不去珍惜不去开拓或者弃置不管,那生命也不算是生命了。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积极与平和的心去掌管我们的生命。即使遇上人生的暴风雨,也不要放弃,也不要丢失信心。不要对生命抱怨,我们要心存希望和向往,迎接一个有一个雨后灿烂的太阳。把每个黎明都看作是生命的开始,希望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是我们没有发现。 珍惜生命不仅仅是指的不放弃生命,不放弃生命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一切都是虚无和没有意义的。可是有了这个条件也不代表珍惜生命,借用惠特曼一句话: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我想这样就足够了,不做生命的奴隶就不会对命运束手无策;不做生命的奴隶就不会颓废地生活。 看看我们的大学生活吧,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有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觉得羞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接连不断的晚会和party、充满诱惑的社会,我们是否感到迷茫。当我们筋疲力尽的参加晚会躺到床上时,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的生命有没有意义? 道理很简单,假如你现在说:没有关系,我有的是时间。没有关系,我还年轻。没有关系,死亡离我很是遥远。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病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那么当你生病或不舒服时,你是否想念你健康的时光?答案是会的,会的,这是我们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所以为了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不后悔,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属于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这正如那不为人知、寂寞生长的野草,只有异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换来无比丰硕的甜美。渺小与伟大、可悲与丰富、失意与重塑、挫折与幸运……只有珍爱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抛弃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拥抱伟大、丰富、重塑和幸运。要知道,生命是这样的可贵,连小草也在不断挑战极限、完善自我呵!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珍惜家人,珍惜爱人,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自然,珍惜有生命的和维护生命的一切一切!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它属于爱你和你爱的人,同样也属于我们的社会和全人类。所以为了善良的爱我们的人们,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负起这最基本的责任吧!

范文1. 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无拘无束地鸣唱,青翠的草地上,花儿在争先恐后地开放……整个世界,显得那么生机盎然!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风的轻盈岁月,生命是雨的淋漓尽致,生命是有着许多合音的交响,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能够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给予了我们无限多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回报生命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存的意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很多,比如犯罪,吸毒等等,许多同学对于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表面上知道毒品不好,但是会有多大危害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是很清楚。现在许多同学对于生命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生命的含义,对于死亡没有基本的恐惧和严肃的态度。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动不动就拿死来威胁,产生轻生的想法,甚至有一些同学真的去做,这种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生命是多么可贵、活着是多么美好!每天清晨醒来,我就想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天,真心真意地对待每一天。 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赋予了我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让我感受这美丽的地球、鲜亮的世界、可爱的生活。 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范文2.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有着太多的理由,它们一片一片和在一起,成为一丝长线,牵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成为多彩、永悦的春天!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爱着我们的人。因此,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坚强地活,更应该为爱我们的人努力地活着。 不要当人去楼空时,再懊悔、惋惜时,还来得及吗?生命诚可贵呀!其实,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长是一种责任,那是对自己、对爱自己的人负责。你可曾想过,爱自己的人有多少?他们为自己付出多少?他们给予了自己多少?当我们不爱惜自己时,可明白这束缚了多少人的快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要让多少人为自己流泪? 有一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今年暑假里,我的一个学生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时不小心摔死了,因为这个开学那几日,他变得非常的孤单,神情恍惚,仿佛失去了自己,整日沉默不语,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常常看到他落泪的样子、哀伤的神情。是啊,他的家庭失去了支柱,漫长的人生路他将如何走下去?遇到挫折,他能否坚定地站起来?谁来给他的生命延续给予保证?……我不敢想,真的不也想。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亲人、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收拾悲痛重新站了起来。这个逝去了生命的家庭故事让我明白了生命如此的重要。我要庆幸,我们都要庆幸: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还有这么多爱自己的人。生命,牵系着太多的灵魂和血肉,包涵着太多、太沉重的爱,我们要在风雨中坚定信念,才能做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一个人这一辈子难免有些小病小痛:上火,多喝水也就过去了;牙疼可能是因为上火;打鼾也就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痔疮不过是小毛病罢了。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大碍的小病小痛,也许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再也引不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兴趣,很多人甚至任由它去,只要不妨碍正常的生活,就由它自生自灭吧。但是,这些在您看来“理所当然”的现象中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健康危机,只有珍爱生命者才能让这些隐藏着的烦恼离我们远去。 一次的偶然的机会,我在医院里曾看到一个生命的落幕,一位奄奄一息,弥留于世的病人。当时,她躺在床上,寂静得如同一颗夜幕里的星星。她的双唇微微张动,却说不出一句希望的话语,目光中流露出的渴望挡住了病态的呆滞,她慢慢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实然一下子像吊着什么重物似的滑落下去了……她要死了。那一刻我的心猛然间一凉,那时那刻各种耳语她已不再闻,一张张亲人的面孔也已看不清了,然而她还是努力挽留住自己的生命,即便已经是虚幻、孱弱了的生命。 从这种生与死的临界点,我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由此,我想到了秋风中飘落的黄叶,在它们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旺盛,却走向了归根的季节,然后在冬的泥泞中,结成了坚硬的壳,守护着曾经有过的美丽,以等待明年的绿意从容。 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落叶可以重获新生,但人生的四季却是在希望与失望中穿梭,却不能像落叶那样等待绿意,是不能周而复始的。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追求破茧成蝶的过程,而不是守侯翩翩起舞的美丽;是流星划过后的辉煌,而不是星空闪烁的浪漫。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凡琐的城市中闪动的灵魂,是热闹生活中的一曲阳春白雪。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有两颗心,一颗化成顽石,拒绝生活中的伤悲,一颗化成爱心,珍惜身边的一切。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要为理想而执着地奋斗,而不是为了享受而去抱怨生活,而去放弃生活! 当我们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时——便拥有整个世界…… 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您生命中的一点一滴,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 范文3.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背起书包,在爸爸妈妈的期望和叮咛中快快乐乐地去上学。可是,有一组数据却震撼了我。据统计,2004年全国平均每小时就有11人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生命,其中至少有一名儿童。一小时一个欢蹦乱跳生的生命就会离我们而去,这是多么可怕,又令人担忧的数据呀!交通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生命之花,瞬间凋谢;警钟在耳,声声惊心。 在我记事时,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干什么事,安全第一”。在我识字以后,常在工地、路口等危险地方看到“请注意安全”;在我成为低年级孩子眼中的哥哥时,我常常会说:“小妹妹,注意安全。”从此,“安全”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全”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曾听姐姐说:“有个叫玲玲的小姑娘,她长得胖乎乎的,红朴朴的脸上有一双笑咪咪的大眼睛,可爱极了。有一天,她跟着奶奶去买菜,突然看见对面正在清扫街道的妈妈,她高兴极了,挣脱了奶奶的手,嘴里叫着‘妈妈’,像一只可爱的蝴蝶飞向妈妈。可是,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只听到一声惊叫,小玲玲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摩托车撞倒。鲜血染红了她那条白色的太阳裙,红朴朴的脸一下子变得好苍白,好苍白……”。 从此,“交通安全”便让我铭记在心。在课堂上、在队会中、在电视里,“交通安全”知识成了我关注的热点。于是在我们携手相伴外出春游时,在我们迎着明媚的阳光上学、放学时,在我们快乐地在绿茵场上活动时,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性便成了我必须遵守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成为我——一名小学生时刻牢记的做事原则。 从此,“上下学,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躲开,边走边玩有险情。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等公车时不越线,挤撞抢坐很危险”的儿歌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因为我知道,只有安全了,才能更快乐。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我随手翻阅着旧报纸,一行大字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命可贵 安全出行”,我迫不急待地读起来。2002年的一天,小红和小芳在马路边一起玩耍时,被一辆货车撞倒,小芳当场死亡,小红被送往医院。经过50多个小时的抢救,命保住了,但两条腿被车轮碾断了。几年来,小红就靠双手撑着一步步走着,生活难以自理,在全社会的关心下,小红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终于可以走路了。当听到小红能走路的消息时,我却怎么高兴不起来,我在想:假如她们不在马路边玩耍,假如她们能注意过往的车辆,那么,小芳依然能和我们在一起,小红也不需要用假肢走路。那该有多好啊! 亲爱的同学们,岁月如歌,生命如花。愿你、愿我、愿他、愿我们每一个人从此都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之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时刻遵守交通规则,在点滴小事中学会安全自护的方法,让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都铭记“安全第一”,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花都美丽绽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