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我国近代体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我国近代体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1 引言“假日体育”是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产物。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假日体育”引导市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竞赛等体育市场的扩展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不断带来新的生机和商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假日体育”奠定了经济基础。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结合是拓展体育事业的最佳组合。新时期体育的“全景”在丰富,“界面”在扩展,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工作者应站在体育之外思考体育、研究体育、发展体育。随着国家实行“双休日”、法定长假的延长,“假日体育经济”的出现,以此拉动内需,启动消费,为“假日体育”奠定了借鉴基础。假日体育经济是以体育旅游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文化产业等连带产业群为主体,将体育旅游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体育休闲产业系统。假日体育经济的出现,是国家刺激体育消费,推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的成果,是近年来人们期望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维护假日体育经济这一良好势头,使它长盛不衰,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值得认真地总结和研究。2 假日体育消费与休闲体育产业的两个支柱休闲体育产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行业,而是将各种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行业从传统产业划分的框架中剥离出来,即以休闲体育产品为龙头,以人们的休闲体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主要阵地是为满足现代人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消遣等休闲体育要求,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从追求温饱到寻求体育休闲享受,是消费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自然选择。人们在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假日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如体育文化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体育旅游服务消费等等。此外,假日体育休闲还表现在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文博等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向利润率高的新兴行业流动这一规律的驱使,体育旅游服务业和体育服务业等休闲体育产业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市民休闲体育消费的最好去处。 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体育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体育旅游这种休闲体育消费把体育旅游情结、体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高尚而富有情趣,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各类人群的喜爱。 生态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体育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体育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近几年,广东省清远市通过举办全国漂流大赛、全国龙舟锦标赛、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及成功申报全国“漂流之乡”,开创了生态体育品牌的先河。清远的生态体育资源异常丰富,为了把生态体育 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该市把以往功效比较单一的游乐项目,揉进体育运动的内容,使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体育结合起来,达到游乐与体育共同促进发展的目的。由于成本分摊,还有效降低了项目开发的成本。纯民族、原生态的体育项目已经作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在昆明市逐步推广,昆明市石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相映成趣,进一步推动昆明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通过展示原生态的民族体育旅游活动,增加昆明的体育旅游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昆明石林观光游览。 农闲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业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应该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体育旅游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景点设置有果树开花时期赏花,典型花卉争妍季节花展,农作物生长、收获阶段参观,举办草墩象棋大盘赛、象棋车轮战2人对弈10人、民族射箭、射驽、打弹弓、民族高跷竞速(双拐)赛、滚铁环绕标杆赛、草地排球赛、吊秋、磨担秋、空海模型表演、草地嗒嗒球赛、竹筏划水夺标赛、拉牛车比赛、老虎抱蛋、鱼塘垂钩、采菱泛舟、农家体育文化习俗、体育舞蹈等。第二,耕作体验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镇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出租小片菜地、小片果园、小片鱼塘给城镇居民,或者实行会员证形式定期举办等。这种类型强调真实感,精耕细作的传统方式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现代方式相结合。许多退休工人愿意在退休后寻找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适合他们的需要。第三,主题教育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录像教学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人力划船、脚踏船、碰碰船、龙舟、船上垂钓;拖曳式降落伞;游艇;游泳;环水库徒步、自行车旅行;岸边垂钓;滑翔;滑草;果树迷宫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类型强调教育启发性,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第四,疗养修身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以提供度假村的方式提供给城市上流社会综合服务达到修养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我国有丰富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滨海地带跨越温带以及压热带和热带3个温度带,具备“阳光、沙滩、海水、空气和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1996年滨海体育旅游者为万人,到2000年已达万人。据初步调查,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国滨海景点150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务院公布的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胜区、2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7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我国1500多处滨海旅游景点中,滨海沙滩100多处。按资源类型分,具有273处主要景点,其中有45处海岸景点、15处最主要的岛屿的景点、8处奇特景点、19处比较重要的生态景点、5处海底景点、62处比较著名的山岳景点、以及119处比较有名的人文景点。目前以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共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000年主要沿海城市接待海外体育旅游者达1330余万人。在此基础上,我国计划根据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争取到2030年使各类滨海体育旅游景点基本开发出来,使滨海体育旅游景点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现代化。在全国锦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海岛上形成一大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配套、技术先进的海滨浴场、海上娱乐场、滨海旅游度假区;使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接待水平、创汇能力等方面跻身世界滨海体育旅游发达国家的行列。 体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中介业。在体育服务业中,健身娱乐业的规模在发达地区都超过了60%。而且中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潜力巨大。 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产业的基础性本体产业,也是支柱性的本体产业,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两大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加强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研究刻不容缓,也是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需要。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中介,为参与活动者提供各种满足人们的健身娱乐需要劳务的第三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应该以体育技术、物质

浅谈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标签: 体育事业 发展 社会经济 关系 教育 前言 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性格的培养。体育和德育、美育、智育都同样不可缺少。当它们互相成为条件时,怎样发挥体育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呢?如果把它当作摆设或架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置它无足轻重的地位,必定会受到历史无情的惩罚。 二十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同志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发人深思的命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①当我们已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历程时,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一代的体质是否野蛮到足以和世界其他国家较量?是否强健到足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体育工作者恐怕都不敢做出十分乐观的回答。 党的十三大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振兴国民经济战略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由主要依靠粗放经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党的十六大有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综合目标。着一目标的科学内涵,十六大用六个“更加”进行了简明的开阔,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体育事业的地位,促进经济教育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有必要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以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体育与经济的含义。 体育的含义 体育一词,有多种解释,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体育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和训练,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的活动。从教学的性质看,是社会主义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先行。 经济的含义 经济代表一定的财富和生活用度,也可代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都是熟为人知的。 2.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繁荣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最更本的因果关系。体育发展不是主观的东西,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它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一客观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一方面取决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就是保证必要的人力,提供体育的基建设备、场地、图书、器材等,保证必要的财力,提供体育基建费用和体育经常性费用。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这种需求不仅决定着劳动力的总数量,而且决定着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劳动力的总数量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及速度;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体育体系,体育结构。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格与方向 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和水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体育的质量,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因而也决定着体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对竞技体育可起较大的作用,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影响较为直接。21世纪初叶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世纪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高速发展,将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下降,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大的社会支持。 3.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同发展体育事业一样,也不是主观的东西,单凭调整生产关系是不行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③按这个意义,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特别是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技能的这一“依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体育技能训练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数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在质量上也要相适应,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体育训练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体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最基本的联系是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 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恢复和保持现有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使他们能继续从事劳动和工作;二是培养和训练新的劳动力,以替换退出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和补充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再生产的两个方面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生活资料的消费来进行的,其中包括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后者则要通过投资于体育来进行,发展体育事业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手段。 那么,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体育训练传授和积累劳动技能。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④体育训练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向受训者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发展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 二是体育能生产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基本联系。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再次,体育投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能力有一个特征,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和自身价值外,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经过培养与训练的劳动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它自身的新价值。”⑥这不仅说明体育投资具有生产性,而且体育投资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之消费掉的费用是一个“扩大”了的量,是劳动者智力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生产中一次次地反复而实现的。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投入713亿元人民币,将极大的改善体育产业的硬件设施条件并能带动其它行业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从而加大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 体育事业发展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的重要途 科学本身就是经济,但是它还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经济,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经济,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构成劳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构成生产资料的要素。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体育科学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一方面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不断揭示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规律,提高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体育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实现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也称为科学生产。教育不仅仅能积累、继承前人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担负着发展科研的任务。体育教育培养体育健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可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前人的科学精华,也包括从前人某些思想技术中获得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实验,向未知领域探索。最后达到突破,促进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体育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体育社团的建立与发展 经济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社会团体在改革中获得适当的土壤和气候而迅速成长,到1992年有全国性社团1400个,省级社团19601个,县级社团16000个(据《中国日报》,1992年5月7日),“社会发展地转折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地转折吻合,然后转化为民间结社愿望和自由的主观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动社团的崛起”。⑦但就其数量和质量、社会参与程度和开展体育活动的独立性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主要有几点看法:①、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由政府和财团提供资助靠民间体育组织来开展国内体育活动和参加国际体育比赛。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各种社会资源不再由政府垄断,被分解到社会的各个利益群体,使市民社会、世俗社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 农村体育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持续难点和重点。农村体育,是指在县级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农村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小城镇体育,还有部分竞技体育的成分。在我国近13亿人口当中,有九亿是农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历来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安帮治国的大事。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战略地位。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体育问题的解决与否与解程度,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量。 其发展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②、加强各级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③、加强监督职能: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重要内容。④、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认清体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训是忽视体育事业发展需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具体表现在往往追求表面“高指标”,导致规模大、效益低,大起大落。根源在于发展与脱节。条件跟不上发展,这是以前乃至当前的一些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做到:①、要正确认识和贯彻“体育发展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也要依靠体育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贯彻和处理好“服务”与“依靠”的辨证关系。②、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条件定发展的方针。 体育产业亟待发掘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目前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有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业、体育博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电子商务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扩大对有关部门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可推动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训练和科研仪器设备、运动饮料、药物等生产的发展。据资料反映: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998年美国体育年产值达631亿美元,体育产业值占GDP的2%。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其存在的问题在于:①、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明显快于西部。(据统计:1999年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人均GDP为4145元,只相当于东部的36%,即1/3略多。同时还有相当部分人口处于温饱边缘,全国3142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占了。)②、结构不合理:具有本质功能的体育健身娱乐明显落后于体育表演业。③、其它部门没得到协调发展,部门之间的关联也很低。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来说,发展前景诱人,空间广阔,成长潜力惊人。据估计,按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体育产业产值至少可达几百亿元。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国体育产业很好的运作,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主要谈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大对西部体育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发体育旅游。注重西部农村社团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普及,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加强社区健身指导员的培训等。③、通过“民办官助”,其它各部门的资助合作带动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在政府的支持下,争取举办世界级的大型体育赛事。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同人类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发展,体育的发展进程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体育[1]。古代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谋生手段和游戏;近代体育则是一种强兵训练手段和娱乐方式,它们都是现代体育的早期形式;现代体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和古代体育、近代体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虽然它依然部分地保留有早期体育的痕迹,例如:射箭、摔跤、体操等运动项目。体育的产生,正是人类本能行为在生活中体现、演变的结果。因此体育活动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因素的日益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 1 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指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各种物质条件等[2]。体育文化的定义,其意义在于:一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和研究;二是研究体育运动的文化背景,观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三是考察体育运动的文化意义,确定体育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四是研究如何自觉地塑造具有独立形态价值的体育文化。在人类创造出文化的大系统中,就包含了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样它具有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阶段性和世界性。从外在上体现的是人类身体活动形式以及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形态体系,而从内在上反映了价值观念、情感体验、道德标准、理想境界、民族意识、国家尊严等意识形态。这些深层体育文化内涵,已经逐步成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共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育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体育文化的变革和继承 任何体育文化都是体现自己民族、本土的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精神、民族社会心理的文化,都显示出当地的民族特色。这种植根于本土民族的体育文化,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它那坚韧的结构形态便会世代传承,我国传统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反映了民族个性、民族特色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以民族形式反映人类共性的文化。正是因为民族个性和人类共性的因素,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才可能有机地结合[3]。 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体育文化的转型,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然而我们在实施转型的过程中要珍惜、维护、吸纳与借鉴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现代化趋势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继承和延伸,它一方面全力吸收了以往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方面又以传统所未曾有过的创造力和改造能力,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体育文化的国际化 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人类共性。民族特性使各民族体育文化有自己的长处,人类共性使各民族间的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也正是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发展、演变的。东西方体育文化自古代始便存在着差异,并非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分和比较,是因为东西方的哲学观与处世原则不同所致,西方人主张出世的哲学而东方人主张入世的哲学,因此西方体育文化表现为刚性的文化,东方体育文化表现为柔性的文化,正是这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体育文化相互交融,有机地结合才使得现代体育文化更具魅力与发展潜力[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频繁、广泛的文化交流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必然会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体育文化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世纪中国的体育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在世界体育文化中加入自己的心声,并通过世界文化对自身的体育文化加以重构与改建,使中国的体育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精神风貌,从而在世界体育文化中加入华夏民族体育文化的血液和风采,因此如何借鉴、移植国外先进、文明的现代化,如何防止、剔除发达国家社会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成功地实现我国社会文化转型也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的孤立系统彼此相互渗透,在开放性和不失其整体性的基础上,加入到更为庞大复杂的超级文化系统中去,这就是“全球社会文化生态系统”。这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两极对立才能从交替走向共存,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族性走向国际性,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延续着文化生命力,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未来体育文化。 3 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体育文化人文化 体育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综观其发生发展过程,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表示着人文价值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体育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一种文化在21 世纪将更加鲜明地体现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因此必须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来增强体育文化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和人文责任意识。使体育文化工作者树立起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原则,充分教导、宣传体育文化,从而引导体育文化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5]。 体育文化商业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关系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最终表现为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尤其是在现代的商业社会里,经济基础更是决定一切。随着现代体育运动国际化的发展,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们都积极参与到体育中来,从中寻找自己的需要,因此体育运动不但丰富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使人们获得了某种审美观念和精神享受。同时我们更应该从体育运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方面去加以思考。过去我们在思考体育文化时,更多的是着眼于它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现在我们对体育文化思考应更多的从经济学意义上着眼于它的商业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体育文化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如体育带给人们某种审美的、精神享受的功能以及具有在观赏、情感、行为方式上把人们联系起来发

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左右,比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保持农业继续较快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农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左右,比上年增速有所减慢,同时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不会改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左右,增速与上年相比也有所减慢。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慢于第二产业,这种状况不利于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和24%左右。根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要求,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以防止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目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按现价计算,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达到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总的来看,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同时存在需高度重视的通货膨胀压力。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争取主动,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的发展。二、需要高度重视的通胀问题2007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CPI年度涨幅达到,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中国政府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目前仍在高位运行。虽然目前CPI上涨在开始阶段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引起食品价格上涨,但是在其背后隐含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和近期新出现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了可能造成总体价格水平明显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既有成本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有国际问题的影响。而中国经济市场也面临着相同的现象,由“通胀预期产生”的需求显然也被成倍地“放大”。 级差地租还未被发现陈淮说,房地产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其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价格的不确定性。住房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建筑成本,而取决于级差地租。很正常地,同样的住宅,一通轻轨,价格立刻就大幅上涨。而我国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土地和住房未经过充分的反复交易,级差地租实际上是未被发现的。目前很多城市核心市区房价的波动,不应简单归结为“投机”或“炒作”因素,这其中有很大成分是级差地租的自发“寻价(即寻求合理价格定位)”过程所致。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上下波动的风险就尤其大。 如何保卫“货”与“币”二是需求的不确定性。仅从有多少人没房住或打算改善住房条件来分析需求是不充分的。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的第一个十年,老百姓生活改善的标志是收入增长;第二个十年,改善的标志是存款增长;现在进入第三个十年,改善的标志是拥有住房等不动产的产权。再具体说,在通胀预期面前,第一个十年我们靠物价补贴就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第二个十年我们靠“保值储蓄”就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现在老百姓的存量资产普遍多了,并且人们都已懂得通胀时货币资产“缩水”而实物资产“涨水”的道理,老百姓一定要靠市场化的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转换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由通胀预期产生的需求”具有非常的不确定性,而且人们的私人财富累积的程度越高,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越大,其不确定性就越大。 我国房产负债程度不高目前看,控制我国房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不应仅依靠“收紧”信贷。更充分和更有效的手段是尽快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市场化的直接融资,让投资者直接承担产业风险的市场化融资。 对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房市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价下跌时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按照当前平均房价、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口总数三个因素推算,我国目前城镇住房资产总值的负债程度不到10%。而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一般保持40%左右。因为我国的存量住房一般不欠银行的钱。我们需要扭转的,是以新房为信用资源的房贷结构。 他指出,中国房地产现在面临五大矛盾: 一是大部分城市居民进入住房条件迅速改善期,与少部分人无力改善之间的矛盾。 二是代际之间的矛盾。 三是资源闲置和低端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 四是住房面积和配套条件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市场发育严重不足的矛盾。

从1994年开始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的宏观经济改革,短短数年间就在过去认为是“老大难”的宏观经济领域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全面改革和开放,促成了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2年到1997年的6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进出口总额每年平均增长,其中出口年均增长。在这6年中,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近200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也从1991年的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亿美元。 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从1978年末开始改革到1997年,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多方面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轮廓也已清楚地浮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为了实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存在一个薄弱的环节,这就是国有经济的改革还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国有经济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占有统治地位,支配着绝大部分经济资源,国有经济的改革不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难于全面建立。而且这方面的缺陷,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政治发展中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重大决策。 十五大最重要的理论和政治突破,在于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建立这样的经济制度,十五大决定把按照“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99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将根据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方针,对如何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决定。全会对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领域作了比十五大更加明确的规定;把:“放天搞活”的范围从国有小型企业扩大到国有中型企业;要求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大中型企业中要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等等。所有这些决定,都将大大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整个经济改革的进程。 经过这些调整和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将呈现出以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将主要扮演裁判员而非运动员的角色。各级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去处理应当由企业自行处理的人、财、物、产、供、销等问题,而要尽力办好自己应当办的事情,特别是要着重于竞技规则的设定和执行。这样,我国就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确立良好的法律框架,确立民主制度和建设法治国家,将是新的历史阶段中改革的主题曲。

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各种要素前进、上升变迁过程。这里社会是区别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某构成部分来说。下面是我整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围绕地方支柱产业,重组专业教学结构

地方经济是靠支柱产业来带动和引领,也是地方发展主要税收来源和优秀人才聚集地,围绕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塑造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精品专业是学校做强做大一个非常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突破口。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学校应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调研,作为教学改革基础依据。首先要确定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进而研究支撑这几大支柱产业相应专业群。这些调查包含了各类企业和用人机构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和岗位需求数量。据此,本文结合本校原有专业教学基础,对相关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笔者所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对这一作法进行说明。玉林市是世界最大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世界牛仔裤之都,南方药材之都,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国家级建材生产出口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一直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两个主要专业教学在当地颇有口碑。最近几年,学校又根据本市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设了汽车营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动漫设计、通讯设备维修等多个专业方向,这样专业配置,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以达到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实现供需两旺。同时,还强化原有拳头专业,不断更新和添置新教学设施设备,努力缩小中职学生技能与企业生产要求差距。

二、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应把地方经济主要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内主要工种和岗位,以及每一个岗位应具备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调查和分析,整理成册,作为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主要依据。理论学习并非中职学生强项,按照“够用、实用”原则,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个学习时间上比重,在“做中学”而不是“坐中学”,强调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也可以将劳动人事部职业资格考试中,对知识和操作要求与专业教学考核要求相结合,构建基础宽、适应广专业课程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到实用专业技能,又能手握“双证”上岗就业。此外,实行工学交替,学生两年在校期间还可安排多种形式社会和企业实践活动,使知识与岗位结合更紧密,更牢固。

三、强化技能培训,突显职教功能

学生专业技能是人才质量关键,也是学生进入职校学习原动力。中职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轮流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能够增强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对专业实践课内容把握准确度,制定各专业课程能力目标纲要,大胆改革和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专业课教学模式。这样,既加快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健康发展。近两年来,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该校采用“专家请进门———先进带后进”校本培训方式,重点推广和探索了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适合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方法。教师在培训中更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新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模式应用到一线教学工作中,效果显而易见,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主体,主动性和求知欲得到了较大提高,改变了呆板课堂,将教学活动引入到工厂车间或模拟职业场所实情实境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验证书本知识机会,切实感受亲手实践难易,也点燃了学生克服困难争当操作能手斗志。

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双赢机制

中职学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发展与本地企业良性互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做到了以下几点:紧贴地方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多方宣传本地优秀企业,营造学生在本地就业氛围;优先地方企业用人,推荐优秀学生为本地企业服务。该校还经常邀请本地龙头企业管理和生产骨干人员到校交流讲座,加深双方了解与支持,还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或企业赞助活动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在外部环境层面上,职业学校还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政策支持,积极探究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有效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推进校企合作,有几点是必须做好做实。一是将实习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基础。校企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计划改进、教师实践提高,实现人才培养交流互补,共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平稳过渡。二是将校企合作融合到教学各项工作中。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贴近地方企业需求,使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能够体现当地企业用人标准。三是将科研作为校企合作提升。随着校企合作程度深入,校企双方可以在科研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就共同有益课题展开合作,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资料收集等多方面沟通互助,以提升双方在各自行业竞争力。中职学校唯有创新争优、与时俱进,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发展。以往实践也证明,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走开放合作道路是职业教育发展不二之选。中职学校要勇于探索新策略、新渠道,推进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腾飞,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突破。

第二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

(一)产量增加,效益提高

从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整体呈现高速发展状态。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呈盈利状态发展,并且煤炭企业规模不断增大,整体利润率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2008年,我国取得产煤量比之前同比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与此同时,政府对煤矿企业也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使我国煤炭企业一直保持着一个平稳上升状态,煤炭企业发展不仅满足了我国居民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化产业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优化结构、提高报酬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快速发展,很多煤炭企业都采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弊端在于对煤炭企业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破坏,不仅产生了大气污染,还产生了水污染和生态污染等。随着我国相关政策调整和新型管理方式出现,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都完成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煤炭产品附加值,延长了煤炭企业产业链。

(三)科学投入、安全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机械化水平也在提高,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煤炭企业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颁布了相关煤炭企业措施,严格取缔了达不到安全标准非法小煤矿,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煤炭企业生产条件。与以往相比,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一)煤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备量大,且资源覆盖面积广,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对煤炭资源需求与日俱增,煤炭资源终有一天会被开采殆尽,这就出现了煤炭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煤炭资源浪费情况,导致我国煤炭资源含有量急剧降低。另外,还有部分地方因为煤矿开采难度较大而出现随意丢弃煤矿现象,这些都会造成我国煤炭资源短缺现象。

(二)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采煤作业方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由于煤炭开采,我国很多煤矿区在开采之后没有进行合理修复和复垦工作,致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地面下沉现象,还有地方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情况,这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巨大。

(三)煤炭价格机制短缺

煤炭价格机制短缺是制约煤炭经济发展关键原因,由于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出现供需矛盾,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改善,但受一定条件限制,政府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仍然存在。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主要表现在煤炭价格波动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煤炭价格差别很大。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扰乱了市场价格机制准确性,过低煤炭价格会挫伤煤炭工人生产积极性,进而降低了煤炭供应效率,最终导致煤炭利用率低下,增添了国家财政负担。

三、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策略

(一)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地调整规划

要保证我国煤炭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煤炭行业进行有效调整规划,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对煤炭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市场需求,结合科学发展观念进行调整,优化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使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对于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小煤矿要进行严格取缔,确保我国煤炭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二)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来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加强全体员工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调整和改善煤矿作业形式,使其朝环保作业方式发展。另一方面,在实施环保措施过程中要严格取缔粗放型经营煤炭企业,通过加大煤炭产品科技含量来增添煤炭产品附加值。此外,还要加强对煤矿工人作业过程监督,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煤矿开采工作。

(三)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

要提高我国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深化我国煤炭企业内部改革,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来保证煤炭企业顺利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上,要完善法人结构、建立有效管理决策机制,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改变分散格局不利影响来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特殊优势,从总体上增强煤炭产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要注意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四、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炭经济始终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在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对于出现问题,要积采取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地调整规划,增强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等措施进行解决,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1。及时准确地传播党中央声音,把握正确宣传导向。

我们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宣传要点,宣传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建设发展。我们还从全国发展实践中引用以不同发展观而导致不同发展结果事例,宣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2。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总体发展思路。

我们双阳广播电视站,一直坚持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宣传重点,及时宣传报道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宣传领导讲话精神,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宣传区委、区政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仆观念,用双阳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几大民心工程,体现区委、区政府科学发展观,用发展高新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例,宣传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全区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共同建设双阳、发展双阳、富裕双阳。

3。全面宣传双阳硬环境和软环境,让区内外更多人了解双阳、投资双阳。

我们广播电视站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系统地宣传双阳经济发展建设情况,特别是利用电视这一大众喜闻乐见媒体,全面客观地宣传双阳经济建设硬环境和软环境。我们多次组织电视台记者全面拍摄录制双阳城市建设面貌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时对双阳良好投资软环境进行专题系统地宣传介绍。除在双阳电视台播放外,还精心录制成光盘,由招商引资人员带到区外,让更多国内外客人通过电视画面,更直观地了解双阳、关注双阳、投资双阳。

4。大张旗鼓地宣传双阳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成果,让人们从希望中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我们除了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及时宣传报道双阳经济建设成果和招商引资情况外,还在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对重点名牌企业进行跟踪报道。我们曾多次录制播放了阳阳矿泉水、一心药业等企业生产情况,以引导外资投入。对水泥厂、啤酒厂等企业进行全面宣传报道,鼓励企业为双阳经济发展做贡献。

5。宣传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模范人物,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

在双阳经济建设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各行各业中艰苦创业先进人物,通过宣传报道这些先进模范人物,达到宣传企业、宣传经济建设目。我们《经营双阳》《双阳人》栏目中,先后几十次宣传报道了双阳区兄弟木业总经理刘岩、青年创业明星吉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李栋梁等企业先进人物,使人们从一个个创业者身上学到了企业精神,了解了企业知识。在区委、区政府倡导全民创业中,我们加大了对民营企业宣传报道,专题采访了“双阳现代物流中心”“双阳韩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对发展民营企业和民族食品进行了深层次报道,通过宣传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模范人物,切实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6。开辟专栏,讲授创业致富知识,为广大群众服务。

针对我区农业生产现状和产业化特点,在广播电台开辟了农业科技讲座专栏,先后邀请了双阳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专家,专题讲解了春耕选种技术、旱田农作物管理、养蜂技术、黄瓜栽培技术、速成杨树栽培技术等创业致富专业技术,通过这种讲座形式,使更多人掌握了接掌技术知识,特别是农村听众,多次来信要求多办这样科学技术讲座。由此可见,用广播电视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群众喜闻乐见有效形式。

7。牢固树立新闻媒体为经济建设服务理念。

广播电视承担宣传教育职能、传播文化职能、休闲娱乐职能、服务经济建设职能。实践证明,服务经济建设职能还没有得到完全体现,这是由于受一种观念束缚,这是新闻媒体以把握正确宣传导向为首位,只要政治导向不出问题,就不会犯大错误观念,因而束缚了手脚。然而,随着党工作重心转移,抓好经济建设就是最大政治,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根本目标。因此,要放下包袱,丢掉顾虑,理直气壮地宣传经济建设。

8。宣传倡导科学发展,促进双阳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广电部门,我们要通过广播电视这种新闻媒体,宣传倡导科学发展观,使人们逐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企业,通过典型作用,引导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大曝光力度,对那些高投入、低产出、污染重、效益差企业,有选择地给予曝光,迫使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9。以新闻为主导,以专题、专栏为辅助,全面宣传双阳经济建设发展成果。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要盯住双阳经济建设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经济信息,把双阳经济建设最新消息告诉听众和观众,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经济建设情况,电台、电视台都要继续办好经济建设方面专题和专栏,要系统地宣传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要以系列报道形式,宣传双阳经济建设成果,宣传新型工业化企业,报道在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以多种形式宣传双阳经济建设发展成果。还要继续办好“创业教室”,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致富专业技术,为繁荣双阳经济做出我们贡献。

10。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一支强有力新闻队伍建设。

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是搞好新闻工作基础和前提,如果新闻队伍缺乏较强政治责任感,就可能出现宣传导向问题。同样道理,缺乏经济方面知识,也很难搞好经济建设宣传报道,特别是更难搞好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报道。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一支强有力新闻队伍,使这支队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懂经济、懂政策,真正发挥新闻媒体为经济建设服务功能。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提高新闻队伍综合素质,尤其是加强经济建设和管理方面知识学习,使编辑、记者了解经济、熟悉经济,进而宣传报道好双阳经济建设,真正起到区委区政府喉舌作用。

第四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1、信息闭塞,增产不增收

市场经济下市场就是产品流动方向,市场对果品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果品生产经营在市场统一调配下可以获得健康稳定发展。果农生产果品都是以自己意愿来决定,果农认为什么样果品比较适合市场需求,他们就会去栽植什么样果树。而信息闭塞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准确信息或者获得信息比较滞后,因此往往出现扎堆情况,大多数果农种植相同果树,尽管市场需求较大,也仍然出现饱和状态,因而造成增产不增收。果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沟通渠道过于狭小,农村信息工程建设落后,果农信息闭塞,致使果农果品经济效益很不稳定。果品有效运行离不开信息支持,应加快构筑多层次,多渠道,覆盖面广果品销售信息服务平台,使果品生产销售信息化。

2、果园老龄化严重,更新步伐慢

我国存在果园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老果园,随着树龄增大,表现为树体腐烂病、轮纹病等发生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果实含糖量低,果小,农药超标果味变淡,着色差。这样水果很难进入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即使进入终端市场,也会因为果实品质大打折扣,削弱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果品经济效益。对这样老果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如何改造,如何加快改造步伐是摆在广大果农和果树专家面前一项艰巨而又长远任务。因为果农对更新改造老果园认识不够,总认为会降低总产量,不敢加大力度,急需完善创新。

3、种植主体和经营体系需要改革

当前,我国果树生产基本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土地承包责任制。每个家庭承包土地有限。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传统观念影响,大多家庭在有限土地上种植着多种作物,仅有部分土地种果树,且分散经营,这种小规模果园不宜于专业化经营,更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也不稳定。而且大多数果农难以承担气候、市场、自然灾害等带来风险。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轻人外出打工,管理果园成为老年人、妇女儿童专利,而这些人群知识贫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以家庭为主体经营模式需要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变革。果品经营体系面对是国内、国际2个市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拓国际市场,而当前我国果实品质差又很难走向国际市场,2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促使我们必须对果品经营体系加以改革。

4、储藏加工业发展缓慢

果品生产季节性与市场需求连续性矛盾突出,淡季脱销,旺季滞销,成为果品生产、销售环节中难题。我国果品生产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已接近平衡,同时存在结构性短缺。因此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不仅是保证果树种植业迅速发展重要环节,而且对于果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果品贮藏加工业在国内外均具有潜在市场。中小型加工企业投资小、见效快,但贷款困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而大中型果品加工企业投资大、风险大,难以创办,造成贮藏加工业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已成为果树生产发展制约性因素。因此,政府对较大果品贮藏加工企业应给予大力扶持和金融支持,维护果品经济发展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帮助加工企业开拓市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果品流通领域。

5、果农观念和管理水平有限

长期以来以粮为主是我国农业发展传统观念,果树生产处于从属地位,果农总是从农忙中抽出时间管理果园,不把果园放在首位。果树生产从栽植到贮运、加工都有其自身特殊规律。近年来,有部分果农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多方学习求教,逐步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但还有一部分果农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起来参观学习也不容易。所以遍提高果农科技水平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实现果园生产标准化和果品优质高效,提高果农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非常关键。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果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果品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这不仅是果农任务,更是社会任务。

第五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目前金融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金融服务缺乏特色,产品单一,创新力度不足导致服务内容传统、老套,产品与县域经济二者之间无法有机融合。在快速增长经济环境中,创新多样化金融产品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二)担保制度不完善

客户贷款不仅要由私立担保公司做担保,还要缴纳贷款总额度3%担保费和公证费。繁琐办理贷款程序和高额贷款费用严重制约了担保业务长久发展,加大企业贷款负担,阻碍了企业融资及其发展。

二、提高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1。政府应组织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座谈会、银企对接会等活动。

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及银行过于谨慎放贷问题发生;此外还应加强政策间融合,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引导银行对企业融资行为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民间成立融资小组深入企业调查,建立企业资金信息系统解决融资问题;政府还应制定新激励政策,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贷款业务,同时给予做出贡献银行政策奖励;银行应该提高信贷审核受理效率,缩短上报和评估时间,及时获得优质客户主动权。

2。加强金融服务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首先,要巩固县域经济现有金融支持环境,建立良好监督体系;加强对企业信誉管理,大力打击不良贷款现象,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为企业积极增资加股,使其拥有更多融资资金及来源渠道。然后,合理地引导和监督民间借贷行为,避免金融纠纷发生。最后,加大政府执行力度,对一切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约束监督银行贷款行为且提供法律保障,简化担保各个程序步骤和环节,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要降低担保手续费。

3。金融机构在职员工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所以说,提高员工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等是提高企业金融支持效率有效手段之一。首先,从在职员工年龄结构调整做起,在保留年龄大但业务熟练业务骨干,还须招聘更具年轻活力新生力量,有效控制金融在职人员中年龄老化尴尬局面。其次,要加固金融在职人员知识结构,加强内部培训、招贤纳士、吸收人才,充分开发银行内部人力资源,全方位地提高银行内部人员总体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最后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分明,有理有据。

4。提高储蓄转化率主要目是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创新金融产品。

首先,银行积极创新自身金融产品,研发出特色鲜明、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金融产品。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然后,为增加间接融资渠道研发新兴金融工具,建立县域经济上市企业认定小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上市氛围。最后,政府要推出有力政策方针,加强金融机构和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对县域经济支持作用。

5。实体经济是物质精神产品和服务进行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由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因此,政府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信贷资金流动控制。金融机构在贷前对企业(贷款额度、用途等)进行系统审查,贷后继续跟踪检查贷款资金流动方向及企业盈亏实况。此外,政府还应成立贷款调查小组,对企业资金定期跟踪和摸底调查,保证资金收回方向性和可回收性。加大力度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惩罚分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三、小结

首先,本论文仅仅从金融支持方面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缺乏县域保险数据,忽略了县域保险市场对其经济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还需国内外学者对此继续深入探索研究。然后,我国经济学者给予在金融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过度关注,同时也注重在其实践发展中存在经济环境问题,但是对于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度却远远不够。最后要说明是影响信贷支持效率原因是多种多样,具体到县域经济中时,要切合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对策建议。深入金融机构体系是未来学者研究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摘要: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这是符合当代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目前,国内有许多人仍然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是弊大于利、挑战大于机遇。.中国数年的发展证明机遇与挑战同在,只要选择合适的模式,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机遇和挑战 国内外环境 经济全球化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整体分析 从国内来说发展的条件可以说愈加雄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市场需求的潜力非常大,目前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但是,国内也同样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它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这些资源和能源不是单靠国内就能解决的,这方面的平均优势非常特殊。再如:要扩大内需,但是如何扩大内需?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而且还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再如,现在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大学生、进城农民工和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困难还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从国际来说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对霸权主义构成制约。经过全球化深入发展,使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在牵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尤其是围绕着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另外,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某些国家的一些做法,有可能会不断的对我们形成一些冲击,如:美国的宽容量化政策,就有可能引发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需要高度警惕。2 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有利条件 首先,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强化了加快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明显改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利于我国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体来讲,国内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雄厚的物质基础将为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的持续增长,使许多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另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据测算,我国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在2030年以前将持续上升,使我国未来发展有充足的劳动力保证。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得到明显加强,大学的招生人数和入学率不断上升,这为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积极推进的结构调整将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消费结构升级,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善、不断升级,已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消费正经历从百元、千元级到万元级的转变,食品、衣着和其他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住房、汽车、电脑、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比重迅速上升。另外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结构优化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并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奠定基础。近20多年来,我国各地区加快发挥比较优势,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增强。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经济,开始培育出有一定竞争力、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主导产业,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家制定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措施,将有力地推进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 不断优化的体制环境将为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所有制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更加活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集体经济在改革重组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国有经济通过采取新的有效实现形式,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获得显著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始形成。 宏观调控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使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也为我国形成世界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契机。具体来讲,国际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广阔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它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较之拉美、南亚、中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社会比较稳定等方面的优势,更可能得益于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浪潮,这是我国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因此,要适时、有选择地将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产业“接过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产业转换与升级。 新科技革命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推动了经济增长、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技术进步的力量将对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3 我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将处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阶段。因此,节约资源、增强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特别是重视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矿产资源的储备和保护,成为我们今后要长期面对的战略性课题。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等方面。 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目前,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强化,对我国未来出口的增长形成较大障碍。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从制造业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都将使我们的企业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国家经济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现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加以弥补。此外,我国的许多关键设备都要依赖进口。由于我国工业中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机遇只是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机遇期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必然走向繁荣昌盛。历史上因丧失机遇而。导致落后、走向衰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就能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反之,机遇临而不觉,面对机遇而无为,就会延缓发展,造成落后。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2]李光 信息网络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38—40.[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3][4]李光.我国加入WTO面临科技与管理的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8—30

体育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

浅谈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标签: 体育事业 发展 社会经济 关系 教育 前言 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性格的培养。体育和德育、美育、智育都同样不可缺少。当它们互相成为条件时,怎样发挥体育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呢?如果把它当作摆设或架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置它无足轻重的地位,必定会受到历史无情的惩罚。 二十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同志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发人深思的命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①当我们已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历程时,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一代的体质是否野蛮到足以和世界其他国家较量?是否强健到足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体育工作者恐怕都不敢做出十分乐观的回答。 党的十三大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振兴国民经济战略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由主要依靠粗放经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党的十六大有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综合目标。着一目标的科学内涵,十六大用六个“更加”进行了简明的开阔,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体育事业的地位,促进经济教育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有必要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以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体育与经济的含义。 体育的含义 体育一词,有多种解释,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体育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和训练,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的活动。从教学的性质看,是社会主义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先行。 经济的含义 经济代表一定的财富和生活用度,也可代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都是熟为人知的。 2.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繁荣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最更本的因果关系。体育发展不是主观的东西,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它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一客观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一方面取决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就是保证必要的人力,提供体育的基建设备、场地、图书、器材等,保证必要的财力,提供体育基建费用和体育经常性费用。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这种需求不仅决定着劳动力的总数量,而且决定着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劳动力的总数量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及速度;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体育体系,体育结构。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格与方向 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和水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体育的质量,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因而也决定着体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对竞技体育可起较大的作用,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影响较为直接。21世纪初叶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世纪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高速发展,将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下降,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大的社会支持。 3.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同发展体育事业一样,也不是主观的东西,单凭调整生产关系是不行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③按这个意义,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特别是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技能的这一“依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体育技能训练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数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在质量上也要相适应,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体育训练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体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最基本的联系是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 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恢复和保持现有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使他们能继续从事劳动和工作;二是培养和训练新的劳动力,以替换退出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和补充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再生产的两个方面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生活资料的消费来进行的,其中包括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后者则要通过投资于体育来进行,发展体育事业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手段。 那么,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体育训练传授和积累劳动技能。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④体育训练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向受训者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发展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 二是体育能生产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基本联系。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再次,体育投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能力有一个特征,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和自身价值外,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经过培养与训练的劳动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它自身的新价值。”⑥这不仅说明体育投资具有生产性,而且体育投资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之消费掉的费用是一个“扩大”了的量,是劳动者智力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生产中一次次地反复而实现的。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投入713亿元人民币,将极大的改善体育产业的硬件设施条件并能带动其它行业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从而加大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 体育事业发展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的重要途 科学本身就是经济,但是它还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经济,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经济,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构成劳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构成生产资料的要素。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体育科学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一方面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不断揭示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规律,提高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体育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实现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也称为科学生产。教育不仅仅能积累、继承前人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担负着发展科研的任务。体育教育培养体育健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可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前人的科学精华,也包括从前人某些思想技术中获得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实验,向未知领域探索。最后达到突破,促进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体育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体育社团的建立与发展 经济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社会团体在改革中获得适当的土壤和气候而迅速成长,到1992年有全国性社团1400个,省级社团19601个,县级社团16000个(据《中国日报》,1992年5月7日),“社会发展地转折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地转折吻合,然后转化为民间结社愿望和自由的主观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动社团的崛起”。⑦但就其数量和质量、社会参与程度和开展体育活动的独立性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主要有几点看法:①、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由政府和财团提供资助靠民间体育组织来开展国内体育活动和参加国际体育比赛。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各种社会资源不再由政府垄断,被分解到社会的各个利益群体,使市民社会、世俗社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 农村体育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持续难点和重点。农村体育,是指在县级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农村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小城镇体育,还有部分竞技体育的成分。在我国近13亿人口当中,有九亿是农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历来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安帮治国的大事。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战略地位。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体育问题的解决与否与解程度,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量。 其发展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②、加强各级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③、加强监督职能: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重要内容。④、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认清体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训是忽视体育事业发展需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具体表现在往往追求表面“高指标”,导致规模大、效益低,大起大落。根源在于发展与脱节。条件跟不上发展,这是以前乃至当前的一些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做到:①、要正确认识和贯彻“体育发展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也要依靠体育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贯彻和处理好“服务”与“依靠”的辨证关系。②、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条件定发展的方针。 体育产业亟待发掘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目前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有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业、体育博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电子商务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扩大对有关部门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可推动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训练和科研仪器设备、运动饮料、药物等生产的发展。据资料反映: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998年美国体育年产值达631亿美元,体育产业值占GDP的2%。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其存在的问题在于:①、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明显快于西部。(据统计:1999年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人均GDP为4145元,只相当于东部的36%,即1/3略多。同时还有相当部分人口处于温饱边缘,全国3142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占了。)②、结构不合理:具有本质功能的体育健身娱乐明显落后于体育表演业。③、其它部门没得到协调发展,部门之间的关联也很低。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来说,发展前景诱人,空间广阔,成长潜力惊人。据估计,按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体育产业产值至少可达几百亿元。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国体育产业很好的运作,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主要谈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大对西部体育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发体育旅游。注重西部农村社团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普及,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加强社区健身指导员的培训等。③、通过“民办官助”,其它各部门的资助合作带动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在政府的支持下,争取举办世界级的大型体育赛事。

关于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领域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领域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随着体育学研究的日趋活跃,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学科研究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之处越来越多,而学科视角是区分研究对象差异的标志,也是构筑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本文从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依据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层次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微观领域及方法论领域等四个领域。

论文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研究视角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是指体育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体育社会学形成了一系列渐趋明确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是受自身的研究视角制约的,而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划分又有助于理解其研究视角及其功能。我们按照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层次将其划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微观领域及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领域等四个领域。

一、研究视角是构筑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相互融合趋势表明,任何研究对象都不可能成为某些学科的世袭领地,体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视角变得更加广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

但研究视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视角是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思维框架,是一种研究的范式。也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分析角度则是研究者个体对研究对象具体属性的选择性研究,或者是对研究过程的不同方面的选择性研究等,可以随意转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运用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说明任何可能性,在说明一种研究视角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对象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混淆。“研究视角并不是依据对象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划分的,对象体系只是说明了某种研究视角的必要性,理论体系才能说明某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对象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体育社会学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原理以及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关分析框架。

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而言,早期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多为社会学家的零散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也只限于体育与闲暇及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在国际社会都得到迅猛发展,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地,如体育与、等的关系、体育群体、体育组织、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等诸多领域。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渐渐得以确立。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体育运动面临的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研究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大量应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在理论上则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在研究体育群体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情境中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方法。在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角色规范理论,使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在研究体育组织时,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职业体育组织的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社会行动是分别执行职业体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特定目标、行动整合与模式维持的功能,相对于职业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框架来说,职业体育组织行动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维持职业体育组织的系统均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职业体育组织举办赈灾义演活动、到社区与球迷搞联欢活动,如果,从的投入产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动,而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体育社会学也是直接援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对某些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采取定量的分析。由此可见,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划分要以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为前提,就是对体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对象体系在理论层面进行划分。

二、体育学研究的宏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的宏观领域内容主要包括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体育的社会地位与价值、体育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体育社会变迁等。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体育置于社会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

随着当代社会的高度分化与社会变迁的加快,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体育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身体运动的范畴,体育具有哪些社会价值,体育在现代社会具有哪些功能,未来体育还会经历哪些变迁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体育社会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与、、文化、、科学技术、大众传媒、宗教、等的关系日趋密切。比如,国际间与地区间的体育赛事往往会与国家荣誉感与认同感结合起来,不论是赛事组织者,还是赛事参与者的行为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对奥运会这类重要赛事活动的影响更为深刻,如果不进治方面的相关分析,我们就很难理解各国政府在奥运会中一掷千金的举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但促进了大众体育的消费,也使得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变得更加普遍,职业运动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高收入职业,一些职业运动员的收入超过社会平均收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育运动在引导消费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神话,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与经济的联系已经越来越深刻。

由此可见,体育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诸多领域发挥影响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他社会现象的制约。体育运动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利用社会学理论去揭示这些关系,发现社会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使命。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学宏观领域的研究也会更趋活跃。

三、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中观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个人为中心的体育群体和非人格的体育组织,及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相关联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体育的社会控制、体育社会化等基础理论,并对与这些基本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

体育运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体育运动除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活动之外,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学意义,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层面的研究构成了中观领域。广泛存在的体育群体一方面是由体育自身的游戏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运动的社会性质。体育群体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目的,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人们的集合。在不同的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中,人们参与体育的内容与形式有着广泛的差异,如以家庭及邻里结成体育群体的运动形式多为休闲娱乐活动,学校的班级体育群体的目标则是学习技能与角色学习;体育组织是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体育社会团体。体育组织中的职位具有法定的权威,组织成员的行为受到体育组织规范的约束,如职业体育组织就是通过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利分配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在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功能不断发生演化,以提高自身适应的能力,随着职业体育组织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它的社会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社会流动是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结构的两个特定角度,体育社会分层是从静态上描述和分析体育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基本特征和质变过程,体育社会流动是从动态上描述和分析体育社会层次结构分化整合的量变过程。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既是一种身体经历,也是一种社会经历。在体育运动中,人们通常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运动中的人际互动给人们带来了体验新身份的机会,参与者的行为既会受到体育规则的影响,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这种在体育参与中的社会教化对人们在性格与社会态度等方面的影响过程就是体育社会化过程。

四、体育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主要是从人们的体育行为及其主观意义的层次进行研究。微观领域侧重研究的内容包括体育意识与体育价值观、性别对参与体育的影响、体育消费、体育与社会流行、大众传媒对人们参与体育的影响、职业体育与职业体育、球迷骚乱问题等。

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体育社会学微观领域的课题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的许多课题与体育学、体育管、体育史学以及体育学等学科出现了诸多交叉,比如体育消费既是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消费,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消费具有一些独特的非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消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如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等,它们较之体育经济学所运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消费积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理论是一些不同的理论模式。尽管它们分析的对象可能是同一社会现实,体育经济学侧重的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体育社会学侧重的则是家庭及社会群体等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

体育社会学微观领域的研究一般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人们的体育行为往往与人们的感情、思想和动机这些看不见的主观意识相联系,这种研究必然和研究者的主观经验密不可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如果研究者的这种主观经验是社会中得到普遍理解的,那么这种主观经验也可以说具有客观性。由于微观领域的研究受到人们主观意的影响较大,为了客观地进行研究,我们在研究中经常需要把理论定义转换为可操作性定义,合理的操作化概念是客观地分析主观意义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为不同体育行为间的对比提供依据。比如我们对“性别对人们参与体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就需要对参与体育这一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把参与体育这一概念定义为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体育、间接参与体育等指标,对这些指标测量后,即可对不同性别的人群的参与体育水平进行比较研究。

五、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领域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基本性质、结构、类型、以及合理性标准等内容的理论系统。”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涉及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即方法论、一般社会学方法论和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在知识领域,理论既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又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理论不仅是关于认识客体和客观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还是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基础上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就是方法。作为理论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现象的研究都具有作用。哲学理论既是表述社会现象的最高理论,也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学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认识的理论,他准确地反映了“在现实的过程中继承和否定的统一”和主客观因素“在社会认识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是帮助社会学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纲,编制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则系统。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对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揭示存在于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在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前提预设上和在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因此说,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

对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仅仅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般社会学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了社会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变量的相关分析。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架构是在进一步分析由有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得到的,体育社会学理论要给出研究者的是“具体变量”。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念,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导着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怎样提出假说,怎样选择必要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

具体地说,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人们既要研究社会学理论向体育现实经验的渗透,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体育现实经验,又要说明体育现实经验对社会学理论的支持。

2、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现或形成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研究和论述体育社会学理论探索活动范围内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分析和确定评价与接受理论的准则。

3、体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做出静态和动态的结构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预见等功能。

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在这方面,人们要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演变与更替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理论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体育社会现象中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和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种具体的理论假设,从而保证体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质量。

【通知内容】

浅析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与发展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当代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现代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之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图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性。

关键: 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发展策略

我国国家教育部门于1997年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成独立的教育学科,进一步巩固其学科地位,并且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与建设之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逐渐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在发展与构建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值得相关研究人员加以反思,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立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未来发展,不断为其融入新的时代内涵。

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反思

(一)学科界限模糊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的问题,在各学科的分级及分支处理过程中难以为相关人员提供系统化、专门化的学科界限。随着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也随之壮大,该学科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所涉及和涵盖的范围较为宽泛,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现象。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例,两者的教育活动极易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相混淆,一定程度上导致二级学科的发展空间受限。

(二)学科理论建设不足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理论建设不足的问题。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的初始阶段,该学科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其研究方法、理论内涵及相关内容均以两者为范围进行逐一扩展,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本身却尚未形成专门化的学科理论体系,难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下属的三级学科均以体育为母学科基础,虽然有体育教育的明显字样,但是理论研究的融合程度却不尽人意,因此,如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基础上对下属分级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成为当前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学科分支发展不均衡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分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分支多达几十门,以体育哲学、学校体育教育学、社会体育学等学科为主,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二级学科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分支尤为明显,体系庞杂冗长,内容繁琐,难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更为全面、明晰的学科体系脉络。同时,由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体系繁琐的特点,学科分支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学科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在体育学科的框架之下理论内容缺乏创新,进一步制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学科界限

要将明确学科界限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长远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框架。相关研究人员要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学科分支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针对不同学科所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标准划分,避免因研究内容宽泛而造成学科界限的不确定。同时,相关研究人员要明确一级学科以二、三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现实情况,重新拟定标准,并对学科名称进行科学拟定,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科学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指标内容。

(二)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要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以此来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未来化发展做出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人员要科学规划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建设,成立专门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分会组织,为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配置各项学科理论资源,优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结构,强化分会的组织管理职能,鼓励各学科研究人员对学科理论建设进行系统交流。同时,研究人员要对理论建设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有效探索,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理论内涵。

(三)均衡发展学科分支

要保证学科分支的均衡化发展,以此来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内容繁琐、体系冗长,对此相关研究人员要针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二级学科进行科学设置,以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根纬全面、明晰的学科体系脉络。研究学者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长远发展着想,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应用价值,使其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之下永葆活力。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教学学科,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应从学科界限、理论建设、均衡发展三方面入手,强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娜.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反思及策略探讨[J].电子制作.2014,18:168.

[2]卢伟.试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77-78.

[3]吕志刚.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5:593-59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体育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正蓬勃发展。现代体育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体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形成体育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对体育经济功能的认识,重视对体育产业的经营,使其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经济;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明显,现代媒体的高度发达把体育运动带进千家万户,体育运动的全球性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市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业——体育产业。体育运动从单纯的竞技行为发展到集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身的公众休闲运动,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经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现代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体育产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从体育产业的性质看,体育产业的主体产品是体育服务产品。体育服务产品是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体育产业提供的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使体育产业成为提高现代社会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类型。从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用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相对增加,促进了以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不断扩大,进而在现代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体育产业的运行状况看,体育产业不仅是服务业的新兴产业,也是与人的健康和娱乐密切相关的产业。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4500亿美元,在欧美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经济越发达,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3%之间,最高的是瑞士占%。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黄金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体育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门类。 二、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从竞技到娱乐、从对抗到健身,体育运动已从竞技场走向人们的身边。体育运动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生活质量和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体育的参与型消费、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我国体育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体育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体育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体育产业的效益明显增高。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发的经济活动也迅速的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公司、企业、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用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形成了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就形成了体育产业市场。 3.我国体育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体育产业列为第三产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第三产业的界定,为中国现代体育产业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0亿元,比1998年增加2000亿元。体育产业作为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发展,对整个现代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都有一定作用。 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体。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过去的20年中,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居民消费每递增1%,可带动GDP增长约%。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费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也形成了一个收入颇丰的体育文化市场。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那么,与之关联的产业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现代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必然形成难分彼此的全新境界。 三、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机良好 1.持续稳定的国家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现代体育运动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运动,而具有观赏性、娱乐性、休闲健身等特性。体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人们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比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增加。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只有经济基础雄厚,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能有时间和财力去观赏比赛或去健身、娱乐,才能使体育消费市场得到繁荣发展。现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时期,而我国经济却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局面。这种状况,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人口众多的资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成功,其意义是深远的,不仅为充分发扬奥运精神提供场所,同时能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而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可以说,体育产业是经营注意力资源的,体育运动受关注的程度越高,相关的产业越能得到发展。中国是个经济不断发展、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国家,爱国热情和对体育运动本身的热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着全球任何重大体育比赛,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因此,中国人口的优势为中国甚至国外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据调查统计,中国居民体育消费市场呈快速扩展态势,消费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达20%,经济发达的地方,如广东省目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600万,体育人口占37%,广州市则达到46%。 3.有利的政策规划导向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护航。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大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已充分认识到种种弊端,开始酝酿新思路,重新规划体育产业。如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副所长马晓河指出,国家应重点支持竞技体育,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大力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从税收、信贷各种政策上给予支持,以此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室主任胡鞍钢指出,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各种体育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可以考虑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对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给予优惠。另外,还应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设施。有关专家还认为要在体育产业这个朝阳产业中形成公有、私有、民有、国办、社会办发展的格局,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的增长 1.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拓展,电视转播权及冠名权的经营效益显著。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地提高。在体育比赛和职业俱乐部赛事冠名权、电视转播权等方面,有关的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电视转播介入体育,是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体育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电视转播权。而它的经营奥秘就在于,利用人们对体育赛事的高度关注,在赛事转播中插播广告,这些广告都是各行各业的产品介绍,由于广告宣传的作用,使企业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销售量,发展了企业经济。冠名权的收入是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主要收入之一。中国篮球协会甲A联赛冠名权和推广权及75%的广告场地权整体转让给国际管理集团,每年收入达300多万美元。在男篮甲A俱乐部中,北京奥神的冠名权收入就达到了600万元,全国12家甲A俱乐部冠名权收入达到了4600万元,平均每家达到了380多万元。而每逢国际大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代表称号和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方面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体育用品的销售成为大众消费热点。体育用品销售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自媒体介入体育以后,体育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并促使他们从单纯观看体育节目到亲身参与体育运动,体育用品成了大众性的热销产品。主要包括体育器材设备销售、运动服装、运动鞋销售,运动食品饮料销售等。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占日常基本生活之外的重要消费支出的第五位。近年来,体育用品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经不仅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出口能力。1993年10月,在西安举行了中国首届体育用品博览会,有近200个厂家到会参展,成交额达亿元,引起了海内外体育用品行业的极大关注。 3.奥运会推动现代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申奥成功,除了带来举国欢庆和民族自豪感之外,最实际的利益,应该是在2002年至2008年间给中国的GDP带来的额外增长。美国某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显示:北京申办奥运,将有助于7年间中国GDP增长率提高%至%。“十一五”期间,北京奥运经济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剑指出,北京奥运投资所引发的“乘数效应”所带动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如果按照投资总规模2800亿元来计算,以为乘数,据此算下来的“奥运蛋糕”将近6000亿元。 专家认为,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拉动力还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对中国经济的长远意义不可忽视,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创造的绝好舞台。源自中国文化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祥云火炬、奥运奖牌以及旅游纪念品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激活了中国创意和设计行业,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增强了自信心。北京奥运会从筹办到举办,7年时间把张艺谋、蔡国强、水晶石等一批中国的创意大师和创意企业推向了国际高水准市场。目前,张艺谋的团队已经接到了源源不断的国际订单。从长远看,中国本土设计行业影响力的提升,还将有利于加强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北京奥运筹办过程中提出的绿色理念不仅仅是改善环境,其对于以高能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带来了强大冲击。经过8个阶段的大气治理,北京每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多年前的50%发展到目前的66%。为了实现对“绿色奥运”的承诺,以北京首钢、焦化厂为代表的一批重化工业先后实现搬迁,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关停并转,腾出的土地用于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建设金融、物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的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使GDP总量不降反升。 4.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除了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和需求外,还可以带动电子、食品、建筑、机械、纺织等制造业及旅游、证券、保险、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体育旅游业对现代经济的拉动是有目共睹的。以奥运会为例:首先,旅游业本身从奥运旅游商机中受益,大量的奥运游客让旅行社等旅游部门赚了个盆满钵盈。在悉尼奥运,仅几十万人的澳大利亚旅游部门就分吃到一个40亿美元的大蛋糕。其次,餐饮业也得到不少利润,在汉城奥运会,奥运村每天需要266种食品。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村为人住者提供了100多万次膳食等。再次,奥运客潮为住宿业带来商机,巨大人流量为交通运输、商场购物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实践也证明,在奥运会结束后,北京旅游市场已迎来了不错的行情,中国的入境游和国内游十分火爆。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已经被奥运会压抑了太久,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新面貌本身将形成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奥运会后随着中国知名度的提升,国际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国际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最太的旅游目的地国。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并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来推动社会效益,引导和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只有将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彩票市场、广告市场等构建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论文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济发展政治论文25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摘 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但是,强调经济发展绝不能忽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本身是人的生活和实践及其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里,人是根本、主体、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物则属于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的;人为自身目的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各种对象、关系、规范、制度则是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方式和形式;经济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 文化 、科教、国防等方面则为人所创造并为经济所决定,它反过来作用和制约着人和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根本来看待和处理社会生活及其实践中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D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2-2426(2013)09-0004-05

实现中国人及其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理想和根本目标,本身蕴含着并首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它始终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包含着如何处理和解决社会发展中人与物、理论与实践、生活与观念、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政治、科技、 教育 、文化、国防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不言而喻,所有这些矛盾、问题和关系都需要也都应该得到正确处理与合理解决。问题在于: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关系的内在规律与客观要求是什么?在全球化背景下,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和怎样的解决办法才是正确的与合理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基础上,在中国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位情况下,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原则和发展理念?本文拟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及其未来发展要求,主要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做一理论探讨。

一、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二战”结束以后的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曾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所追求的首选目标。然而,将“经济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所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及其严重后果,使其本身受到了新的发展实践的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理论的严厉批判。以至于今天人们谈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往往还心存疑虑或心有余悸。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 反思 的理论课题。

正如人的生存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一样,经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不仅依赖于经济发展,而且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和必要的基础,因而也就根本谈不到社会其他方面发展。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

正因为如此,当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时代课题时,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反复强调,发展的主题是经济发展。而在“二战”之后新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不约而同地将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和观念在后来的发展实践中显露出其本身的某些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应该脱离历史实际简单地将其仅仅视为发展实践的失误,实际上它本身带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它也不能仅仅被指责为发展理念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其实它有其自身理论上的某种合理性;它更不能被视为缺乏根据的主观决策和长官意志,事实上它是面对各自现实需要所做出的一种现实抉择和理性选择。以我国发展为例,中国曾经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旧中国遗留下“一穷二白”的旧家底,新中国领导人一开始就将经济恢复、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关注重点。但遗憾的是这一正确的决策由于后来指导思想上出现失误而未能坚持下去,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连起码的温饱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也不能完全解决。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此,我们才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世纪之交顺利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在2010年使“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2]这是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本身正是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成果。

如果说经济发展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及其不同发展阶段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话,那么,它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来说,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地位和前提意义。其根据和理由,主要在于我国社会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复杂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特别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但同时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仍然艰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卫生、社会福利等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也日益增多;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化,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但与此同时各种复杂的国际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心存疑虑,甚至仍然采用冷战思维而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围堵与遏制,这不仅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使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并不都是经济问题,它涉及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应当看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那就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很难真正解决,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会缺乏基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如期实现。 不仅如此,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更深刻理由和根据还在于,我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以此分析和判断为基础,显而易见,“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4]正因为如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5]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而言,不言而喻,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首要地位并具有决定意义。只要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未建成,只要我国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还未完全达到,只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未真正实现,我们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就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任务来对待。这也许正是当年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6]的重大而深远意义,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务是发展”[7]的真实意义和实质内涵。

二、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

毫无疑问,任何发展都不能忽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但是,强调经济发展并不排除社会其他方面发展。事实上,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本身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还要有其他领域和其他内容;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自身也表明,发展本身是一个具有多种目标和多重任务的复杂系统。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及其各方面的协调性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否则,如果仅仅强调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而忽视其他领域和其他内容,只看到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而看不到其他目标和其他任务,那么,发展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由此,将可能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甚至会重蹈“二战”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覆辙,从而使自身陷入各种社会矛盾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不仅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发展也不等于经济增长。通常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而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又被视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毋庸置疑,GDP的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经济发展绝不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由于社会发展的理论、观念和政策的不同,经济增长本身完全可能产生两种根本不同的结果。合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观念,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能自觉地将经济发展成果用于解决贫困、失业、生态、体制、教育、文化和不平等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和政策,仅仅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为增长而发展,把经济增长视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贫困加剧、生态恶化、社会腐败等问题,导致社会的片面畸形发展。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所谓“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与社会安定同时并举,受到世人普遍肯定;而同期巴西、阿根廷、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令人羡慕,但其产生的农民贫困、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等严重社会问题[8]却也令人失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将社会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会使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和集中爆发,而且会导致人们陷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使社会发展甚至经济增长本身陷入长期停滞乃至出现倒退现象。

正因为如此,许多发展学家都反复强调: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必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例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就指出:“调查一国发展情况应提出的问题是:贫困状况怎么样?失业状况怎么样?不平等现象又是怎么样?……一个没有包含减少贫困、失业和不平等现象诸目标的‘计划’,难以被认为是‘发展计划’”。[9]美国波士顿大学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保罗·P·斯特里登教授也指出:“发展必须重新下定义,应叫做向当今世界主要‘敌人’: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开战。”[10]西尔斯和斯特里登还明确区分了发展和增长的不同,并强调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因此,应当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发展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11]此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谬尔·亨廷顿也强调指出:发展应当包括“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五大目标。因为,“落后社会是贫穷的、不公平的、压制性的、粗暴的、依附于人的。发展就是从后者转变为前者的过程。”[12]所有这些都表明: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前提的和基础的地位,但社会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发展才可能是合理的与健康的。

然而,当代社会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必须是协调的。这是因为,所谓社会,并非机械装置,也不是人口堆积,而是人的生活和实践及其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绝不是其本身各种构成要素的简单集合或机械拼凑,而是其人和物、存在和意识、实践和观念、经济和政治、科技和教育、生存和发展、生活与安全等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有机统一所构成的系统整体。而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中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系统中处于一定地位并发挥某种特定功能且与其他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性及其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是系统本身的根本特征。因而,对于系统中的任何一种要素都要从它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理解,并要从它在系统整体中所处地位和所发挥功能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系统也同样如此并且更为复杂。在这里,人是根本,物则是属于人的。因此,必须以人为根本来看待和处理社会生活及其实践中的各种矛盾。这意味着:人是主体、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物则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的;人为自身目的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各种对象、关系、规范、制度则是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方式和形式;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思想和观念则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本身的内在构成要素;经济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文化、科教、国防等方面则为人所创造并经济所决定,它反过来作用和制约着人和经济发展;人创造社会生活并推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历史条件也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由此来看,没有各方面要素的彼此协调,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而健康的发展。 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经济与教育、科学、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13]党的十四大指出:“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4]党的十五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15]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7]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 面相 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18]所有这些论述,既是对世界各国发展 经验 教训的科学 总结 ,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

然而,理论的自觉与观念的合理,并不能保证社会发展实践本身就没有矛盾和不出现问题,关键在于以自觉的理论与合理的观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实上,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之后,我国社会发展本身虽然解决了某些旧矛盾和旧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问题。对此,党的 报告 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 安全生产 、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9]显而易见,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社会各领域和各方面及其发展过程各环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中国社会发展就可能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它本身则意味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将需要努力解决好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熏1995:78-79.

[2][3][5][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5,15,5.

[4][7][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4,15.

[6]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371.

[8]高清海等著: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3-184.

[9][12](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1,333.

[10](美)迈克尔·P·托达罗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发展的新战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4.

[13]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9-250,367.

[14]江泽民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4.

[15]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1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03-10-1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经济发展政治论文2500字

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各种要素前进、上升变迁过程。这里社会是区别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某构成部分来说。下面是我整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围绕地方支柱产业,重组专业教学结构

地方经济是靠支柱产业来带动和引领,也是地方发展主要税收来源和优秀人才聚集地,围绕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塑造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精品专业是学校做强做大一个非常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突破口。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学校应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调研,作为教学改革基础依据。首先要确定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进而研究支撑这几大支柱产业相应专业群。这些调查包含了各类企业和用人机构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和岗位需求数量。据此,本文结合本校原有专业教学基础,对相关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笔者所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对这一作法进行说明。玉林市是世界最大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世界牛仔裤之都,南方药材之都,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国家级建材生产出口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一直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两个主要专业教学在当地颇有口碑。最近几年,学校又根据本市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设了汽车营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动漫设计、通讯设备维修等多个专业方向,这样专业配置,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合理,以达到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实现供需两旺。同时,还强化原有拳头专业,不断更新和添置新教学设施设备,努力缩小中职学生技能与企业生产要求差距。

二、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应把地方经济主要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内主要工种和岗位,以及每一个岗位应具备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调查和分析,整理成册,作为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主要依据。理论学习并非中职学生强项,按照“够用、实用”原则,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个学习时间上比重,在“做中学”而不是“坐中学”,强调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也可以将劳动人事部职业资格考试中,对知识和操作要求与专业教学考核要求相结合,构建基础宽、适应广专业课程模式,使学生既能学到实用专业技能,又能手握“双证”上岗就业。此外,实行工学交替,学生两年在校期间还可安排多种形式社会和企业实践活动,使知识与岗位结合更紧密,更牢固。

三、强化技能培训,突显职教功能

学生专业技能是人才质量关键,也是学生进入职校学习原动力。中职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轮流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能够增强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对专业实践课内容把握准确度,制定各专业课程能力目标纲要,大胆改革和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专业课教学模式。这样,既加快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健康发展。近两年来,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该校采用“专家请进门———先进带后进”校本培训方式,重点推广和探索了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适合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方法。教师在培训中更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新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模式应用到一线教学工作中,效果显而易见,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主体,主动性和求知欲得到了较大提高,改变了呆板课堂,将教学活动引入到工厂车间或模拟职业场所实情实境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验证书本知识机会,切实感受亲手实践难易,也点燃了学生克服困难争当操作能手斗志。

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双赢机制

中职学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发展与本地企业良性互动。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做到了以下几点:紧贴地方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多方宣传本地优秀企业,营造学生在本地就业氛围;优先地方企业用人,推荐优秀学生为本地企业服务。该校还经常邀请本地龙头企业管理和生产骨干人员到校交流讲座,加深双方了解与支持,还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或企业赞助活动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在外部环境层面上,职业学校还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政策支持,积极探究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有效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推进校企合作,有几点是必须做好做实。一是将实习基地作为校企合作基础。校企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计划改进、教师实践提高,实现人才培养交流互补,共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平稳过渡。二是将校企合作融合到教学各项工作中。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贴近地方企业需求,使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能够体现当地企业用人标准。三是将科研作为校企合作提升。随着校企合作程度深入,校企双方可以在科研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就共同有益课题展开合作,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资料收集等多方面沟通互助,以提升双方在各自行业竞争力。中职学校唯有创新争优、与时俱进,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发展。以往实践也证明,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走开放合作道路是职业教育发展不二之选。中职学校要勇于探索新策略、新渠道,推进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腾飞,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突破。

第二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

(一)产量增加,效益提高

从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整体呈现高速发展状态。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呈盈利状态发展,并且煤炭企业规模不断增大,整体利润率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2008年,我国取得产煤量比之前同比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与此同时,政府对煤矿企业也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使我国煤炭企业一直保持着一个平稳上升状态,煤炭企业发展不仅满足了我国居民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化产业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优化结构、提高报酬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快速发展,很多煤炭企业都采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弊端在于对煤炭企业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破坏,不仅产生了大气污染,还产生了水污染和生态污染等。随着我国相关政策调整和新型管理方式出现,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都完成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煤炭产品附加值,延长了煤炭企业产业链。

(三)科学投入、安全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机械化水平也在提高,在很大程度了提高了煤炭企业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颁布了相关煤炭企业措施,严格取缔了达不到安全标准非法小煤矿,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煤炭企业生产条件。与以往相比,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一)煤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备量大,且资源覆盖面积广,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对煤炭资源需求与日俱增,煤炭资源终有一天会被开采殆尽,这就出现了煤炭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煤炭资源浪费情况,导致我国煤炭资源含有量急剧降低。另外,还有部分地方因为煤矿开采难度较大而出现随意丢弃煤矿现象,这些都会造成我国煤炭资源短缺现象。

(二)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采煤作业方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由于煤炭开采,我国很多煤矿区在开采之后没有进行合理修复和复垦工作,致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地面下沉现象,还有地方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情况,这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巨大。

(三)煤炭价格机制短缺

煤炭价格机制短缺是制约煤炭经济发展关键原因,由于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出现供需矛盾,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改善,但受一定条件限制,政府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仍然存在。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主要表现在煤炭价格波动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煤炭价格差别很大。煤炭价格机制短缺现象扰乱了市场价格机制准确性,过低煤炭价格会挫伤煤炭工人生产积极性,进而降低了煤炭供应效率,最终导致煤炭利用率低下,增添了国家财政负担。

三、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策略

(一)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地调整规划

要保证我国煤炭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煤炭行业进行有效调整规划,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对煤炭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市场需求,结合科学发展观念进行调整,优化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使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对于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小煤矿要进行严格取缔,确保我国煤炭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二)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来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加强全体员工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调整和改善煤矿作业形式,使其朝环保作业方式发展。另一方面,在实施环保措施过程中要严格取缔粗放型经营煤炭企业,通过加大煤炭产品科技含量来增添煤炭产品附加值。此外,还要加强对煤矿工人作业过程监督,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煤矿开采工作。

(三)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

要提高我国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深化我国煤炭企业内部改革,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来保证煤炭企业顺利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上,要完善法人结构、建立有效管理决策机制,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改变分散格局不利影响来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特殊优势,从总体上增强煤炭产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要注意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四、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炭经济始终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在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对于出现问题,要积采取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地调整规划,增强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等措施进行解决,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1。及时准确地传播党中央声音,把握正确宣传导向。

我们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宣传要点,宣传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建设发展。我们还从全国发展实践中引用以不同发展观而导致不同发展结果事例,宣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2。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总体发展思路。

我们双阳广播电视站,一直坚持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宣传重点,及时宣传报道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宣传领导讲话精神,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区委、区政府经济建设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宣传区委、区政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仆观念,用双阳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几大民心工程,体现区委、区政府科学发展观,用发展高新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例,宣传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全区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共同建设双阳、发展双阳、富裕双阳。

3。全面宣传双阳硬环境和软环境,让区内外更多人了解双阳、投资双阳。

我们广播电视站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系统地宣传双阳经济发展建设情况,特别是利用电视这一大众喜闻乐见媒体,全面客观地宣传双阳经济建设硬环境和软环境。我们多次组织电视台记者全面拍摄录制双阳城市建设面貌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时对双阳良好投资软环境进行专题系统地宣传介绍。除在双阳电视台播放外,还精心录制成光盘,由招商引资人员带到区外,让更多国内外客人通过电视画面,更直观地了解双阳、关注双阳、投资双阳。

4。大张旗鼓地宣传双阳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成果,让人们从希望中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我们除了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及时宣传报道双阳经济建设成果和招商引资情况外,还在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对重点名牌企业进行跟踪报道。我们曾多次录制播放了阳阳矿泉水、一心药业等企业生产情况,以引导外资投入。对水泥厂、啤酒厂等企业进行全面宣传报道,鼓励企业为双阳经济发展做贡献。

5。宣传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模范人物,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

在双阳经济建设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各行各业中艰苦创业先进人物,通过宣传报道这些先进模范人物,达到宣传企业、宣传经济建设目。我们《经营双阳》《双阳人》栏目中,先后几十次宣传报道了双阳区兄弟木业总经理刘岩、青年创业明星吉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李栋梁等企业先进人物,使人们从一个个创业者身上学到了企业精神,了解了企业知识。在区委、区政府倡导全民创业中,我们加大了对民营企业宣传报道,专题采访了“双阳现代物流中心”“双阳韩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对发展民营企业和民族食品进行了深层次报道,通过宣传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模范人物,切实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6。开辟专栏,讲授创业致富知识,为广大群众服务。

针对我区农业生产现状和产业化特点,在广播电台开辟了农业科技讲座专栏,先后邀请了双阳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专家,专题讲解了春耕选种技术、旱田农作物管理、养蜂技术、黄瓜栽培技术、速成杨树栽培技术等创业致富专业技术,通过这种讲座形式,使更多人掌握了接掌技术知识,特别是农村听众,多次来信要求多办这样科学技术讲座。由此可见,用广播电视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群众喜闻乐见有效形式。

7。牢固树立新闻媒体为经济建设服务理念。

广播电视承担宣传教育职能、传播文化职能、休闲娱乐职能、服务经济建设职能。实践证明,服务经济建设职能还没有得到完全体现,这是由于受一种观念束缚,这是新闻媒体以把握正确宣传导向为首位,只要政治导向不出问题,就不会犯大错误观念,因而束缚了手脚。然而,随着党工作重心转移,抓好经济建设就是最大政治,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根本目标。因此,要放下包袱,丢掉顾虑,理直气壮地宣传经济建设。

8。宣传倡导科学发展,促进双阳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广电部门,我们要通过广播电视这种新闻媒体,宣传倡导科学发展观,使人们逐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企业,通过典型作用,引导企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大曝光力度,对那些高投入、低产出、污染重、效益差企业,有选择地给予曝光,迫使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9。以新闻为主导,以专题、专栏为辅助,全面宣传双阳经济建设发展成果。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要盯住双阳经济建设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经济信息,把双阳经济建设最新消息告诉听众和观众,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经济建设情况,电台、电视台都要继续办好经济建设方面专题和专栏,要系统地宣传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要以系列报道形式,宣传双阳经济建设成果,宣传新型工业化企业,报道在双阳经济建设中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以多种形式宣传双阳经济建设发展成果。还要继续办好“创业教室”,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致富专业技术,为繁荣双阳经济做出我们贡献。

10。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一支强有力新闻队伍建设。

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是搞好新闻工作基础和前提,如果新闻队伍缺乏较强政治责任感,就可能出现宣传导向问题。同样道理,缺乏经济方面知识,也很难搞好经济建设宣传报道,特别是更难搞好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报道。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一支强有力新闻队伍,使这支队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懂经济、懂政策,真正发挥新闻媒体为经济建设服务功能。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提高新闻队伍综合素质,尤其是加强经济建设和管理方面知识学习,使编辑、记者了解经济、熟悉经济,进而宣传报道好双阳经济建设,真正起到区委区政府喉舌作用。

第四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1、信息闭塞,增产不增收

市场经济下市场就是产品流动方向,市场对果品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果品生产经营在市场统一调配下可以获得健康稳定发展。果农生产果品都是以自己意愿来决定,果农认为什么样果品比较适合市场需求,他们就会去栽植什么样果树。而信息闭塞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准确信息或者获得信息比较滞后,因此往往出现扎堆情况,大多数果农种植相同果树,尽管市场需求较大,也仍然出现饱和状态,因而造成增产不增收。果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沟通渠道过于狭小,农村信息工程建设落后,果农信息闭塞,致使果农果品经济效益很不稳定。果品有效运行离不开信息支持,应加快构筑多层次,多渠道,覆盖面广果品销售信息服务平台,使果品生产销售信息化。

2、果园老龄化严重,更新步伐慢

我国存在果园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老果园,随着树龄增大,表现为树体腐烂病、轮纹病等发生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果实含糖量低,果小,农药超标果味变淡,着色差。这样水果很难进入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即使进入终端市场,也会因为果实品质大打折扣,削弱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果品经济效益。对这样老果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如何改造,如何加快改造步伐是摆在广大果农和果树专家面前一项艰巨而又长远任务。因为果农对更新改造老果园认识不够,总认为会降低总产量,不敢加大力度,急需完善创新。

3、种植主体和经营体系需要改革

当前,我国果树生产基本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土地承包责任制。每个家庭承包土地有限。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传统观念影响,大多家庭在有限土地上种植着多种作物,仅有部分土地种果树,且分散经营,这种小规模果园不宜于专业化经营,更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也不稳定。而且大多数果农难以承担气候、市场、自然灾害等带来风险。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轻人外出打工,管理果园成为老年人、妇女儿童专利,而这些人群知识贫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以家庭为主体经营模式需要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变革。果品经营体系面对是国内、国际2个市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拓国际市场,而当前我国果实品质差又很难走向国际市场,2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促使我们必须对果品经营体系加以改革。

4、储藏加工业发展缓慢

果品生产季节性与市场需求连续性矛盾突出,淡季脱销,旺季滞销,成为果品生产、销售环节中难题。我国果品生产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已接近平衡,同时存在结构性短缺。因此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不仅是保证果树种植业迅速发展重要环节,而且对于果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果品贮藏加工业在国内外均具有潜在市场。中小型加工企业投资小、见效快,但贷款困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而大中型果品加工企业投资大、风险大,难以创办,造成贮藏加工业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已成为果树生产发展制约性因素。因此,政府对较大果品贮藏加工企业应给予大力扶持和金融支持,维护果品经济发展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帮助加工企业开拓市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果品流通领域。

5、果农观念和管理水平有限

长期以来以粮为主是我国农业发展传统观念,果树生产处于从属地位,果农总是从农忙中抽出时间管理果园,不把果园放在首位。果树生产从栽植到贮运、加工都有其自身特殊规律。近年来,有部分果农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多方学习求教,逐步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但还有一部分果农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起来参观学习也不容易。所以遍提高果农科技水平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实现果园生产标准化和果品优质高效,提高果农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非常关键。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果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果品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这不仅是果农任务,更是社会任务。

第五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一、目前金融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金融服务缺乏特色,产品单一,创新力度不足导致服务内容传统、老套,产品与县域经济二者之间无法有机融合。在快速增长经济环境中,创新多样化金融产品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二)担保制度不完善

客户贷款不仅要由私立担保公司做担保,还要缴纳贷款总额度3%担保费和公证费。繁琐办理贷款程序和高额贷款费用严重制约了担保业务长久发展,加大企业贷款负担,阻碍了企业融资及其发展。

二、提高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1。政府应组织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座谈会、银企对接会等活动。

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及银行过于谨慎放贷问题发生;此外还应加强政策间融合,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引导银行对企业融资行为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民间成立融资小组深入企业调查,建立企业资金信息系统解决融资问题;政府还应制定新激励政策,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贷款业务,同时给予做出贡献银行政策奖励;银行应该提高信贷审核受理效率,缩短上报和评估时间,及时获得优质客户主动权。

2。加强金融服务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首先,要巩固县域经济现有金融支持环境,建立良好监督体系;加强对企业信誉管理,大力打击不良贷款现象,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为企业积极增资加股,使其拥有更多融资资金及来源渠道。然后,合理地引导和监督民间借贷行为,避免金融纠纷发生。最后,加大政府执行力度,对一切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约束监督银行贷款行为且提供法律保障,简化担保各个程序步骤和环节,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要降低担保手续费。

3。金融机构在职员工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所以说,提高员工文化修养、专业技能等是提高企业金融支持效率有效手段之一。首先,从在职员工年龄结构调整做起,在保留年龄大但业务熟练业务骨干,还须招聘更具年轻活力新生力量,有效控制金融在职人员中年龄老化尴尬局面。其次,要加固金融在职人员知识结构,加强内部培训、招贤纳士、吸收人才,充分开发银行内部人力资源,全方位地提高银行内部人员总体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最后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分明,有理有据。

4。提高储蓄转化率主要目是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创新金融产品。

首先,银行积极创新自身金融产品,研发出特色鲜明、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金融产品。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然后,为增加间接融资渠道研发新兴金融工具,建立县域经济上市企业认定小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上市氛围。最后,政府要推出有力政策方针,加强金融机构和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对县域经济支持作用。

5。实体经济是物质精神产品和服务进行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由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因此,政府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信贷资金流动控制。金融机构在贷前对企业(贷款额度、用途等)进行系统审查,贷后继续跟踪检查贷款资金流动方向及企业盈亏实况。此外,政府还应成立贷款调查小组,对企业资金定期跟踪和摸底调查,保证资金收回方向性和可回收性。加大力度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惩罚分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三、小结

首先,本论文仅仅从金融支持方面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缺乏县域保险数据,忽略了县域保险市场对其经济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还需国内外学者对此继续深入探索研究。然后,我国经济学者给予在金融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过度关注,同时也注重在其实践发展中存在经济环境问题,但是对于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度却远远不够。最后要说明是影响信贷支持效率原因是多种多样,具体到县域经济中时,要切合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对策建议。深入金融机构体系是未来学者研究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方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展经济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其转向

近年来,我国在新市场和新环境的双重刺激下,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对于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的目光纷纷投注到中国经济市场。中国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及转变也开展了日趋激烈的讨论方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停留在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效率低下等位特点,当然形成此特点的根源在于我国还是片面地追求粗放型的经济方式,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率。纵观美国次贷危机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惨痛后果,中国经济应改变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生产要素、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环境合理地结合,改变以往的产业结构,缩短行业间的差距,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手,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逐渐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因此,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及转变进行了探讨,使探讨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和社会意义。

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累积的过程,经济增长可以直接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总结果以及生产动态。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具体可阐述如下。

首先,要素投入占据了较大的经济增长比例。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平均在9%的增长率,但是经济效益指标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为低下。以“十五”期间为例,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对经济增长的工效率逐渐下降。

其次,投资与消费不成正比。投资、出口增长率和消费之间的矛盾逐渐尚恒。我国国内投资率名列世界前茅,投资与GDP的增长关系的投资弹性系数逐渐升高。同时,出口也开始高速上升,但是,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大促进作用,消费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也就变得愈加缓慢。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于投资,导致生产率的低下,消耗大量能源,污染环境,消费停滞不前。

还有,经济增长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我国资源利用率普遍比发达国家低,消耗强度却逐年增加。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能源消耗10%左右,产值能耗逐年上升。当然,在能耗增长过快的基础上,势必会给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烟尘、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多,导致水污染、大气污染情况严重。

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依据

经济增长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来看,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应随着大市场的变化而变革,摒弃传统的以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缩短投资驱动阶段,倡导以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如果正确地选择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值得深究的课题。

(一)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原则。

1.遵循原则。遵循原则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首先,肯定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视体制和科技创新,做好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工作,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其次,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涵,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从根本上进行扩大再生产,当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当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扩大再生产不是简单的资本积累,而是从固定资本从分来开来,以其他形式保证效益最大化,因此,把握生产要素的数量及质量,深入研究环境及机遇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中国现有的国情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因此,改变一元化的经济定论,融入多种经济要素,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制度和科技原则。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和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技术创新并不能作为经济的驱动性增长方式,也无法真正实现从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型生产的过度。

集约代表的是生产要素和技术两者之间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技术创新只能是集约型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先决条件,由此,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还应该有完善的经济制度,在完善的制度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经济的转变,并通过转变途径用于各个领域中,从而促进我国的生产能力。

另外,规范的制度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转变当前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客观依据

1.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联。

经济增长方式如何选择,如何定位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和资本对劳动比例的提高作为工业化早期经济增长方式之一,因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外延性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促成资本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平均利润率和劳动就业率的下降。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后,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工业化时代已逐渐被服务业所长约,逐渐成重工业经济中脱离出来,转变成轻工业,重服务业的轻型化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开始了深远的改变。

2.与资源相关联

每一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分配、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资源禀赋能够影响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如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是此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更多地遵循我国资源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来选择经济增长方式。

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虽然我国一直倡导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但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占据了重多比例,导致资金、能源、劳动力、科技成果的严重浪费,使得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上缺乏竞争力。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换的新进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拥有高科技、高创新产品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粗放型经济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要,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竞争力的不足。人力、物理、财力的大量投入,虽然在知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不会是一条长久的发展之路。随着经济个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竞争成为了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卞动权,国家经济安个应该有效保证。因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重视投入产出效益,大规模地进行扩大再生产,将原有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纤,构等进行资源重组,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良性竞争使得市场更加有序,进一步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劳动者、资金、产品、结构等的优化。

(二)从物质型向知识型转变

传统工业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依托自然资源为基础,物质经济占据卞导地位。在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21世纪,知识经济己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物质经济以资金、设备、资源等形式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金越加C乏的条件卜,物质经济是不可行的。知识经济摒弃了传统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纵观各个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的卞要来源于利技优势,利技进步一方I(II保证了生产要素的质量,另一方往往也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智力劳动和知识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知识型经济是知识自卞创新意识的转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以工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两者在经济增长之路上相互补充和推荐。中国在大力发展和推动利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化进程,尽快缩知物质型向知识型转变过程,真正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促使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化发展。

(三)转变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体制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体制和制度因素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益机制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无形地推动或者阻碍经济发展。另外,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政府作为社会投资的卞导性力量,政府、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据了我国经济卞体,导致了经济扩张伴随着投资满目扩张。从目前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卞要集中于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资源重组,更好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和竹理,促使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二是中央政府及其直属结构应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和竹理负有重要的责仟;二是政府的投资应遵循市场规则,在市场经济环境卜对国有企业进行竹理。政府作为调控经济市场的主导力量,在支配社会资源时,应尽可能地将资源配置效益达到最大化。对于非国有企业,应与国有企业保持统一管理,淘汰高能耗、高武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得经济平稳地增长总之,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结合我国国情,了解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特征,以利技创新、体制创新、结构调整为手段,推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浅析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近年来,可持续性战略的提出,逐渐成为了我国各个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矛盾。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文章对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解决办法。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解决对策;主要问题

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林业经济能否得到有效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树木的类型、种植面积的大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若将林业经济的发展视为一项产业,那么森林面积的大小反应出了林业产业的规模,而树木的类型则反应出林业产业所经营的产品种类,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则反映出林业产业的经营范围由此看来,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多方面的发展,急需各方面之间相互协调,并加以解决。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处理林业经济与森林资源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开发森林资源时,对林业经济的投入较少,依旧以规模化的森林资源发展为主,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未来的发展。

其次,在开发森林资源时,过于重视森林资源的快速开发,却忽视了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之间的联系。

最后,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盲目的追求林业经济利益,并没有明确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若果能够良好的协调林业经济与森林资源之间的关系,必将加速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制约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除了被用于建筑行业以外,在生态建设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经济作为一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扩宽自身业务的渠道。而现行的林业政策并不健全,其中涉及到许多问题与漏洞,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经济未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林业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林业资源个人承包的比例相当大,许多个人或经营单位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在经营过程中,各类乱砍滥伐的情况及其普遍,大面积的过量砍伐也使得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林业管理部门缺乏明确且有效的管理方式所导致的。

其次,林业相关部门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生态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林业相关部门的资金多数都用在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林业经济发展投入的资金较少。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资金的投入十分重要,往往投入资金的多少就决定了最终产出的多少,而缺少了资金的来源,林业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及时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策略也是无济于事。

林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矛盾

如果将林业经济的发展视为一项产业,那么,为了获取林业产业最大化的利益,就应该在扩展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销售量。然而,林业资源与其他的产品不同,林业资源属于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生产周期较长,无限制的砍伐树木,追求林业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会导致林业资源的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如果严格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要求执行,严禁对林业资源的砍伐与破坏,而这样,又不利于林业产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由此看来,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是我国林业经济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关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解决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目前林业经济的发展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求。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对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推动林业资源的建设与林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林业经济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大力开展配套运营产业的发展,使林业相关部门与投资者能够发现林业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加大对林业经济以及森林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良好的调节林业资源、发展与经济这三方面的关系,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于林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解决办法

从我国林业部门的现行政策上来看,不仅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及问题,而且也无法符合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法充分的发挥我国林业经济中存在的潜力与创造力。相关部门在制定林业经济发展政策时,要遵循实事求是,努力创新的精神,以鼓励政策为主,培养林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氛围,在政策制定好以后,要先审核,再使用。也可以通过部分地区试点的形式,来验证政策的科学性与严谨性,通过审核与实验地区反馈的信息,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林业经济政策的出台并不完全是为了林业相关部门而服务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提高其经营林业产业的兴趣,最终实现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双重发展,促进林业相关部门与林业产业经营者的双赢局面。因此,要充分的发挥林业产业经营者的作用,不断充实林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为此,政府可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尽可能的吸收社会资金用于林业经济发展建设。此外,国家也要加大对林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对森林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

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在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矛盾的,林业经济为了快速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大量的砍伐,而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旦遭到大面积的砍伐,必定在未来造成无林可伐的局面,使林业经济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林业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使我国的林业经济,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科学技术助力。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为了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强大的科学技术做支撑。科技力量的投入,使我国在林业经济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更加透彻。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所以,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要高薪聘请高素质水平的科研人员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出的理论结果用于实践进行检验,合格后便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与使用。

其次,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多元化发展为核心。若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显然无法满足,必须要对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强大的资金链为支撑,对林业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展林业经济发展的渠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拥有健全的体制,良好的政策以及强大的资金做支撑,才有可能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林业经济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上述的几个问题以外,还需要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逐渐拓展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开启全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萍.林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5,35 (14):83.

[2]侯美玲.浅析内蒙古林业经济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05).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是社会交往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交往不断趋于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清晰化、精确化和条 文化 的结果。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论文格式参考文献,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政治论文格式参考文献 一、论文格式必须包含如下六大要素: 论文标题、论文作者署名及其单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论文正文,最后是论文的参考文献。这是论文格式的六大要素,是任何论文都必须要包含的内容。 此外,在不同学术领域,其论文还有其他一些内容,比如论文致谢、论文封面以及 毕业 论文要写明指导老师等。 最后,不同的学术研究或者编辑出版机构,对论文格式也有自己的一些要求。 二、论文内容必须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进行编辑排版: 论文除了要包含如上六大要素之外,还有按论文格式要求对论文内容进行编辑排版,比如纸张大小、标题居中、段落缩进、列表编号、字体字号等。在信息化时代,这个要求更为迫切。 论文格式化之后,内容条例清晰,结构一目了然。 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安全与政治体制改革 在民族国家作为国际交往和处理国内事务首要主体的条件下,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维护政治安全,保持政治稳定,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安全及其影响因素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国家主权、领土疆界、民族尊严、意识形态、价值文化、国家制度和权力体制等方面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自主,并免受各种干扰、侵袭、威胁和危害的能力和状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根本的象征,是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只有当政治安全获得保证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谋求和维护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的安全。一般认为,政治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安全、政治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政治秩序安全等四个要素。对于中国来说,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实现政治安全的根本保障。政治安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领域的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的组成部分),对政治安全产生着尤为重要的影响。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出了问题,政治也会出问题。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看,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情况下,由天灾导致的饥荒和民不聊生,往往会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从西汉末年直至清朝中后期,历史一直围绕着经济领域的治乱循环为轴心旋转着。即使是现代社会也难以逃出这条铁律的规制。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印尼经济陷入困境,引发政治危机,导致统治印尼32年的苏哈托政权于1998年倒台。同样,南美的庇隆、皮诺切特、藤森等政权兴衰乃至苏东剧变,其动因也都在于经济领域的危机。有鉴于此,邓小平在 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等论断,明确指出了经济发展对于保持政权稳定和政治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当然,另一方面,政治安全问题也可能反作用于经济安全领域,这在苏东剧变以来的原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的泰国、菲律宾以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的现实政治中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反面例证。总之,在思考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的关系时,完全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投射。 意识形态既是政治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政权,除了依靠国家机器和经济利益两手来维系,统治阶级倡导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能否为多数民众接受和尊奉,也是保持政权稳定的重要因素。清代学者龚自珍有句 名言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说的就是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对政治安全的重要影响。毛泽东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成舆论,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每一个执政党或执政阶级而言,能够产生立竿见影功效的是暴力工具和直接与民众自身相关的经济利益要素,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可能是最不容易引起足够重视的政治安全要素,因为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的,需要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和对政治文化、社会舆论前沿的跟踪和引导,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执政集团丧失政权是始于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或公信力。 二、人民利益与政治安全 决定一国政治安全的根本因素,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那么,一个政权或执政党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呢?说到底,就在于它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和福祉。如果能带来利益,人民就拥护,政权就巩固;如果会损害人民的利益,人民就反对,政权就不稳固。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中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1949年以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国内政局不稳、战乱不止,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颠沛流离。摆脱任人宰割的屈辱地位,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之所在。谁能带领人民实现这个任务,谁就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国家统一、政局安定以后,就要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发展,整个国家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但由于受特殊的国际环境影响,加上极“左”思想在党内泛滥,党的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没能得到有效贯彻。运动接连不断,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稳定快速发展,国家政治安全,从根本上讲,还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各项政策。 在人民富裕起来的同时,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在中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继承了邓小平使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使命,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致力于解决富起来以后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蔓延等问题,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的创新发展,也是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创新发展。 如何在国家发展和人民富裕起来以后,让社会更公平、更和谐,人民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胡锦涛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起来以后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根本利益,防止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国家就能长治久安,这已经成为了全党上下的共识。 通过上述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一条贯穿其间的红线——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体系中,以人民利益为最根本出发点,是党始终没有动摇过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可能克服那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在确保社会主义政治的人民性本质的前提下,不断夯实政治安全的基础。 三、政治安全与政治体制改革 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影响政治安全的因素,可以按矛盾性质分为两大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包括西方敌对势力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内颠覆势力和国家政权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又可以分为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显然,当前影响中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使矛盾和问题在短期内集聚。应该说,这些矛盾绝大多数是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引起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导致的,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虽然这些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如果不能引起重视并及时予以化解,就有可能不断积累甚至激化,同样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影响中国的政治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政治安全的一项根本任务。 而在人民内部矛盾中,对政治安全影响最大的,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根本上讲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但在具体单位、具体问题上干群矛盾、党群问题是存在的。关键是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和干部要善于体察民情,及时发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并努力做好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及时化解人民群众的不满和情绪。只要党和政府真正信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即使工作中有缺点和不足,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谅解。 为了防止党夺取政权后蜕化变质,重蹈历史上封建统治者的覆辙,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索。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同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著名的窑洞谈话。黄炎培提出,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浡焉,其衰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政治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民主。毛泽东在窑洞谈话中提出民主,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人人起来负责。就是要真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也是真正的民主的含义。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十七大 报告 也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第二,人民监督政府。现代国家,特别是对于大国来说,除了在基层和一定范围内实行直接民主、协商民主,在整个国家层面,主要还是实行间接民主、代议民主,即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将权力交给选出来的政党和民意代表,由政党组成政府,来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任何国家要发展、要稳定,都离不开政府,离不开公共权力。但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腐化变质,损害人民的利益。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英国学者阿克顿提出:权力导致腐败,失去有效监督的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是腐败和暴政的根源,也是影响政治安全的根源。让人民监督政府,用权利制约权力,是防止权力腐化变质,危害人民利益,进而影响政治安全的最有效办法。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从中国的现实看,权力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已经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是当前社会矛盾尖锐、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源,并直接影响国家政治安全。遏制腐败,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安全,说到底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解决权力来自人民同时又服务于人民的问题,解决权力受到应有的监督和制约问题。一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真正把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 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制约权力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强调政权内部的分权制衡;另一方面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用人民的权利制约政府的权力。为此,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经验,更要结合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这里特别要强调两点:一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并不矛盾,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历史和现实看,在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从中国正处于剧烈变革的情况看,要保持政局稳定,更需要一个有权威、有力量的政党来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二是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中,是否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是衡量党的领导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在党的领导下,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现实路径,也是确保政治安全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看了“政治论文格式参考文献”的人还看: 1. 标准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2. 参考文献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3. 标准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模板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5. 2017届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格式学术论文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31) 上海作为首先开埠和迅速崛起的通商口岸尚且如此,其他口岸城市吸纳农业人口的容量必定更为有限。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影响毕竟有限,原因就是工业化发展不足,使得城市拉力显得疲乏。甲午战争前,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中,陆续出现了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二三百大小不同的近代工业,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多数在资本、规模、技术上都非常有限。据统计近代新式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额的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却占90%上下。(32) 此一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十分明显。长江下游地区和岭南地区,开辟的商埠、设置的租界最多,工商业、服务业比较繁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较快。与此相反的是,许多曾经是商业中心、交通要道、军事据点的内陆城市,或趋于衰落,或陷于停滞,如苏州、佛山、湘潭、邵阳、湖州、杭州、潍坊等。(33)此外,甲午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由于战争的影响,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直至中法、中日战争,成千上万的城镇不同程度地都遭受了战争摧残。江南地区是明清以来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当时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19世纪50-60年代却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及外国军队激烈厮杀的主要战场,在长达14年之久的连绵战争中,兵燹所至攻伐屠戮,城镇摧毁,对城市的破坏性极大。 对此,施坚雅在说明为什么19世纪晚期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能作为近代模式的代表时,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城镇体系受到战争的剧烈破坏: 一方面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般说来农业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太平盛世,另一方面,在从1850-1890年这四十年里,八个地区有六个遭到剧烈的破坏。太平天国、捻军和回军之乱,使得除岭南和长江上游以外所有地区的广大区域赤地千里,使得中国减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人口,破坏了数以百计的城镇。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体系被破坏;西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大区五个地区中的两个地区的城市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云贵、东南沿海和华北的城市体系遭到部分破坏,到1893年为止,许多地区都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恢复。(34) 初步发展阶段“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可以看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的有关条款刺激了通商口岸近代机械工业的兴起,并开启了一个铁路铺设的时代。这样,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几个区域的城市系统中,出现了较有成效的交通现代化变革。”(35)施坚雅的这段话,既说明了为什么以1895年作为城市化第二阶段的分界点,也说明了其间的理由,即是“近代机械工业的兴起”以及由于铁路的铺设而引起的“交通现代化变革”。 马关条约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外国以条约为掩护,加快了在中国设立工矿企业的步伐。据汪敬虞先生统计,1895年至1913年,外国在华设立了136个工场,是甲午战争前半个多世纪的6倍(23家);同期,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外国大型工厂的总投资达到103 153千元,是甲午战争前半个多世纪的近倍(7031千元)。(36) 随着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勃兴,清末民初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热潮,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进入发展史上的黄金期。1914年至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获得长足发展。1913年至1915年,注册工厂124家,资本总额24424千元,平均每年注册家,平均每公司196千元。1916年至1918年,注册工厂374家,资本总额74 633千元,平均每年家,平均每公司199千元。这些新注册工厂大多是纺织业、面粉业、针织业、卷烟业、榨油业等轻工业企业。(37)工业发展的本身意味着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据估计,抗日战争前中国工厂工人(手工业除外)至少有230万以上,其中在铁路、航运、采矿等大型工业部门的也有52万以上。(38) 城市工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附力,增强了城市化的拉力。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城市中,因而这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通商口岸城市的人口增长较快。如以1843年人口数为基本指数100的话,那么,到1933年时,上海人口数指数则为1520,天津为600,南京为560,北京为150,长沙为190。上海在90年里城市人口增长了15倍,天津增长了6倍,北京也增长了倍。(39) 从甲午战后至1937年,中国境内修筑铁路的步伐加快。1894年中国境内共修筑铁路364公里,1911年达9 618公里,1927年达13 000多公里,至1937年已超过21 000多公里。(40)这一时期,铁路修筑最快的地区是东北,此时修筑了京奉、东清南满洲支路、道清、安奉、天图、洮海、齐北、锦承等铁路,从而启动了城市化过程。19世纪30年代,随着铁路线的铺设,原来一些荒僻的村落,以铁路车站为中心发展成现代都市的事例到处可见,大连、营口、海城、鞍山、辽阳、奉天、四平、开原、公主岭、长春、安东、抚顺等二十多个城市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据统计,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本溪、抚顺六城市在20世纪30年代初人口合计达到230余万,比1895年增长了11倍。(41)在幅员广大的内地省份,除原有城市进一步发展外,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为数也不少。如京汉、粤汉铁路沿线的石家庄、衡阳,津浦线上的浦口、蚌埠,都是因铁路而兴。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村落,清末民初,在京汉、正大铁路修通后,工商业日盛,成为北方的重要商城。蚌埠处在铁路与淮河的交界处,原不过是只有500户人家的村埠,津浦线开通后,商务大展,人口集结,1914年已增至10万,1929年达20万。(4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铁路沿线大批城市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如果说,甲午战争前,中国城市化的推动力主要是商业的话,那么,这时期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乃是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在城市的拉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村的推力也增强了,大量农民离村,进入城市,中国近代城市得到初步的发展。 曲折发展阶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抗战时期,中国半壁河山沦陷敌手,大多数城市,特别是若干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和近代兴起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济南、太原、长沙、南京、苏州、杭州、福州、徐州等城市相继被日军占领,战火侵扰加之日军的野蛮掠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 从局部看,在东部中部城市受到战争破坏严重的情形下,东北与西南两个局部区域的城市化却得到了很大发展。日本一方面要对东北进行殖民掠夺、奴役,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中国发动的全面战争的需要,将东北作为战争基地,加大了对东北的投资。1931年日本对东北的投资总额为亿元,其后逐年增加,到1944年则增至亿元。(43) 由于战争的特殊原因,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中国重工业基地及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战争造成了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推动了西部城市的发展。如成都,在抗战中后期,由于东来人口资金的进入,城市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1941年城市人口较1939年增加了,1942年初又较1941年增加了,年末又较上年增加了。(44)这两个区域城市的发展远不足弥补战争对整个中国城市发展所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抗争胜利后,中国一度出现战后的复兴,经济和城市都出现较大发展,但很快又出现了三年的国共内战,内战对经济的破坏相当严重。1949的生产量与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比较,农业生产大约下降了25%,轻工业生产大约下降了30%,重工业生产损失尤其严重,大约下降了70%。(45)而且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军队撤退台湾时,还破坏了许多重要的工厂和矿区,加之战争所及不少城市人口数量减少,这些都使城市的发展限于滞缓。 注释: ①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②人口统计失实主要表现是人口统计过程中存在缺漏、虚报及人为编造等问题,统计人口往往低于实际人口数。具体可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9-64页。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60页。文中后面涉及全国总人口数,在没有修订的情况下,一般取较大的数。 ③“四民”是一种基于社会职业的划分,都是传统社会的所谓“编户齐名”。汉代人给四民的定义是:“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他们之间由于来源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关系,在社会地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四民的划分一直沿袭到清代末年,几乎贯穿整个传统社会始末,因此,传统社会实际上也可称为四民社会。但四民只是对传统时代人口社会职业构成的一个大致勾勒,无论在城市或乡村,事实上都存在着一些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所无法涵盖的其他人口。 ④包世臣:《说储上篇后序》,《中衢一勺》卷七下,附录四下,《包世臣全集》下册,李星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22页。 ⑤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乔启明等译,成都: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第501页。 ⑥详细可参见杨子惠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1200页。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9-170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811-81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2页。 ⑨1982年以前我国城市人口仅指建制市和镇中的非农业人口,而把居住在市、镇中的农业人口同居住在乡村中的一切人口均划为乡村人口。1982年我国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作了一次大的调整,即把建制市和镇辖区内的总人口,包括其中的农业人口也视为城市人口。参见朱铁臻主编:《中国城市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99页。 ⑩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11)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4页。 (12)同上书,第339-355页。 (13)美国学者罗兹曼著的《清代中国与德川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普林斯顿大学,1973年),比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出版要早4年(斯坦福大学,1977年)。该书所用方法与施坚雅差不多,不过只是将城市分为7级来估量的。由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的《中国人口史·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虽然对施坚雅的城市人口估计数颇有微词,但是纵观该书采用的区域城市人口等级模式的构造方法较多注意到政治级别的行政分层,与施坚雅偏重于经济地理分层在分析的方法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具体参见该书第724-781页。另见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三章,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4)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史研究》(第一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15)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已经指出,详见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45页;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82页。 (16)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17)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不过姜涛将10%作为在正常情况下从古(先秦)至今(近代)整个中国社会城市化率的平均数,这一点似觉牵强,因为他所给出的先秦及汉代城市化率为10%左右的说明不够充分。 (18)20世纪20-30年代,一些社会学家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化率做过估计,不过普遍数字偏高,高者至34%,低者也有,参见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第267页。由我们所求的城市化率上限可知这些估算数字误差较大。当代,国内外很多研究过中国近代城市的学者都估算过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各家估算的年份密集在1820年、1843年、1893年这三年,1820年有(行龙估算)、(赵冈估算);1840年是(行龙估算)、1843年有(施坚雅估算)、1893年有(施坚雅)、(赵冈)、(行龙)。此外行龙对1920年、1936年的城市化率也做了估算,分别是与。具体参见文中所引的各位作者相关著述。 (19)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84-87页。在赵冈看来从战国到南宋是一个上升态势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从南宋自清中叶是个下降阶段,从清中叶直到现今又是个不断上升阶段。 (20)行龙:《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见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1页。 (21)唐代的城市人口比重参见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第248页。宋代的参见漆侠:《宋代经济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33页。明代的参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第774页。 (22)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第五卷),第829页。 (23)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四十四》第20页b。 (24)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81页。 (25)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第399页。 (2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811页。 (27)施坚雅认为“迄1893年,很多地区的恢复性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而已”。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第73页。姜涛在前引书第75、78页,也提到这时候的人口总数接近战前道光年间水平。 (28)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40页。 (29)三阶段是划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一般模式,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至少有三家是按三阶段模式来划分的。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年—1949年)》,第二章第一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何一民的划分为:鸦片战争到清末新政改革前是第一阶段,清末新政改革(1901)至抗日战争前是第二阶段,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是第三阶段。行龙前引论述的三阶段划分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甲午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为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为第三阶段。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第257-261页的划分为:1840-1895年;1895-1931年;1931-1949年。笔者倾向于赞同宁越敏、张务栋、钱今昔:《中国城市发展史》,第七章,第一节的三段式划分的。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30)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6-37页。 (31)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32)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1页。 (33)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第258页。 (34)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262页。 (35)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第64页。 (36)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页。 (37)陈真、姚洛合:《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4页。 (38)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上海:银行学会、银行周报社印行,1947年,第369-370页。 (39)(41)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第260页。 (40)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190页。 (42)于云汉、马继云:《中国城市发展史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3页。 (43)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62页。 (44)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86页。 (45)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编:《三年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19页。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问题时需要首先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马克思既曾认为英国在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第1卷,第766页),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东方社会的发展主要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文明的福祉呢?党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这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同西方国家发生往来?这是否导致了对外封闭,影响了开放?应当怎样回答这类问题?怎样看待这种主张?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些分析。一、应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入侵东方国家所带来的后果的科学论马克思是怎样估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东方国家所带来的历史后果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全面地研究一下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这两篇文章中所阐发的思想。马克思的确讲过,不列颠人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因而不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征服者。尽管他们的行为是受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这种行为是既残忍又愚蠢,但是他们的蒸气机和科学还是在印度摧毁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摧毁了农村公社的经济基础,由此在亚洲造成了“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同上,第76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同上,第766页)在揭示这个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第一,英国殖民者给印度人民所带来的,并不是文明和福扯,而是极其深重的灾难。因为“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同上,第772、762页)第二,“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同上,第771页)因为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人侵,东方国家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将生长和发展起来,他们将成为西方殖民主义的掘墓人。第三,殖民地人民不应当充当西方殖民者的驯服的奴隶,而应当为反对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奴役、摆脱西方殖民者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而斗争。因为“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取代以前,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是不会收获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同上,第771 -772页)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与东方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所作的分析是科学的。他不仅没有为殖民主义辩护,而且强调进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摆脱外国的枷锁正是被摧毁的东方社会获得重建与新生的前提。这些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关系,也具有指导意义。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是促进而是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是不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而不进行反帝斗争,中国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经验,已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己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这种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26、626—627页)这就是说,与英国在印度一样,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不过,这还“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帝国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上,第 627、627-628页)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所起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究竟哪一个方面是主要的呢?毛泽东认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同上,第628页)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一个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一个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和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当然还会同它们打交道并发生经济文化往来,但那时的中国将作为主权国家同它们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如同半殖民地时期那样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所不能容忍的。帝国主义列强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一个强有力的竟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同第679页)毛泽东的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是怎样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呢?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并且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而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中国的部分区还变成了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正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和凭借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土地上滥施横暴。他们残酷地镇压和虐杀中国人民,粗暴地践踏中国人民的尊严和人格,贪婪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役使中国的劳动者,他们还无情地毁灭中国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由此蒙受了巨大的屈辱,遭遇了深重的灾难。仅日本侵华期间,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中国即死伤3500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遭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为5000亿美元。事实证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扮演的并不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的角色;如同马克思当年揭露的英国在印度的行为一样,他们在中国也赤裸裸地暴露了“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马克思恩格集》,第2版 第1卷,第772页)第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不但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而且在经济上也逐步地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海上的、陆上的、内河的和空中的)。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推销它们的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28—629页)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国商品倾销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倾销商品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同上,第629页)。由此,它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主义1936年控制了煤产量的55.2%和新法采煤量的77.4%;1937年掌握冶铁工业的 95%,1936年掌握石油工业的 99%,发电量的 77%。在交通运输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掌握铁路总长度的88%:1930年即己掌握外洋航运和国内航运吨位的8l.2%。在轻工业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也已掌握纱锭的48.2%,织布机的%(北日本纱厂尚未计入); 在这前后还掌握了毛纺62%,毛纺机的 48%;1935年即掌握烟厂产值的 63%以上。在抗战前夕,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在银行方面,外国银行1936年华资产要比华商银行大1/3。这就是说,外国资本不仅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重要的轻工业。它们“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必要指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的最主要部分是商业掠夺性的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业以及与商品倾销相关的运输、银行、保险等事业的资本,而并不是工业资本。而且,这些资本的大部分并非由国外输入,而是在中国直接掠取的,如在中国取得的战争赔款、借款利息和强占的土地,以及积累的利润等。如1930年外国在华企业财产和房地产约值24亿美元,其中由国外输入的仅9.4亿美元。它们还把从中国榨取的巨额利润输往本国。“估计从1894年到1937年,帝国主义输进中国的资本和借款约合17.4亿美元,而同时期自中国输出的投资利润和借款本息达34.4亿美元,为输入资本的两倍。(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它们在中国积累的资本还没有计算在内。这就是说,帝国主义投资的增加,乃是对于中国生产资金的强盗式的占有,这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严重的束缚。第三,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毛泽东选集》 第2版,第2卷,第629页)为此,它们到处致力于保持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剥削形式(特别是在乡村),主要是封建剥削和高利贷剥削,并使之永久化,因为这些形式“是它的反动的同盟者生存的基础”(同上,第 629页)时,由于“帝国主义妨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使农村中的资本积累,不用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不投到工业里面去,反而再投到土地和高利贷方面来,更加量的用半封建的形式剥削农民。”(《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页)中国农村受到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陷于停顿状态,无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及资金,从而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的制约因素。第四,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通过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即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的。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执政的军阀互相勾结,前者支持后者,一是可以造成它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二是可以延长中国的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成为消费国家,永远成为他们的市场;后者依靠前者,则是因为没有后者的支持,他们就很难上台,上台了也难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我们看到,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到国民党新军阀首领蒋介石,都无不是以外国帝国主义为靠山的。由于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与中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之中,他们的统治只能依靠赤裸裸的暴力、依靠封建专制的手段来维持。这样,外国帝国主义对他们的支持,就成了对中国独裁统治的支持,成了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严重的直接的障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中国的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战争,支持中国各派军阀进行争夺中央政权或地方势力范围的斗争,这也使得中国战乱频仍,广大人民无法安居乐业,从而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毛泽东选集》,第 2版,第 2卷,第 631页) 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在这少量的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只是非主体部分。194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资本按1952年人民币币值计算,不过亿元。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它们规模小,设备落后,多数为工场手工业。中国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加工工业门以外国的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和装配工业门以外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而已。自从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只是成了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历史经验表示,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要前提。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举起反帝的旗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这完全是必要的、正义的,具有伟大的进步意义。而提倡中国依附于西方大国,这只能把中国引向灾难。这是违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三、反对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需要往来反对帝国主义这个口号,具有何种涵义?它是否意味着中国不需要同发达资本主义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显然不是。因此,那种认为中国的封闭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有关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要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争得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中就把反帝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归纳为以下7项:“A,反对列强武力干涉中国。全国民众应一致要求立即撤退驻华之外国海陆军。B,收回租界,由租界居民组织市民议会管理之。外人之居住租界者,均需受中国法律之约束,并负担同等之纳税义务。C,取消在华外国银行之一切特权,禁止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纸币。凡中国资本之银行,具有充分之担保金与合法之地位者,其纸币得通用于全国。D,无条件交还海关,建立减轻出口税增加入口税之保护税则。E,取消外国商轮自由航行中国内河及滨海各埠之特权,严禁私运军火及鸦片吗啡等类毒物。为发达本国航业计,应将招商局收归国有并加以扩充,得政府许可之私人航业,亦予以保护。F,外人投资于大企业如铁路、矿山之类,因而获得之管理权及政治权利,应一律取消,并重新厘定其经济权。外人在中国境内开设之工厂,需重新登记,受政府之管理。不得国民政府之允许,外人不得在中国境内自由开设工厂。G,外人在中国境内开设之教会、学校、医院、报馆及其他以慈善为名之机关,均需受中国法律之管理,不得国民政府之许可,不得借口此等名义购置地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210页)显然,以上反对帝国主义的各项要求,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天经地义,不是搞封闭。毫无疑问,反对帝国主义并非是不需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往来。这一点,我们党在成立初期就很明确。1945年 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提出过吸收外国投资的问题。1946年 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解放区外交方针的指示中更明确指出:“我应采取直接与美国及英法等国政府及其个别商人进行经济合作的方针,在两利的原则下,我们政府及商业机关应和外国商人以至外国政府直接订立一些经济契约,吸收外资来开发山东的富源,建立工厂,发展交通,进行海外贸易与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只是要“避免不致因此而受垄断、受控制及受外间政治上的攻”(《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页)。事实上,只有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真正赢得了民族独立,我们才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互利的往来,并使这种日益扩大的往来不致让中国陷于依附地位,而是促进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发展。摘自《思想理论导刊》2003年第5期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